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口大桥 编辑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境内过江通道

北口大桥北口大桥

北口大桥(Beikou Bridge),是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境内连接乐清黄华与灵昆岛的过江通道,位于瓯江入海口之上,是宁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复线(国家高速G1523)跨越瓯江的控制性工程 。

北口大桥于2016年1月4日动工兴建 ;于2021年12月30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 ;于2022年5月27日通车运营 。

北口大桥北起黄华枢纽,中沿灵昆互通,南至乐成互通;大桥线路全长7913米,其中跨江主桥长2090米;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瓯江北口大桥

外文名:Beikou Bridge

始建日期:2016年1月4日

投用日期:2022年5月27日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省温州市

类 型:公路桥、特大桥、悬索桥

长 度:7913米

宽 度:42.8米

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

设计速度:100 km/h(上层),80km/h(下层)

起止位置:黄华枢纽、灵昆互通、乐成互通

途经线路:宁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复线(国家高速G1523)(上层),南塘—金乡公路(G228)(下层)

管理机构:温州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历程

编辑

2012年2月2日,北口大桥完成预可、工可研究的招标工作。

2015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工可报告》,同意建设北口大桥 ;12月25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关于北口大桥的初步设计》的预审查会议,北口大桥预审查工作 。

2016年1月4日,温州40项重大项目集中动工兴建,并举行开工仪式,其中包含有北口大桥 ;1月15日,瓯江北口大桥项目科研规划评审会召开,为北口大桥的初步设计部级审查内容完整性提供了保证 ;1月21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递交《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要求对温州瓯江北口大桥进行初步设计审批的请示》(浙交﹝2016﹞17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关于北口大桥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议,对北口大桥有关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工作 ;11月30日,北口大桥完成合同签订工作 。

2017年4月24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在温州市召开关于北口大桥技术专家组首次会议,整理大桥有关的技术要求及管理难题 ;5月16日,北口大桥完成中塔钢沉井下水工作;5月22日,北口大桥完成中塔钢沉井的主缆挂设工作 ;6月21日,北口大桥完成中塔的钢沉井定位着床工作 。

2018年5月15日,北口大桥完成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工作,7月6日,北口大桥完成南塔钢吊箱封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

2019年6月10日,北口大桥完成北塔的封顶工作 ;9月3日,北口大桥完成北锚碇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工作 。

2020年3月16日,北口大桥完成首榀预制节段梁的架设工作 ;3月24日,北口大桥完成南锚碇沉井混凝土封底工作;3月26日,北口大桥完成南塔封顶工作 ;4月12日,北口大桥完成南锚碇的沉井建设工作 ;9月4日,北口大桥进行加劲梁吊装工作 ;11月30日,北口大桥完成中塔封顶工作 ;12月29日,北口大桥完成索鞍安装工作 。

2021年1月3日,北口大桥进行先导索的过江工作 ;1月4日,北口大桥完成南塔至中塔一侧先导索的过江工作 ;2月24日,北口大桥完成首根主缆索股架设工作 ;4月7日,北口大桥完成主缆架设工作 ;10月15日,北口大桥完成中塔侧的缆梁相交区钢桁梁吊装工作 ;12月30日,北口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 。

2022年4月24日,北口大桥完成上层钢桥面中央分隔带摊铺工作 ;5月8日,北口大桥完成交工预验收工作 ;5月9日,北口大桥完成主桥荷载试验工作 ;5月13日,北口大桥通过交工验收审查工作 ;北口大桥工程完成交工质量检测工作 ;5月27日,北口大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 ;6月30日,北口大桥进行灯光测试工作 。

北口大桥风景图北口大桥风景图

北口大桥风景图北口大桥风景图

北口大桥风景图北口大桥风景图

北口大桥风景图北口大桥风景图

北口大桥风景图北口大桥风景图

北口大桥风景图北口大桥风景图

桥梁位置

编辑

北口大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连接乐清市与龙湾区;大桥东距瓯江入温州湾海口约2.5千米,西距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约8.5千米;北口大桥北起乐清市黄华枢纽,上跨瓯江入海口和灵昆岛灵昆互通,后沿南至龙湾区乐成互通;途经过大桥线路为宁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复线(国家高速G1523)、南塘—金乡公路(G228) 。

建筑设计

编辑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北口大桥分别由主桥、南北两岸引桥、北中南三座桥塔、以及悬索和两岸锚碇组成;大桥主体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布置 。

设计特点

结构特点

整体

①北口大桥为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

②加劲梁与边塔间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加劲梁与桥塔及边墩间设置竖向支座,加劲梁与各塔柱间均设置横向抗风支座。

主梁

①加劲梁采用板桁组合钢桁架,双层公路桥面均采用正交异性钢结构。

②主桁采用华伦式桁架,吊索悬吊在加劲梁下弦节点处的横梁外侧牛腿上。

③加劲梁大部分节段采用Q345qD钢,桥塔附近钢桁梁Q420qD钢。

④钢桁梁采用整节段制造邻节段之间桥面板及弦杆顶面采用焊接连接,其余均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桥塔

①三塔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②中塔纵向为A形、横向为门形,共四根塔柱,塔顶部设置上横梁,加劲梁之下设置下横梁;塔柱采用箱形截面;基础采用沉井基础。

③南北边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主缆

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束股(PPWS)法形成,单根索股由镀锌高强钢丝组成;吊索采用铰接式平行钢丝吊索,鞍座均采用铸焊组合结构。

锚碇

锚碇均采用重力式锚碇,南锚采用沉井基础,北锚采用明挖扩大基础。

参考资料:

设计参数

北口大桥全长7913米,其中主桥长2090米,采用(230+800+800+348)米的跨径布置。加劲梁全宽42.8米(含吊点横梁宽度),梁高14.5米,标准节段长20米,其中,上层路基宽度为33.5米,下层路基宽度为33.0米;主桁桁高12.5米,宽36.2米,标准节间长10.0米。中塔高139米,切角尺寸为(0.6×0.6)平方米。塔柱横向宽度为7米,纵向宽度塔顶结合段由塔顶9.0米渐变至15.245米,分叉段各塔柱纵向宽度为7.0米;南塔高144米,北塔高137米。吊杆间距10米共计2根主缆,每根主缆长2300米,共计索股169根,单根索股共计127丝钢丝,直径5.4毫米,抗拉极限强度为1860兆帕;吊索纵向标准间距10米;散索鞍总宽5.2米 。

技术标准

上层

下层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车道设置

双向六车道

设计速度

100千米/小时

80千米/小时

设计风速

43.2米/秒

荷载标准

公路-Ⅰ级

洪水频率

1次/100年

通航水位

净宽:≥474米,净高:≥53.5米

通航吨位

3万吨级海轮

环境类别

Ⅰ类

抗震等级

按VIII度设防

参考资料:

设备设施

编辑

灯光设施

截至2022年6月,北口大桥装设有5058套灯具,以灯光扮靓瓯江,为城市增添节日气氛 。

运营情况

编辑

票制票价

2022年5月27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收取车辆通行费有关事宜的函》,其内显示北口大桥收费标准为:

类别

客车

货车、专项作业车

车型分类标准

车费率(元/车·千米)

车次费(元/车次)

车型分类标准

车费率(元/车千里)

1类

≤9座(且车长<6米)

0.4

5

2轴

(车长<6米,最大允许总质量<4500千克)

0.450

2类

10至19座(且车长<6米)

2轴

(车长≥6米或最大允许总质量≥4500千克)

0.841

乘用车列车

3类

≥40座(且车长≥6米)

0.8

10

3轴

1.321

4类

≥40座(且车长≥6米)

1.2

15

4轴

1.639

5类

/

5轴

1.639

6类

≥6轴

1.747

参考资料:

通行事项

2022年5月26日,温州市公安局、温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G1523甬莞高速灵昆至黄华段(瓯江北口大桥)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的通告》,内容显示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全天候24小时通行北口大桥 。

2022年9月6日,温州市公安局发布《关于G228国道灵昆至黄华段(瓯江北口大桥)禁止危化品运输车辆、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通告》,内容显示全天候24小时禁止危化品运输车辆、行人、非机动车通行北口大桥 。

交通流量

2022年5月27日至6月27日,北口大桥日均断面流量为3万辆·次 。

建设成果

编辑

技术难题

建设难题

北口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难题为:

1、大桥建设还面临瓯江口强潮、深厚软弱土层、台风多发等不利条件;

2、大型沉井基础施工等难点在国内外尚无成熟先例可循。

3、部分主体材料首次进行大面积施工 。

施工技术

北口大桥主要施工技术有:

1、针对主缆施工的难点,探索智能工装技术,研发国内首台智能化深槽入鞍机器人,通过液压顶杆将索股“推”进索鞍,过程平稳可控 ;

2、采用支承体系后,解决了桥塔附近吊索疲劳应力幅大、支座负反力较大等设计难题。

3、加劲梁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与主桁结合的整体式双层桥面钢桁梁,提高了结构的抗弯、抗扭刚度,具有结构空间利用率高、综合经济指标较优等特点;

4、中塔采用混凝土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以及工程整体造价;

5、中塔基础采用大型沉井基础,防船撞能力更强、刚度更大、经济性更优 。

6、在主梁施工环节,研制国内首套1000吨级缆载吊机,搭载人机界面、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等技术,将安装精度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 。

技术创新

1、采用“十字拉槽+全断面小锅底开挖”工法,自主研发“水下快速取土装置”,将大型钻机改造转用水下取土,同时全程采用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动态监控,攻克深厚淤泥层沉井施工世界性难题。

2、设计制造了世界首个深槽索鞍,并研发出国内首台智能化深槽入鞍机器人,采用液压顶杆作为机械手,将索股“推”进索鞍,相比传统人工入鞍方式效率提升30%。

3、形成强台风区三塔四跨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与控制成套技术、强潮河口陆域沉井施工成套技术等成果,克服了工期紧、安全风险高等难题,为后续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4、在研发应用世界最大吊装能力的千吨级缆载吊机基础上,研发出国内最大分体式提升设备,提出采用“1000吨缆载吊机和1400吨分体式提升设备”接力吊装的创新方案,安装缆梁相交区梁段,有效提高主梁吊装效率精度,为今后国内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新的思路 。

荣誉表彰

项目名称

所获荣誉

北口大桥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首批“绿色公路”项目

2016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品质工程”

2016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重点示范工程

“2018-2023十大最美桥梁”十大最美桥梁提名奖

参考资料:

价值意义

编辑

北口大桥通车后,甬莞高速在温州境内的部分即甬台温高速复线将进一步发挥运输作用和经济效益。通过大桥,乐清市民过江到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车程从过去1个多小时缩短至15分钟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评)

北口大桥的通车,标志着连接粤闽浙三省的甬莞高速全线贯通,将助力甬舟温台临港产业带建设驶入“快车道”,为温州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造更好条件 。(温州市人民政府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