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濂 编辑
高濂,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藏书家,字深甫,号瑞南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戏曲名于世。约生于嘉靖初年,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能诗文,兼通医理,更擅养生。所作传奇剧本有《玉簪记》、《节孝记》,诗文集《雅尚斋诗草二集》、《芳芷栖词》,其养生著作《遵生八笺》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另有《牡丹花谱》《兰谱》传世。
别名:字深甫,号瑞南
所处时代:明代
出生地:浙江杭州
主要成就:所作《玉簪记》被评为“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之一
主要作品:传奇《玉簪记》、《节孝记》及杂著《遵生八笺》等
本名:高濂
信仰:道教
民族:汉
职业:戏曲作家
高濂
高濂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明史无传,精通音律,“能度曲,每开樽宴客,按拍高歌以为娱乐”,“又尝聚邻人为说宋江故事”。所谓诗词歌赋,鉴赏文物,无所不涉,琴棋书画,茶酒烹调,无所不通。家境富裕,隐居西湖,徜徉山水之间,“尝筑山满楼于跨虹桥,收藏古今书籍”,且以宋本为多,因之得以博览古今。所作《玉簪记》脍炙南北。其词风清丽和婉,独具一格。著有《雅尚斋诗草》初二集,《四库总目》、《玉簪记》及《节孝记》传奇各一本,《曲录》、《节孝记》分上下二帙,上帙写陶潜之《归去》,下帙写李密之《陈情》,在传奇中别成一体。此剧《传奇品》作马瑞兰作。又作有《遵生八笺》十九卷,《四库总目》专言服食之事,可见明代社会习尚之一斑。
《玉簪记》剧照
高濂还常练古人研创的“六字诀”,并在《四季却病歌》中道出了其精要所在。歌曰:“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饮食方面,高濂首先重视饮用水的质量,并提出宜用雨雪露之类的“灵水”。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不是所有自天而下的水都宜饮用,如“暴而霪者,旱而冻者,腥而墨者,极檐者,皆不可食”。
百合花
对季节性养生,高濂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遵生八笺》中就写道:冬月宜服枣汤、钟乳酒、枸杞膏、地黄煎等药物,以养和中气。此外,还可对症服用药粥类调补,如杏仁羊肉粥、红枣粥、参芪鸡汁粥及萝卜粥等。
除食补外,高濂还非常重视药补和药疗,并辑“草还丹”、“草灵丹”、“霞天膏”、“女贞膏”、“却老七精散”、“万病黄精丸”等多种药方。其中,“万病黄精丸方”为:“用黄精十斤净,洗蒸令烂熟,白蜜三斤,天门冬三斤,去心蒸令烂熟”。然后,“上三味和匀,置于石臼内,捣一万杵。再分为四剂,每一剂再捣一万杵,过烂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温酒服下,日三,不拘时服”。常服之,“可延年益气,治疗万病”。
多藏书,建书楼“山满楼”、“妙赏楼”于杭州虹桥。对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史等,兼收并蓄,且多医书,被黄丕烈誉为“明中叶大藏书家”。万历十九年(1591)刊刻有《遵生八笺》19卷,为总结中国历代以来日常生活体验的集大成著作,旁及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知识修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遵生八笺》第六笺《燕间清谈笺·论藏书》,谈及鉴别版本尤为精通,对鉴别宋版图书论述深刻,以及明代伪造宋版书的种种手段作过详细的论述,揭露明人书商作伪之手法是“将新刻模宋版书,特抄微黄厚宝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妆摩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尾,仍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残伤旧迹,或置蛀米柜中蚀作透漏蛀孔”。劝“收藏家当具真眼辩证”;对古籍保护之法亦有创见,他的经验极受后来藏书家和版本学家的重视。论其刻书应精校,以医书为例,错一字将后患无穷。藏书印有“妙赏楼藏书”、“五岳贞形”、“高氏鉴定宋刻板书”、“武林高瑞南家藏书画印”、“武林高氏瑞南藏书画记”、“武林高深甫妙赏楼藏书”、“高丙家藏”、“古杭高氏藏书印”等。
高濂的藏书观颇具实用意识,曾自述藏书曰:“梦寐嗜好,远近访求,自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者、二氏经典,靡不兼收。故尝耽书,每见新异之典,不论价之贵賎以必得为期。”
高濂藏书
燕闲清赏笺
作者名称 高濂
玉簪记
作者名称 高濂
遵生八笺
作者名称 高濂
作品时间2010-10-1
清修妙论笺
作者名称 高濂
书画鉴别
明代养生画
综而论之,高濂从阴阳好合的性生活,入房有术的性技巧,勿作妄想的性心理,勤服药物的性保健,处色莫贪的性道德,具体地阐述了节欲观,丰富了中国性学研究的内容。值得指出的是,高濂所处的明代,正是理学盛行的年代。他摒弃“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进行性文化的探索,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同时,他的节欲理论也不免留下其时代的局限遗迹。除此之外,高濂在《起居安乐笺.人事诸忌》中,还提出了节欲的另一方面,即特殊情态下的性禁忌,认为大喜大怒,男女热病未好,新产月经未净,酒醉饱食之后,俱应节欲而不可交合。
《玉簪记》
原是取材于《古今女史》,写南宋时陈娇莲与母亲避金兵乱,途中走失,娇莲入金陵城外女真观为女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应试落第,不愿回乡,也寄居观内。一日妙常乘月明弹琴,潘生寻琴声来访。潘生奏“雉朝飞”,妙常奏“广寒游”,情意愈合,潘生遂以情挑,妙常以礼相拒。又一日,妙常在屋中假寐,潘生来访,在书桌上得妙常题情诗,遂共明心愿。一夜,潘生赴约会途中,被姑母训诫,又逼他早日赴试,并亲送至江畔。妙常私雇小舟,追赶上潘生,以玉簪为表记相赠,潘生酬以鸳鸯扇坠,二人相泣而别。后潘生及第授官,得以成婚。全剧共34出。从第16出“弦里传情”(即“琴挑”)起,再通过“旅邸相思”、“媒姑议亲”、“偷诗”、“姑阻佳期”(即“姑阻”)、“知情逼式”(即“逼试”)、“秋江哭别”(即“秋江”)等出的发展,矛盾逐一展开,感情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秋江”的别离,是最初的别离,又是最后的相聚,昆曲中处理得悲戚,而川剧中的这出则是出名的喜剧,又叫《陈姑赶潘》。
《遵生八笺》 共十九卷。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却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
高濂养身著作《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乃是一部养生宝典,据说宋美龄亦对之推崇不已。这与时下所谓小资必读书的《闲情偶记》可视作“双璧”。笺中内容极为丰富,其养生思想是重视形、气之调养,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