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 编辑

山东省枣庄市辖区

峄城区峄城区

峄(yì)城区,隶属于山东省枣庄市,地处山东省枣庄市南部,为山东省南大门,紧邻徐州市,居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总面积636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峄城区下辖2个街道、5个镇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户籍总人口41.7086万人。

峄城区旧称峄县,枣庄市的发地,自夏朝之后的4000多年里,一直为州县治所。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冠世榴园、三近书院、匡衡墓、仙人洞等。冠世榴园有榴树530余万林,48个品种,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

2022年,峄城区实现生产总值168.0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5.97亿元、65.12亿元和77亿元,三产占比为15.5:38.7:45.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峄城

别名:峄县

行政区划代码:3704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山东省枣庄市

地理位置:枣庄市南部

面积:636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5个镇

政府驻地:坛山街道坛山路166号

电话区号:0632

邮政编码:2773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1.7086 万(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冠世榴园、三近书院、匡衡墓

车牌代码:鲁D

地区生产总值:168.09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在境内建鄫国,此后4000多年里,一直为州县治所。

战国

峄属楚国兰陵。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归薛郡。

西汉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时峄境内有承、阴平、建阳、都阳、傅阳等县。

西晋

峄城区峄城区

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置兰陵郡,属徐州,辖兰陵、承、戚、合乡、昌虑五县,治所即在今峄城。

东晋十六国

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所辖,均属兰陵县。

南北朝

南朝宋,东南部为东海郡,西北部为兰陵郡,时兰陵郡治向西北移至昌虑(今滕州境)。

北魏,为徐州承县。

北齐,设兰陵郡,治所在今峄城。

属彭城郡。

开皇三年(583年),承县属徐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承县置缯州。

大业二年(606年),废缯州,改为兰陵县。

唐初,复名承县,属河南道沂州。

武德四年(621年),复置缯州,治承县,辖承县、兰陵、缯城3县。

兴定中(1217—1222年)置峄州。

属中书省益都路峄州,下领兰陵县。

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

洪武十八年(1385年),峄县改属兖州府。

仍属山东省兖州府。

中华民国

属山东省鲁西南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底,峄县属山东省台枣专署。

1953年7月,属济宁专署。

1958年11月21日,峄县机关由原峄县驻地峄城迁至枣庄。

1960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峄县建制,建立县级枣庄市。以原峄县的行政区域为枣庄市区域,隶属济宁专区。峄城设办事处为枣庄市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1961年9月12日,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枣庄市升为省直辖市。

1962年6月30日,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峄城区。

自1962年至今,峄城一直隶属枣庄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62年6月30日,峄城区辖林、王庄、曹庄、金陵寺等15处人民公社。

1984年,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峄城区辖3镇12乡。

1991年10月3日,撤销古邵乡,设立古邵镇。

1996年12月25日,撤销金陵寺乡,设立金陵寺镇。

1999年12月6日,撤销峄城区曹庄乡,设立曹庄镇。

2000年,峄城区辖6个镇、9个乡。

2001年2月,峄城区乡镇规模调整。全区由原来的6镇9乡变为3镇2乡2街道。

2001年9月,王庄乡撤乡设镇,设立榴园镇。11月,峨山乡撤乡设镇,辖5镇2街道。

2002年3月,村级规模调整,全区由476个村(居)调整为343个村(居)。

2010年,调整为342个村(居)。

2015年,调整为345个村(居)。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峄城区下辖2个街道,5个镇 。峄城区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坛山街道坛山路166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70404001000

坛山街道

370404002000

吴林街道

370404100000

古邵镇

370404101000

阴平镇

370404102000

底阁镇

370404103000

榴园镇

370404104000

峨山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峄城区位于枣庄市境域中南部,地处山东省南部边陲。东连临沂市兰陵县,西接薛城区,北依市中区,南濒韩庄运河与台儿庄区比邻,西南隅与微山县相接。介于北纬34°34'-34°48',东经117°23'-117°49'之间,东西最长处40千米,南北最宽处24.5千米,总面积636平方千米, 占枣庄市总面积的14%,占山东省总面积的0.14%。

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峄城区地处鲁中南山地丘陵与淮北平原的衔接带上,在地貌分类上既有丘陵,又有平原。在不同营造力的作用下,地貌在成因上形成三种类型:流水地貌、岩溶地貌、构造地貌。

气候特征

峄城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热同季。因受黄海气候的影响,东风较多,但大陆海洋性气候不够典型。峄城区年日照平均为2275.1小时,以4、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月平均可达216.5小时。峄城区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略长于秋季,具有冷热持续较长的特点。历年平均温度14.1℃,峄城区降水较为充沛,年平均降水量769.3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64%,冬季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4.1%。

水系水文

峄城区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运河北岸支流以峄城大沙河为界,河西属南四湖湖东地区,河东属邳苍地区。地面径流方向总的是自北向南,境内主要河流有韩庄运河、峄城沙河、一支沟、三支沟、四支沟、周营沙河、阴平沙河、新沟河、陶沟河九条。

土壤类型

峄城区土壤共分3个土类,7个亚类,17个土属,46个土种。

(1)棕壤。分为2个亚类,棕壤和棕壤性土,全区面积2602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5.18%。

(2)褐土。分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4个亚类,全区面积34338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68.34%。

(3)砂姜黑土。只有1个亚类,全区面积13305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26.48%。

承水河承水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峄城区水资源丰富,面广量大,历年平均降水量769.3毫米,产水总量5.19亿立方米。全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194万立方米,地下水9006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占总量的28%。地表径流是峄城区主要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量1.795亿立方米,占天然水资源总量的29.3%。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峄城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36318.77公顷(544781.55亩)

其中:水田17.42公顷(261.3亩),占0.05%;水浇地4717.59公顷(70763.85亩),占12.99%;旱地31583.76公顷(473756.4亩),占86.96%。古邵镇、阴平镇、峨山镇3个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耕地的6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2762.08公顷(491431.2亩);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964.9公顷(44473.5亩);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562.37公顷(8435.55亩);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9.26公顷(438.9亩);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0.16公顷(2.4亩)。

(二)园地2519.21公顷(37788.15亩)

其中:果园2346.83公顷(35202.45亩),占93.16%;其他园地172.38公顷(2585.7亩),占6.84%。吴林街道、阴平镇、榴园镇,峨山镇4个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园地的95%。

(三)林地5826.89公顷(87403.35亩)

其中:乔木林地2559.98公顷(38399.7亩),占43.93%;灌木林地2.64公顷(39.6亩),占0.05%;其他林地3264.27公顷(48964.05亩),占56.02%。阴平镇、榴园镇,峨山镇3个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区林地的73%。

(四)草地1107.85公顷(16617.75亩)。均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阴平镇、峨山镇,榴园镇3个镇,占全区草地的93%。

(五)湿地2.64公顷(39.6亩)

均为内陆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古邵镇,占全区湿地的75%。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062.44公顷(150936.6亩)

其中:城市用地1722.86公顷(25842.9亩),占17.12%;建制镇用地547.72公顷(8215.8亩),占5.44%;村庄用地6957.79公顷(104366.85亩),占69.15%;采矿用地786.34公顷(11795.1亩),占7.8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7.73公顷(715.95亩),占0.48%。

(七)交通运输用地2311.31公顷(34669.65亩)

其中:铁路用地25.27公顷(379.05亩),占1.09%;公路用地766.88公顷(11503.2亩),占33.18%;农村道路1449.66公顷(21744.9亩),占62.72%;港口码头用地68.75公顷(1031.25亩),占2.98%;管道运输用地0.75公顷(11.25亩),占0.03%。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907.57公顷(58613.55亩)

其中:河流水面885.32公顷(13279.8亩),占22.65%;水库水面106.27公顷(1594.05亩),占2.72%;坑塘水面784.53公顷(11767.95亩),占20.08%;沟渠1603.63公顷(24054.45亩),占41.04%;水工建筑用地527.82公顷(7917.3亩),占13.51%。古邵镇、底阁镇、榴园镇,峨山镇4个镇水域面积较大,占全区水域的79%。

矿产资源

峄城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膏、煤炭、石灰石、粘土、石英石、大理石、白云石、铁矿石等,尤以石膏储量最为丰富,主要分布于峄城区东部,面积为6平方千米,埋深-20至-330米,膏层深度1—14米,总储量约占中国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是山东省最大的石膏矿区。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探明储量有4000多万吨。

人口

编辑

2022年,峄城区合法生育率89.4%,出生人口性别比(男比女)115.56:100,人口出生率5.58‰,自然增长率2.35‰。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41.7086万人,比上年减少5314人,比上年末下降1.3%,人口总量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出现降低。

政治

编辑

区委

区委书记:张熙

区委副书记:姜妍 、尹作义、尹晓东

区委常委:刘忠波、邵利、李晓红、刘波、李庆华、宋俊峰、孙中军、吴闯、张冲

区政府

区长:姜妍(候选人 )

常务副区长:刘忠波

副区长:时树干、李义、刘勇、陈继涛(挂职)、范伟国(挂职)

(截至2019年04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峄城区实现生产总值16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7.0%,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7.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5.97亿元、65.12亿元和77亿元,分别增长3.7%、4.1%和4.7%。三产占比由上年的15.5:38.1:46.4调整为15.5:38.7:45.8,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峄城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9%,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0.5:51.7:47.7;重点领域中,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44.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1.9%,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63%。

财税收支

2022年,峄城区地方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实现11.70亿元,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09亿元,下降18.3%,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0.6%。镇街级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9亿元,下降18.5%,占全区的40.1%。地方公共预算财政支出累计25.15亿元,增长13.3%。

人民生活

2022年,峄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49元,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509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6元,增长6.5%。

第一产业

2022年,峄城区创建市级产业强镇1个,新获得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产品品牌1个,成功认定市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培育齐鲁乡村之星4名、市级乡村之星7名,新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100%。2022年,峄城区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总产值46.99亿元,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之比73.7:0.2:19.1:3.4:3.6。

农业

2022年,峄城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67万亩,同比增长0.1%。粮食总产量29.11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小麦单产380.75千克/亩,玉米单产379.28千克/亩。

林业

2022年,峄城区完成成片造林面积0.12万亩,新育苗0.03万亩,中幼龄林抚育作业面积0.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0万株。

畜牧业

2022年,峄城区生猪、肉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为17.02万头、1.4万头、18.64万只和685.74万只。

渔业

2022年,峄城区水产品产量7133吨,增长2.5%。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农机总动力达到40万千瓦,农用拖拉机达到4289台,配套农机具18672台,农用排灌机械6591台,联合收获机械3141台,动力19万千瓦。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3452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使用资金9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第二产业

工业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家,实现增加值增速8.1%,产品销售率92.2%;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2.61亿元,同比下降6.8%。利润总额2.56亿元,同比下降70.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9.7%。

建筑业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26家,完成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7.6%。建筑业增加值5.32亿元,下降9.6%。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法人单位65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6亿元,下降5.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6.37亿元,同比下降28.2%;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累计58.06亿元,同比增长12.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63亿元,下降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4亿元,下降52.6%,分别占消费品零售额的77.1%和22.9%;从重要商品零售类值看,限上粮油食品类销售额16789.3万元,增长18.3%;烟酒类销售额10672.6万元,下降10.8%;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销售额4609万元,下降82.2%;家具类销售额8300.2万元,下降4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额49172万元,增长33.3%;汽车类销售额25190.1万元,下降58.3%。

对外经济

2022年,峄城区重点扶持丰源轮胎、芯恒光、锦海伦服饰等出口龙头企业,新增钥熠材料、珺呈商贸等31家进出口实绩企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1.8亿元,同比增长.23.1%。

招商引资

2022年,峄城区围绕“6+3”产业发展方向,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10-50亿元项目7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1个,过1亿美元外资大项目1个,重点在谈推进签约项目17个。

房地产业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房地产完成投资11.3亿元,下降48.5%,其中住宅投资9亿元,下降57.2%。商品房销售面积14.5万平方米,下降54.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万平方米,下降54.5%。

旅游业

2021年,峄城区编制完成《峄城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印发《峄城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新增3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景区1个;榴园镇被省文旅厅纳入全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冠世榴园获评全省中小学生优秀研学基地,5家文旅企业入选全市首批中小学生优秀研学基地,5家村庄被评为省级景区化村庄。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5.54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居民储蓄140.44亿元,同比增长15.9%。贷款余额127.87亿元,同比增长13.8%;存贷比为72.8%。

青檀秋色青檀秋色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峄城区水陆空交通便利,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在南部穿过,毗邻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等沿海港口。西靠京沪铁路,东临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206国道、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南北,距济南、青岛、徐州三大机场分别需要2.5小时、3.5小时和不足40分钟的车程,交通航运网络四通八达。

2022年,峄城区投资2.6亿元推动S318郯兰线峄城区仙人洞至薛城区店韩路段改建工程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新改建64千米、路面状况改善工程90千米、危桥改造1座;完成台韩公路峄台界至小瓦屋段5千米养护工程;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285.9千米,县道88.1千米,乡道72.4千米,村道1125.4千米。

运输

2022年,峄城区拥有公交企业1个,公交线路16条,城乡公交车113辆;出租汽车企业2个,巡游出租汽车40辆,网约出租车183辆,包车客运企业1家,客运车辆31辆;道路货运经营业户255个,营运货车5595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4个,机动车维修企业16个。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峄城区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为辖区内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科创贷”金额2.9亿元,其经验做法在新华社发表;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平台3家,包含1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成市级创新平台18家,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家;1家企业通过省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绩效考核,1家企业获批市级产学研联合基金项目,5家企业获批市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对上争取省市各类扶持资金1847万元;先后与30余所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开展产学研活动,推动区政府与兑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签约落地,成功举办山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活动,共有8家企业与山东大学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35所,其中幼儿园70所,小学47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8所,高中3所,职业中专1所,特教学校1所;全区在校生79511人,在编教师3934人;改扩建区青檀中学、吴林街道肖桥小学、区翰林小学、区坛山幼儿园等学校8所;2022年高考成绩又有新突破,特殊类型本科过线人数354人,过线人数增长26.9%;本科过线总人数1226人,过线人数增长9.2%,2022年夏季高考本科上线率和总分平均分均居全市第二名;职业教育再创佳绩,71名职高考生被本科高校录取,本科录取率达72%;在2022年全市技能比赛中取得七个赛项第一名,连续九年保持市级技能大赛总成绩第一名的成绩。

文化事业

2022年,峄城区率先推行图书免押金借阅服务,完成区图书馆国家一级馆评估工作,更新配置全区农家书屋图书,建成城市书房2处;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4000余场,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录播名单3项,打造了“峄城欢乐汇”文化活动品牌升级版,《榴花正红》获全省金奖;峄城区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目的地”,新增2A、3A级景区各1个,入选省级精品旅游名镇、中小学研学基地、乡村旅游重点村各1个,在央视投放了“冠世榴园·生态枣庄”“榴”光溢彩田慢城形象广告;入选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非遗工坊、革命文物名录各1个,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全省首批乡村(社区)博物馆各2个,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峄城段)建设,列入国家“十四五”项目储备库项目1个。

体育事业

2022年,峄城区增加村(居)、社区、学校等体育场地健身设施更新更换健身器材74村,442件;区教育和体育局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体育局授予“山东体育强省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山东省体育局评为“山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被山东省体育总会评为“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民健身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成功举办2022年峄城区首届职工钓鱼、山东省全民健身线上“云走齐鲁-晒出家乡美”暨峄城区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以“奔跑吧.少年”健身活动为主题,持续抓好中小学田径、家庭趣味等系列运动会,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系列赛事。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峄城区卫生机构拥有职工22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3人,实有床位数1808张。2022年,峄城区诊治各类患者75.2万人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4万余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峄城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5.2万人、3.9万人、3.2万人;共征缴各项社保费5.97亿元,支出8.05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9万人,连续第18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全区离、退休人员1.7万人,发放社保卡制卡38万张。

2022年,峄城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72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0元;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50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75元;2022年,峄城区审批城乡低保348户612人,全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539户7953人,城乡特困人员2051户2075人,救助困难家庭800余户次;年末全区共有12家养老机构,养老床位25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462张,占比57.7%;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12处。

基础建设

2022年,峄城区5个棚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14亿元,总建筑面积96.98万平方米,涉及群众4540户,实施仙坛南路、宏学南路、凤凰路、承汇路道路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成立了4个业主委员会,改造了11个老旧小区,涉及户数2268户,完成投资2312万元。

环境保护

2022年,峄城区沙河贾庄闸国控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达到地表II类水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66%,优良天数增加到241天,较去年增加17天,综合指数同期改善1.9%;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实施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对65个村进行治理的年度目标。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峄城为旧峄县治所,峄之名,一说来于峄南葛峄山(俗称天柱山);一说因峄境多山,众山连络为绎,“绎”与峄同。

文物古迹

峄城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级别

总数

名 称

地 址

时 代

公布时间

文 号

1

省级

17

二疏城遗址

峨山镇罗藤村

大汶口

1992.6.12

鲁政发77号

2

红土埠遗址

阴平镇刘庄

龙山、商周

3

匡衡墓

榴园镇贾庄村

4

青檀寺

榴园镇万亩石榴园内

2006.12.7

鲁政发136号

5

石屋山泉石刻

6

国共谈判旧址

坛山街道中心社区

1946年

7

杨家埠遗址

峨山镇杨堡村

石器时代-周

8

沃洛遗址

峨山镇沃洛村

9

邢店遗址

阴平镇邢店村

10

岳城故城

底阁镇岳城村

战国

11

望夫台遗址

底阁镇望夫台村

12

基督教堂

坛山街道南关街

1911年

鲁政字204号

13

枣庄师范铁楼

枣庄师范校内

1912年

14

枣庄师范方楼

枣庄师范校内

15

冠世榴园

榴园镇

16

幡古堆遗址

榴园镇棠阴颜村东南

新石器时代

2015.6.23

鲁政字142号

17

坛山天主教堂

坛山街道牌坊街

1929年

2022.1.14

鲁政字18号

峄城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级别

总数

名 称

地 址

时 代

公布时间

文 号

1

市级

15

张古堆遗址

榴园镇张古堆村

商、汉

1993.7

枣政发58号

2

西滩子遗址

底阁镇侯庄村

3

承县故城

坛山徐楼村

西汉

4

小山古墓群

榴园镇棠阴张庄村东北

2003.9

枣政发83号

5

李山口遗址

榴园镇李山口村

新石器时代

6

钓台遗址

榴园镇褚庄村南

商、周

2010.12

枣政发63号

7

贾氏御祭林

吴林吴林村

8

李克敬家族墓地

吴林后土河村

9

僧尼俺古庙

吴林天柱山村

10

石门金山寺

峨山镇西石门村

11

二里沟碉堡楼

阴平镇二里沟村

12

孔子行教图

枣庄一中校内

13

娘娘坟

榴园镇娘娘坟村

1993.7

枣政发58号

14

天柱山大佛寺

吴林街道天柱山村西天柱山上

2015.11

枣政字51号

15

黄家大院

吴林天柱山村

峄城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级别

总数

名 称

地 址

时 代

公布时间

文 号

1

区级

70

龙云

阴平镇上郭家村

2011.07

峄政发46号

2

壕沟南桥碑刻

榴园镇壕沟村南100米

3

重修庙碑

阴平镇白山西村白山奶奶庙

3

峄县孺子桥

坛山街道牌坊街

5

重修峄县学宫碑记

坛山街道明德街枣庄一中院内

6

王良故里碑

古邵镇政府院内

7

寨山朝阳洞清碑

阴平镇上屯村北2000米寨山南坡

8

仙人洞

吴林街道曹庄村青石山

9

朝阳洞

吴林街道曹家庄村北青石山

10

重修玉皇洞碑

吴林街道曹庄村北青石山之阳

民国

11

颜氏碑林

古邵镇颜村南50米

12

古碉堡楼

峨山镇左庄沃洛村

13

铁脚山碧霞寺

阴平镇上郭家村北1000米铁脚山西南坡

14

白山奶奶庙

阴平镇白山村白山

15

桃花山古墓群

榴园镇后光庄村西200米桃花山东坡

16

东匡南山古墓群

榴园镇褚庄村东

17

小山子古墓群

榴园镇卜西村200米

18

大山子古墓群

榴园镇卜西村南(小山南)

19

院山古墓群

榴园镇前光庄村东南50米,院山北坡

20

桃花新村古墓群

榴园镇桃花村锅其山东

21

固庄鲍家古墓

峄城区榴园镇固庄村

22

太平庄古墓群

峨山镇候庄村西南约50米台兰公路东

23

壕沟王家古墓

峄城区榴园镇壕沟村

24

马楼古墓群

峨山镇马楼村西南100米

25

小东山古墓群

峨山镇窝落村东北200米处

26

杨堡古墓群

镇杨堡村西南100米

27

前利曾古墓群

前利曾村西北300米

28

芙蓉山西麓墓群

峨山镇太平庄村东500米

29

东山古墓群

峨山镇东山村江约500米水库西侧

30

常山古墓群

吴林街道小转弯村西南方向300米

31

杨楼古墓

吴林街道杨楼村

32

坛山古墓群

坛山街道工农街

33

造纸厂古墓群

34

小君山古墓群

35

裴山古墓群

坛山街道中桥村

36

白庙古墓群

阴平镇白庙村西北500米

37

黑山古墓群

阴平镇罗山口村西北1000米

38

小姚庄古墓群

阴平镇小姚庄村东30米

39

青龙山古墓群

坛山街道张店村青龙山煤灰坝北侧

40

白山汉墓群

阴平镇上郭家村北1000米铁脚山西南坡

41

徐楼墓群

坛山街道徐楼村西300米

42

龟山古墓群

坛山街道徐楼村西500米

43

前张村古墓群

阴平镇前张村东10米

44

燕庄古墓群

阴平镇燕庄村西北200米

45

锅其山古墓群

坛山街道鹭鸣山庄南侧整个山丘

46

贾庄遗址

榴园镇贾庄村北50米

47

龙王庙遗址

榴园镇南刘庄村

商、周

48

堡子遗址

峨山镇刘庄村南约500米峄兰公路北侧

新石器

49

骨突子遗址

峨山镇高庄村南约400米水库北坝处

50

小李楼遗址

吴林街道小李楼村西南50米

51

大转弯遗址

吴林街道大转弯村北100米

52

后土楼河遗址

吴林街道后土楼河村南侧

53

峄州故城

坛山街道明德街

54

刘汪村古遗址

古邵镇刘汪村西150米

55

骨子顶遗址

古邵镇大兴庄村东300米

商、周

56

三河东冶铁遗址

古邵镇三河东村北200米引水渠东

57

北安子遗址

底阁镇徐庄村北约50米

周、汉

58

跑马场遗址

底阁镇望夫台村东北山丘

战国

59

阴平故城

阴平镇阴平村

60

侯庄汉墓群

阴平镇侯庄村东

2013.9.15

峄政发19号

61

中高皇庙汉墓群

阴平镇中高皇庙村东

62

郭楼村汉墓群

底阁镇郭楼村西

63

信山村汉墓群

峨山镇信山村北

64

郭山汉墓群

峨山镇郭山村北

65

峄县老城门(西门)

坛山牌坊街

66

瓦门楼(新四军指挥部旧址)

坛山文昌街

67

重修佛母塔碑石刻

吴林天柱山村

68

上马石

榴园镇贾泉村

69

石狮子

70

三公祠

古邵镇大枣庄村东南200米

非物质文化遗产

峄城区“石榴盆景栽培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峄城石榴酒酿造技艺”“榴芽茶制作技艺”“石榴园的传说”“石榴盆景栽培技艺”“峄县石榴栽培技艺”等被列入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风景名胜

编辑

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

位于枣庄市区南部、峄城区西部的群山之阳,东西长45华里,南北宽6华里,面积达12万亩。有榴树530余万林,48个品种,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是中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并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青檀寺

位于冠世榴园的东首,占地约600亩,建筑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为1986年开发建设,总投资138万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最受欢迎自驾游景区等。景区内有青檀湖、千年古檀、书法碑廊、报国塔、岳飞养眼楼、藏王宫等景点。

地方特产

编辑

羊肉汤

枣庄喜欢养羊,峄城的人们更喜欢吃羊。清汤是加了十几种中药和调料煮了好几个小时才烧好的,因此,羊肉汤也就成了枣庄的第一名吃。

辣子鸡

峄城峄城

辣子鸡色艳味重,嫩鸡肉加大量鲜辣椒、米醋爆炒,多以公鸡烹炒,因为公鸡较之母鸡更具有“阳刚”之气。公鸡又以“本地鸡”为佳,枣庄人口中的“本地鸡”即为农家散养的花公鸡,此种鸡以虫子、草种等为食,善于奔跑,故肉质极佳、滑嫩筋道。

石榴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峄城区石榴种植历史悠久,所产石榴个大皮薄,色泽鲜艳光洁,籽粒晶莹饱满,曾入选“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峄城石榴主要有大青皮、冰糖籽、大红袍等几十个品种,以其籽大、糖分高、皮薄、色泽鲜艳光洁、籽粒晶莹饱满而闻名。“大青皮”是主栽品种,单果重350—800克,最高可达1580克,其花瓣重叠,可达50多瓣,叶绿如碧,花红似火,富有观赏价值。

峄县大枣

大枣产业是峄城区特色林果产业之一,集中分布在阴平镇。峄县大枣具有皮薄肉厚、味甜核小、色泽鲜艳、性温宜滋补等特点,并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据《峄县志》记述:阴平大枣清朝初年“行贩江湖数千里”,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阴平时“甚喜食之”。

荣誉称号

编辑

2020年1月2日,峄城区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12月30日,入选“第六届山东省级文明县(市、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17日,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推荐对象。

2021年12月2日,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2年6月,入选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名单。

下一篇 枣庄

上一篇 张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