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码头 编辑
中山码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北端,是一座轮渡码头,曾先后被称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下关码头”“飞鸿码头”“澄平码头” 。
中山码头始建于1925年;1928年8月8日,码头竣工,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 1929年5月28日,更名为“中山码头”;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轮渡的过江需求减少,中山码头的客流量迅速下降。
据2020年9月南京市轮渡公司官网信息显示,中山码头开行至浦口码头的宁浦航线。
中文名:中山码头
始建时间:1925年
投用时间:1928年8月8日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运营机构:南京市轮渡公司客运一分公司
下关江面建设码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东晋时期,老虎山一带建立的军用码头白石步。时至南宋,建在此处的龙湾渡是当时长江六渡之一。明朝,宝船公园至挹江门一带,就是当时的造船基地。
1910年,下关码头开始进行现代化轮渡运输,当时的清政府自民间筹资开设了连接南京下关与浦口的“关浦线”客运轮渡 。
1913年,津浦铁路局成立轮埠事务所,接管轮渡,轮渡事业转入国营。
中山码头夜景
1928年8月8日,码头竣工,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 。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迁葬至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由于码头为灵柩在长江南岸停靠的第一站,因此定名为“中山码头” 。
1933年,南京铁路局改建中山码头,建造了百米长的趸船一艘、钢制栈桥3座,以及候船室;接着,又拓宽码头至挹江门的马路,修建大型停车场。
1936年3月15日,改建后的中山码头投入营运,附属候船室及公交车站启用。
抗日战争期间,南京沦陷,中山码头成为日本海军码头,并改日本名“安宅栈桥”。
抗战胜利后,码头恢复原名。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在中山码头一带登陆,由挹江门进入南京城,解放南京。
南京解放后,中山码头历经多次扩建。
1958年,中山码头的火车轮渡运力达到每日100渡。
1967年1月3日,“文化大革命”武斗引发南京交通中断,中山码头轮渡停开。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轮渡的过江需求减少,中山码头的客流量迅速下降。
1992年,中山码头候船大厅重建 。同年5月9日,中山码头新候船室启用。
位置境域
中山码头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长江南岸) ,毗邻南京西站、南京港。
中山码头
建筑结构
中山码头主体建筑呈现中间高,两端偏低的结构形态,两侧为二层,中间主楼为三层,外部总体的风格为民国风格,渡口位于外立面内侧。右侧的二层楼为轮渡售票处以及夜游售票口等,中间部分闲置 。
俯瞰中山码头与长江
中山码头
中山码头
中山码头
开放时间
截至2021年7月,开放时间为6:00-21:00(遇到恶劣天气会关闭) 。
航班航线
据2020年9月南京市轮渡公司官网信息显示,中山码头开行至浦口码头的宁浦航线,航线长度2.8千米 。
截至2012年6月,宁浦航线轮渡航程约15分钟,单程票价2元 ,使用南京“金陵通”公交卡可享受1元票价优惠。
运营机构
中山码头由南京市轮渡公司客运一分公司运营 。
客运流量
中山码头在历史上高峰期的日轮渡航班约150班次,能运十几万人过江 。
截至2015年6月,中山码头一天的轮渡运客量不到万人 。
截至2013年7月,途经中山码头公交线路包括南京公交10路、南京公交31路、南京公交34路 、南京公交54路、南京公交150路、南京公交172路、南京公交302路、南京公交307路等线路。
文物保护
中山码头候船大厅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江边路21号,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江边路21号建筑),为鼓楼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背影》
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南京便是乘海军长江舰在此上岸 。
百年驿站之繁华逝去的“外滩”——中山码头。(新华日报文体部 龚倩 评 )
3公里外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前,中山码头是两岸客货运输的必经之地,在辛亥革命以后,中山码头就已经与浦口为终点的津浦铁路线、下关为终点的沪宁线,连成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新华日报文体部 龚倩 评 )
中山码头已成了慢生活的标签,除了单程10分钟的摆渡,它还运营着多条文化旅游线路,加上新筑的复古主楼,俨然成为新长江风景带的点睛之笔。(中国军网 朱子墨 评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