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佛研究所 编辑
斯坦福大学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简称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是美国西海岸著名的公共政策智囊机构,由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赫伯特·胡佛于1919年创建。研究所对美国新保守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运动影响很大,2001年开始出版《政策评论》(Policy Review)。
胡佛研究所
胡佛研究所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史料文献收藏地之一。如今,胡佛研究所每年的经费预算达到25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由保守团体和大公司捐助的,像埃克森·美孚、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宝洁等都是研究所的捐助大户。另外,斯坦福大学的资助占总预算的15%。
胡佛研究所现今已经拥有160万册藏书,6万多个微缩影片文件,4300类约4000万件档案和25000多种期刊,供学者研究调用。该所的研究和收藏主要围绕在“战争、革命与和平”三个主题上,因此这里的研究员大多主攻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学等学科。
1927年,胡佛还在劳拉斯·佩曼·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创立了其他几个领域的研究所,包括:德国革命研究所、俄国革命研究所。
1938年,为了真实反映该图书馆不断扩大的文献与藏书量,更名为“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图书馆”。
20世纪40年代末期,该研究所开始招募学者进行研究工作。
1956年改为现名。在二战以后,依靠胡佛最初的启动资金以及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卡内基基金会的慷慨资助,建立了数以百计的研究所、世界事务委员会、外交政策学会。
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始于1960年W ·格伦·坎贝尔担任所长后。此后,胡佛研究所逐渐成为在公共政策研究方面颇有影响的学术中心。
在1980年代的里根政府时期,胡佛研究所影响力非同一般。
胡佛塔
在研究会创建者看来,个人、经济和政治自由的原则,私有企业,代议制政府,这些都是最基础的。通过收集知识,产生各种想法并散播二者,研究会努力去确保和保卫和平,增进人类生存的条件,并限制政府侵入私人生活。
据报道,蒋家家属与胡佛研究所订立了合同,要求研究所必须在获得许可的前提下查阅日记、引述内容;如果日记中牵涉到目前还在世的人,则必须保密。胡佛研究所对这些珍贵的史料没有所有权,不过将可以“代管”50年。
去年4月,胡佛研究所因为公开宋子文档案而备受瞩目。由于宋子文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和外交部长等要职,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宋氏家族的长子,因此,胡佛研究所认为有关他的每件资料都很有价值。现在,关于宋子文的3万多件文件已陆续开放给学者阅览。
此外,胡佛研究所还收藏了一些中国人物个人档案和涉及中国事务的外国人档案,其中有:
宋子文,曾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中央银行行长等要职,有关他的资料最多,内容涉及上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政治与经济、战时的中美外交等。其中,他关于"西安事变"的日记,以及他二战时期与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谈话内容,都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张嘉森,曾任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胡佛研究所保存着他1947年给马歇尔和魏德迈将军的两封信。
张公权,曾任中国银行总经理、中央银行总裁。1960年代曾任胡佛研究所研究员。生前捐赠了其1945年到1946年在东北的日记。
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美国空军将领。抗战时在华组织美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其资料由其夫人陈香梅女士捐赠,多为抗战时期飞虎队及中美关系的资料。
斯诺夫人(NymWales),美国新闻记者、作家,是抗战时期在延安采访过毛泽东的美国记者斯诺的夫人。胡佛研究所收藏的是有关她的资料有个人信札、备忘录、照片、笔记等。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胡佛作为美国近代的一位总统,在美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生前将大量的文物、资料、古玩等捐献给母校,供建立胡佛研究所之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献资料和物品是他在天津生活期间的实物和文件。这里是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基地。历经几十年,这个民间研究机构目前已成为美国白宫研究亚洲及中国问题的权威咨询机构,它在美国国会和政府中拥有大量的会员,在美国主流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现在美国参众两院,凡涉及中国的问题,都要来咨询 胡佛研究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