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 编辑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私立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MUST,是一所位于中国澳门的私立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国际大学协会 、亚太大学联合会 、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成员 。

2000年3月27日,澳门科技大学宣布成立,同时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2001年,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面向内地招生。2022年5月,大学成为了澳门第一所成功全面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AA)高等教育素质评鉴——院校认证的高校。 截至2024年5月,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综合)、药理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澳门科技大学位于澳门氹仔岛,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 截至2024年5月,澳门科技大学设创新工程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医学部、国际学院、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开设数个本科专业 ,40个硕士专业 ,28个博士专业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澳门科技大学

外文名: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

简称:MUST

创办时间:2000年3月27日

办学性质:私立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特色:国际大学协会成员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成员

主管部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现任领导:廖泽云(校监)(校监)、李行伟(校长)(校长)

硕士点:40(截至2024年5月)

博士点:28(截至2024年5月)

院系设置:10

校训:意诚格物

校歌:《澳门科技大学校歌》

校庆日:3月27日

地址:中国澳门氹仔伟龙马路

主要奖项: 2021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专业功绩勋章 2023年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专业功绩勋章

知名校友:王君林、王笛、梁孙旭

知名教师:埃尔文·内尔

教师人数:近900位(截至2024年5月)

学生人数:超21000人(截至2024年5月)

占地面积:约 210000 m²

历史沿革

编辑

成立初期

1999年,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澳门知名企业家廖泽云等人产生在澳门回归后创办一所完全属于中国人办的新大学的念头。 2000年3月27日,澳门科技大学宣布成立,由周礼杲出任首任校长,并在三天后召开媒体见面会,公布学校准备成立4个学院,即:资讯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及中医药学院,同时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经过半年的筹备,学校于2000年9月18日按期开学,首批共计在澳门本地招收学生600余人。 2001年,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面向内地招生。

发展阶段

2006年,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负责管理澳门科技大学。同年,成立澳门科技大学医院(科大医院)和药物及健康应用研究所。

2011年1月25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这是国家在中医药领域迄今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北京大学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伙伴实验室。同年年底,成立太空科学研究所

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在澳科大学成立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同年11月19日,伙伴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这也是澳科大所拥有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埃尔文·内尔加入澳科大,并成立“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中医药研究室”。

2018年,获批同时与内地四所高校共同建立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1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 同年10月8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是天文与行星科学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发起单位。 2019年,与珠海市、中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

2020年5月,与中国银行举行签约仪式,成立澳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 同年7月,澳门科技大学深度参与的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 同年11月,与青岛市、佛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获批与厦门大学共同建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澳门会计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 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推进“北京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未来技术中心”等重点合作项目。 12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宣布,澳门科技大学将设立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拟落户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1年2月,启用澳门科技大学在大湾区的首个产学研基地“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2021年3月,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定,建设珠海市人民医院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同年4月,与吉林大学签署两校共建未来技术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2年3月28日,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家首个境外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站。 4月,成立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学研究中心。 5月,大学成为了澳门第一所成功全面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QAA)高等教育素质评鉴——院校认证(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的高校。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澳门科技大学设创新工程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医学部、国际学院、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开设多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管、商、医、药、旅游、艺术、传播、语言等学科门类课程。

学士学位课程

学院

授予学位

专业/范畴

修读年期

授课语言

创新工程学院

理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电子与信息工程、软件工程

4

中/英

中医药学院

中医学学士

——

5

中药学学士

——

4

中/英

医学院

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

——

4

中/英

内外全科医学学士

——

6

药学学士

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士

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学、资讯系统学、商业分析学、国际贸易学、商务管理学

4

应用经济学学士

——

4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国际旅游管理学士

酒店管理、会展管理、博彩业管理、文化旅游管理、

智慧旅游管理、服务质素和零售管理

4

中/英

酒店管理学士

——

4

博雅学院

商学士

——

4

中/英

休闲管理学士

——

4

中/英

法学院

法学学士

——

4

中/英

国际学院

外国语学士

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

4

中/英/葡/西

人文艺术学院

艺术学 - 艺术设计学士

产品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4

中/英

新闻传播学学士

数据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与广告学

4

中/英

数字媒体艺术学士

游戏设计、动画设计

4

中/英

影视制作学士

——

4

中/英

表演艺术学士

影视表演、舞台表演

4

中/英

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5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开办40个硕士专业 ,28个博士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澳门科技大学共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综合)、药理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硕士学位课程获得英国ACCA认证、工商管理学士(会计学)课程获得ACC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专业认证、英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专业认证、工商管理学士(供应链管理)课程获得英国特许物流运输协会(CILT)专业认证。

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授予的全面技能发展认可培训中心资格。

自2007年获得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颁发旅游教育质量的认证后,经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估,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酒店管理学士学位课程及餐饮管理学士学位课程全部以高分获得TedQual品质旅游教育首次三年期认证。而国际旅游管理学士学位课程以及国际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均成功获得TedQual品质旅游教育认证之最长四年续期。此外,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在2023年跻身于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40名。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同时亦为PATA,APTA及CHRIE的成员。

科大医院临床化验诊断中心为全澳唯一获得ISO:15189国际认证的医学临床检验室。

硕士学位课程

学院

授予学位

专业范畴

修读年期

授课语言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国际旅游管理硕士

会展与节庆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酒店管理

二年

中/英

酒店管理硕士

——

二年

中/英

商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

金融学、商务管理

二年

中/英

公共行政管理硕士

——

二年

中/英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

二年

中/英

管理硕士

——

二年

中/英

金融硕士

——

二年

中/英

会计硕士

——

二年

中/英

公益与社会组织管理硕士

——

二年

中/英

商业分析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应用经济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供应链管理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人文艺术学院

传播学硕士

新媒体传播、整合行销传播

二年

中/英

设计学硕士

传播设计、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管理

二年

中/英

电影管理硕士

——

二年

中/英

电影制作硕士

——

二年

中/英

美术学硕士

绘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美术史研究

二年

中/英

建筑学硕士

建筑遗产保护、滨水都市建筑与设计

二年

中/英

互动媒体艺术硕士

游戏设计、游戏管理

二年

中/英

创新音乐硕士

音乐教育与创新、音乐传播与商务、音乐科技与人工智能

法学院

法学硕士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学、比较法、法理学

二年

中/英

法律硕士(非法学)

——

二年

国际经济与商法硕士

——

二年

中/英

刑事司法硕士

——

二年

国际仲裁硕士

——

二年

中/英

金融犯罪与监管硕士

——

二年

中/英

国际学院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

——

二年

中/英

外国语硕士

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二年

中/英/西/葡

教育硕士(2024/2025学年拟开办)

——

创新工程学院

理学硕士(资讯科技)

计算机与资讯系统、通讯工程

二年

中/英

应用数学与数据科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智能技术硕士

——

二年

中/英

环境科学与管理硕士

——

二年

中/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2024/2025学年拟开办)

——

中医药学院

中医学硕士

——

二年半

中药学硕士

——

二年半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

——

二年半

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护理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药学硕士

——

二年半

太空科学研究所

地球与行星科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空间大数据分析学硕士

——

二年

中/英

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5月)

博士学位课程

学院

授予学位

专业范畴

修读年期

授课语言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博士

酒店管理、会展管理、博彩管理、文化遗产管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年

中/英

商学院

管理学博士

管理学、市场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管理、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公共服务运作、国际关系、公共行政管理、款待服务管理、会计学、银行与金融学、财务学、经济学、商业量化、物流管理、资讯系统

三年

中/英

工商管理博士

工商管理

三年

中/英

人文艺术学院

传播学博士

含与复旦大学合作培养之“数字沟通与城市传播”方向

三年

中/英

电影管理博士

——

三年

中/英

设计学博士

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文化遗产保护

三年

中/英

美术学博士

绘画理论与实践、美术史与美术理论

三年

中/英

建筑学博士

都市设计与更新改造、建筑可持续设计

三年

中/英

数字媒体博士

——

三年

中/英

音乐学博士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与实践

法学院

法学博士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三年

中/英

国际学院

国际汉语教育博士

——

三年

中/英

创意写作博士

——

三年

中/英

教育博士(2024/2025学年拟开)

——

创新工程学院

理学博士

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电子资讯科技、太空资讯技术

三年

中/英

网络与通信博士

——

三年

中/英

人工智能博士

——

三年

中/英

智能科学与系统博士

——

三年

中/英

数学博士

——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2024/2025学年拟开)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2024/2025学年拟开)

——

中医药学院

中医学博士

中医基础、中医临床、针灸

三年

中/英

中药学博士

——

三年

中/英

中西医结合博士

——

三年

中/英

医学院

药学博士

——

三年

公共卫生学博士

社区及家庭医学、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人口健康及健康促进、卫生防护学、医疗系统、老年健康学、心理医学及社会健康学、男士健康学、妇女健康学、职业医学、环境卫生与安全、国际卫生及旅游医学、灾难医学

三年

中/英

生物医学科学博士

——

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城市与区域经济博士

——

三年

中/英

社会和文化研究所

国际关系博士

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

中外文化交流

三年

中/英

历史学博士

——

三年

中/英

太空科学研究所

地球与行星科学博士

——

三年

中/英

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5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大学现有近九百位教研人员,包括讲座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部分具有在世界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工作或学习经验。除了既有的师资队伍以外,大学也特聘一批名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高被引科学家等顶尖学者。

李述汤院士李述汤院士

刘良院士刘良院士

李行伟院士李行伟院士

许敖敖院士许敖敖院士

谭广亨院士谭广亨院士

朱依谆讲座教授朱依谆讲座教授

姜志宏讲座教授姜志宏讲座教授

伍乃骐讲座教授伍乃骐讲座教授

张可可讲座教授张可可讲座教授

张渡讲座教授张渡讲座教授

张康讲座教授张康讲座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部分杰出学者

姓名

学术成就

埃尔文·内尔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门科技大学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主任

李述汤

中国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陈大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刘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第三任校长、讲座教授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姚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李行伟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李罗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海外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许敖敖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监顾问

谭广

香港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朱依谆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院长

姜志宏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大学在教育课程、学术研究、人才培训、学生交流等领域,已与欧洲、美洲、澳洲及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超过200多所教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也是亚太大学联合会(AUAP)及国际大学联合会(IAU)成员,并且自2022年3月起已成为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Campus +”的合作伙伴。

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曾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Professor David C. Jewitt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 等专业大咖来校讲座。学校举办过的学术会议包括2023全球粮食论坛(WFF)分会议 、第25届IEEE智能交通系统国际会议 、海岸带环境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论坛 等。

录取方式

港澳台考生、国际生

笔试入学:申请者需参加澳门四校联考(JAE),考试科目包括中文、英文和数学正卷。报读艺术学-艺术设计学士学位课程的申请者必须参加美术考试,报读表演艺术学士学位课程的申请人必须参加专业面试。

直接入学:申请者如具备下列公开考试成绩/资格,及现正就读中六年级或合格完成中六年级或相等程度,并取得毕业资格,可循「直接入学」途径报读学士学位课程。

考试成绩要求

考试

要求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

-中国语文和英国语文达到3级,数学达2级,公民与社会发展达标/通识教育达2级,以及1门选修科目达2级或以上;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者,其选修科目须包含化学

台湾学科能力测试(GSAT)

-采计四科成绩:国文、英文、数学、社会或自然(二选一)科目成绩达到「均标」或以上;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者,自然科成绩须达到「均标」或以上

台湾分科测验(ST)

-采计四科「均标」成绩或以上:其中「学科能力测试」科目须至少1科达「均标」或以上,及「分科测验」须至少1科达「均标」或以上;

-报读中药学学士、药学学士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者,其自然或化学成绩须达「均标」或以上

英国普通教育文凭高级程度考试/国际高级程度考试(GCE A Level / IAL)

- 3科高级程度/国际高级程度(A Level / IAL)达E级或以上;或

- 2科高级程度/国际高级程度(A Level / IAL)及2科高级补充程度/国际高级补充程度(AS Level / IAS)达E级或以上;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者,其化学成绩须达E级或以上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统考(UEC)

-六科C级或以上成绩;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其化学成绩须达C级或以上

马来西亚高级教育文凭考试(STPM)

三科C级或以上成绩;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其化学成绩须达C级或以上

大学预科国际会考证书(IB)

-合格完成「大学预科国际会考证书」课程,并取得证书资格;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者,其化学成绩须达4分或以上

美国学术评估测试(SAT)

新制:总分1190或以上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

综合24分或以上

大学先修课程考试 (AP Exams)

2门科目达3分或以上;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者,其化学成绩须达3分或以上

加拿大高中学历(Canadian High School Diploma)

-取得高中毕业文凭,其中五门/六门12年级或同等水平科目平均分达70%或以上;

-报读中药学、药学或食品与营养科学学士学位课程者,须修读化学12年级达70%或以上

澳洲高等教育入学排名(ATAR)

成绩达70或以上

其他资格

-合格完成副学士学位或以上; 或

-现正就读或曾就读于其他认可高等院校之学士学位课程; 或

-获得认可高等院校学士学位课程之录取资格; 或

-持有其他国家/地区认可之公开考试成绩

资料来源:

保荐入学:经澳门、香港中学校方保荐之在读优异生,详情咨询所属中学或联络大学招生处。

中国内地考生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的普通高中高三毕业内地生可登入网上报名系统直接申请,文理兼报,独立录取,不占用内地高校志愿录取名额。

具有体育或艺术特长项目的学生可在报名期内申请以特长生身份报读本校学士学位课程,成功通过面试获得特长生资格的学生,大学将结合其特长水平综合考虑录取,有机会优先获录取或优先获颁奖学金。

附属医院

科大医院座落于澳门科技大学校园内,是全澳唯一一所具备临床、教学,及科研支持的医疗体系。科大医院前身是以中医为主的「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诊疗中心」。随着业务不断扩展及为提供更完善的优质医疗服务,于2006年3月25日正式发展为一所设备完善、环境舒适、结合中西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除了保留原有的中医诊疗服务外,亦加入西医诊疗元素,特别聘请来自国内外的主治专家并组成国际医疗团队,同时引进崭新的医学仪器,为民众提供整合性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西医互补的优势,成为澳门其中一所具有地标性的综合医院。

科大医院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大学现有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个国家级研究平台。此外还建立了二十多个重大的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在多个领域开展了战略性跨学科及前沿研究。

大学还设立了澳门首个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实验室“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大学与内地高校共同建立了6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2021年,学校设立了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22年3月,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的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筹建。

科研平台一览

实验室类别

实验室名称

国家级研究平台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

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合作)、澳门产权研究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澳门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澳门会计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合作)、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联合实验室(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复旦大学)澳门伙伴基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

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横琴分部、月球舆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横琴分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平台、系统工程平台、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平台、下一代互联网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平台、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中医药研究室、广东省科技厅粤港澳智能维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科技厅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珠澳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澳门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横琴分部

澳门转化医学中心

面向重大疾病诊断的转化医学平台、面向重大疾病治疗的转化医学平台、面向中医药发展的转化医学平台、面向人工智能的转化医学平台

研究所

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澳门药物及健康应用研究院、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太空科学研究所

、澳门系统工程研究所、澳门环境研究院、澳门中药资源经济研究所、澳门智慧城市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發展經濟學研究所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近年来大学每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类科研项目有近150多项,在SCI和S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不断增加,年均超过1300篇,其中50%以上论文在第一区间的学术期刊发表,当中包括《细胞》、《科学》和《自然》等世界顶尖科学期刊,获得授权的国际专利达440多项。

学术资料

馆藏资源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随大学同时成立,图书馆承担大学文献保障中心、学习交流中心、信息素养培训中心、教参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中心、特藏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教学与研究支持中心七大职责。

截至2024年5月,图书馆馆藏超过900万件:包括超过220万种图书(含电子书)、11万多种全文期刊,1800多种报纸,600多万篇学位论文,296种电子数据库。澳科大图书馆致力于发展馆藏和与两岸四地的著名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教育部高校社科人文文献中心 (CASH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或文献保障机构在澳门地区的合作馆。

学术刊物

《澳门科技大学学报》(以下简称《科大学报》)为澳门科技大学出版之综合学术刊物,于2007年创办,现为季刊,于每年三月、六月、九月下旬及十二月中旬出版。刊登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中医药科技、管理科学等各领域专业论文。

校园文化

编辑

精神文化

校徽

校徽由一本打开的书和分别用中英文书写的“澳门科技大学”的校名字样组成。书上的学术环是知识之环,意喻着拥抱知识,做好学术;书上的“意诚格物”出自《大学》, 为中国古代圣贤勉励学生的话语。校徽采用白、蓝、三色,代表着知识、坚守及智慧。

澳门科技大学校徽澳门科技大学校徽

校训

“意诚格物”,出自《大学》中:“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格物”是指研究事物原理,了解社会与自然的发展规律;“意诚”是指认真做事。

“意诚格物”就是勉励学生在大学期间专心致志,刻苦踏实地努力学习,尽力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校歌

《澳门科技大学校歌》由张雁作词,印青作曲。

澳门科技大学校歌

张雁作词,印青作曲

南海之滨,东西望洋。

巍然吾校,澳门之光。

意诚心正,真理昭彰。

格物致知,学道日昌。

葡韵悠悠,汉风扬扬。

少年意气,击水濠江。

不息不舍,厚积成壤。

匪懈匪怠,创新为上。

和谐精业,共谱华章。

澳门科技大学校歌澳门科技大学校歌

参考资料来源:

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有学生会、研究生会、校队、梳心坊、社会服务队等。 校队有国标舞蹈队、篮球队、武术队、足球队、辩论队、剑击队、羽毛球队、龙舟队、电子竞技队、乒乓球队等,活跃于各大比赛、活动中。

行政管理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监

廖泽云

副校监、校长

李行伟

副校长

唐嘉乐、姜志宏、邝应华、谭广亨、庞川

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7月)

历任校长

职务

任期

姓名

第一任校长

2000年─2002年12月

周礼杲

第二任校长

2003年1月─2012年12月

许敖敖

第三任校长

2013年1月─2020年12月

刘良

(截至2024年7月)

校园环境

编辑

N座图书馆大楼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大学校园有两个馆区,最大的是N座主馆区,位于N座图书馆大楼的第一至第四层。 服务面积逾10,000平方米,容纳35万册藏书,目前提供约1,400个阅读座位,10间适合不同人数的会议室、讨论室,11间个人研修室及1间迷你影视厅;另提供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自习区,约300个阅读座位,5间小组讨论室。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

校友情况

编辑

姓名

介绍

郭雨淅

甬兴证券研究所所长

王春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君林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邵文捷

银河娱乐集团招聘助理副总裁

何礼波

光合资本合伙人

王笛

《湾区儿女》总制片人

李中俊

科睿唯安(Clarivate)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博士后

汤焯言

澳门注册建筑师、澳门电台《朝朝有朝气》节目主持、2021-2022 40位UNDER 40中国(澳门)设计杰出青年奖项获得者

杨扬

浙江西子明珠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浙江省信访局特邀律师、杭州市律师协会公司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特邀值班律师、杭州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律师调解员

梁孙旭

澳门第六届立法会直选议员、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副理事长

荣誉表彰

编辑

时间

荣誉名称

2022年2月

2021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专业功绩勋章

2022年6月

2021年度大专院校捐血最高人数奖冠军、2020年度和2019年度大专院校捐血最高人数奖亚军、2019年度紧急支援奖

2023年5月

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3年12月

2023年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专业功绩勋章

下一篇 横琴岛

上一篇 澳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