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水蜜桃 编辑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奉化水蜜桃奉化水蜜桃

奉化水蜜桃,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史料记载,奉化栽桃已有2000多年历史,水蜜桃已经成为奉化区的传统名果,也是中国四大传统名优桃之一。198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落叶果林分类学》一书,称奉化水蜜桃是“我国水蜜桃中最有名的品种”;国内外桃子专家也一致评价“奉化水蜜桃品质为全国之最,堪称中国第一桃”。自1996年奉化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以来,奉化水蜜桃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成为奉化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02年8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奉化水蜜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10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奉化水蜜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奉化水蜜桃

产地名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

品质特点:肉质细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87号

批准时间:2002年08月29日

产品特点

编辑

品种特性

奉化水蜜桃被誉为“中国之最”,有“琼浆玉露,瑶池珍品”之誉,并以其果型美观、肉质细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皮薄易剥、入口即溶。

奉化水蜜桃于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单果平均重125克。果实呈圆形或卵圆形,果顶稍尖,两半中间缝线浅而明显,果皮淡黄绿色,阳面有红晕,皮薄而韧,易剥,果肉黄白色,近核处紫红色,肉质细而柔软,汁液多,味甜而芳香,可溶性固形物13%一15%,粘核。

奉化水蜜桃奉化水蜜桃

营养成分

奉化水蜜桃果肉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C及大量的水分,可起到养阴生津、补气润肺的保健作用。每100克果肉中含糖7—15克(玉露桃在12克以上),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4—0.8克,脂肪0.1—0.5克,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0.01—0.02毫克,维生素:毫克,类胡萝卜素1.18克。

甄别选择

挑选正宗水蜜桃,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果顶,揭开果柄,正宗奉化水蜜桃,里面的果肉会呈现粉红色或紫红色;

二是闻果香,正宗奉化水蜜桃,会透露出甜蜜香气;

三是看果核,正宗奉化水蜜桃的果核和果肉是相连的,其果核呈现粉红色或紫红色。

产地环境

编辑

土壤地貌

奉化水蜜桃主要种植地为坡度小于20度的低山缓坡,平原地区也有少量种植;土壤以砂壤、砂砾壤土为主,少量为通透性较好水稻土;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最好≥10克/千克,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pH值5.1—6.7,适宜种植水蜜桃。

水文情况

奉化水蜜桃因桃树对水分要求较低且主要分布于低山缓坡,灌溉用水主要以山地积水塘、积水池内所积蓄雨水为主;平原地区以内地河道水灌溉,当地无大型企业和高污染企业,水质质量良好。

气候情况

奉化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3℃,降雨量1350至1600毫米,日照时数1850小时,无霜期212天,绝对最低温度-15℃,低于7.2℃的低温积累85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南方水蜜桃栽培。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地处北纬29º24’32”—29º47’25”,东经121º04’05”—121º46’42”之间,浙东低山丘陵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奉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栽桃条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疏松且显微酸性,排水性能良好,适宜水蜜桃栽培,是全国水蜜桃栽培的重点产区。奉化属低山丘陵地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疏松且显微酸性,排水性能良好。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良好的自然条件为水蜜桃的营养和生殖生长提供了必备的基础。充足的光照条件及夏季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又非常有利于水蜜桃的养分积累和果实着色。低山丘陵种植,远离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造就了鲜甜芳香、绿色环保的独特优良产品。

奉化地理奉化地理

历史渊源

编辑

奉化水蜜桃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质优异,历来被誉为“琼浆玉露”、“瑶池珍品”的仙桃寿果。

1983年开始,奉化已经连续举办了33届奉化水蜜桃节、水蜜桃旅游文化节、桃花马拉松等重大活动。

1996年,奉化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奉化水蜜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逐步形成种植、经营、科研相结合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产品主要销售到宁波、杭州、上海等各大城市。

1996年,奉化成立水蜜桃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市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培育出了以“湖景蜜露”、“玉露”桃为主的30多个品种体系,还创新出了一套“一轻(轻剪长放)”、二重(重视土壤改良、重视夏季修剪)、三疏(疏花与梳果)、四套(专用袋套袋)、五防(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体系。

2001年,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被国家外专局列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以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和项目工作,与日本、意大利、德国、美国、西班牙、荷兰、捷克等国外果树专家进行技术交流,成功引进了赤月、大玉白凤、白丽等国外水蜜桃品种56个。

2006年,实施了奉化水蜜桃东扩计划。

2015年,白丽水蜜桃新品种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进一步优化了奉化水蜜桃品质,提高了桃农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桃研所加大自主品种选育力度,建立了水蜜桃种质资源圃25亩,收集整理了水蜜桃品种150余个,并先后选育出果大、色泽艳丽、质优的新玉、丹霞玉露、圆梦、黄金蜜系列等水蜜桃新品种。

2016年起,实施了《奉化区水蜜桃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补贴实施办法》,年均下拨经费达50万元以上。

2018年,创建了奉化水蜜桃为主导产业的第一批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水蜜桃特色农业强镇。

2020年,出台《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安全品牌培育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对“三品一标”的获证主体进行奖励。

奉化区依托奉化水蜜桃研究所,做好种质资源圃的栽培、管理、保存及利用工作,至2022年完成200个不同品种桃资源的收集保存及资源库建设工作;新建两个标准化水蜜桃苗圃基地,加强桃苗脱毒处理,为全区提供高品质健康桃苗,并规范桃苗市场交易。加强传统名桃的传承和发扬,完成玉露桃的提纯复壮工作。

生产情况

编辑

2008年,奉化水蜜桃总栽培面积4.6万亩,总产量4.5万吨。

2010年开始,奉化推广赤月、大玉白凤等早熟水蜜桃品种面积约3000余亩,推广清水白桃、白丽等中晚熟水蜜桃新品种面积约5000多亩。

2011年至2015年,奉化全区新栽培面积在20亩以上的水蜜桃规模种植户324户,其中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21户,新增规模种植面积1.38万亩。

2016年,奉化全区水蜜桃栽培面积达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7万亩,实现产值6亿元左右。

2017年,奉化水蜜桃形成了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相配套的30个主要栽培品种体系,投产的早熟水蜜桃面积在3000亩左右,产量达3000吨,产值2400万元左右。奉化水蜜桃总面积达到5万多亩,投产面积3.8万亩,总产量4万多吨。

2020年,奉化水蜜桃栽培面积5.3万亩、总产量5万余吨、总产值近6亿元。建成了5000亩以上的溪口镇、萧王庙街道、锦屏街道三个水蜜桃现代示范园区,发展了新建、林家、西圃等千亩以上水蜜桃专业村11个,形成了自溪口镇至尚田、西坞镇一带的水蜜桃基地走廊。

2021年,奉化区水蜜桃销售总产值达5.22亿元,比去年增加0.77亿元,增幅17.3%。

2022年,奉化区水蜜桃产量3.5万吨,年产值近5亿元。

奉化水蜜桃奉化水蜜桃

产品荣誉

编辑

1984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落叶果树分类学》一书,称奉化水蜜桃是“我国水蜜桃中最有名的品种”。国内桃子专家也一致赞誉“奉化水蜜桃风味与品质为全国之最,堪称中国第一桃”。

1996年,奉化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

1998年至2001年,奉化水蜜桃两次被浙江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

2001年,在中国农博会上,奉化水蜜桃被评为全国农业名牌产品,同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定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2001年至2003年,奉化水蜜桃在浙江举行的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连获优质农产品金奖。

2002年8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奉化水蜜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10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奉化水蜜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编辑

地域保护范围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

质量技术要求

1、外形:近圆形,果顶平或略尖,顶洼浅,梗洼较深而狭。

奉化水蜜桃

2、果实大小

(1)特级果纵经大于等于65毫米,横经大于等于67毫米,重大于等于150克;

(2)甲级果纵经大于等于60毫米,横经大于等于61毫米,重大于等于125克;

(3)乙级果纵经大于等于57毫米,横经大于等于57毫米,重大于等于100克。

3、色泽

(1)果皮色泽:果皮底色淡黄白色,向阳部分带红晕或有小红点,色泽艳丽,果密生茸毛,缝线浅但较明显;

(2)果肉色泽:乳白色,近核处紫红色。

4、果皮:中厚而韧,极易剥离。

5、果肉:特级果肉厚大于等于32毫米,甲级果肉厚大于等于20毫米,乙级果肉厚大于等于18毫米,肉质细软,有少量粗纤维,汁液多,味鲜甜而有芳香,粘核。

6、果核重:小于等于8克。

7、可溶性固体物含量:大于等于13%。

8、总酸:小于等于0.248克/100毫升。

下一篇 邱隘咸菜

上一篇 奉化芋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