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博物馆 编辑

国家二级博物馆

磁州窑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

磁州窑博物馆位于河北省磁县磁州路中段路北磁州窑博物馆广场,是一所县级专题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内设四个主要展厅,另有序厅及过渡厅,展厅面积2524平方米。该博物馆于2006年12月竣工并开馆。

截至2019年8月,磁州窑博物馆馆存藏品14000件,其中一级文物52件(套),二级文物96件(套),三级文物1899件(套)。

磁州窑博物馆于2007年被评选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于2009年被评选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外文名:Cizhouyao Museum

地理位置:河北省磁县磁州路中段路北磁州窑博物馆广场

占地面积:7.8 亩

类别:专题博物馆

景点级别:AAA级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6:30

门票价格:免费

竣工时间:2006年

馆藏精品:长方形枕,花口瓶

博物馆等级:国家二级博物馆

藏品数量:14000件

历史沿革

编辑

磁州窑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

1987年,北京大学、河北省文研所、河北省原邯郸地区文保所联合对磁州窑遗址进行发掘,出土大量磁州窑器物及典型标本。

2005年,磁县政府批准筹建磁州窑博物馆。

2005年3月18日,磁州窑博物馆动工。

2006年12月,磁州窑博物馆竣工并面向观众开放。

建筑布局

编辑

磁州窑博物馆占地7.8亩,建设总面积5000平方米。该馆由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该设计结合了磁州窑的特点,在建筑形制上以“窑”为中心,以“弧”为展线,上下分两层,内设四个大展厅,并设有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文物修复室、陶吧等。

截至2019年8月,磁州窑博物馆展线总长度480米,展出文物400件,图片278张,其它辅助展品186件。该馆陈列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序厅——黑与白的艺术;第二部分:窑火初燃——北朝隋唐时期;第三部分:化境黑白——宋金元时期;第四部分:余韵悠长——明清民国时期;第五部分:美器由来——烧造工艺。

序厅——黑与白的艺术

磁州窑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

序厅外形为磁州窑典型的馒头窑形状,居于博物馆的中央位置。序厅圆形内墙以烧成色壁砖和匣钵为装饰,突出表现“窑”的氛围。正中墙体上有大幅“观台窑址”喷绘照片,照片上有馒头窑、漳河、黄土地和陈列标题“黑与白的艺术”。照片前面为黑白两块相互连接的落地长方体块石,分别镌刻着中英文前言。顶部装饰系两个层次构造的白地黑花大龙盆“龙纹”图案和龙凤罐“葵花纹”图案,外沿为放射状铝合金格栅吊顶,寓意磁州的泥土经过磁州窑的幻化,变为“黑与白的艺术”。悬挂于东壁的灯箱带和西壁的电视组合,与正面装饰共同构成序厅的第二层次。东壁灯箱带展示的是国际、国内各大馆的磁州窑藏品。西壁的电视组合滚动播放磁州窑博物馆简介。整个序厅采用深色陶砖地面。

第一展厅——窑火初燃

该展厅展览磁州窑北朝至隋朝的产品,展品多为以生产白瓷、黑瓷、青瓷为主的北方民窑。

第二展厅——化境黑白

该展厅是整个陈列的核心展厅,将各个时期的磁州窑文物,特别是宋金元鼎盛时期的器物集于一堂。该展厅展品有金代龙纹大盆、金代梅瓶、元代龙凤罐等。该展厅还包括瓷枕厅部分。该部分展出了宋金元不同时期的瓷枕百余方。

该展厅在传统的器物展示基础上,在内容设计上深“挖”瓷器的内涵,分别提炼出诗词曲赋150篇,装饰图案206幅,历史故事20则,装饰技法60种四项内容。设置了专门的展架,配以四个电视播放器分别滚动播放上述四项内容,同时,由动态展示转入静态显示,即在展线上另设置电子触摸屏,将上述四块内容装置进去,供观众触摸检索;同时,该展厅设置了书架,将涉及上述内容的有关书籍固定在展线上。

第三展厅——余韵悠长

该展厅一方面展示了明代磁州窑中心转向彭城窑,彭城成为“北方瓷都”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将田野考古和博物馆陈列这两个专业结合起来。该展厅有瓷片柜、瓷片架和一个可直接用手触摸的瓷片箱。大体量的瓷片墙则表现了观台窑址四个考古阶段的地层情况,反映窑址地层构造和地层风貌。与瓷片柜、架、箱和瓷片墙相连的是模拟遗址场景,场景面积12米×7.5米,现场为框架玻璃平面,高12厘米,玻璃板下面是布满瓷片和草丛的遗址原始地面。遗址背景片18米×3.2米,背景片前配置不同类型磁州窑的结构图和考古现场照片。

第四展厅——美器由来

该展厅占地726平方米,展示了磁州窑全场景生产工艺,采用1:1的比例,用实物、雕塑、模型、背景画、投影、灯光、拟声等手段,展现了取土、炼泥、成型、施工、装饰、入窑的制瓷全过程。

展出内容

编辑

馆藏文物

综述

截至2019年8月,磁州窑博物馆馆存藏品14000件,其中一级文物52件(套),二级文物96件(套),三级文物1899件(套)。

主要藏品

黑剔花鸟纹荷叶形枕

该藏品产于宋代(960年—1279年),瓷质,绘有一只站立枝头的黑色鸟。该藏品呈荷叶形枕状。

黑剔花鸟纹荷叶形枕黑剔花鸟纹荷叶形枕

白地褐彩婴戏荷鸭纹长方形枕

该藏品产于元代(1271年—1368年),瓷质,长方形,绘有婴儿在水中与鸭子嬉戏的场景。

白地褐彩婴戏荷鸭纹长方形枕白地褐彩婴戏荷鸭纹长方形枕

白地黑花芦雁纹腰圆形枕

该藏品产于金代(1115年—1234年),瓷质,长椭圆形,绘有芦苇与大雁的图案。

白地黑花芦雁纹腰圆形枕白地黑花芦雁纹腰圆形枕

白地黑花龙纹大盆

该藏品产于金代(1115年—1234年),瓷质,圆形盆状。盆内绘有两条头尾相接的黑色龙。

白地黑花龙纹大盆白地黑花龙纹大盆

金代 素胎“龟鹤齐寿”盘

该藏品产于金代(1115年—1234年),瓷质,圆形盘装。盘上雕刻有一只乌龟与一只仙鹤。

金代 素胎“龟鹤齐寿”盘金代 素胎“龟鹤齐寿”盘

文化活动

编辑

2018年2月,磁州窑博物馆与北京正阳门管理处合作举办泥塑展。

2019年,磁州窑博物馆的曲阳泥塑在福建省南平市博物馆交流展出。

所获荣誉

编辑

2007年,磁州窑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磁州窑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2年,磁州窑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2013年,磁州窑博物馆被评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用价值

编辑

磁州窑博物馆是中国县级专题博物馆之一,是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课堂,为磁州窑学术研究搭建了平台,是河北省磁县对外宣传的文化窗口,向公众普及了磁县历史以及磁州窑艺术。

科研成果

赵学锋:《穿越千年的陶瓷神话》,2017年华侨出版社《中国磁州窑》。

赵学锋:《冶子窑发掘》,2017年华侨出版社《中国磁州窑》。

张丽萍:《浅谈彩童子》,《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刊。

张美芳:《浓缩在瓷器上的朝代风姿》,《收藏家》2017年第三期。

齐守明:《金代佛教文化对磁州窑生产的影响》,2017年华侨出版社《中国磁州窑》。

俎少英:《瓷面美人》,《收藏家》2017年第七期。

参观信息

编辑

场馆地址

磁州窑博物馆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路。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09:00—16:30。

交通路线

乘坐邯郸802、803路公交车到磁县下车,转乘磁县7路公交,在磁州窑博物馆站下车。

导览服务

该博物馆于每天上午10点为散客观众免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