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 编辑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公办高校

浙江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浙科大(ZUST),为应用型浙江省属全日制本科高校。 该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于1980年创办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先后更名为杭州工业专科学校、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等专科学校、杭州高等专科学校和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 2022年,成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

截至2024年4月,浙江科技大学有杭州小和山、湖州安吉2个校区,占地面积2900余亩;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56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有在编教职工近1700名,专任教师1300余名,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000余名,来华留学生1400余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浙江科技大学

外文名: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浙科大(ZUST)

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

创办时间:1980年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理工类

学校特色:省属普通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主管部门:浙江省

现任领导:赵东福(党委书记)、陈建孟(校长)

本科专业:56个(截至2024年4月)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截至2024年4月)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截至2024年4月)

院系设置: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

校训:崇德、尚用、求真、创新

校歌:《浙科大树》

校庆日:10月9日

地址:杭州小和山校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湖州安吉校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孝街道中德路1号

院校代码:11057

知名校友:江燮平、祈刚、郑孟林、何艳

历史沿革

编辑

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时期

1980年,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成立,招收首批专科生。

浙江科技大学

1983年,被当时国家教委批准接受世界银行电大/短大17所之一的贷款项目,对外不用“浙江大学附属”字样,更名为杭州工业专科学校。

1984年,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学校为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援助合作单位, 更名为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等专科学校。

1985年3月,浙江省政府与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签署协议,学校开始执行省州合作办学项目。为学习借鉴德国办学经验,经省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大学附属高等专科学校”。

1987年10月,学校被列为中德政府间合作项目单位,学校领导体制改为当时的国家教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领导,由浙江省政府管理。同时确定校名不再使用“浙江大学附属”字样,全称为“杭州高等专科学校”,使学校真正开始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

1987年,部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2年4月,当时国家教委根据中德政府代表合作办学需要,批准学校为中德政府培养 高等应用性人才的试点高校,校名改成“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 所有专业均改为四年学制,招收本科生。

1999年10月,学校举行与浙江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签字仪式。

2000年,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正式变更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

浙江科技学院时期

2001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

2003年,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筹)、浙江省轻工业学校并入浙江科技学院。

2007年,浙江科技学院原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筹)部分终止办学,并入浙江教育学院 (今浙江外国语学院)。同年年2月2日,浙江科技学院启动校标设计工作,通过全校投票评选最终确定学校校标,于9月19日正式启用。

2009年,学校被增列为立项建设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9年3月,为加快推进浙江教育学院新校建设,同意将原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建设工程项目业主变更为浙江教育学院。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确定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名单。

2017年,更名浙江科技大学列入浙江省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9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关于我省2019年拟提出设置申报高等学校基本情况的公示》。浙江科技学院申请建校名称为浙江科技大学。

2023年2月1日,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二期项目签约仪式在安吉县举行。

2023年2月27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3年第一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浙江科技学院拟更名浙江科技大学。

2023年6月29日,杭州市留下小学(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成为浙江科技学院附属留下小学。

2023年11月20日,教育部公示:拟同意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大学时期

2023年11月30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

2024年1月18日,浙江科技大学揭牌仪式在小和山校区举行。

2024年4月24日,浙江科技大学慈溪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慈溪举行。

2024年1月18日浙江科技大学揭牌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5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

浙江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

本科专业

浙江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浙江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浙江科技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

浙江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造价

浙江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轻化工程、环境工程

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摄影、表演

浙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学院

德语

浙江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商务汉语

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工程师学院

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管理方向)、工业工程(智能制造方向)

浙江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浙江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浙江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近1700名,专任教师13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5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0%;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顶尖和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近120人次。

类别

名单

全国优秀教师

王建

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

张立庆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罗战友

浙江省优秀教师

王建华、张立庆、罗朝盛、岑岗、毛建卫

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

张立庆、罗朝盛、岑岗、曹敏、黄雪英

省级教学团队

物理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张立庆)、轻工技术专业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林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罗朝盛)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十三五”省一流学科6个。

“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负责人

一级/二级学科

所在学院

1

机械工程

张云

一级学科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

郭少华

一级学科

建筑工程学院

3

化学工程与技术

毛建卫

一级学科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4

设计学

徐迅

一级学科

艺术设计学院

5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项新建

二级学科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6

计算机应用技术

叶绿

二级学科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7

制浆造纸工程

胡开堂

二级学科

轻工学院

8

基础数学

陶祥兴

二级学科

理学院

参考资料:

“十三五”省一流学科(B类)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负责人

所在学院

1

机械工程

李其朋

机能学院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项新建

电气学院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雷景生

信息学院

4

土木工程

罗战友

建工学院

5

生物工程

刘士旺

生化学院

6

数学

陶祥兴

理学院/大数据学院

参考资料:

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所在学院

学位类型

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能学院

学术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能源装备与节能环保技术

创意设计与制造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

先进制造与信息化

0814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建工学院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建造与管理

工程仿真计算与统计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生化学院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与工程

0833

城乡规划学

/

建工学院、经管学院

0855

机械

/

机能学院

专业型

0857

资源与环境

/

环资学院

0858

能源动力

/

机能学院

0859

土木水利

/

建工学院

文学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

人文学院

1351

艺术

/

艺术设计学院

经济管理学

0252

应用统计

/

理学院、经管学院

0254

国际商务

/

经管学院

理学

0701

数学

基础数学

理学院

学术型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数据科学与工程

0702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理学院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

光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浙江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大学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实践教学平台3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40余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0余门,国家级、省部级教材(项目)60部(项),11个专业通过中外专业认证。

类别

名称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设计、轻化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土木工程、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城乡规划、生物工程、轻化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动画

省级“十二五”优势专业

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车辆工程、通信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汽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工程实践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浙江科技大学-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基于能力的机械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赵东福)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不全)

现代绘画赏析

省级精品课程(不全)

物理化学、VB程序设计、无机及分析化学、机械制造基础、有机化学、艺术概论、机械设计、女装设计、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生产与运作管理、计算机辅助教育、离散数学、大学物理、管理信息系统、钢结构基本原理和建筑钢结构设计、有机化学实验、《论语》导读、组件软件开发

教学成果

主要成果获奖及教师获荣誉称号一览表(部分)

序号

奖项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获奖单位/教师

颁发单位

1

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省级

2022年

徐理勤、Frank

Kemper、范佳静、 文献民、杨志卫、张 云莲、戴芹、单建 奋、王兆义、陈军统

浙江省人民政府

2

2016中国机器人大赛 优秀参赛单位

国家级

2016年

浙江科技学院 中德工程师学院

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 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2016中国机器人大赛

机器人旅游项目最佳组织奖

国家级

2016年

浙江科技学院机器

人旅游队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图书馆纸质图书210.5099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9.03万册),电子图书538.0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794种(其中小和山馆414种,安吉分馆380种),中外文电子期刊约45.97万册,书籍的学科覆盖面涉及工、理、文、经管、教育等各领域;订购了CNKI清华同方大总库、超星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博图外文电子图书、Springer外文电子图书和期刊、Elsevier全文数据库(3个学科)、SCIE(含JCR)等数字资源库30个,其中自建3个,数据库内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

学术期刊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校标

浙江科技大学校标浙江科技大学校标

浙江科技大学的校标以现代的设计元素、独特的设计语汇按黄金比例分割而成。形体按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比例形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突出表现学校崇德、尚用、求真、创新、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黄黑色、阶梯状、有机相融的设计图形,充分体现学校为社会服务、与国际接轨、阶梯式前进、跨越式发展、坚持提升自我、不断发展壮大、立足于华夏大地、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信心和勇气。设计图案中的黄色象征着生命、朝气与活力,黑色象征着严谨、沉稳与理性。黄黑二色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办学活力和现代感,更体现了学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办学治校理念。

精神文化

校训

崇德、尚用、求真、创新

英文译本:Virtue and Truth,Practicality and Creativity。

德文译本:Tugend und Wahrheit,Praxis und Innovation。

浙江科技大学校训石浙江科技大学校训石

“崇德”:“崇”,指推崇、尊崇、推重;“德”,指人的道德、德行、品质、品格。《尚书·周书·微子之命》:“惟稽古,崇德象贤。”《周易·系辞上》:“崇德而广业。”魏王弼注:“穷理入神,其德崇也;兼济万物,其业广也。”《礼记·王制》:“上贤以崇德。”该校秉持“崇德”精神,既尊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推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悉心培育莘莘学子崇仰高尚道德之情怀,更突显学校致力于为祖国煌煌伟业培养输送更多德才兼备建设者接班人之根本办学目标。

“尚用”:“尚”,指尊崇、崇尚。《广雅》:“尚,上也。”“用”,指运用、应用。《说文》:“用,可施行也。”《周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尚用”也为宋代浙江思想家陈亮叶适等人崇尚事功思想之精华,传承千载,绵延不绝,乃为今日浙江精神之渊源。该校秉持“尚用”理念,着意彰显崇实尚用、知行合一、学术愈精、能力愈强、应用愈广、贡献愈著之办学特色与决心。

浙江科技大学校训篆体印章浙江科技大学校训篆体印章

“求真”:“求”,指探索、追求。《玉篇》:“求,索也。”《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真”,即本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该校秉持“求真”精神,昭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实事求是、探索规律、严谨治学、终身学习之坚毅信心。

“创新”:“创”,开始、创造、创建。《广雅》:“创,始也。”《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国语·周语》:“以创制天下。”“新”,初生之物,与“旧”相对。《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郑玄注:“君子日新其德,常尽心力不有余也。”该校秉持“创新”精神,以之为灵魂,为动力,体现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开拓进取、锐意前行、追求卓越、实干进位之不懈追求。

校歌

《浙科大树》

词:王建华 曲:包卫党

含蓓蕾芬芳,怀成才志向

我们相聚在人间天堂

山环水抱,李白桃红

绿色校园我们激情飞扬

立求是根本,追卓越梦想

我们成长在钱江之畔

崇德尚用,求真创新

青春毅行我们鸿志远方

啊,浙科大树,是你,是我

栉风沐雨,蓬勃向上

啊,浙科大树,树木,树人

杏坛枝繁必叶茂

科学人文共滋养

迎八面来风,蓄五洲精华

我们收获在礼义之邦

苍穹无涯,惟学无际

文明未来我们共同开创

啊,浙科大树,守正,守望

使命神圣铸灵魂,建功立业成栋梁

校区情况

编辑

浙江科技大学拥有小和山、安吉2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900余亩。

小和山校区

浙江科技大学小和山校区位于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在杭州市西湖区西溪湿地畔。 校区建有学生活动中心,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建筑外形如水晶,总建筑面积6810平方米,座位数1156个。

安吉校区

浙江科技大学安吉校区位于湖州市安吉县孝源街道中德路1号 ,校区建有115间多媒体教室、6个公共计算机房、9个语音实验室以及基础实验室、图书馆、风雨操场、学生活动中心等学习生活设施。校区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安吉地域文化融合,以“竹”为主要元素,建设了新竹书院、劲竹书院、雅竹书院、翠竹书院、秀竹书院、怡竹书院6个书院。

现任领导

编辑
浙江科技大学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赵东福

校长、党委副书记

陈建孟

党委副书记

单胜道、张日向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平、李其朋、梁荣华、侯北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华

党委委员

徐华军、应荣球

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编辑

姓名

备注

胡军

1985年毕业于电机专业,香港理工大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制衣学系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香港纺织生物工程及信息学会董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准与检测委员会委员。ISPO全球设计大奖评委

林乾乾

2005~2010为我校中德2+3专业化工专业就读,期间还曾赴德国学习一年,浙江大学硕士,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2017年回国,现为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子学和材料物理

祁刚

199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流行趋势研究员,获“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2008年获得中国服装最高奖金顶奖

胡晓明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浙江骊谷服饰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

钟健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坚持我的”品牌设计总监

陆敏超

2004届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2009年参加COCOON中国国际女装设计师大奖赛获金奖,由杭州市政府出资选派到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现担任Less女装总设。2014年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

江燮平

1993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现任素非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耿怡静

1993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1994年至今创办杭州罗马情怀服饰有限公司任首席设计师,2001年被 杭州市政府评为“杭州市十大服装设计师”

郑孟琳

2005年被评选为“杭州十佳设计师”,2008年获时尚先生设计师

华宇谷

1997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杭派女装最早的推动者之一,曾与同学开创“樱之秀”等杭派女装品牌, 现 任上海亦谷时装公司董事长

李樱

1993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与同学创立“樱谷”品牌,作品成为杭州学院派的代表之一,并开创了杭州少女装设计的新天地,2001年被杭州市政府评为“杭州十大服装设计师”

陈书新

1994年-1998年就读,服装设计专业,上海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兰金美

1997年-2001年就读,服装设计专业,中国著名少数民族服装设计师,"畲凤”品牌创始人杭州畲凤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2009年获杭州优秀设计师品牌,2014第二届中国畲 族服 饰设计大赛金奖,2016中国民族服饰展演获优秀设计师奖,中华杯国际女装设计大赛优秀奖等

何艳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中国内地女演员,艺名何彦霓

郭许炜

别名小小白,2006年-2010年动画设计专业毕业,中国知名Coser,2006年加入杭州304社团,2007年组建学校动漫社“IN”

邵千均

1994届机械系机制(师范)专业毕业,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宁波大学副校长

陈奕

1997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浙江传媒学院动画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协会会员、浙江省 动画协会理事、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 ,时光坐标数字影像创始人、总经理

魏平岩

计算机系毕业,全国公安系统十佳青年、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现任杭州富阳市委常委、公安局长

周峰

1983届化工专业毕业,任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

陶椿

1993届机械系机制专业毕业,现任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刘健

1996届机械系机制专业毕业,现任杭州水表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陆春校

1992届机械系机制专业毕业,现任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通信光缆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电信电缆协会通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路楠

1993年机械系机制专业毕业,现任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郑旭晨

1985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 章获得者

王鹏翀

1998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在

1987年制浆造纸专业毕业,现任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嵇俊

1987年毕业,现为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王敏

1982年-1985年,制浆造纸专业毕业,浙江仙鹤股份董事长

刘晖

2012年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杭州辣妈汇电子商务公司创始人兼CEO

章瓯雁

1992年-1996年在我校就读,现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教授。获得 国家优秀指导教师,入选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才

夏峰

2003年-2007年在我校就读,现任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曾获浙江省青年 五四奖章、宁波市企业家新秀奖等荣誉称号,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章芝君

2002级环艺,环球旅行家,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拍客,出版图书作品《阳光下的清走》、《旅行 邂逅文艺范儿》等

叶丹

1996年-2000年就读,服装设计专业,资深电台主持人,专业作者,著有《我只是想看看世界其他角 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项敢

1993年-1997年就读,服装设计专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服装设计师,温州市服装行业 名师名家,浙江省流行协会理事,温州市服装商会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素丝五緎创意工作室创始人

陈航

1999届信息学院毕业,钉钉CEO

所获荣誉

编辑

时间

荣誉

2022年2月

浙江科技大学电工、车工、钳工,入选首批浙江省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及开展职业(工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