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湖晚坐 编辑
《后湖晚坐》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后湖晚坐时所见景致,及其悠闲情怀,大约作于诗人自颍州教授任上罢归后的几年家居赋闲之时。首联是写近景,通过浅水和荒城,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环境。颔联是写远景,写青林和白鸟,充满自由和生机,成为名句。颈联是抒发诗人的感慨,远离官场,隐居山林,名列苏门,颇感欣慰。尾联写归雁和暮鸦,寄托了诗人耿介自守的志气。
作品名称:后湖晚坐
外文名:后湖晚出
作者:陈师道
创作年代:宋代
作品出处:《后山集》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后湖晚坐① 陈师道
水净偏明眼②,城荒可当山③。
青林无限意④,白鸟有余闲⑤。
身致江湖上⑥,名成伯季间⑦。
目随归雁尽⑧,坐待暮鸦还。
字词注释
①后湖:在诗人老家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瀛奎律髓》题作“后湖晚出”。
②净:指湖水清。明眼:因湖水明净而觉眼前湖面一片明澈。
③城荒:指徐州城荒芜。此句言权且把徐州荒城当山林隐居。
④青林:青翠的树林。
⑤余闲:闲情逸致。
⑥身致:致身于。江湖:指隐士居住之处。
⑦伯季:古人以伯仲叔季作为兄弟排行的顺序。该句言文名成于苏门诸士之间。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故言伯季间,喻相差很小,难分优劣。
⑧“目随”句:化用嵇康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白话译文
明净的湖水使眼睛明亮,视觉阔原远,荒芜的城池原当作山来观看。深邃杳渺的青林内涵无限深意。悠然自得的白鸟安享几多悠闲。我这老病之身已在家居赋闲,一生诗名与黄鲁直(山谷道人)等当在伯仲之间。此时,我的目光随归雁而消尽才收回,还仍痴痴地坐等暮鸦飞还。
这首五律大约作于诗人自颍州教授任上罢归后,至绍圣(1094-1098)初期被召为秘书省这几年家居赋闲之时。
作品赏析
这首五律是写诗人后湖晚坐时所见景致,及其悠闲情怀。
前面两联写景不涉及人,但字里行间却隐然有一诗人在。晚坐后湖,首先扑入诗人眼帘的是后湖,故首句即写“水净”,也是因水之明净而觉眼前一片明澈,极写水之清亮。用“偏”字反映出乎寻常或意料的意思,具有强烈的感受语气:“那湖水竟是非同寻常的清澈啊。”次句写荒城。“城荒”,写诗人当时看见自己所居之城很荒僻。因城市荒僻而以为“可当山”,联系颈联的“身致江湖上”一句是说:尽管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隐于山林,只能隐于朝市,那么就把这座荒城权且当山吧。在意念之中,他便也就隐于山了。“偏”、“可当”,是诗人的感受、感觉,显示了在首联的带有主观感受色彩的景致外,还有诗人的存在。颔联写青林、写白鸟。暮色笼罩下,诗人看见远处青林中,不断地升腾起迷漫的雾气,蓊蓊郁郁,如同那青林怀着无限情意;又见白鸟时而停在湖边,时而集于树上,显得从容、悠然,仿佛极有余闲似的。其实,从这两句带拟人化色彩的景物描写中,读者又能够看到诗人自己:因为他遥望青林,其意无限,故觉青林似亦有无限之意;恰是他长时间(极有余闲地)瞩目白鸟,才以为白鸟也很有余闲。于写林、写鸟中,含蓄地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悠闲情怀。
颈联便明写诗人自己“身致江湖”,说明他此时正过着隐居生活,是一个无所羁绊的隐士(因而才能如此悠闲地长坐后湖,观赏着水、城与林、鸟)。“伯季间”,语本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又《晋书·王湛传》:“王济对武帝曰:‘臣叔殊不痴,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湛曰:‘欲处我于季孟之间乎?’”此处当指苏轼、苏辙门下诸君。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说:“子瞻、子由门下客最知名者,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秦少游,世谓之‘四学士’。至若陈无己(无己,陈师道的字),文行虽高,以晚出东坡门,故不若四人之著。故陈无已作《佛指记》曰:‘余以辞义,名次四君。’”后来陈师道、李廌与“苏门四学士”并称“苏门六君子”。
尾联写景亦写诗人自己。天色已晚,暮空中,雁儿急急归去。诗人纵目追随着它们的归踪,直至在视野中完全消失。雁已归尽,人却不能兴尽而归,诗人还在饶有兴致地坐等着暮鸦归来。人的闲散,情的闲适,于此又体现出来了。
此诗重复运用“白鸟”、“归雁”、“暮鸦”三种禽鸟意象,应是白璧微瑕。
陈师道的诗在艺术上的最突出之处,便是表面淡而实际丰腴,此诗亦然。虽出以淡淡的笔墨,诗味却是极其丰腴醇厚的。诗人将自已那种无案牍劳形、无尔虞我诈伤神的无拘无束的悠闲之态、自得之情,蕴于淡墨描绘的景物之中,清神幽韵,而又苍劲雅健。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晚坐湖边,眺望湖水荒城,于青林、白鸟的描写中显现赋闲家乡的悠闲情怀。后两联抒情,是诗人晚坐的感情活动。既有身在江湖名在苏门的自慰,又有目送归雁、追踪暮鸦的闲适,但这种闲散之情的背面是怨而不怒的含蓄表现。因为他毕竟是“名成伯季间”的有才之士,墨淡味醇是此诗艺术上的特点。
名家点评
元人方回评:“三、四一联,尤简而有味。”
清人冯班评:“第二句妙。”
清人纪昀评:“高爽。颓然自放,傲然自负,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九日寄秦觏
上一篇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