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道 编辑

旧地名

冀南道冀南道

民国二年(1913年)1月,民国政府废府存道,改州为县。直隶省将全省分为渤海道、范阳道、冀南道、口北道等四道。冀南道辖原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及冀、赵二州共计38县,冀南道观察使先驻邢台,6月后移驻大名县,民国三年(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驻地、辖县不变。民国17年(1928年),南京政府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撤大名道,辖县直属河北省。

1937年七七事变,10月15日日军占领顺德市(邢台),华北委员会设伪冀南道辖华北地区32县,道尹驻顺德(邢台),1940年7月1日划缩道区,将伪冀南道分设为顺德道和冀南道,其中顺德道辖今邢台地区15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冀南道

政区类型:旧地名(地级)

始置年代:民国二年(1913年)

政府驻地:大名县,邢台县

所属地区:直隶省,河北省

下辖地区:邯郸 邢台 大名 濮阳 东明

地理位置:冀鲁豫交界一带

存在时间:1913年-1914年,1937-1941年

北洋政府冀南道

编辑

冀南道公署

冀南道各道官员称观察使,观察使公署分置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科,各科科长由观察使呈省行政长官转请国务总理任命。冀南道等级为要缺、二等,冀南道观察使驻大名县,道尹公署在大名城内道前街路北。

行政区划

道署驻地:大名县(初期曾在邢台县驻半年多)

辖原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及冀、赵二州,共38县

原大名府辖:大名、元城、南乐、清丰、东明、濮阳、长垣;

原顺德府辖:唐山、内丘、任县、邢台、巨鹿、沙河、南和、平乡、广宗;

原广平府辖: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邯郸、成安、威县、清河、磁县;

原冀州辖:冀县、衡水、南宫、新河、枣强、武邑;

原赵州辖:赵县、柏乡、隆平、临城、高邑、宁晋。

日伪冀南道

编辑

冀南道公署

1937年七七事变,10月15日日军占领顺德市(邢台),华北委员会设伪冀南道辖华北地区32县,道尹驻顺德(邢台),1940年7月1日划缩道区,将伪冀南道分设为顺德道和冀南道。

设在顺德的“伪冀南道公署”第一任道尹任国梁.在职不到一年便换成王季章。王季章是冀东一带人,在职时间最长,约四年多。一九四一年改为“顺德道公署”后,他仍任顺德道道尹。四三年以后王季章被调走。顺德道道尹一职暂由范兴伯代理。不久.即换成叶荫南。叶荫南在职不到一年,又换成了王文琳。

这是“日伪时期冀南道”、“顺德道”,前后几位道尹更替的概况。

它的组织机构情况是:

“伪顺德道公署”设一室六科.即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警务科、宣传科。

民政科科长周剑新后出任内丘县县知事。建设科科长王秉章、教育科科长徐文九,督学高寿山。警务科科长何一之,后出任冀县县知事。

日伪冀南道辖县

道尹驻地:顺德(邢台县)

成安县、肥乡县、赵县、清河县、南宫县、磁县、高邑县、赞皇县、宁晋县、邯郸县、永年县、任县、南和县、沙河县、内邱县、临城县、平乡县、巨鹿县、威县、邢台县、柏乡县、尧山县、隆平县、广宗县、广平县、鸡泽县、大名县、濮阳县、东明县、元氏县、曲周县、南乐县、清丰县

下一篇 邯郸专区

上一篇 河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