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市 编辑
乐清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温州市代管,位于温州市北翼,东临乐清湾,遥对玉环市与洞头区;南与龙湾区、瓯海区隔江相望;西与永嘉县毗连;北、东北与台州市黄岩区、温岭市相邻。乐清市陆地面积139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93.3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乐清市辖8个街道、14个镇、3个乡。 2023年末,乐清市常住人口为147.58万人,城镇化率为67.9%。
乐清市境内拥有沈海高速公路、甬莞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公路、104国道、228国道等公路干线。甬台温铁路在乐清境内长58千米。乐清市经济发达,南部柳市地区是中国低压电器之都,温台模式的发源地。北部雁荡山号称东南第一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乐清市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地区之一。
2023年,乐清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4%。
中文名:乐清市
外文名:Yueqing
行政区划代码:33038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温州市北翼
面积:1395 km²(陆地面积)
下辖地区:8个街道、14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城东街道伯乐东路888号
电话区号:0577
邮政编码:325600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47.58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中雁荡山风景区
火车站:乐清站、乐清东站、雁荡山站
车牌代码:浙C
地区生产总值:1663.53 亿元(2023年)
晋宁康二年(374年),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属永嘉郡,乐清建县从此开始。南朝宋、齐、梁、陈沿袭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郡立处州,乐成属处州。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处州为括州,省乐成县入永嘉县,地属括州永嘉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括州改为永嘉郡,乐成地属永嘉郡永嘉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析永嘉县置乐成县,属东嘉州。武德七年(624年),复省乐成县入永嘉县。上元二年(675年),置温州,乐成地属温州永嘉县。载初元年(689年),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为上县,属温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温州为永嘉郡,乐成县属之。乾元元年(758年),永嘉郡复改为温州,乐成县属之。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奏改县名为乐清,属温州。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乐清县属吴越国温州静海军节度。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温州降为军事州,乐清县属两浙东路温州。政和七年(1117年),温州升为应道军节度,乐清县属之。建炎三年(1129年),罢军额复温州,乐清县属两浙东路温州。咸淳元年(1265年),温州升为瑞安府,乐清县属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乐清县入元版图,属江淮行省浙东道温州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乐清县归附于朱元璋的西吴国。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乐清县属浙江行省温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乐清县属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
清顺治三年(1646年),乐清县入清版图,隶属浙江省布政使司温处道温州府。辛亥革命爆发后,温州成立军政分府,乐清属之。
民国元年(1912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乐清直属于浙江省。民国三年(1914年)5月,以原温处道辖境设瓯海道,乐清县属瓯海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乐清县又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温州设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乐清隶属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改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乐清隶属之。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称第八行政督察区,乐清隶属之。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称第五行政督察区,乐清县均隶属之。
1949年5月,乐清县隶属浙江省第五专区。10月,第五专区改名为温州专区,乐清县属之。1968年,温州专区改为温州地区,乐清县属之。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称温州市,实行市辖县体制,乐清县归温州市管辖。
1993年9月,乐清撤县设市(县级),由浙江省直辖。
区划沿革
1992年5月,乐清县实行撤区扩镇并乡,对全县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6个区,把61个镇乡扩并为31个镇乡(21个镇、10个乡)。
1996年11月21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淡溪乡撤乡建镇,以原乡行政区域为镇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体制。
1997年12月2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石帆乡撤乡建镇,以原乡行政区域为镇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体制。
2015年12月7日,乐清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调整北白象镇管辖范围,增设磐石镇;调整虹桥镇管辖范围,增设蒲岐镇、南岳镇;调整清江镇管辖范围,增设南塘镇;调整芙蓉镇管辖范围,增设岭底乡;调整大荆镇管辖范围,增设湖雾镇、智仁乡;调整仙溪镇管辖范围,增设龙西乡。调整后,乐清市辖乐成、城东、城南、盐盆、翁垟、白石、石帆、天成8个街道,柳市、北白象、虹桥、淡溪、清江、芙蓉、大荆、仙溪、雁荡、磐石、蒲岐、南岳、南塘、湖雾14个镇,岭底、智仁、龙西3个乡。
区划详情
区划详情
位置境域
乐清市位于温州市北翼,东临乐清湾,遥对玉环市与洞头区;南与龙湾区、瓯海区隔江相望;西与永嘉县毗连;北、东北与台州市黄岩区、温岭市相邻。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7°58′—28°32′、东经120°47′—121°15′之间;东西宽约25千米,南北长约65千米;陆地面积139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93.3千米。
乐清市
地形地貌
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瓯江口北岸,西北为雁荡山山脉,东南为海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乐琯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南部,连接众多河道,构成虹桥、乐成、柳市三块水网平原。
乐清市境内有西北部的雁荡山山脉、中部横亘的白龙山山脉、西南部的白石山(中雁荡山)山脉。雁荡山系括苍山南缘支脉,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主峰百冈尖海拔1056.6米。白龙山自永嘉与乐清界上的正江山向东延伸,然后转南直至流入乐清湾,其范围包括清江以南、淡溪以北,主峰海拔716米,次高峰山顶岩石裸露,次第排列。白石山(中雁荡山)位于市境南部,自淡溪向西南延伸,分两支,东支跌宕起伏没入乐清湾,西支回环至磐石没入瓯江;道士岩海拔457米。
乐清市境内平原分沿海平原和溪谷平原。沿海平原主要有虹桥、乐成、柳市三大平原。虹桥平原位于市境中部,三面环山,南端敞开与乐清湾相接,长约11千米,宽约8.5千米,面积约63平方千米。乐成平原地处虹桥平原之南,西边依山,东濒乐清湾,长约10千米,宽约5.5千米,面积约35平方千米。柳市平原位于瓯江口北侧,东傍乐清湾,西、北部依山,长约16千米,宽约15千米,面积约113平方千米。溪谷平原沿溪流下游分布,规模小,形态受溪流制约,成因属洪水冲积,主要分布在四都、淡溪、芙蓉、大荆等地,面积小者4平方千米,大者10平方千米,均以旱地为主。
气候
乐清市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冬夏温差较小,无霜期长。沿海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37.2℃(2013年8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5.8℃
乐清湾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东侧是玉环市,西岸是乐清市,湾顶为温岭市,湾口是洞头区各岛屿,乐清湾海域总面积463.6平方千米(其中属乐清市管理面积为284.3平方千米),乐清市海岸线总长159.88千米,有20.16万亩滩涂面积。乐清湾有大小岛屿14个(乐清境内岛屿9.5个),明礁8处,暗礁1处,是雁荡山山脉延伸部分海侵后形成。白沙岛、西门岛、小横床岛常年有人居住,其他为无人岛。
水资源
乐清市水资源总量为14.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3.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44亿立方米),产水系数为0.63,产水模数为119.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986立方米。
生物资源
乐清市共有维管束植物189科1368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160种;裸子植物9科29种,常见的有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红豆杉科;被子植物151科1252种,常见的有木麻黄科、杨柳科、杨梅科、胡桃科、壳斗科、榆科、桑科、木兰科、樟科、蔷薇科、杜英科等。各类植物中,乔木树种有225种,分属55科114属,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水杉、柳杉、竹柏、柏木、银杏、南方红豆杉、罗汉松、香樟、木荷、厚皮香、沉水樟、枫香、枫杨、朴树、黄檀、苦槠、无柄小叶榕、笔管榕等,还有引种的外来树种有桉树(含赤桉、野桉、大叶桉、细叶桉、巨桉等多种)、木麻黄、黑荆树、秋茄、银桦等。
乐清市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17种,隶属13科,绝大部分分布在雁荡山景区。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钟萼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福建柏、鹅掌楸、蛛网萼、金毛狗蕨、厚朴、半枫荷、花榈木、野大豆、山豆根、金钱松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天台铁线莲、重瓣铁线莲、景宁木兰、沉水樟、方竹、江南油杉等。
矿产资源
铁矿
铁矿有淡溪四都牛洞、铁场、里岙以及虹桥西联陈岙、南阳等5处,矿体呈脉状,受断裂构造控制,成因属火山气热充填型。各个矿体长小于100米,厚小于1.1米。矿石中含有磁铁、穆磁铁、镜铁等矿物,品位较低,工业意义小。
铅锌矿
铅锌矿仅仙溪镇甸岭毛平湾1处,矿脉产于东西向断裂带中,成因属火山气热充填型,矿石中含有方铅、闪锌等矿物,并含有银,工业意义小。
锰矿
锰矿仅淡溪镇硐垟下埭头1处,矿脉产于东西向断裂带中,成因属风化淋滤型,矿石中只含软锰矿物,品位高,工业意义小。
高岭土矿
高岭土矿有芙蓉镇兰屿浦、清江镇等8处,矿体除清江矿床呈筒状外,其余呈层状、被覆状,成因属凝灰岩风化,各个矿体长50米—200米,厚数米至数10米,品位较高,有开发价值。
陶土矿
陶土矿位于大荆镇的东林,层状产出,岩性是黄色泥岩或粉砂岩,储量约1亿吨,有开发价值。
磨刀石
磨刀石位于湖雾镇的岭头村,岩性是流纹岩,有两个矿带、19个矿体,矿带呈脉状、透镜状,长50米—400米,宽2米—6米,有开发价值。
石板材矿
石板材矿位于湖雾镇的岭头村,岩性是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凝灰岩,有开发价值。
乐清市新貌
2023年末,乐清市常住人口为147.58万人,城镇化率为67.9%。
综述
2022年,乐清市生产总值(GDP)150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85.07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794.09亿元,增长5.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48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5237美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1.5︰45.6︰52.9。
2022年,乐清市财政总收入139.39亿元,同比下降16.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47亿元,下降14.0%,其中税收收入71.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1%,下降1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08亿元,增长1.2%,其中民生类支出102.88亿元,增长2.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
2022年,乐清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全市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3%,工业投资增长16.0%,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0.5%;服务业投资增长0.7%,其中交通投资增长16.9%。
2023年,乐清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4%。
第一产业
2022年,乐清市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35.5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分行业看,农业产值16.21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0.18亿元,增长20.8%;牧业产值3.81亿元,下降4.2%;渔业产值12.82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3亿元,增长6.8%。
2022年,乐清市粮食种植面积31.56万亩,粮食产量12.65万吨。在经济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10.61万亩,下降0.4%;油菜籽1.62万亩,增长19.3%;中草药材1.32万亩,增长17.3%;果用瓜1.79万亩,增长0.8%。
2022年,乐清市水产品总产量82588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海水产品总产量78442吨,增长6.5%,全部为海水养殖;淡水产品总产量4146吨,增长4.3%。
第二产业
2022年,乐清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42家,实现增加值390.40亿元,增长2.2%,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65.03亿元,下降3.5%。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957.22亿元,增长5.0%,其中出口交货值175.08亿元,增长12.1%。
2022年,乐清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84.97亿元,增长2.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19.64亿元,增长3.2%;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7.9%、47.4%和81.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19.65亿元,增长9.0%,占温州全市的比重为44.9%。
2022年,乐清市规上工业企业支出研发费用5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营业收入的3.1%。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823.05亿元,增长10.5%;新产品产值率为40.8%;规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9.99万元/人年,比上年增长4.9%。
2022年,乐清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3.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10家,其中一级7家。
第三产业
2022年,乐清市通信行业业务收入22.41亿元,比上年增长7.0%。
2022年,乐清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62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46.58亿元,增长6.5%。网络零售额274.3亿元,增长8.2%,在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共有各类活跃网络零售网店1.18万家。
2022年,乐清市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1042.81亿元,增长17.5%。
2022年,乐清市接待游客总人数66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4亿元。2022年顺利创成省4A级景区城,年末共有4A级景区镇3个,3A级景区镇10个。现有旅行社28家,5星级旅行社1家,4星级旅行社3家。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3家,五星级3家。星级农家乐23家。
2022年,乐清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278.28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272.26亿元,下降1.0%;进口6.02亿元,增长10.2%。从出口市场来看,对东盟下降9.7%,对欧盟和美国分别增长6.6%和14.7%;对新兴市场俄罗斯和印度分别增长33.2%和21.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36.32亿元,增长1.9%;对RCEP国家出口67.59亿元,下降11.3%。
2022年,乐清市服务贸易总额17.26亿元,新备案境外投资总额286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74亿美元,其中,高技术实际利用外资0.53亿美元。
2022年末,乐清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49.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71.98亿元,增长19.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07.10亿元,增长34.8%。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2250.87亿元,增长16.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193.53亿元,增长7.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043.45亿元,增长25.2%。
2022年,乐清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1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证券交易额4281.54亿元;3家期货公司营业部期货交易额2534亿元。
2022年,乐清市26家保险公司支公司保费收入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9%,赔款给付支出11.13亿元,增长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33亿元,增长10.0%,赔款给付支出8.48亿元,增长3.5%;人身保险保费总收入20.42亿元,增长1.6%,赔款给付支出2.65亿元,下降7.9%。
公路
乐清市境内拥有沈海高速公路、甬莞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公路等3条高速公路及104国道、228国道等2条国道,并有雁荡、南塘、蒲岐、乐清北、乐清、柳市(北)(在建)、温州大桥北、黄华、七里港等9个高速出入口。
2022年末,乐清市公路总里程为1397.586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7.996公里(不含匝道),一级公路里程137.31公里,二级公路80.504公里,国道114.452公里(包括104、疏港公路、228黄华段)。机动车保有量49.2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5%,其中,汽车保有量41.81万辆,增长5.9%,私人汽车保有量35.78万辆,增长6.0%。
2022年,乐清市公路客运量220.74万人次,周转量17919.41 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087.89万吨,周转量116110.46万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4168.4万吨。
铁路
2022年末,乐清市铁路总里程为106.5公里。
乐清站
乐清湾铁路东起乐清市乐清湾港区,向西与金温线接轨,总长76.7千米,共设外垟、黄田、白石东、绅坊西、乐清湾5个货运站。
2022年,乐清市铁路客运发送量149.95万人次。
航运
乐清湾航道由东航道、西航道、东侧深水区主航道、西侧航道、东西向航道组成。
2022年,乐清市港口货物吞吐量4168.4万吨。
东航道
东航道由鹿西岛东侧经大岩头入乐清湾,水深12米以上。鹿西岛外至外海深水区有长约10.8千米浅段,最浅处为9.60米,可满足2万吨级船舶满载通航,5万吨级船舶须乘潮通过。横趾山附近有2处暗礁(雨伞礁和百亩礁)。
西航道
西航道沿虎头屿、笔架礁、鹿栖岛西侧的黄大峡,经W3灯浮右拐至横趾山西侧入乐清湾,水深13米以上。小门岛、黄大峡水道以东至外海为5万吨级油轮进港航道,是大、中型船舶进出温州港的主航道。在黄大峡水道以北、乐清湾口横趾山西侧有水深不足10米浅段,长约3千米,最浅处不足6米,5万吨级船舶须乘潮通航。
东侧深水区主航道
乐清湾内水域东深西浅,大型船舶航线主要靠近东侧深水区航行。内港航道进湾后沿大岩头、大麦屿至台州市玉环发电厂5万吨级码头和2万吨级粮食码头前沿,经大麦屿、小麦屿、连屿、大乌岛进入乐清湾港区浙能乐清电厂码头前沿。航道顺直,水深条件良好,为温州港乐清湾港区、台州港大麦屿港区的港内公用航道。水深9.80—40米,可满足3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台州市海门港船舶至大麦屿驳载锚地也使用此航道。
西侧航道
乐清湾西侧(靠大陆)水深较浅区域为小型船舶航行航线,为江口—沙头水道—清江航线。从乌星屿分叉点开始至东山,航道水深4.1—9.8米,最浅处位于乌星屿岛北侧的乐清湾浅滩处,过乐清湾浅滩后水深基本大于10米。大乌山以南水域开阔,大乌山以北水域较狭窄,其中大乌山与打水湾之间水深10米,线宽约0.7千米;茅延岛和黄家里之间水深10米,线宽1千米,过茅延岛后左转至清江。
东西向航道
东西向航道为温州市瓯江口至台州市坎门,以及温州市瓯江口至台州市大麦屿港区航道。航道从沙头水道—乌星屿—大岩头—大麦屿引航检疫锚地—外黄门—坎门港。航道乐清湾段需穿越浅滩,最浅处为4.3米。大岩头至坎门港水深基本大于10米。至大麦屿港区航道由乌星屿分叉点处北上穿过大麦屿5号锚地至大麦屿港区。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末,乐清市实现全市25个乡镇(街道)公交全覆盖。完成改造线路68条,回收改造车辆609辆,建成智能公交廊点103座,购置新能源公交车252辆,开通低票价线路73条,日客流量由5.5万人次增至12.5万人次。
2021年,乐清市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1条,增加58班次,开通微公交路线11条;新建乡镇、街道智慧公交廊点90个、电子站牌20个。
温州轨道交通S2线一期工程起于乐清市城东街道下塘站,由北向南,途经瓯江北口、龙湾区、浙南产业聚集区,止于瑞安市人民路站,全长63.63千米。 一期工程在乐清境内设有下塘站、乐成站、万岙站、盐盆站、翁垟北站、翁垟站、黄华站等7个站点,均为地上站。
教育事业
乐清市第二中学
科学技术
2022年,乐清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1家,累计960家,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51家,累计2807家。培育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全年专利授权量1131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56件。
2022年,乐清市拥有注册商标10.31万件,其中,驰名商标1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集体商标5件。
文化事业
2022年末,乐清市共有文化站25个,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乐清市图书馆总藏量1576.311千册,比上年增加193.8千册。建成28家覆盖城乡、小而美的“文化+”空间,形成以城区书苑为主阵地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集群。建成10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6家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全年送戏269场,送书8.7万册,送展览讲座237场;举办阅读推广活动776场,公益大联盟632期,文化走亲10场,培训文艺骨干5688人次,累计共建乡村艺术团579支。年末共有乡村博物馆省级4家、温州市级5家,民办博物馆2家。
体育事业
2022年,乐清市新建百姓健身房7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足球场(含笼式)3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3个、体育设施进公园2个、篮球场3个、登山健身步道3条(15公里)、更新或新建健身苑健身器材150套;乐清百姓运动场25个。成功举办“农商银行杯”第六届全民运动会等各类赛事52场,结合送体育下乡开展科学健身辅导等培训活动103场。在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取得历史突破性成绩。
医疗卫生
2022年,乐清市共有医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乡镇卫生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4家。年末医疗机构床位5783张,其中,医院床位4998张,乡镇卫生院床位785张。卫生技术人员10579人,其中,医生4747人,注册护士4282人。孕产妇0死亡,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7‰和2.23‰。
人民生活
2022年,乐清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508元,同比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7058元和44916元,增长5.1%和7.0%。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015元,增长7.0%,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53006元和31707元,增长6.2%和9.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6%和35.3%。年末全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9.87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0.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9.45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57.9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37.6辆。
社会保障
2022年末,乐清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0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0.9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77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4.30万人,参加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分别为52.91万人、28.19万人、29.62万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6.1%。
2022年,乐清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7所,拥有床位数2848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11张。2022年底有低保对象6837户,9800人。有514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283对,离婚登记1585对。
市委书记 | 徐建兵 |
市长 | 戴旭强 |
文物古迹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保护级别 | 类别 | 参考资料 |
---|---|---|---|
南阁牌楼群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建筑 |
|
高氏家族墓地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墓葬 |
|
乐清东塔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建筑 |
|
真如寺石塔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建筑 |
|
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窟寺及石刻 |
|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年,乐清市推出“非遗小夜曲市集”“非遗游园会”等一批特色活动,开展“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597场。2022年末拥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个,温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8个,乐清市级非遗项目16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人,温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9人,乐清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8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基地9个,温州市级基地18个,乐清县级基地16个。成功创建省级非遗工坊1家,市级非遗工坊1家,县级非遗工坊7家,瓯越非遗百家坊3家。
风俗民情
分家:儿子成家立业,分家自立门户,娘舅是分家的仲裁者。只分给男的,长子又有优先权。新灶升火,须从老灶引火种,称“暖灶”。分家时厨房,餐室用具如菜柜,桌凳等一般由媳妇娘家赠送。
迁居:搬入新居,给新邻居分送汤圆,以示“结缘”并置酒席招待亲友,以示庆喜。
下葬:对已故之人灵魂非常崇拜,大摆筵席,亲朋好友聚集,燃放烟火炮竹,请僧人超度已故灵魂。下葬时间为白天的上午,当日,整村的男女老少均去“送葬”,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排着长长队伍,事主给每人发放“毛巾”示谢,意为擦汗用,一般”下葬“到附近的山上的陵园,路途遥远。
信仰:大多人信仰道教、佛教、基督教,僧院、教堂密集,一般每个村都有僧院、祠堂,均是居民捐助承建。
方言
乐清市境内有两种方言,历来学界以清江为界将乐清方言分为吴语台州片和吴语瓯江片。但按实际状况划分,应以雁荡、仙溪两镇和清江、芙蓉两镇界线为界。界线以北地区为雁荡、大荆、仙溪3个镇,以大荆镇老城区的方音“大荆话”为代表,属吴语台州片;界线以南地区为乐成等8个街道和柳市等6个镇,以乐成街道老城区的方音“乐清话”为代表,属吴语瓯江片。广义的乐清方言包括乐清话和大荆话,两种方言内部又有区域差异。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有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
中雁荡山风景区
中雁荡山风景区,位于乐清市白石街道,辖玉甑、西漈、三湖、东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总面积93.44平方千米,景点300余处,境内以峰雄嶂险、飞瀑流泉、洞幽寺古、湖光山色、潭碧林翠著称。
古代 | |
---|---|
近代 | 洪式闾、王益滔、倪文亚、项昌权、郑空性、王凤祚、高宗武、刘笃、赵祥麟、陈巽庼、林立、叶益舟、余龙贵、朱子取、王明、赵俊、黄义桃、孙存济、赵恕、胡开明、洪秀华、竺摩法师、郑梅欣、连珍、陈云谷、石华鑫、徐昌霖、仇雪清、周丕振、叶龄银、南怀瑾、叶润周、蒋德川、胡宏远、陈福梅、陈正祥、项昌觉、陈朝芬、蔡耀宗、张雪梅、王思雨、陈少东、陈达、洪黎民、洪禹平、徐伯清、胡宏楷、郑祥理、周沧米、张侯光、张良权、王昭藩、赵钟英、黄光宇、施立明、王克明、吴思雷、滕忠民 |
现代 | 卢沙野 |
1996年9月,国家体委发文,命名乐清市为全国体育先进市。
1998年4月,乐清市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
2000年5月,乐清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2003年9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乐清市“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2004年1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乐清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荣誉称号。7月,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授予乐清市“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称号。11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乐清市为“中国鲨鱼加工基地”。12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乐清市为“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
2007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文命名乐清市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19年10月8日,乐清市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0年5月29日,乐清入选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 同年9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建立县城建设直接联系点机制的通知》印发,乐清市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县城建设直接联系点。 同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9月13日,乐清市入选2021年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名单。
2022年1月,乐清市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同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25名。 同年6月,被推选为“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同年8月,入选科技部公布的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 同年9月,入选首批浙江交通强国试点县(市、区)。 同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乐清市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8位。 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18。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15。 同年12月,被推选为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18。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15。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18。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8。
2023年11月,被推选为“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12。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19。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5。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57。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14。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