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萨金特 编辑

托马斯·萨金特托马斯·萨金特

托马斯·萨金特,194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美国经济学家,擅长于总体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时间序列等领域。1987年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萨金特于1964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文学学位。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2003年任教于纽约大学。2017年6月,他加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组建“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聚焦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数量金融等领域,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经济与金融的分析预测中的作用。他还将亲自参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计算机语言与数量经济学等课程。2018年6月,北京大学决定授予萨金特教授“名誉教授”称号。

人物简介

编辑

托马斯·萨金特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J.Sargent),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曾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目前任教于纽约大学。自70年代初以来,萨金特一直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人物经历

编辑
1987年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至今。

1964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71年至1987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

1991年至1998年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2003年任教于纽约大学至今。

2017年加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组建“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任研究所所长。

2022年,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教授连同另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海纽约大学、张江集团在上海浦东张江共同创立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

研究领域

编辑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萨金特一直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萨金特对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大部分领域都有深入了解,其学术专长是动态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萨金特在宏观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与卢卡斯、巴罗和华莱士

《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1979;《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1985年;

《动态宏观经济理论》,1989。

萨金特教授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动态宏观经济理论》是欧美经济学以及培养研究生的典范读本。

出版图书

编辑

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作者名称 托马斯·萨金特

诺贝尔奖

编辑
2011年10月10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两位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J·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A·西姆斯共同获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解释政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方面的突出贡献。

演讲观点

编辑
2015年11月29日,美国经济学家、理性预期学派领袖人物、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Sargent)出席了鸿园第二届资本论坛。 

在谈到量化宽松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时,萨金特表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量化宽松带来的效果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严峻形势,萨金特表示,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够不够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