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云 编辑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彝名纳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云南恩安(今云南昭通)人。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
1914年,龙云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步兵科。任云南都督唐继尧侍从副官。1922年被唐委为第五军军长。1927年发动政变,逼唐下台,独掌云南军政大权,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
1949年8月13日,龙云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2年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去世。
龙云主政云南期间,保持了云南相对稳定的局势,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整顿和改革,对东南亚各国采取开放政策,收到一定成效,云南实力增强,被称为“云南王”。
中文名:龙云
别名:龙登云、纳吉乌萨(彝族名)
性别:男
国籍:中国
民族:彝族
籍贯:云南恩安(今云南昭通)
出生日期:1884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1962年6月27日
毕业院校:云南陆军讲武学堂
政治面貌:民革党员
主要成就:主政云南18年
早年经历
1884年11月19日,龙云生于云南省恩安(今昭通市)炎山区松乐村下营盘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地主家庭。龙云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在家居长,尚有一弟(早夭)一妹(龙登凤)。其村寨极偏僻,没有学校,龙云一直未能读书启蒙。
1890年,父亲去世,母亲回到娘家,龙云到舅父龙德源家生活,和表弟卢汉被送到昭通城读书,跟随在昭的四川武术名家马得胜等人习武练艺,并结识永善县人邹若衡,三人结为兄弟,并称为“昭通三剑客”。为了谋生,他们相约在炎山等地收购木材、土特产等,顺金沙江运往四川宜宾出售。
滇军时期
1911年6月,在四川宜宾加入保路同志军魏焕章部。12月,在宜宾随后加入援川滇军谢汝翼部,被委任为上尉候差官。
讲武堂学习期间的龙云
1914年年底,龙云在讲武堂毕业,分到昭通独立营任少尉排长,旋升为中尉排长。
1915年春,升中尉排长,与李培莲成亲。12月25日,云南护国起义爆发后,蔡锷将唐继尧随从副官邹若衡调走,在邹若衡的推荐下,唐继尧调龙云任云南都督府副官处中尉侍从副官。
1916年,龙云先后任唐继尧近卫军二大队中队长、补充第一大队大队附、佽飞军大队长等职。
1917年11月,唐继尧以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名义率师往贵州毕节,龙云同行。
1918年9月,唐继尧到重庆召开川滇黔鄂豫五省联军会议,龙云护卫。
1921年2月,顾品珍逐走唐继尧。龙云护送唐继尧到蒙自。唐委龙为近卫第十一团团长,驻蒙自地区。秋,龙云进军广西,为李友勋旅的前敌司令。12月,唐继尧改编在广西的滇军为四个军,龙云为李友勋第一军前敌司令,率部返滇攻打顾品珍。
云南都督府佽飞军
1923年10月,唐继尧组织建国联军,委龙云为建国联军第五军军长。
1924年,龙云倡议并带头捐资,开凿了从昭通城南簸箕湾与昭鲁大河交汇的河道,长13余公里,取名龙公河。
1925年2月,唐继尧派兵入侵广西,以龙云为第二路军总指挥,进攻南宁,后遭失败。
1927年2月6日,因不满唐继尧统治,龙云与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联合起兵逼唐下台,发动“二六”政变,推翻了唐继尧对云南14年的统治。2月22日,云南省务委员会成立,龙云等九人为省务委员。5月7日,龙云派兵查封了左派国民党省党部、省农民协会。6月14日,胡若愚发动“六一四”政变,派兵包围龙云住宅,龙云的左眼被玻璃碎片炸伤,被胡若愚、张汝骥等人擒获。蒋介石南京政府同时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胡若愚为第三十九军军长。龙云被囚后,由胡瑛暂代三十八军军长,率龙云所部进行反击。7月24日,胡若愚率部离开昆明,至昆明东郊大板桥时释放了龙云,胡、龙双方达成“板桥协议”。7月25日,胡瑛率部进入昆明。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接任第三十八军军长,兼代云南省务委员会主席。8月18日,胡若愚、张汝骥联合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反攻龙云,周西成部占领宣威。唐继虞率三师部队从滇西进逼昆明,旋退走。冬,龙云部与胡若愚、张汝骥、周西成部战于曲靖,胡、张、周部失利。
龙云
1928年1月17日,南京政府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奠定了统治云南的基础。1月21日,南京政府任命龙云为第十三路军总指挥。4、5月间,龙云召开了“内政改革会议”,会议通过了进行清党、财政改革、国库管理和消灭土匪武装四项决议。把清党作为四项“改革的先决条件”。
1929年3月,龙云部第97师师长孟坤倒戈,投靠胡若愚。胡与张汝骥、孟坤联合组织反龙的“靖滇军”。4月12日,龙云部朱旭师联合黔军李燊部进攻周西成,周战死。李燊继任为贵州省政府主席。7月,滇军离开贵州,周西成原部属毛光翔反攻贵阳,李燊逃走,毛继任贵州省政府主席。7月11日,昆明北门街火药库爆炸,昆明城大部炸毁,称为“七一一”事件。龙云部与靖滇军战于昆明郊区,靖滇军退走。冬,张汝骥为龙云部所俘后枪决,孟坤渡河溺死。胡若愚逃往上海,靖滇军瓦解。龙云统一了云南,南京政府发表云南省政府组织令,委龙云为省政府主席。龙云成立军官候补队,旋改为军事队。龙云的大儿子龙绳武,为蒋介石收为“义子” 。
1930年5月,龙云奉蒋介石命令,以卢汉为前敌总指挥,出兵二万,进攻广西,围困南宁达三个多月不下,败退回滇。11月,龙云宣布“废师改旅”。12月31日,龙云成立军事教导团,自兼团长。
龙云与蒋介石
1932年,改组成立富滇新银行,先后以李培炎、缪云台为行长。先后分别为昭通等十县联合女子中学、昭通女子初级中学、民众教育馆、炎山小学的修建等捐资。
1934年,为昭鲁河水利工程捐款。4月,龙云被选为了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12月,中央红军进入贵州,龙云一方面是接济黔军王家烈、犹国才弹药三十万 ,以增强黔军堵追红军的实力;随后直接派孙渡率部追堵红军。
1935年2月6日,蒋介石以龙云为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命龙率部对抗红军。
1936年1月,红军二、六军团到达贵州毕节,蒋介石任命龙云为“滇黔绥靖公署”主任。4月5日,蒋介石任命龙云为“滇黔剿共军”总司令。6月1日,两广事变发生,李宗仁、陈济棠反蒋,龙云支持蒋介石,谴责两广事变。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龙云支持蒋介石,谴责张、杨。
抗日战争时期
龙云与蒋介石
1947年龙云与儿孙们合影于南京私邸
1941年,蒋介石成立昆明行营,蒋介石委龙云为昆明行营主任。蒋介石在昆明成立驻滇干训团,自兼团长,以龙云、陈诚为副团长,陈诚负实际责任。
1943年秋,回到老家昭通,大讲民主,反对独裁。10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华岗(化名林少侯)到云南,与龙云联系,进行统战工作 。
1944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举行“五四”座谈会,何应钦要龙云进行镇压,龙云婉言回绝。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8月底,以卢汉为首的第一集团军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0月3日,杜聿明在昆明发动“十·三”政变,下令免去龙云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云南省政府主席由卢汉续任。10月4日晨,龙云脱险上五华山,抗拒蒋介石的命令。10月6日,龙云被迫飞往重庆。
1946年3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龙云亦被迫前往南京。军事参议院撤销,另成立战略顾问委员会,以何应钦任主任,龙云任副主任代主任主持工作。
1948年12月8日,龙云乘飞机逃出南京,经上海转广州到达香港。12月9日,龙云到达香港,不久,龙云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被选为民革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4月11日,在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布了给李宗仁、何应钦的信。8月13日,龙云等44人在香港发表了《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与蒋介石彻底决裂,归向人民。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龙云列为特别邀请人士之一(未及出席)。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龙云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之一。12月9日,卢汉宣布云南和平起义。
1950年1月3日,龙云离开香港北上,路过广州、武汉。1月18日,龙云到达北京,居住于东单北总布胡同,朱德当日前来探望。6月28日,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3年1月14日,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2月任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56年访苏, 龙右侧第一人为知名报人王芸生
1957年春,龙云被错划为“右派”,成为少数民族著名六大右派之首。
1958年2月1日,中央撤销了龙云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龙云被迫作检讨。
1959年12月,复任全国政协常委。
1962年4月,任人民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死病逝于北京。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对龙云被错误处理为“右派”的问题予以改正,恢复名誉。
政治
云南起义
“八大”会场,龙云与朱德合影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龙云被列为特邀代表。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龙云被委任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1月,龙云从香港到北京,被安排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此后,他又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等职。
军事
镇守云南
1927年2月6日,因不满唐继尧的独裁统治,四大镇守使联合起兵逼唐下台,史称“二·六”政变。同年6月14日,胡若愚、张汝翼发动“六·一四”政变,包围龙云住宅,龙云被囚。胡瑛率其部,营救龙云成功,随后,龙云发起反击,胡若愚、张汝翼兵败。8月13日,龙云兼代云南省务委员会主席。
1928年1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开始了作为“云南王”的全面执政。
抗日战争
蒋介石、龙云在昆明与即将出征的滇军师级以上干部合影
1937年8月,龙云参加完南京的“国防会议”回到昆明后,立即召集地方军政负责人共商抗日救国之计,决定进一步装备滇军,倾全滇之师出征抗日前线。他说:“局势是很危急的,我们自己要迅速充分准备,大家要有抗战决心,在北方有八路军,南方各省很多朋友也积极支持抗日,我们应该立即编成一个军,出师抗战”。龙云用28天的时间,将其所属部队四万余人暂编为六十军,交由军长卢汉率领。于9月9日,在昆明巫家坝誓师出发,奔赴抗日前线。
蒋介石、龙云在昆明与即将出征的滇军师级以上干部合影
1938年春,龙云再次组编滇军队伍参加抗战,由军长孙渡带领58军奔赴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坚决抗日。
军事建设
龙云购买军火武装滇军
云南省府先后拨专款达5000万元,购买了足够装备40个团的法式军火武器。龙云把全省划分为1个市、112个县、15个设治局和2个对讯督办区,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殖边督办和独立营。全省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均按区乡自治组织,编为保甲团防。各县编制常备队,用于培养正规军的后备力量。
社会
富滇新纸币
1、整顿财税,设立“入口货特检处”限制洋货进口。另定税则,根据货物个别征收入口税等。
兴修水利
3、清剿散匪,实行“招安”政策。
4、兴办交通事业,除滇越铁路外,公路的修筑有六条,分别为: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
5、丈量土地,确定田赋;征收田赋,办理积谷,扩大粮食耕地,减轻税收,存粮积谷,力争粮食自给。 划10个水利督导区。兴修6处大型水利工程,增加灌溉面积20万亩。农业基本满足了省内不断增大的粮食和主要副食品需求。在后方各省中,云南提供的农产品仅次于四川省。
6、开发边疆,设立殖边督办署及设治局,于1932年将之前在少数民族土司割区的15个行政委员改为设治局,将部分设治局再次合并建立新县。另在边疆地区以“殖边督办公署”、“对汛督办区”等多样形式展开基层建政。加强管理对全省乡、保、甲的基层组织体系,发展生产,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文教
教育办学
龙云签署的毕业证书
1935年,在昆明大西门外建立了一个比较集中的学校区,先后新建了农、工、中、师4个校舍,并创办了专为培养上层人物子弟的南菁中学。
1934年,东陆大学改名为云南大学,同时进行院系调整,设立了文法、理工学院,并筹备组建医学、农学院系等。1937年,经龙云夫人顾映秋的力推,龙云特聘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为云大校长,并支持他全权掌管校务。熊庆来上任后,致力于学校革新,强化管理,使云大的教学科研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
龙云对抗战期间迁移至云南的一批大学,如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正医学院、华中大学等,从经济上大力支持,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对广大师生予以关照。
民主运动
龙云倡导民主,在罗隆基的影响下,龙云与国民政府的政令背道而驰,民盟势力在云南扩大,“民主堡垒”之称在昆明出现,1945年昆明成立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新民主主义同盟”,主张民主,积极开展学生运动。1945年7月,龙云同意中共《新华日报》报社在昆明青云街31号设立营业分处,发售《新华日报》和《群众》半月刊,民盟机关报《民主周刊》,也在昆明发售。
编修文献
1930年,龙云写提案交省务会议决定:新纂云南通志、编纂民国云南省志。倡修各州县志。成立省志筹备处,礼请周钟岳任主任,省属各厅厅长为筹备员。翌年9月云南通志馆成立,周钟岳任馆长、赵式铭任副馆长,陈容昌、袁嘉谷、由云龙、肖瑞麟、等为编纂员。
1935年《新纂云南通志》定稿后;1941年基本完成《续云南通志长编》80卷、21部类,400余万字。对研究云南近现代历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他贡献
滇剧是云南主要的地方戏,龙云责成陆崇仁由财政厅拨款,成立了云南第一个滇剧艺术研究机构——戏剧改进社。适逢抗战军兴,改进社组织募捐、慰问演出,整理、创作了鼓舞抗战士气的戏剧。龙云撰题“滇剧重光”匾额。龙云振兴和改进滇剧的努力是真诚的,而且对滇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兄妹
龙志桢(1889―1935),彝族,汉名龙登凤,彝族名字纳吉美吉,龙云胞妹。
卢汉(1895—1974),彝族,昭通昭阳人,龙云的表弟。
龙泽汇(1910—1991),彝族,昭通昭阳人,龙云表弟,卢汉妻弟。国民党中将。
夫人
家谱图
诺妞夫人(1886-1911),凉山黑彝,次子龙绳祖和大女儿纳吉莫阿丽的生母。
夫人李培莲(1900-1933),云南宾川,生有龙绳文、绳元(早故)、国壁(女)、龙绳勲和龙绳德。
夫人顾映秋(1902-1966),昆明名门世家,无出。
子女
龙绳武(1905—1995),龙云长子,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8期步兵科,留学法国圣西尔军官学校。1928年12月任第13路军总指挥部军官团军士大队副大队长。1935年任云南绥靖公署参谋。1940年任昆明行营警备第2旅旅长兼腾越边区行政监督1943年2月任陆军暂编19师少将师长。1945年12月任60军副军长,未就职。后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1949年8月随龙云在香港通电起义。1954年去台,1995病逝。
龙绳曾(1915-1950),又名禄勋霖 ,龙云三子,入赘拖车土目户侯司禄廷英家。云南陆军军官教导团第三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毕业。历任滇黔绥靖公署机关枪团少校团副、补充第1大队第2区队少校区队长、新编第11师第1旅第2团中校团副、第58军补充团上校团长、滇黔绥靖公署少将副员、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
龙绳文(1926-1991),龙云四子。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曾任陆军中校。1945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
龙国壁(1928-),龙云小女,昆明南箐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45年留学于美国迎宾州女子学院。1952年与陈策之子陈进求结婚,居美国华盛顿。
龙绳勋(1930-2007),龙云五子,曾留学于美国麻省大学,1961年2月12日与香港影星林黛在香港举行婚礼。
龙绳德(1933-),龙云七子,原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工作,旅居美国。
龙云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功绩:第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第二,他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他坚决支持,直至胜利,有功。(周恩来)
“龙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对人民的事业有过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
汪精卫叛逃
汪精卫途经昆明的叛逃,与龙云是否有关,学术界说法纷纭,评价不一,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尚未完全弄清楚的历史之“谜”。
1938年12月18日,蒋介石飞西安,计划在武功召开军事会议。汪精卫决定当日出逃。上午10时余,汪精卫等一行自重庆乘机出逃,在昆明住一晚。与龙云深谈。19日下午2时,乘龙云所租欧亚航空公司包机,飞往越南河内。据龙云回忆,他虽然知道汪精卫要到昆明,但不知确切日期,所以事前无准备,但据汪的亲信叙述汪在昆明机场受到的不是草率接待,龙云回忆18日晚,汪、龙未接触,未谈话,19日上午,龙往见汪,才有所交谈。事实是,18日晚,汪、龙不仅见了面,而且作了深度交谈。汪精卫在和日方交涉时,曾有“日本要两年之内撤兵”之议,因此龙云在和汪谈话时表示“最好改为一年”。
19日,汪精卫等乘坐龙云代订的包机离开后,龙云才简略电蒋:“汪副总裁于昨日到滇,本日甚感不适,午后二时半已离滇飞航河内。” 对汪的叛逃投敌“计划”仍然守口如瓶。汪在飞抵昆明后,曾致电蒋介石,告以“飞行过高,身体不适”,蒋介石接电后,曾复电慰问,询问“近况如何。21日,陈公博续后到达昆明,龙云因将蒋电交陈,声称“现陈公博继续赴港,钧座致汪马电,因无从探转,已交其携往”。 同日,龙云再次致电蒋介石,报告汪到达昆明之事。该电仍然绝口不谈18日夜谈一事,声称“汪到滇之日,身感不适,未及深探”,至19日“临行时,始道出真语,谓与日有约,须到港商洽中日和平事件,若能成功,国家之福,万一不成,则暂不返渝”。龙云故作天真,自称此事“关系重大”,未识汪在重庆时“与钧座切实讨论及此否”?以此为万一追究责任时预留推卸地步。
1939年3月21日,刺汪事件发生,但误中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及其曾仲鸣夫人方君璧。3月28日,龙云派亲信李鸿谟携函,并携款5万元赴河内慰问汪精卫。
龙云却在此后连续派李鸿谟(希尧)及省政府办公室主任黄秉忠(青波)二人再到河内,向日本在当地的特务机关请求谅解,通报情况,要求支持。
龙氏家祠
龙云故居
龙云故居
龙云故居(灵源别墅)位于昆明西郊,始建于1932年,原占地1.1万平方米,现仅存主体建筑千余平方米。
名称 | 类别 | 导演 | 扮演者 |
---|---|---|---|
龙云与蒋介石 | 电影 | 任鹏远 | 奇梦石 |
信者无敌 | 电视剧 | 张国庆 | 毕彦君 |
资料来源: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