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攘夷 编辑
攘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rǎng yí,抗拒异族入侵扩张诸侯领土的意思,通常与尊王并列。
中文名:攘夷
外文名:ㄖㄤˇ ㄧˊ
拼音:rǎng yí
出处:《春秋公羊传》
rǎng yí ㄖㄤˇ ㄧˊ
攘夷
抗拒异族入侵扩张诸侯领土的意思。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复土之伟画。” 陈去病 《哭梦逋老友》诗:“ 同甫 当年负盛名,挥毫惊起攘夷声。”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借助周天子的权威来震慑和威服诸侯,并帮助天子树立威望打击不臣服的四夷。齐国任用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战、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在召集诸侯葵丘会盟 ,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个政策实施下游牧民族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鲁僖公九年(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