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嗣子 编辑
嗣子,读音是sì zǐ,汉语词语,意思是有继承权的嫡长子的称谓。
中文名:嗣子
外文名:heir;adopted son
拼音:sì zǐ
释义:有继承权的嫡子的自称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
注音:ㄙˋ ㄗㄧˇ
1.有继承权的嫡子的自称。
2.作为继承人的嫡长子的称谓。后来,泛指嫡长子。
3.称呼过继者。
4.过继者的自称。
5.日本各棋家对预定继承人的称呼。也称迹目。
《史记·五帝本纪》:“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
《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汉书佞幸而传》‘红阳侯立嗣子融,从淳于长请车骑’。颜师古注:‘嗣子谓嫡长子当为嗣者也。’昌黎《刘统军墓志》云:‘子四人,嗣子纵,长子元一,次子景阳、景长。’
《节度使李公墓志》:‘公有四子,长曰元子,次曰元质,曰元立,曰元本。元立、元本皆崔氏出。葬得日,嗣子元立与其昆弟四人,请铭于韩氏昌黎。’
所谓嗣子,与《汉书》正同,皆所谓嫡长子。盖庶出之子虽年长,因系庶出,而不得为嗣子。故《刘志》于嗣子之下,又云长子元一,而《李志》于长曰元孙,次曰元质之下,又以元为嗣子也。古人严于嫡庶之分,即此可见。”
《诸葛亮治蜀》:“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