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顺镇 编辑
和顺镇是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辖镇,位于腾冲市西南四公里处,东邻腾越镇,南邻清水乡,西邻荷花乡,北与中和乡接壤。
和顺镇面积18平方千米,辖3个行政村,有常住人口7531人(2017年)。
和顺镇先后获得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2005年) 、全国环境优美镇(2006年) 、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 、中国十佳古镇 、全国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小镇(2013年) 、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 、中国最美丽的十大乡村、云南旅游名镇、云南十大名镇等荣誉称号。 201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9亿元。
中文名:和顺镇
外文名:Heshun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地理位置:云南省腾冲市西南部
面积:18 km²
下辖地区:十字路社区等3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腾冲市和顺镇大庄村
电话区号:0875
邮政编码:670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7531人(2017年)
著名景点:滇缅抗战博物馆,八姓宗祠,和顺图书馆等
车牌代码:云M
方言:西南官话
公元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晚期,和顺盆地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南诏大理国时期,已形成具一定规模的村落。和顺古名“河上邑”,又称“阳温登”。
明成化年,改称“河上邑”。
嘉靖年间,改称“阳温登乡”。
和顺镇
清康熙四十一年,雅化为“和顺”,有取“和睦顺畅”之意。
清道光二年(1822年),改和顺练。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和顺乡。
1950年,设和顺乡和和顺公社。
1984年,复设和顺乡。
2001年,设立和顺镇。
截至2014年,和顺镇辖辖3个行政村(十字路村、大庄村、水碓村)。镇政府驻和顺镇大庄村。
位置境域
和顺镇位于腾冲市城西南4公里,镇中心位于东经98°28′,北纬25°01′,面积18平方千米,东邻腾越镇,南邻清水乡,西邻荷花乡,北与中和乡接壤。
和顺镇
地形地貌
和顺镇四周火山环抱,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座火山,中为马蹄形盆地 。境内最高海拔2190米,最低海拔1580米。
和顺镇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
和顺镇年平均气温15.2℃,年降雨量1520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分明,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水资源
和顺镇风景图
位于何顺盆地东侧的3处泉水,被和顺人分别称为“龙潭”、“酸水沟”、“陷河头”,是赋存于峰巢状的火山岩中的地下水,3处地下泉水年产量0.16亿立方米,汇成一条环村河道,围绕着主村落流淌。
土地资源
和顺镇面积17.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6809.49亩,人均耕地1.2亩,有林地面积7099亩,森林覆盖率61%,有水面面积721.6亩,草地面积85.9亩。
2012年末,和顺镇辖区总人口6706人,2187户居民。
2014年末,和顺镇居住有汉、白、傣、回等民族,其中汉族为主要民族 。有常住人口6825人,其中户籍人口2230户,有海外华侨18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7531人。
综述
2012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亿元,同比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672元。
2014年,和顺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93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1元。 1-9月,实现生产总值1.69亿元,占计划数2.256亿元的75%。
第一产业
2009年,和顺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4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1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24%,畜牧业收入9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33%,年末出栏肉猪2974头,肉牛94头;渔业收入7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32%;林业收入2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32%。
2012年末,和顺镇实现经济总收入8530万元,农业总产值437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400元,粮食总产量421万公斤。
2014年,和顺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28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1元。 1-9月,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782万元,同比2013年增11%。
第二产业
2009年,和顺镇实现第二产业收入2240万元。
2010年,和顺镇辖区内有腾冲经济园区,面积2.68平方公里,入住企业38户,主要为木材、石材、矿产品加工企业。
2014年1-9月,和顺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750万元,同比2013年增80%。
第三产业
2012年,和顺镇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00万元,带动或参与从事旅游的人员2800人,实现旅游净收入3000多万元。 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为1.15亿元,同比2011年增10%;贷款余额为3582万元,同比2011年增18%。
2014年,和顺镇全年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00万元。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1.79亿元,贷款余额7542万元。
城镇建设
和顺镇风景图
文化教育
和顺镇
有文化活动室6个、图书室6个、业余文艺宣传队1个,老年武术队1个,老年门球队1个,洞经音乐(桂香会)1个,舞龙、舞狮队各1个,戏剧(滇剧)演出队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0年,和顺镇辖区有镇级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3个,镇卫生院、所面积为11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0人,建有公厕10个,全镇垃圾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和顺镇辖区内,滇缅公路穿境而过。截至2010年,和顺镇镇主干道——和顺路为硬化的柏油路面,镇内到各村主干道基本为硬化的火山石块石路面。
截至2012年,和顺镇有公路8条,二级公路有2条6.8公里,等外公路6条21.2公里。公路呈现出四纵四横的特点。其中,四纵:腾梁路为二级油路,路线长5.5公里;和顺路为二级油路,路线长1.3公里;顺和路为等外路,块石路面,路线长4公里;环乡路:元龙阁—张家坡;上庄磨玉石—镇政府路为等外路,块石路面,路线长5.6公里;四横:庄桥路为等外路,路线长0.85公里;和顺镇政府—腾越镇路为等外路,沙石路面,路线长4.1公里;东山脚—益群中学—元龙阁路为等外路,弹石路面,路线长2.3公里;顺和路为等外路,块石路面,路线长4公里。
百岁坊
和顺镇百岁坊
改革开放后,新建、恢复了和顺顺和、文治光昌、冰清玉洁、盛媺幽光四座牌坊。柏联集团在2005年5月1日前恢复三座。
龙潭
和顺龙潭由地下涌泉形成,潭周边以精美石栏装饰,潭中建有石亭,潭畔有古木植物。元时龙古阁临潭而建。传说古时和顺有龙为患,和顺先民所以修潭敬龙。
滇缅抗战博物馆
滇缅抗战博物馆
博物馆2005年7月7日开馆,原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为博物馆题词,央视《面对面》栏目在这里制造了三期节目。接待了五十余位当年参加过滇缅抗战的美国老兵。
八姓宗祠
和顺镇八姓宗祠
洗衣亭
和顺镇洗衣亭
寺观
和顺元龙阁
中天寺:位于主村南侧山麓,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由山门、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天门殿、玉皇殿、三皇殿、关圣殿等组成。
财神殿:位于中天寺前,建于清道光十三年,由财神殿、戏楼、厢房组成。
三官殿:位于石头山,由两进院落组成,始建于清同治年间。
三元宫:位于主村绕入村口,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三元宫、观音殿、三宝殿组成。
土主庙:位于三元宫侧,始建于明以前,为三进院落组成。
文昌宫:位于土主庙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由大门、过厅、文昌殿、后宫、朱衣阁、魁星阁等组成。文昌宫为和顺历史上的教育中心,曾为和顺义学、两等学堂、女子师范、益群中学等校址。
元龙阁:位于水碓村龙潭边,为腾冲城郊胜景,背枕青山,前临深潭。由山门、龙王殿、三宫殿、魁星阁、百尺楼、观音殿等组成,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02年)。198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
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位于文昌宫侧,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于1928年集资创办,基身是
和顺图书馆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位于十字路村大石巷,2000年由腾冲政府投资,由和顺文化生态村课题组创办。弯楼子系近代腾冲著名商号“永茂和”主人李德爵弟兄建于家乡和顺的住宅,建筑为3个三坊一照壁的庭院组合成的建筑群,用地面积1176.4平方米,为和顺较典型的民国初期民宅建筑。
艾思奇
艾思奇
寸尊福
寸尊福
张德衍
张德衍,字宝廷,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受父之命参加州府武生考试,浩授都尉加蓝翎衔。张宝廷无心进取仕途,而到缅甸从商。因经营玉石生意成为巨富,英国驻缅大使聘为总代办,英国驻印缅总督,特请英国女皇授张宝廷金质奖章一枚。
张成芝
张成芝,字兰亭,和顺张家坡人,生于清同治辛未年(1871)。少年承继父业,到缅甸从商,开设“宝昌公司”。1932年11月,张兰亭因病在缅甸抹拱寓所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周国快 |
人大主席 | 余国硕 |
镇长 | 杨发恩 |
资料来源: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