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编辑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简称大胜关大桥,原称南京长江第三大桥 ,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一座连接浦口区绿水湾南端和雨花台区大胜关的跨江大桥,南与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相接,北与宁合高速公路相连,是中国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于2002年12月24日奠基,2004年6月实现承台出水,2005年5月主桥合龙,2005年8月主体完工,2005年10月7日正式通车,命名为南京长江第三大桥 ,2019年12月20日更名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北起浦口区宁合高速公路张店互通,南至雨花台区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刘村互通;线路全长约14.89千米,主桥全长4.744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30.9亿元人民币。
中文名: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始建时间:2002年12月24日
投用时间:2005年10月7日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类型:特大型公路钢塔斜拉桥
长度:14.89 km
宽度:32 m
车道规模:双向6车道
设计速度:100 km/h
途经线路:南京绕城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
管理机构: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背景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施工历程
1997年12月5日,南京市政府向有关方面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建设南京长江三桥符合南京市总体规划,能够进一步带动南京市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南京长江三桥,是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建设及满足过江交通的需要。”这份报告分析了建设三桥的有利条件,提出了筹备工作的具体建议。
1998年,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前期工作开始启动,当时尚在参与南京长江二桥(即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建设的工程师们一边建二桥,一边做三桥规划。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建设场景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批复三桥初步设计,同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三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同年11月,建设指挥部成立,南京市副市长戴永宁和南京市副秘书长魏竹琴先后担任建设总指挥长 ;同年12月24日,南京长江三桥奠基。
2003年3月10日到11日,包括陈新院士在内的中国桥梁、港航专家19人,在南京东郊宾馆对三桥深水基础关键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同年7月,南京长江三桥建设指挥部召开了五天会议,专门研究钢塔的制造、安装等施工技术和工艺;同年8月29日,南京长江三桥的哑铃型钢套箱浮运就位,南京长江三桥主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2004年6月,南京长江三桥实现承台出水。
2005年5月,南京长江三桥主桥提前合龙;同年8月,南京长江三桥主体完工;同年9月,南京长江三桥整体完工;同年10月7日,南京长江三桥正式通车。
2019年12月20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更名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桥梁结构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塔钢箱梁斜拉桥,是中国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其弧线形钢塔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增强建筑美感的特点。桥面以下塔柱和下横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部分为钢结构,全线共设四座互通立交,由南向北分别为刘村互通、天后村互通、高旺互通和张店互通。
设计参数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
技术难题
经验缺乏
大桥钢塔
水文复杂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南主墩刚好位于长江主弘,在洪水期这里的水深达到50米左右,而中国国内桥墩基础处最大水深只有30多米,建设难度极高,更要在一个枯水期完成承台浇筑,工期要求更高。
工期紧张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建设周期中有两大节点,一是在2004年枯水期实现承台出水,二是2005年台风来临前完成主桥合龙。这对桥塔的施工提出更高更快的要求,而钢塔桥在中国是第一次建设,不仅要质量、而且要速度,国外的桥梁专家均预言这一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科研成果
2008年1月,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其“特大跨径桥梁钢塔和深水基础设计施工创新技术研究”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荣誉表彰
2007年,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07年7月,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获第24届国际桥梁会议(IBC)年度大奖——“古斯塔夫斯·林德恩斯”奖,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桥梁工程。
2008年3月,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获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9年,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获2009度中国国家优质工程奖金质奖。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19千米处的大胜关,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铁路桥)下游约1.55千米处,距长江入海口约350千米,横跨长江两岸,北岸起点为浦口区境内的宁合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张店互通,往北接宁淮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和宁合高速公路;南岸终点为雨花台区境内的绕城公路刘村互通,往东接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01)。
票制票价
截至2018年底,根据江苏省物价局、财政厅、交通厅关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收费年限的批复,该桥的收费年限正式确定为30年,自2005年10月7日收费之日起计算,将一直收费至2035年10月7日。按照该桥收费标准,7人以下小车通行费是每辆次20元,私家车优惠是每辆次15元。
通行事项
1.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称重系统已开启防作弊功能,请勿采取跳磅、绕磅等违法手段,保持5千米/小时匀速进入车道。2.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高清监控摄像系统全面覆盖整个桥段、防换卡软件已全面升级,可应对换卡、垫钢板、使用千斤顶、冲卡等各种偷漏费行为。3.
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行驶过程中,如发生车辆抛锚等事故,及时拨打监控中心电话等待救援。4.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本路段最高限速为100千米/小时,最低限速为60千米/小时。
交通流量
截至2018年2月8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日均车流量已突破6万辆。
交通意义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技术意义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建成之前的中国没有一座钢塔桥,世界上的钢塔桥80%集中在日本。钢塔桥可以缩短建设工期,减轻桥梁自重,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增加结构安全度。大胜关大桥不仅为中国桥梁史保留了建设经验,其设备的运用也提升了中国桥梁施工设备的新水平。为了保证大胜关大桥钢塔吊装,建设指挥部专门请生产塔吊的法国波坦公司为大胜关大桥量身定造两台特大型塔式起重机,身高252米,是世界第一高的塔吊。这个参与建设大胜关大桥的吊塔后来被苏通大桥使用,使苏通大桥300多米高塔的建设难度大大降低。此外,大胜关大桥在长江的一个枯水期里完成基础施工,创造了长江水下基础施工水位最深、工期最少的双项新纪录。(新浪新闻 评)
经济意义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建设没有用政府一分钱,是江苏省重大基础工程项目实现政府“0”投入的首个项目。这与大胜关大桥在建设初期提出要“融资取得新成果”的目标是一致的。大胜关大桥的总投资是30.9亿元,建设时刚好是南京城建快速发展的时候,于是采用增资扩股这一新型的市场运作模式。2004年,大胜关大桥顺利完成增资扩股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有限责任公司,用市场化的方式,多方筹措建桥资金。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建设指挥部则具体负责工程建设。2007年交由股份公司经营管理,到了规定收费年限后,再交还给南京市政府。大胜关大桥增资扩股后,将当初政府注册成立南京长江三桥有限公司的4100万资金又还给了政府,真正实现了政府“0”投入。(华夏经纬网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