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 编辑

明朝中期大臣

彭泽彭泽

彭泽(1459年8月25日—1530年2月20日),本名彭鄘,字济物,初号敬修子,又号兑斋,后改号幸庵,陕西兰州卫(今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人, 祖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明朝中期大臣,汉朝长平侯彭宣之后。

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主事、员外郎。豪强杀人,不循私情,依法处治。弘治十三年(1500年),任徽州知府,后任真定知府。正德三年(1508年),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后任河南按察使,整修省城,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正德七年(1512年)正月,升右副都御史。任军务大臣,镇压河南刘惠、赵鐩农民起义,升太子少保、右都御史。镇压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农民起义,升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正德九年(1514年),总督陕西、甘肃军务,平定土鲁番速檀满速儿侵占哈密。后遭诬陷,被革职。嘉靖元年(1522年),复任兵部尚书。次年,以少保衔回乡。不久夺官为民。

嘉靖九年(1530年)正月,彭泽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追赠少保、刑部尚书,谥号襄毅。

彭泽博学好古,著有《读易纷纷稿》《幸庵行稿》《怀古集》《幸庵诗文稿》等。《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二十五首,套数一套。内容有辞朝、隐居、漫兴、乐闲、写景等,而以归隐乐道,感叹世情之作为多。风格平直朴讷,白描淡写,“止说寻常话”,表现出散曲本色自然的韵致。

(概述图来:《人文甘肃》 )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彭泽

别名:彭鄘

字:济物

号:敬修子、兑斋、幸庵

谥号:襄毅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陕西兰州卫(今甘肃省兰州市)

出生日期:1459年8月25日

逝世日期:1530年2月20日

主要成就:平定贼乱,裁减冗官

主要作品:《读易纷纷稿》《幸庵行稿》《怀古集》《幸庵诗文稿》等

最高官职:兵部尚书

追赠:少保、刑部尚书

祖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天顺三年七月二十八日(1459年8月25日),彭泽出生于兰州卫(今甘肃省兰州市)的外祖父唐泉家中。

成化三年(1467年),父亲彭锭送彭泽到兰县庠生徐武处学习,后又跟从处士殷志学习。

成化八年(1472年),彭泽跟从昌平教谕殷富学习,主修《书经》,陕西按察司副使伍福选拔他成为兰县县学生。

成化十年(1474年),彭泽又跟从殷富的弟弟殷实学习,主修《诗经》,几乎要完成学业了。

成化十三年(1477年),兰县改为州治。肃府左长史李栗庵(四川彭山人)担任学正,强迫他学习《易经》,督促教导爱护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就像殷氏一家对他的态度。李栗庵的儿子李六四也随他学习,甚至成为了同窗好友,豆亘工都被他派去当门生。

成化十五年(1479年),处士萧韶和他的儿子萧宪当众把外甥女氏许配给彭泽。彭泽的父母按照礼节聘娶了她,萧家几乎不计较财物。当时戴珊担任提学副使,校阅他的文章,将他补为廪膳生员。他大力提拔赞誉彭泽,无所不至,尤其督促激励他求学,以使他学业有成。

成化十六年(1480年),彭泽参加陕西乡试,落榜。受到巡按御史许进、熊翀、妻子的舅祖父南阳知府段坚的教导、爱护和器重,与戴珊、李栗庵、殷富等尊师一样。

成化十九年(1483年),彭泽以《易经》考中陕西乡试第九名。李栗庵对彭泽的父亲说:“我的愿望满足了!老母亲年岁已高超过八十,应该回家奉养。”于是李栗庵就辞官归家了。

成化二十年(1484年),彭泽参加礼部会试,在会试二场结束后,听说母亲生病,就直接归家,因此没有考中,成为国子监的学生。彭泽按照惯例回家省亲。分守左参政内江的邓松坡公、肃府左长史的安邑陈公、府卫州官以及兰地的士人,派遣子弟前来受教的有超过一百人,学校的学生中有一半是拜他为师或友的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母亲唐夫人去世,彭泽丁忧守制。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冬天,明孝宗即位,彭泽奉父亲之命,前往京城恢复国子监的学业,但因为服丧期满超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规定应当充任吏员。礼部上奏后,明孝宗当面下旨,宽宥彭泽进入国子监。彭泽被京城的文武官员邀请到朝阳门内的小巷居住,并派子弟到老君堂求学。当时黄某担任祭酒,刘震担任司业,主持了两次季考,彭泽一次获得第六名,一次获得第二名。之后,彭泽历任大理寺左寺事务。

登科入仕

弘治三年(1490年),朝廷举行会试,彭泽凭借《易经》获得北卷第一,中甲榜第十名。殿试获得二甲第四十六名,赐进士出身,任吏部考功司政。当时王恕担任吏部尚书,毕亨担任吏部郎中,他们都对彭泽关爱有加。 有豪强杀了人,彭泽判他死刑,宫廷中有势力的宦官出面替这个人请求减免,彭泽坚持原判,不听请托。

弘治五年(1492年),彭泽被授予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负责管理内府六科廊的赏赐事务。不久,彭泽改任刑部广东司主事。没过多久,又升任贵州司员外郎。

安治抚民

弘治十三年(1500年),经韩文推荐,彭泽外出做徽州知府。 彭泽将要嫁女儿,置办了几十件漆器,让手下人送到家里。他的父亲大为恼火,马上给他烧掉了,然后步行到徽州。彭泽惊奇地出外迎接,示意手下人背上他父亲的行李。他的父亲怒气冲冲地说:“我自己背了它几千里,你难道不能背几步路吗?”进到府里,就在堂下把彭泽杖打了一顿。打完后,拿起自己的行李径自走了。经过这件事以后,彭泽痛下决心砥砺品行。政评中得了最好成绩,人们把他比作前任知府孙遇。彭泽后来因守父丧还乡去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彭泽因守丧期满而北上京城。在等待期间,北方蒙古火筛部落大举入侵。于是彭泽上疏请求派遣军队守卫三关,以保卫京师。不久,彭泽被重新任命为真定知府。 有宦官几次三番触犯禁令,彭泽在厅堂上为他准备了一个棺材,用死来吓唬他,那个宦官从此不敢再逞强了。

正德三年(1508年)二月,彭泽升为浙江按察司副使。 到任后,彭泽调查了温州乐清县凶犯徐总纪谋杀生员赵重情的案件,经过深入调查审讯,真相大白。不久,彭泽分巡浙西两道。当时宁国、归德等各府县,有数以万计的饥民,流落到嘉兴、湖州等地,彭泽张贴告示给这两个府说:“虽然是其他郡县的流民,但都是朝廷的子民。”于是安排赈济。等到他们生存下来后,仍旧按量给他们发放粮食。又遇上孝丰县民汤毛九等人聚众叛乱骚扰当地,彭泽设法处理抓捕,平定了叛乱。恰逢同僚事务繁多,于是彭泽兼任提学,负责清、戎、嘉、湖、苏、松等地的水利和盐法事务。

正德五年(1510年)七月,彭泽升任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 九月,吏部推荐彭泽补任河南按察使。 彭泽到任不久,北方边境就发生了盗乱。于是彭泽向巡抚都御史邓庠、巡抚张公呈请,用修河的三万夫役调回修筑省城西郭,环绕六里,并上疏陈述平定盗贼的策略。

正德六年(1511年)五月,彭泽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地方,兼理军务,总领宪务和司法。 当时镇守太监廖堂的弟弟廖鹏,以锦衣卫指挥的身份,向当权者行贿数万,得到旨意来辽东处理刑狱事务,成为当地的一大祸害。彭泽作为官员执法,有行在司追究查办,廖鹏不敢躲避。然而廖鹏却歪曲事实向明武宗奏报,想要派官员逮捕审问彭泽。杨一清以公道之言为彭泽辩护和推荐。到这时彭泽到京朝见明武宗,赏赐宝钞二千贯。到任后,彭泽检查边防事务,编写了《抚辽须知》四册。与镇守太监岑璋、总兵韩玺同心协力,务求平定边境。彭泽曾与他们一同出巡边境,安抚戎族部落,七天后才回来。彭泽还润色了《武侯八阵图》,作为行军布阵途中遇敌时的节制,并时常加以演练,修筑边防堑壕,制造甲胄。

镇压起义

平定刘惠、赵鐩起义

正德六年(1511年)十二月,彭泽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并兼提督紫荆等关军务。 当时北直隶、山东的盗情十分严重,彭泽奉旨紧急前往,路过京城时上奏请求朝见,得到允准。兵部因为河南的盗情尤其严重,贼首刘惠、赵鐩等暗中称王改元,聚众达到十余万,与山东的剧盗刘六等人互相侵扰中原。周、唐等亲王,河南巡抚等官员共上疏十三次,上奏请求会推一名提督军务大臣前去。府部科道官员共同推荐彭泽,明武宗同意了。于是彭泽上疏《明赏罚以肃军政》十事,明武宗命廷议,全部按照彭泽的建议执行。于是彭泽受敕令立即出发。明武宗钦赐彭泽纻丝四表里,白金五十两。户部侍郎黄珂负责督运军饷与彭泽同行。于是彭泽将眷属迁居真定,日夜兼程赶到汴京,与咸宁伯仇钺共同激励诸将,分头进行安抚与剿灭。每支军队都配备一名方面官督饷,并记录功过。 彭泽体格高大,腰带有十二围长,声音响亮,和人说话就像在喊叫。才一上任,就大整军容,把各队将校召来,责告他们临阵畏缩,一律处死。各队将校吓得大腿直发颤,赶快低头认罪,过了好久,彭泽方肯罢休,于是传达军令,要求鼓声一响就靠近寇贼。这样经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连连打败敌人。

正德七年(1512年)闰五月,各路贼军被擒斩投降,最终都被肃清。彭泽三次上奏捷报,明武宗都下敕令进行奖励。在这次战役中,纪功御史雷宗,依仗自己的才能肆意妄为,破坏了军政,于是彭泽奏请弹劾他。明武宗命锦衣卫官校将他捉拿至京,严厉惩处。不久,刘六等贼从山东入境,被原先派遣去防护凤阳祖陵的延绥副总兵时源击败,于是他们逃入湖广,抢夺船只进入长江,侵扰南京、淮阳等地。于是彭泽奉原降敕旨,与仇钺水陆并进,设置木筏占据险要,派遣军队在芜湖截断长江,焚烧砍伐沿江芦苇,禁止并搜查官民船只。并且传令南京守备魏国公徐俌等人及巡抚巡江的都御史,严密戒备,使贼军无法向西进犯。

七月二十日,大风在海上肆虐,彭泽在通州狼山大破贼军,刘六、齐彦明被斩首,其余贼军被擒获、剿灭、投降,最终都被肃清。兵部左侍郎陆完刚刚到达,彭泽暗自思考河南等地的微薄功劳,已经上达天听,昔日邓艾钟会侵略蜀国,王浚、王浑讨伐吴国,都因为忌功而遭致祸患,于是彭泽将功劳让给他,没有上报捷报。但明武宗知道成功的详情,两次派遣行人沈灼、沈霁,带着敕令及彩缎、白金犒赏军队。回到开封后,彭泽大力犒赏官兵完毕,因功升任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并恩荫彭泽的一个儿子为锦衣卫,世袭百户。到达京城后,明武宗派遣近侍太监张忠,赐彭泽一面题有“贺功”的十两银牌,并赠送羊酒彩缎,在郊外迎接彭泽。等到彭泽在朝堂上献俘时,明武宗赐宴于礼部,命令张懋、李东阳以及九卿等公卿大臣陪席。并赏赐彭泽花红、羊酒、彩缎。次日,彭泽进宫谢恩,并请求免去升官和恩荫的赏赐。明武宗温言抚慰,没有答应彭泽的请求。

平定廖麻子叛乱

四川的剧贼廖麻子等人,长期侵扰川汉地区,甚至杀害藩镇和司法重臣。朝廷多次派遣大臣提督抚剿,但未能平定。兵部上报了这一情况。正德七年(1512年)九月,明武宗又采纳廷议,命彭泽接替洪钟,总制四川、湖广、陕西等处军务,前往讨伐四川的盗贼。 云南、贵州的镇巡等官,也听从彭泽的节制。彭泽以右都督时源为提督,并上疏《献赤忠以平蜀寇》十余事,明武宗又命廷议,全部按照彭泽的建议执行。

正德八年(1513年)二月,彭泽率军抵达四川。当时廖麻子虽被安抚但并未真正归顺,于是彭泽出其不意,亲自督战,在汉州德阳坝等地与贼军大战,贼军大败向北逃窜。彭泽仍派遣四支官兵在前面埋伏截击,贼军屡次受挫。

三月十五日,彭泽率领的军队在剑州仙鹅池斩杀了廖麻子。廖麻子的同党喻思俸等人,又在盐亭县花牌楼大败,于是逃入通、巴等地,贼众纷纷投降。彭泽会同巡抚马昊及藩臬副使张时敏等人,商议安抚与剿捕事宜,最终在汉中巴县地方擒获并斩杀了喻思俸,其余党羽依照圣谕,安抚后让他们回归本业。内江又有叛乱,于是彭泽派遣官兵进行剿捕。骆贼被旗牌官吴祥用计擒获,其余党羽全部平定,彭泽也因此被升为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又因钦命,通、巴二县及简县都改为州治,在附近要地设立四个县,奉敕召彭泽回京。由于长期劳累于军务,偏风、劳嗽、发背等疾病接连而至。彭泽多次请求恩准养病退休,但未被允许。

经略哈密

正德九年(1514年)八月,彭泽尚未动身,碰上吐鲁番占领哈密,捉拿了忠顺王速檀拜牙郎,拿了他的大印回去,并送了一份气势凌人的书信到甘肃,勒索金币。总制邓璋、甘肃巡抚赵鉴把这事报告朝廷,请派遣大臣下来总办此事。大学士杨廷和等人一起推荐彭泽。彭泽长久生活在部队里,厌烦了,就以甘肃是自己家乡为名加以推辞,并且自称生了病,所以推荐说邓璋和咸宁侯仇钺有能力担任。明武宗颁下诏书对他加以慰问和鼓励,他才勉强上任。 秋天,彭泽督调兵粮过河,主客官军接连防戍,派遣官员分头安抚与剿灭。制造了数千支铁枪头、笮子,火器战车五百多辆。追查并恢复了数万逃亡的军卒,购买了同样数量的马匹。从甘肃到庄浪,沿边挖掘了数万处暗坑以诱捕马匹。

彭泽有武才,懂军事,但他生性好简易,爱赌气。他这次总办哈密一事就做得很不恰当,钱宁、王琼等人又合力倾轧他,他就因为此事被判了罪。正德十年(1515年)春天,彭泽到达甘州时,吐鲁番正在侵犯赤斤、苦峪等卫,派遣使臣来勒索金币,并表示愿归还哈密。彭泽以为番人可以利诱,就与赵鉴商议,派哈密都督写亦虎仙拿二千枚金币,一只银酒枪前往贿赂他们,要他们归还哈密城忠顺王的大印。还没等消息返回来,他就上书说哈密一事已经平息了,准备回京,并上奏了《处置甘肃等处边务疏》共十项建议。旨意下达廷议,全部获准施行。彭泽又上奏,并请求恩准退休,但未被允许。巡抚御史冯时雍上书说哈密城并未收复,彭泽不应该太早召回。明武宗没听取他的意见。

贬谪为民

当初兵部没有尚书,朝中大臣一起推荐彭泽,而王琼得到了这个位置,又暗中阻止对彭泽的召还。谏官有很多人弹劾王琼,由此两人有了矛盾。彭泽又时常借着酒兴欺负王琼,王琼更加想要扳倒他。彭泽常常骂钱宁,王琼告诉钱宁,钱宁不信。王琼于是邀请彭泽来家里喝酒,把钱宁藏在屋里边的屏风后边,引逗彭泽喝醉后大骂,让钱宁自己听见,这下钱宁非常恼怒。碰上贼寇大肆进入宣府,朝廷决定由许泰带兵,由彭泽总制东西两边军务。等诏书传下来,让许泰留下来,又不任命彭泽为总制,只是让他统率两个游击手下的六千名士兵出发,实际用意是要为难彭泽。彭泽上书说:“我是一个文臣,冲锋陷阵并不是我独自一人能够做到的。”王琼于是上书请派成国公朱辅和他同去。正好贼寇逃跑了,彭泽才又回来办理都察院的事务。

写亦虎仙这个人一向贪狠、狡猾。他虽然住在甘州,却暗中勾结吐鲁番酋长速檀满速儿,为他做耳目,占领哈密城,夺取忠顺王大印都是他主谋的。彭泽当初不知道就派了他去。满速儿拿忠顺王大印过来归还,却依旧扣留着速檀拜牙郎。虎仙又进谄言,让他前来侵犯,说:“肃州是可以拿下来的。”满速儿高兴了,就让他的女婿马黑木随贡使前来窥探虚实,并且索取贿赂。彭泽当时已经还朝,赵鉴也调走,李昆接替他当了巡抚,因为怕生意外,就把吐鲁番的使臣扣作人质,押在甘州,同时把虎仙驱逐出关。虎仙害怕得不敢到吐鲁番去了。满速儿听说这些以后恼火了,又占领了哈密,分出部分兵力侵占沙州,自己亲自率领一万骑兵来攻打嘉峪关。游击芮宁与参将蒋存礼进行抵御。芮宁带七百人在沙子霸首先遇上敌人,敌人包围了芮宁,又分出兵力牵制着存礼的兵力。芮宁全军覆没,敌人就破坏城堡,纵兵杀人、抢劫。朝廷诏令彭泽提督三边军务,前往抵御敌人。正好副使陈九畴逮捕了敌国大使失拜烟答和内奸虎仙等人,满速儿没有了内应,于是又一次求和。彭泽的出兵也就停下了。不久他获准退休还乡,官府按规定提供了车马,发放禄米给他。

彭泽离开后,王琼上书追究嘉峪战败一事,请严厉追查给吐鲁番赠送金币的主使人。钱宁从宫中下达了这个任务,大学士梁储等人把它压下,才算完。正好失拜烟答的儿子为父诉冤,事情交法司讨论后,决定释放写亦虎仙等人。王琼于是请派给事御史前去考察失事的原由和情况,给事御史返回后说没有什么引起战争的因素。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琼上书弹劾彭泽随意增加给敌国的金币,自作主张,和敌人通信议和,失信于人后引发战乱,辱国丧师;并认为李昆、陈九畴也都应问罪。于是明武宗下诏命令:彭泽夺官为民,李昆、陈九畴逮捕,加以审讯。结果李昆贬了官,陈九畴被除名。

再次启用

明世宗即位后,钱宁败亡,王琼也被判了罪。御史杨秉中请召彭泽还朝,于是他从家中重新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李昆、九畴也又出来做了官。彭泽考核功罪,杜绝私请,兵政为之焕然一新。当初,正德年间,朝中大臣提出的不少军事问题已得到诏书指示,但很多诏书被搁置下来,未予推行。彭泽请把那些诏书归类编为一书,按次序逐步予以实施。又请指示九边守臣,策划防御敌人的总体办法,不要各自为政,画境自保。镇守、巡抚在中间协同安排,不要相互掣肘。各边镇都要利用农闲时间修筑防护墙,开挖战壕,修建墩台,修整所驻城堡,做好长远打算。内地的盗贼刚刚平定,应指示守臣操练兵马,建立保甲制度,惩治那些匿藏盗贼而不举报的人。此外又建议安抚西南各处苗蛮,重申海禁,裁汰京军中的老、弱士兵。以上建议,明世宗都表示同意。明世宗已诏令宦官杨金、郑斌、安川外出替任镇守,又任用张弼、刘瑶去驻守州、居庸。彭泽坚决认为不行,明世宗就作罢了,不再派用。四川巡抚胡世宁弹劾分守宦官赵钦的罪行,彭泽借此机会请把各地镇守宦官都免除。当时明世宗虽然没听从,以后镇守宦官最终还是被废止了。

二度夺官

嘉靖元年(1522年),彭泽说全国军官在兵部都备有升降档案,用来作为提升、降职的参考,只锦衣千户刘瓒等,过去诏令把他们免了官,现在又请求做官,司礼中官萧敬请给监局增补一千五百名工匠,彭泽都坚决不同意,明世宗都听从了他。明世宗又想任用外戚蒋泰等五个人为锦衣官,彭泽反对,明世宗这次没听他。

彭泽前后在兵部时敢于坚持己见,同皇上论争。后来碰上御史史道因攻击杨廷和被逮捕下狱,彭泽又上书弹劾史道,明世宗指示谏官们说,只有对大奸或机密事情用专门奏章,其他只交公文上来就行了,不要夹杂私人感情上书来中伤好人。诏书颁布后,给事御史纷纷上书批评彭泽阻塞别人进言的门路,破坏了祖宗制定下来的法度。明世宗于是听取吏部的意见,停用以前的那个指示。但是彭泽自己心中还是感到不安,几次上书请求辞职。谏官们这一次又纷纷上书弹劾他,于是他被提升为少保,传令乘官方车马回家去了。锦衣百户王邦奇恨彭泽以前压过自己,就上书说哈密国丢掉,是由彭泽贿赂吐鲁番大使向他们求和而造成的,书中并且连及到杨廷和、陈九畴等人。张璁、桂萼当时正恨着杨廷和,就逮来陈九畴加以审问,并把他充军边境。彭泽又因此被削职为民,在家中闲住。

郁郁而终

嘉靖九年正月二十三日(1530年2月20日),彭泽在家中郁郁而终,终年七十二岁。

嘉靖十五年(1536年)正月,总制尚书唐龙上书说:“彭泽对父兄孝友,做官廉洁、正直,前前后后平定各处盗贼,功绩记录在官府的书册上。陛下把他从乡间提拔上来,让他参与国家大事。彭泽孜孜不倦,忠心报国,又被谗言诬蔑,终于免了官。现在他死去已经五年,留下来的两个妾连衣食都供应不上。请朝廷核定彭泽以往的功劳,给他恢复一官,对他的家里加以抚恤,用来振作忠臣报国的正气。”明世宗不听。

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明穆宗下列恢复了彭泽的官位,追赠少保、刑部尚书,谥号襄毅。

主要影响

编辑

政治

彭泽在徽州知府任上,通过痛下决心砥砺品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政评中获得了最高成绩,与前任知府孙遇相提并论。 在浙西地区,他负责水利和盐法事务,通过改革有效地改善了当地民生。

军事

在北方蒙古火筛部落大举入侵时,彭泽上疏请求派遣军队守卫三关,保卫京师; 在担任辽东巡抚期间,彭泽检查边防事务,编写《抚辽须知》,并与镇守太监和总兵协力平定边境,为国家的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刘惠、赵鐩,彭泽临危受命,通过整顿军容、激励诸将等措施,成功镇压了起义; 在四川,彭泽亲自督战,大败贼军,最终擒获并斩杀了叛乱首领廖麻子; 在哈密被吐鲁番占领后,彭泽被任命为总制,他督调兵粮,制造武器,最终成功抵御了外敌的入侵。

文学

彭泽今尚存散曲三十二首,词三首、诗三十五首、文十六篇。从他的现存散文来看,除《上言边务疏》《议处牧放马匹疏》《歧阳书院记》等表示思想政见外,大都为酬应之作。惟其诗词明快流畅,有的反映了对边患的忧虑,有的表示了个人在官场中颠踬,但大多数为纪游之作。但是彭泽的散曲,文学性较强,抒发了他个人崇尚大自然,热爱家乡,笔调质朴,例如其所作的《山坡羊·咏四时西津小圃》可与元人散曲媲美。当然,有些散曲也表述了愤世嫉俗思想,可看出他对官场世情、荣衰的看法。当然,在他的散曲里,虽流露有归隐乐道的情绪,但仍有揭露严酷现实的因素。

历史评价

编辑

明武宗朱厚照:泽受朝廷重命,不能宣扬德意,失信夷人,又未毕事而还,贻害地方,当重治。 (《明武宗实录》引)

石玠:彭某好人。 (《明武宗实录》引)

陈九畴:彭公受天子命,制边疆,不能身当利害,何但模棱为! (《明史》引)

汪玄锡:泽累年征伐之功多有可录,前此致仕人言汹汹,谓如泽者木,可遽听其去。今又一旦追夺其官,比之编氓,恐天下四夷闻之,因朝廷用舍有所窥伺。 (《明武宗实录》引)

唐龙:泽孝友廉直,先后讨平群盗,功在盟府。陛下起之田间,俾掌邦政。泽孜孜奉国,复为谗言构罢。 (《明史》引)

黄道周:王德华(王琼)、彭济物(彭泽)昂低殊态,而裁酌当心……计其时即有于廷益(于谦)、罗学古(罗通)之才,王德华、彭济物之健,删杰就厌,则中门近关,两窦其选矣。 (《黄漳浦文选》)

查继佐:①累朝六襄毅,皆以边略著闻。韩永熙、杨维约、翁仁夫声业大烁,彭济物颇英挚,项荩臣持谅直,而邓宗器持重,绥辑为多。 (《罪惟录》)②项襄毅手疏汪泽,彭襄毅口激钱宁,较诸倚权倖以立功阃外者有间,独求和吐鲁蕃一莭适为宁口,实则非宁曲衔琼席上不忘也。夫币出而城印归,亦颇示弱,而况事未平乎?泽罪在擅不啻矣。琼戍而复起,亦犹存刘、赵、蓝、鄢之捷与经济诸臣传。 (《罪惟录》)

张廷玉等:彭泽望甚伟,顾处置哈密,抑何舛也。 (《明史》)

轶事典故

编辑

十八黑痣

彭泽天生有异相,面部方正,耳朵大,声音洪亮如钟,言谈风生,坐时如山岳般稳重,左足下有一颗黑痣,左腋下有一丛黑痣,总共有十八颗。

梦兆奇验

当彭泽还是举人时,梦见使者捧着剑和敕令各一件,对彭泽说:“朝廷命您为法曹,要斩去乡中的何、潘二人的头。”当夜这两人都死了。当彭泽为郎官时,梦见天使捧着金镂授予彭泽说:“里面都是极品朝服,是上帝特地命令赐给您的。”

杨公先见

彭泽在领兵西讨流贼鄢本恕等人之前,问计于杨廷和。杨廷和说:“以国君之命讨贼,还怕不能成功吗?需要留心的是,不要急着班师回朝。”彭泽杀了鄢本恕等人后,奏报朝廷要班师回京;没想贼寇余党又纷纷作乱,无法控制。彭泽出发后又留下来,于是叹息道:“杨公的先见之明,是我所不如的。”

人际关系

编辑

家族源流

彭泽的祖籍是江西庐陵,原本是汉朝长平侯彭宣的后代。晋朝南渡后,彭家开始在江西成为望族。唐昭宗时期,始祖旭湖府君彭濙,以正候身份起兵讨伐黄巢,事情平定后,选择居住在长沙的青山。天祖父名叫彭庆二,天祖母是陈氏。高祖父名叫彭成,元末归附明太祖朱元璋,平定了僭越作乱,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恢复了中原帝王的治理,因功被授予飞熊卫副千户,官阶武略将军。明太祖赐封天祖父如他的官位,天祖母和高祖祖母周氏,都被封为宜人。后来节调至陕西兰州卫后千户所,因此为兰州卫(今甘肃省兰州市)人。

亲属成员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辈

曾祖父

彭斌

字继祖,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

曾祖母

潘氏

赠一品夫人。

祖父

彭瑄

字廷玉,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

祖母

刘氏

赠一品夫人。

父亲

彭锭

字世资,号朴安,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

母亲

唐氏

赠一品夫人。

平辈

妻子

吴氏

封一品夫人。

子辈

女儿

彭氏

嫁给了兰州卫的指挥同知朱绂。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编辑

彭泽所撰写的作品,有《读易纷纷稿》,奏疏、公文称为《行稿》,诗文、杂著称为《余稿》,以及《疾书录》《读史目录》《太平殷鉴》《长沙彭氏会宗谱》《家训三重录》《八行图说》《匪躬录》《怀古集》《尚友图》《守徽录》《恩锡志》《世德志》《伯仲埙篪集》,不下三百卷。还有《重修兰州志》一部三册。至于《怀德录》《孝廉集》《恩贲录》《西征赠言》《西平录》《时雨亭集》《仗节平戎凯雅》《嘉靖荣寿荣归录》,刊行的只有一半,又都是赠送的诗文,成册成卷的数量超过这些。

后世纪念

编辑

彭泽墓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郊上西园,因为被划入基建范围以内而被迁移。墓地原有围墙,大部颓倒,墓门前面的耕地内,还埋有石人二,石马二,石狮四,最前还有一座石牌坊。墓共有五冢,正中一冢最大,封土堆高出地面4.8,底径约8米,东西两旁各有二小冢。冢前竖石碑八块。

史料索引

编辑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

《国朝献徵录·卷三十九·大司马彭公别传》

《幸庵老人墓志》

下一篇 汪文盛

上一篇 陆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