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汝实 编辑
彭汝实,生卒年不详,字子充,号得山,又号鹤泉,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嘉定州(今四川省乐山市)平羌乡(今土主镇)人,“嘉定四谏”之一。正德十六年(1521)会试中第,世宗即位,成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数言时政缺失。嘉靖三年(1524),参与争“大礼”。吕柟、邹守益因议“大礼”下狱,汝实抗章救,以此为桂萼等所恶,被夺职归。
本名:彭汝实
字:子充
号:得山,又号鹤泉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嘉定州(今四川省乐山市)
官职:南京吏科给事中
彭汝实,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疏言:“九江盗起,杀伤官军。操江伍文定不即议剿,应城伯孙钺拥兵不出,俱宜切责。”帝并从之。吕柟、邹守益下狱,汝实抗章救。又因灾异上言:“迩者黄风黑雾,春早冬雷,地震泉竭,扬沙雨土。加以群小盛长,盗贼公行,万民失业。木异草妖,时时见告。天变于上,地变于下,人物变于中,而修省之诏无过具文。廷陛之间,忠邪未辨,以逢迎为合礼,以守正为沽直。长鲸巨鲕决纲自如,腴田甲第横赐无已。陛下春秋已逾志学,而经筵进讲略无问难,黄阁票拟依常批答。弃燕闲于女宠,委腹心于貂珰。二廖诸张尚然缓死,李隆、苏晋竟得无他。如此而望天意回,人心感,不可得矣。”
大学士费宏以子坐事被论不出,礼部侍郎温仁和以庆王台浤事听勘。汝实言宜听二臣避位,以明进退之义。因荐石珤、罗钦顺、顾清、蒋冕可代宏,李廷相、崔铣、湛若水、何瑭、许诰可代仁和。章下所司。
奸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彭泽也,汝实言:“邦奇先后两疏,始为惶骇之语,终杂鄙亵之辞。中所引事,多颠倒淆惑,至谓费宏、石珤夜入杨一清门。今不闻召问一清,一清又久不为白,何也?陛下即位之初,廷和裁省冗员数万,坐此丛怒罢去。今其长子业以狂愚发遣,亦可已矣。而群小蓄忿,蔓连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复下狱。夫诬告之律,视其所诬轻重反坐,此国法也。愿追究主使之人,与告人同罪,毋令苟免,贻讥外蕃。”不听。
汝实数言时政缺失,又尝力争“大礼”,为璁、萼等所恶。以亲老再疏请改近地教职,而举贡士高任说、王表自代。章下,吏部承璁、萼指,言:“汝实倡言鼓众,挠乱大礼,且与御史方凤、程启充朋党通贿。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遂夺职闲住。与启充及徐文华、安磐皆同里,时称“嘉定四谏”。
正德十六年(1521年)殿试,彭汝实中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到嘉靖初年,彭汝实多次直谏,并上书嘉靖皇帝,斥责奸臣,评断时政缺失。其中,锦衣旗校王邦奇挟私诬蔑首辅杨廷和,制造冤案,彭汝实既评击王邦奇又同时为杨廷和辩护,但都不被嘉靖皇帝采纳。
嘉靖三年(1524年),因“议大礼”,为弄臣张璁、桂萼等当权者所恶。其后,彭汝实便以亲老故上书请外放,改任近地教职,吏部却在张、桂二人指使下,诬彭汝实:“汝实倡言鼓众,挠乱大礼,且与御史方凤、程启充朋党通贿。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竟被夺职还乡。
彭汝实先生简介
彭汝实回乡后,还十分关注家乡经济文化等建设,留下了《北上门记》、《九华书院记》、《嘉州水利功成记》、《三有洞天象刻记》、《忠节公胡仲常先生传》等文章。又有《南中奏议》、《得山堂稿》、《六诏记闻》、《貂珰录》等文集。现存于乌尤山临江峭壁之上楷书“中流砥柱”四个字大丈余的摩崖碑刻,就出自于彭汝实之手,至今保存完好,并列入了“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清单。彭汝实是个出名的孝子,明《嘉定州志》载:“公少孤,以孝友闻。居太宜人丧,庐于墓。”又说他“性自岑寂,人亦莫能推挽。”民国《乐山县志》载:“给谏彭汝实墓,城北土主场上游二甲榜大坟湾。碑文曰皇明会魁云。”
《嘉定府志·人物志》载:“文华与同里都给事安磐、侍御史程启充、给事中彭汝实为友,一时论蜀中人物四子称首。”《明史·彭汝实传》载:彭汝实“与启充及徐文华,安磐皆同里,时称嘉定四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