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头区 编辑
洞头区,隶属浙江省温州市。地处浙东南沿海、瓯江出海口。南与瑞安市隔海相望;西与龙湾区相对;北望乐清市、玉环市,总面积272.95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洞头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 洞头区人民政府驻北岙街道县前路12号。 截至2023年末,洞头区常住人口15.78万人,城镇化率58.7%。
1953年,置洞头县。1981年,改隶浙江省温州市。2015年,撤销洞头县,设立洞头区。 洞头素有“百岛之县”“东海明珠”美称。洞头是全国唯一以区域冠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海钓基地、中国十大摄影发烧风景地、中国最佳海岸摄影地,是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浙江省最值得去的50个景区之一。
2022年,洞头区地区生产总值137.16亿元(不含海经区地区生产总值111.48亿元,下同),比上年增长5.4%(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3.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7:39.3:55.0。
中文名:洞头区
外文名:Dongtou District
别名:中界
行政区划代码:330305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东南部沿海
面积:272.95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1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北岙街道县前路12号
电话区号:0577
邮政编码:3257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5.78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龟岩峰、望海楼、仙叠岩、半屏山、大沙岙海滨浴场
车牌代码:浙C
地区生产总值:137.16 亿元(2022年)
洞头五岛公路
春秋战国,为瓯越之地。
秦,属闽中郡。
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属回浦县,隶会稽郡。东汉建武元年至三年间(25-2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遂为永宁县地,仍隶属会稽郡。
三国,属吴国永宁县地。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永宁县属之。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立永嘉郡,以永宁县为郡治。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置乐成县,今洞头县境遂为乐成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隶处州,今洞头区境为永嘉县地。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
唐武德五年(622),分括州置东嘉州,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今洞头区境又为乐成县地,隶东嘉州,武德七年(624),又撤乐成县并入永嘉县,今洞头区境地复为永嘉县地。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永嘉县隶括州。上元二年(675),分括州置温州,设州治于永嘉。载初元年(689),复置乐成县,隶温州,今洞头区境复为乐成县地。
五代十国,乐成县属吴越国。后梁开平二年(908),改乐成为乐清,今洞头区境为乐清县地,仍属温州。
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瑞安府。
元,属温州路。
明,属温州府。
清雍正六年(1728),置玉环厅,隶温州府。今洞头区境划玉环厅第二十都。
民国元年(1912),改玉环厅为玉环县,隶瓯海道,今洞头区境为玉环县第四区。民国22年(1933),同属玉环第四区的灵昆岛改属永嘉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洞头境为玉环县三盘区。
1952年1月,洞头全境解放,仍属玉环县。
1953年6月,置洞头县,隶浙江省温州专区。
1958年5月,撤销洞头县,7月,划归玉环县。
1959年1月,撤销玉环县。4月,洞头划归温州市。
1964年10月,恢复洞头县,隶浙江省温州专区。
1981年9月,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并,洞头改隶浙江省温州市。
2015年7月,撤销洞头县,设立洞头区。
区划沿革
1991年3月,北岙镇下街居委会析为创新居委会和赴学居委会。
1992年4月,大门乡尾岙村更名为大门乡美岙村。5月,撤销大门区公所;将大门乡、浪潭乡并入黄岙镇,同时更名为大门镇。
1994年1月,元觉乡状中、状南、状北3个村合并为状元村。元觉乡改设为7个建制村。7月,双朴乡增设双兴村,双朴乡改设为14个建制村。
1995年2月,鹿西乡烟墩岗村撤销,并入鹿西村;鹿西乡改设为6个建制村。
1996年8月,洞头乡改为建制镇,同时更名为东屏镇。
洞头区行政区划图
2002年4月,北岙镇的埭口村、苔岙村、双兴村撤销,合并为北岙镇城南社区。11月,霓屿乡官财岙村改名为同兴村。
2003年4月,北岙镇的岭背、上街、新街、中街、后街、创新、赴学7个居委会撤销,重新调整组建为岭背、上新、城中、银海4个社区。东屏镇寮顶村更名为寮顶民族村。
2004年6月,大门镇沙岩居委会撤销。7月,北岙镇新城社区居委会成立。12月,东屏镇前坑寮村、惠头寮村合并,并更名为惠民村。
2005年3月,北岙镇桐桥村更名为海霞村。
2011年,撤销北岙镇,设立北岙街道。撤销东屏镇,设立东屏街道。撤销元觉乡,设立元觉街道。撤销霓屿乡,设立霓屿街道。
2015年7月,温州市龙湾区灵昆街道划归洞头区管辖。
2018年10月,撤销北岙街道打水鞍村,设立打水鞍社区。
2019年4月,撤销北岙街道小朴村、风门村、九厅村,改设社区;撤销西山头村、大岙村、阜埠岙村、擂网岙村,下尾村,合并设立三盘社区。撤销大门镇甲山村、长沙村,改设社区;撤销沙岙村、枫树坑村,设立沙枫港村。撤销东屏街道洞头村、大瞿村、南策村,设立蓝港社区;撤销松柏园村、大北岙村、金岙村、外埕头村,设立半屏社区。
2020年12月,在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范围内增设昆鹏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洞头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北岙街道、灵昆街道、东屏街道、元觉街道、霓屿街道、昆鹏街道、大门镇、鹿西乡。 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政府驻北岙街道县前路12号。
位置境域
洞头区,位于北纬27°40'00"—28°5'00",东经120°52'30"—121°30'00"之间,地处浙东南沿海、瓯江出海口。南与瑞安市的北麂、北龙乡(大北列岛)隔海相望;西与龙湾区永强相对;北望乐清市、玉环市。总面积272.95平方千米。
洞头区
地形地貌
温州市洞头区海峡两岸同心小镇
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大门岛、灵昆岛和洞头岛,分布零星。其中洪积平原零星分布于大岛屿的沟谷及山麓地带,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
海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洞头岛、灵昆岛、大门岛及小门岛,在霓屿岛及半屏岛亦有小块分布,地势平坦。境内无大河发育,溪流多发源于山体中部,向四周呈辐射状独流入海,其特点是数量多、流域面积小,长度短,比降大,枯水期多断流。
气候
洞头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春季温暖,秋季干爽,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水量1402.6毫米,年平均雨日190.6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1.3%。年均日照时数184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577.3毫米;年平均风速3.8米/秒,最多风向为北偏东北风。年雷暴日数21.1天;平均无霜期331天。
水文
洞头区境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常年流水的山间溪流稀少。
土壤
洞头区,土壤大体可归纳为4个土类,8个亚类,16个土属,27个土种。
自然灾害
洞头区主要气象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大雾、霾、干旱、大风、强对流天气(雷暴、冰雹、龙卷风)等。其中台风影响最早在5月,最迟在11月。台风影响盛期在7一9月,平均2.2个。
水资源
截至2021年,洞头区建有小(2)型水库6座及重点山塘18座,总库容277万立方米。建有大小河道(沟)66条57.5千米,排涝水闸15座,其中中型水闸1座,排涝泵站3座,基本满足各片区排涝需求。建有20年一遇以上标准海塘8处15.52千米,城南片、杨文片和新城区等重要片区基本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洞头区耕地1282.88公顷(19243.20亩)。园地379.52公顷(5692.80亩),林地6076.28公顷(91144.20亩)。草地461.23公顷(6918.45亩),全部为其他草地。湿地10785.76公顷(161786.4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812.63公顷(57189.45亩),交通运输用地1185.85公顷(17788.0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74.20公顷(41613.00亩),其他土地536.47公顷(8047.05亩)。
生物资源
洞头区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能捕捞的鱼类300多种,其中常见40多种。主要鱼类有小黄鱼、黄姑鱼、棘头梅童鱼、鲚鱼、鳓鱼、鮸鱼、鲳鱼、鲈鱼、缸鱼、黄鲫、龙头鱼、海鳗、带鱼、马皎鱼、白姑鱼、石斑鱼、竹荚鱼、鲨鱼、鳎鱼、东方纯、鲻鱼、鲥鱼、海鲫等。岩礁潮带生物159种,占总数的48.4%;泥质潮间带生物142种,占总数的44.1%;沙难潮间带生物33种,占总数的10.2%。常见品种有:泥蚶、缢蛏、泥螺、彩虹明樱蛤、青蛤、疣荔枝螺、瘤荔枝螺、锯缘青蟹、龟足、藤壶、弹涂鱼、粗腿厚纹蟹、棒锥螺、棘刺牡蛎、艾氏活额寄居蟹、痕掌沙蟹、海蟑螂、厚壳贻贝、石花菜、海萝、鼠尾藻、孔石莼、紫海胆、瓦氏马尾藻、紫菜、羊栖菜等。浮游植物81种,以近岸广温广盐种为主;浮游动物78种(类)(不包括鱼卵仔鱼),以近海暖水类群和近海暖温带类群为主;底栖生物45种,以沿岸广温低盐种和近岸广温广盐种为主。
南北爿山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珍稀鸟类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有黄嘴白鹭1种,国家二级保护有普通焉、红隼、游隼和凤头鹰4种;省重点保护动物有中白鹭、夜鹭、棕背伯劳、红尾伯劳、褐翅燕鸡、大凤头燕鸡和黑枕黄鹂7种,历年繁殖期间高峰期,约有350只黄嘴白鹭、4000只黑尾鸡亲鸟筑巢、产卵。有维管植物67科、166属、199种,海域有游泳生物23种,其中鱼类14种,甲壳类9种。
矿产资源
洞头区境内甲类矿产资源贫乏,已发现的矿产类型有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海砂、黏土以及矿泉水五种,矿床地40处。
2022年,洞头区户籍总户数5.26万户,户籍总人口15.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2万人,乡村人口8.24万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7.84万人,女性人口7.5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0%和49.0%。出生人口688人,出生率4.48%:死亡人口906人,死亡率5.90%;人口自然减少218人,自然增长率为-1.42%。
2021年,洞头区常住人口为15.03万人,城镇化率为54.3%。
截至2023年末,洞头区常住人口15.78万人,城镇化率58.7%。
洞头区以汉族为主,人口占98%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锡伯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黎族、畲族、土族、布朗族等,其中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以上。
综述
2022年,洞头区地区生产总值137.16亿元(不含海经区地区生产总值111.48亿元,下同),比上年增长5.4%(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4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53.92亿元,增长2.8%,其中工业增加值31.8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75.50亿元,增长7.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166元(8571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257美元(12743美元),比上年增长5.7%(6.5%)。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5.7:39.3:55.0。
人民生活
2022年,洞头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15元,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91元,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58缩小为1.5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66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383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1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0%,分别比上年降低1.1和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3.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8.8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42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31辆。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洞头区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8%,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5.2%,交通投资增长62.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1.4%,制造业投资增长88.3%,工业投资增长48.1%,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下降13.0%。年度计划投资五千万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1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6.8%。房地产开发投资11.22亿元,比上年下降7.2%;房屋施工面积97.3万平米,比上年增长3.5%:受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商品房现(期)房销售面积7.08万平米,比上年下降21.6%。
财政
2022年,洞头区财政总收入2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1亿元,下降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25亿元,增长9.4%。
第一产业
2022年,洞头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9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农业产值3155万元,增长22.5%;林业产值254万元,下降18.3%;牧业产值1385万元,下降26.4%;渔业产值155038万元,增长13.5%。农作物播种面积1272公顷,比上年增长2.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1公顷,增长2.4%;粮食作物中谷物播种面积47公顷,下降1.8%,番薯播种面积386公顷,下降0.8%,马铃薯播种面积199公顷,增长4.4%。
渔业总产量20.4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捕捞产量14.4万吨,下降4.7%,养殖产量6.0万吨,增长76.1%。拥有“洞头羊栖菜”、“洞头紫菜”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成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5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家,“瓯越鲜风”品牌授权示范基地3家。
畜牧生产
截至2021年,洞头区有生猪养殖场1家,生猪年出栏数0.41万头,期末存栏数0.19万头,猪肉产量334吨;蛋鸡养殖场(户)10个,年出栏数4万羽,期末存栏数1.6万羽,鸡蛋产量198吨:肉鸡养殖场(户)7个,肉鸡年出栏数1.8万羽,期末存栏数1万羽,鸡肉产量22吨:蛋鸭养殖场2个,年出栏1.5万羽,期末存栏1.55万羽,鸭蛋产量196吨。
2021年,洞头区海水养殖总面积3673公顷(5.51万亩),比上年增加1258.8亩,增长2.34%。海水养殖总产量34128.8吨,比上年增加63.7吨,增长0.19%。养殖产量3.41万吨,产值8.44亿元。其中:紫菜养殖面积2066.67公顷(3.1万亩),产值3.75亿元;羊栖菜养殖面积993.33公顷(1.49万亩),产值1.45亿元;大黄鱼养殖面积95.8公顷(1437亩),产量1500.8吨,产值1.71亿元。在养品种13个,主要是浅海、滩涂、围塘养殖,其中紫菜、羊栖菜养殖面积约占海水养殖总面积的83%。形成以羊栖菜、紫菜、黄鱼养殖为主体,以浅海其他品种、滩涂贝类等为补充的生产格局。
2021年,洞头区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主要从事藻类加工和鱼类综合加工,水产品加工能力13985吨/年,水产加工品总量4820吨。水产冷库16座,冻结能力1520吨/日,冷藏能力5231吨/次,制冰能力555吨/日。有休闲渔业运行主体15个,从业人员155人,休闲渔船25艘,共接待游客9.52万人,经营收入1403.16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洞头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增加值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4.8%、38.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44.9%、3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4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工业用电量1.6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1%,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亿元,比上年下降7.0%。
建筑业
2022年,洞头区建筑业总产值68.38亿元,比上年下降27.1%;其中,省内建筑业产值58.5亿元,下降26%。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68家,利润总额1.25亿元,下降63.9%。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洞头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批零住餐销售总额35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299.83亿元,增长24.6%。网络零售额6.7亿元,下降1.2%。
对外贸易
2022年,洞头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7%,其中出口额7.72亿元,增长21.12%。按企业类型分,外贸流通企业出口额4.23亿元,增长43.14%;生产企业出口额3.49亿元,增长2.05%。
旅游
2022年,洞头区接待游客291.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4%,旅游总收入34.6亿元,比上年下降3.1%。做好民宿迭代升级文章,东岙村列入全省首批金3A级景区村庄培育名单,建成星级“海宿”18家。拥有民宿床位6146张,省级银宿11家,金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1家、银鼎特色文化主题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1家、市示范性民宿集聚村各7家省4A级景区城1个、4A级景区镇2个、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各2个、3A级景区村17个。
电信
2022年,洞头区固定电话用户11664户,比上年增加47户:移动电话用户143727户,比上年增加9736户:互联网用户159581户,比上年减少24670户,其中宽带用户76047户,比上年增加9940户,移动互联网用户83534户,比上年减少34610户。
金融
2022年,洞头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4.48亿元,增长21.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9.87亿元,增长30.0%,其中短期贷款71.82亿元,增长19.1%:中长期贷款余额142.94亿元,增长36.1%。
2021年,洞头区共有公路56条,总里程241.14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条,里程2.626千米;普通国道1条,里程41.935千米;农村公路54条,里程196.582千米。公路网密度为192.91千米/百平方千米。所有街道(乡镇)及行政村通准四级以上等级公路。330国道洞头段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1077万辆,拥挤密度为0.37;330国道灵昆段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3597万辆,拥挤密度为0.79。
洞头瓯江口站
2022年,洞头区共有海运企业19家,总运力规模93.5万载重吨,拥有万吨级以上船舶22艘(其中5万吨级以上1艘)。全社会货运量4080万吨,比上年增长20.0%:货物周转量366.53亿吨·公里,增长17.7%;港口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增长12.6%:全社会客运量797万·人次,下降7.9%,客运周转量14399万人·公里,下降12.9%。拥有外贸航线10条,集装箱吞吐量58.3万标箱。
228国道、甬台温高速复线、甬台温高速复线洞头联络线,325省道、330国道、211省道;大小门货运铁路支线、温州轨道交通S1线、温州轨道交通S2线 穿过洞头区。
2021年,洞头区有海运企业20家,总运力84.62万载重吨,较上年新增4.76万载重吨,运力规模连续11年居全市第一位。在册船舶135艘,其中普货船117艘,油船15艘,拖轮3艘。船舶平均吨位6282载重吨,增长23.3%。
2021年,洞头区拥有状元岙港区、大小门岛港区两大核心港区,有港口经营企业9家,泊位总数14座,其中万吨级泊位4座。新增温州至菲律宾外贸直航1条,累计开辟近洋航线7条。每周10班至12班外贸内支线,引进黄沙场内装箱、“散改集”项目。扩建拆装箱仓库3000平方米,新增拆装箱能力1万标箱每年,新增一期8号泊位后方堆场面积1.8公顷。集装箱吞吐49.66万标箱,增长19.3%。
教育事业
洞头区驻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洞头校区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温州技师学院 、温州护士学校 。
2021年,洞头区有3至18周岁持证残疾儿童少年155人,其中视力残疾1人、听力残疾18人、智力残疾87人、肢体残疾30人、言语残疾2人、精神残疾10人、多重残疾7人;在校安置入学共152人,入学率98.06%,其中学前段入学9人、入学率100%,义务段入学96人、入学率100%,高中段入学50人、入学率94%,二个学段入学安置率均超省、市水平。特殊儿童在校注册电子学籍110多人(含部分超龄、外来、疑似障碍),在21所中小学(幼儿园)实际安置随班就读或送教上门。中小学(幼儿园)建有资源教室22个(学前8个、义务8个、初中6个),配有专兼职资源教师22人,实现各街道(乡镇)和招收5名残疾儿童的学校建有资源教室“两个全覆盖”。洞头区实验中学创成市示范性资源教室。
2022年,洞头区共有小学9所,招生970人,在校生633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招生831人,在校生2465人,初中入学率100%;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招生316人,在校生1178人。完全中学1所,招生339人,在校生1771人,毕业生69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所,招生377人,在校生1064人,毕业生383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93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84人。共有幼儿园21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4所,省二级幼儿园7所,省三级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7838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18人。
科学技术
2021年,洞头区申请专利294件,其中发明43件、实用新型126件、外观设计125件;授权专利397件,其中发明21件、实用新型238件、外观设计138件。培育“两菜一鱼”区域品牌,助力“洞头紫菜”地理商标核准注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2.54亿元。培训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实务人才6人。
2022年,洞头区专利申请受理量274件,专利授权量35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累计57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31家,累计149家。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温州市洞头区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洞头区文化馆。
2021年,洞头区螺钿艺术博物馆开工建设。
截至2021年,洞头区拥有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非遗展览馆、区文体中心、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以及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和金洲动物博物馆2家民间博物馆等一批区级大型文化场馆。区、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建成投用7个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其中一级文化站2个、二级文化站3个、三级文化站2个)、农家书屋60家、城市书房6家、百姓书屋9家、文化驿站12家,实现村级文体活动场地全覆盖。创成省级文化强镇(街道)1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8个。
截至2021年,洞头区有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9人、市级32人、区级58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群体1个。
2022年,洞头区共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图书馆1个,总藏书46.4万册;艺术表演280场,艺术表演观众47.1万人次拥有文化设施建筑面积6.61万平方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支中心1个,省文化强镇1个,市级文化强镇1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9个,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28个,区级文化示范村(社区)29个。建成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并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单位,温州技师学院入选市级非遗工作站,海陶、水族贝壳入选市级瓯越百家坊,6家文化驿站入选市级星级文化驿站,区渔文化艺术普及工程入选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案例,海霞文化入选省文化标识创新培育项目。
体育事业
2022年,洞头区共有体育场馆1个,体育场地设施面积49万平方米现有篮球场63个,门球场14个,健身苑点150个,登山健步道6条。参加体育运动会人数10000人次,获国家级以上比赛金牌2枚,获国家级以上比赛银牌1枚,获国家级以上比赛铜牌3枚;获省级体育比赛金牌5枚、获省级体育比赛银牌3枚、获省级体育比赛铜牌4枚;获市级体育比赛金牌7枚。承办省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健身排舞比赛,市职工运动会飞镖比赛、市全民健身跑比赛(洞头站)、市第二届全民篮球赛。
医疗卫生
2022年,洞头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个,其中医院3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社区服务站15家,村卫生室28家,个体诊所医务室32家。卫生技术人员84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56人;注册护士324人。医疗机构年诊疗121.45万人次;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12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2.65张。连续18年孕产妇零死亡,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婴儿死亡率1.6%。
社会保障
2022年,洞头区城镇新增就业193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04人。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8场,其中赴外招聘2场,共提供就业岗位1124个,达成就业意向25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3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上岗3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46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7898人,参加失业保险17765人,参加工伤保险37921人。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5.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8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18.7万元。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035元。城乡医疗救助4515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802.9万元。共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7家民办养老机构8家,养老机构床位数595张。办理结婚登记864对,离婚登记279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洋动物故事
海洋动物故事,流传在浙江省洞头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洋动物故事,是以海洋动物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在中国动物故事中独具特色。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有趣,多方面介绍了鱼类的生理、形状等特征,同时也表达了旧时渔民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追求。
2011年5月23日,海洋动物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是Ⅰ-111。
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
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浙江省洞头县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渔民来洞头打鱼,带来“妈祖”信俗。洞头渔民每逢造新船,要在船中舱设龛供奉妈祖。渔汛开始和结束,要到妈祖庙祭拜。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与九月初九,各妈祖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主要有祭拜、“做供”、妈祖巡游以及“迎火鼎”、做戏等民俗文化活动,为洞头渔区信俗活动中的最大盛典。
2011年,浙江省洞头县申报的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Ⅹ-36。
方言
洞头望海楼
按行政区域分,北岙、东屏居民大多数说闽南话方言,灵昆、大门、鹿西居民均说温州话方言,而霓屿和元觉居民夹杂说闽南话方言、温州话方言。按常住人岛分,洞头岛、半屏岛、南策岛、大瞿岛、胜利岙岛、花岗岛、青山岛7个岛屿居民以说闽南话方言为主,
灵昆岛、大门岛、鹿西岛、小门岛、大三盘岛、屿仔岛6个岛屿居民以说温州话方言为主,而霓屿岛、状元岙岛居民夹杂两种方言。闽南话方言使用范围约40平方千米,占全区陆地面积的30%左右。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
七七保卫战
“七七保卫战”纪念亭.JPG
1950年7月6日晚,盘踞在南北麂的国民党“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2000余人,乘坐军舰、汽艇和数十艘机帆船,在洞头的东岙大山、半屏、铁路头、三盘四个方向登陆,窜犯洞头岛。部队在强渡三盘港时遭遇敌人战舰阻拦,战士们临危不惧,靠拢敌舰后用机枪、手榴弹猛攻,趁着弥漫的硝烟杀出封锁,胜利突围到状元岙,在转船至大门岛,胜利突出包围。“七七”保卫战是浙江沿海重要的海岛防御战,解放军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敌200余人,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东沙妈祖宫
东沙妈祖宫,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浙江省尚存规模最大、构建最完整的妈祖庙,有近300年历史,是浙江妈祖庙中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鹭门炮台遗址
白鹭门,位于洞头县半屏乡(半屏岛)南向岙口,地处古航道要冲。炮台建在距岙口约200米山坡上,墙壁是一字形,通长30、高3米,墙基宽2米,中通小溪。墙上方开设炮眼,高50、宽27厘米。清同治年间由温镇左营游击水师巡防。岛上群众曾自动组织自卫,建炮台,购火炮,一有情况,奋起抵抗。1991年列为洞头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望海楼景区
望海楼位于洞头本岛海拔227米的烟墩山,为东南沿海最高楼,是洞头旅游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后因故塌毁,望海楼于2005年重建,2012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主楼内的海洋民俗文化展厅以现代多媒体手段,再现“民俗八大巧”、“百岛十二鲜”、“妈祖祭典”、“七夕风情节”等洞头特色文化;五楼设有观景廊,2019年,望海楼夜游项目正式开放,望海楼是洞头历史文化的窗口和百岛旅游第一景。
仙叠岩景区
景区内设有临海悬崖栈道,沿途观音训狮、海天独径、祭海石猪、金鹰迎客、蛤蟆欲仙、仙童戴帽、十二生肖等景观,沙滩呈半环抱形,沙质属铁板砂,景区内南炮台山是东海海防要塞,戚继光雕像记录了抵抗倭寇的峥嵘岁月。
半屏山景区
景区为一个岛屿,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景区设有临海悬崖栈道,全长1.5千米,串联起娘娘洞,观景廊,百龙广场,盼归亭、同源同根碑等景点。
半屏山还有沙滩运动项目,韭菜岙沙滩岸线长663米,是浙南沿海最大的人工沙滩;有半屏山民宿一条街,共64条间,21家民宿有金岙101项目。
大门景区
大门景区以马岙潭沙滩为核心,呈辐射状向大门岛东南延伸,包括大门山脊游步道、小荆山森林公园、石和尚、龟岩峰、观音礁、舢舨岩、寨楼东川采摘园、西浪大沙岙等十多个景点。享有“温州夏威夷”的美誉。
鹿西景区
鹿西岛是洞头区的离岛建制乡。其东北面的北爿山屿、南爿山屿,合称南北鸟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鸟在此安家筑巢,繁衍生息。
竹屿景区
竹屿景区面临东海,由大竹屿、小竹屿、虎头屿、北猫屿、笔架屿等数十座岛礁组成,景区面积约3.8平方千米。大竹屿有数千平方米的天然大草坪,被誉为东海第一大天然草坪。
大瞿景区
大瞿岛与附近的双峰山、南摆屿、北摆屿、鸟岛等组成大瞿景区,有“七十二胜景”。被誉为“海上绿洲”,有“千佛山”、大卫岩,以及百鱼图、石佛观海、仙童击鼓、大象吸水等景观。大瞿山顶有明末抗清名将郑成功练兵的校场遗址。位于大瞿岛东南方的双峰山、北摆山、南摆山为鸥鸟、鹭鸶等候鸟的聚集地。
东岙景区
东岙村是国家3A级景区,东岙村保留了闽南传统的节日习俗、地域民歌、方言俚语等地道的闽南符号。还有渔灯、贝壳画、渔民画、瓦石画东岙特有的传承工艺品。
洞头羊栖菜
洞头羊栖菜,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洞头紫菜
洞头紫菜,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洞头独特的亚热带海洋气候、丰富的海湾地貌、广阔的海上牧场、适宜的水流和温度,是天然的紫菜养殖基地,出产的紫菜比其他地区色泽更好,口感更细腻、鲜嫩。
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 中国诗歌之岛 | 中国羊栖菜之乡 |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区、旗) | 中国紫菜之乡 | 国家卫生县城 |
全国海钓基地 | 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县 | 中国十大摄影发烧风景区 |
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 | 中国最佳海岸摄影地 | 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 |
国家级海洋公园 | 国家海洋生态文明设示范区 | 全国十大美丽国家海洋保护区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县) | 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 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
中国“十大美丽海岛” | 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 | 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 |
中国(洞头)渔民画之乡 | 中国七夕文化之乡 | 全国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区 |
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 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区) | 浙江省森林城市 |
浙江省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区) | 浙江省园林城市 | 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 |
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市、区) | 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 浙江省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之一 |
浙江省食品安全区 | 浙江省美丽乡村先进县 | 浙江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
浙江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区) | 浙江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十佳县区 | 浙江省文明县城 |
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 | ||
参考资料: |
2018年12月,洞头区入选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9年12月,洞头区入选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五批)。
2020年6月,洞头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2年1月,洞头区入选2021年浙江省4A级景区城。
2022年3月,洞头区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
2022年4月,洞头区入选首批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22年4月,洞头区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
2023年3月,洞头区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3年11月,洞头区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