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编辑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所建寺院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摩诃菩提寺,最早由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现存寺院为公元5世纪至6世纪所建。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高达50米,雄伟壮观,是印度次大陆现存的年代最久远的寺庙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是与佛陀生前生活紧密联系的四个圣地之一,是佛陀成佛得道的地方,也是笈多王朝后期以来印度现存的最早的全部为砖石结构的佛教寺庙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外文名:Mahabodhi Temple Complex at Bodh Gaya

地理位置:印度

门票价格:蒲甘景点通票10美元

始建时间:公元5世纪到6世纪

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 Complex at Bodh Gaya)

地理位置:N24 41 43 E84 59 38

遗产编号:1056rev

入选时间:2002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当前摩诃菩提寺庙总高约五十二公尺,入口是在佛塔的东边,佛塔前有古老牌坊石柱,大约五世纪前后所建,石柱上有莲花纹和象征吉祥的动物卡里(Karli)和一些传说中的灵兽。佛塔入口有一块大木板,供信徒行大礼拜用。佛塔四周有四个小石塔。西面入口壁面的两个小佛龛供着观音菩萨像。大殿整个由石头雕造,朝拜者一进佛殿,即可看到高台上的大佛呈降魔手印,原本是以青黑岩雕刻,它已经由西藏人镀了金,被披上一件橙黄色的大袍。这个金字形的佛塔,是延续二世纪的佛塔造型而来。特征便是在佛塔顶部有层层循上渐小的伞盖。佛塔入口正面雕刻装饰着古代佛塔前门坊的造型。门坊柱上有雕刻狮子作狮吼状,代表着佛陀法音宣流,威震十方。平面坊中有圆形龛供奉着佛像。这圆形龛呈直线形的排列从底朝上而渐小,使佛塔在整体视觉效果颇具均衡的美感。佛塔四面的浮雕,是由马蹄形类似的拱门式样所组成。这图案是用来代表早期佛教的僧院。它是取材于早期佛教建筑的入门或石窟洞口的结构形状。

壁龛下有俯莲式的莲瓣装饰,最下边的基台有呈对称的孔雀浮雕。孔雀代表着高贵与清净。每小壁龛间有小石柱分割其间。佛殿入口两侧塑有二尊非常优美的佛像,左侧一尊呈无畏印的佛像,佛像衣着薄如轻纱是特色之一,表现笈多王朝时期的艺术风格。

摩诃菩提寺摩诃菩提寺

大塔三面围绕的石栏楯,最早由阿育王所建,但后为孔雀王朝之后的笈多王朝(Sunga Dynasty)所重新建造。石栏楯的构造,其根结构有间柱、横栏柱和圆形板,是早期印度艺术史上的重要指标。这整个栏楯以西南面保存得最好,东北面则损坏很多。高度约八英尺高。栏楯柱上刻有各种不同的纹饰和传说中的灵兽,十足展现了浓厚的希腊风格纵梁柱部分雕刻着佛一生的事迹,当时并没有佛像的制作,就以象征的手法,以象表示诞生,法轮代表说法,佛塔表示涅盘。大部分古代原柱已被搬至附近的菩提伽耶博物馆陈列,当前仅保存四个古老原柱。其余的石栏楯是近代仿造的。

摩诃菩提寺外不远处,有20世纪初以来中国、日本、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国、越南等国修建的二十多座佛庙。徜徉在这些佛庙群中,佛虽然于印度,但传播于各国期间都糅进了各国的特色,不仅佛庙建筑格式不同,就是佛像也不尽相同,印度的佛像显得鼻子稍大,面部显长,有威严之气;中国、日本的佛像则是鼻子显小,脸盘圆润,温和了许多;泰国则是四面佛。中国的佛庙是典型的汉式建筑,叫“中华大觉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弥漫着十足的“中国味”,中国人见了倍感亲切。

历史渊源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因而佛教圣地也是多得很,最为神圣的该是菩提伽耶。菩提伽耶位于比哈尔邦伽耶城南10公里。

释迦牟尼当年云游到此,在附近的森林里苦修6年,使他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但还是未悟得解脱之道。于是他放弃苦修,到尼连禅河中沐浴,洗去一身积垢,随后攀树枝上岸,喝了牧羊女奉献的乳粥之后,便来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棵大菩提树下打坐静思,发誓如若不能大彻大悟,终身不起。他就这样苦思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悟得了正道,成为佛陀。

因而菩提伽耶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昔日,释迦牟尼打坐静思的只是方寸之地,而如今已发展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最主要的建筑物是高约50米的摩诃菩提寺,形如金字塔,底层为边长各15米的四方形,上部逐渐收缩,顶部为圆柱状,上立一铜制螺旋形圆顶。寺塔第一层四角有四个与主塔形制相仿,但规模较小的金字形塔及圆顶。寺东大门前有一石牌坊,大门两旁则为佛龛,龛内及寺内大殿供有贴金佛像。寺的其余三面有60余根高2米的石制围栏柱,分别建于公元前5世纪与公元前2世纪。如今的石围栏大多为复制品,真品已移至各博物馆陈列。据说,摩诃菩提寺原系阿育王创建,但后代屡加重建或扩建。寺西侧是著名的大菩提树,树下有一金刚座。

相传释迦牟尼就是在这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成佛的。周围有中国汉地及西藏地区、日本、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佛教组织和僧人修建的寺院。附近有村女善生供奉乳粥遗址和释迦牟民留影窟遗址。近代曾在此发现五方北宋前期的汉文碑刻,现存加尔各答博物馆。

下一篇 蒋师仁

上一篇 耆阇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