-
兰州百合 编辑
兰州百合,甘肃省兰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兰州百合,因其瓣大肉厚,洁白如玉、甘甜爽口、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果胶、维生素、生物碱及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营养保健食用价值,还具有润肺止咳、清火降噪、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的功效,素有“兰州百合甲天下”之称。兰州百合,属山丹类,是百合中的上乘极品,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
2004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兰州百合”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兰州百合”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兰州百合
外文名:Lanzhou Lily
产地名称:甘肃省兰州市
品质特点:味极甜美,纤维很少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第137号
批准时间:2004年9月27日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
201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兰州百合”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7月27日,兰州百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1年12月22日,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2022年10月,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兰州百合
清同治二年(1863年),百合在兰州试种成功。
清光绪九年(1883年),陕甘总督谭钟林的重视和支持下,百合得以大力发展。当时种植的百合只供一些达官贵人食用和地方官僚向清朝政府官员和皇室进贡。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百合开始作为蔬菜上市。
1974年,袁家湾村被定为百合基地村。
兰州百合
兰州市境内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阶地、沟谷阶地、黄土梁峁,石质山地海拔2800米以下。南部石质山地宜大规模植树造林,种植粮食;中部黄土梁峁沟谷宜种植粮食作物,地势较平坦处宜发展果菜生产;河谷阶地,土壤肥沃,生物活动强烈,质地适中,易耕,保水肥,适宜种植兰州百合。
地域保护范围
兰州百合原产地域范围以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兰州百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兰政发【2004】82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西果园乡、黄峪乡、魏岭乡、彭家坪乡、湖滩乡、阿干镇;西固区的金沟乡、柳泉乡、西固乡;榆中县的银山乡、新营乡、龙泉乡、小康营乡;永登县的金嘴乡、民乐乡、大有乡;临洮县的何家山乡、中铺镇、改河乡、五户乡、上梁乡;永靖县的徐顶乡、关山乡等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兰州百合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兰州市七里河区所辖阿干镇、魏岭乡、西果园镇、黄峪镇共计4个乡(镇)3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6‘~103°50‘,北纬35°47‘~35°51‘。
质量技术要求
品种
百合科植物兰州百合【(L.browniivar.viridulum)LanzhouBulbofLily】。
栽培管理
环境条件。保护范围内海拔1800至2600米,5至15度山坡地、条田或缓坡梯田。有机质含量10克/千克以上,碱解氮含量6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磷含量15克/千克以上,速效钾含量112毫克/千克以上,土壤PH值7.4至8.6。
种球繁育。利用百合地下鳞茎分化获得小鳞茎种球进行无性繁殖。
管理技术。3年以上轮作倒茬,施用有机肥,栽植密度一、二级种球8000株至10000株/亩,及时摘花蕾,在干旱特殊年份进行人工灌溉。
采收时间。3年生成品百合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或早春3月中下旬采收。
百合干加工工艺。干制。
产品质量特色
鲜百合洁白有光泽、鳞片肥厚饱满、香甜爽口。百合干色泽洁白、干燥。
专用标志使用
在兰州百合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需要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的,应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原产地域产品申报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批准后,方可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