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 编辑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过河通道

枫桥枫桥

桥(Feng Bridge),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跨越上塘河 。

枫桥始建于何时,待考。唐诗人张继写有《枫桥夜泊》诗,遂为今名。明崇祯末年,枫桥重修过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枫桥重建。清咸丰十年,枫桥被毁。清同治六年(1867年),枫桥又重建 。

枫桥长39.6米,宽5.27米,净宽4.20米,跨度10米 ,为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寒山寺”的组成部分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枫桥

外文名:Feng Bridge

投用时间:1867年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类型:单孔石拱桥

长度:39.6 m

宽度:5.7 m

历史沿革

编辑

始建于何时,待考。唐诗人张继写有《枫桥夜泊》诗,遂为今名。

明崇祯末年,枫桥重修过 。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枫桥重建。

清咸丰十年,枫桥被毁。

清同治六年(1867年),枫桥又重建 。

桥梁位置

编辑

枫桥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西郊,虎丘区枫桥街道寒山寺旁,距苏州古城3.5千米,跨上塘河 。

桥梁设计

编辑

桥梁结构

枫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构筑。桥面中部高起为平面,两端是阶梯式坡道。东西两坡砌踏步,西坡踏步二十八级,东坡落于铁铃关内,30级;两侧有节间式石栏杆,每侧有6根望柱,5段栏板,两块抱鼓石。无地伏,桥栏杆置于仰天石上。侧墙用料石砌筑,上顶有单层仰天石组成的金边线。桥台是凹字形。端墙与石砌河岸连砌为一体,前面和左右两面皆有出台。拱碹是半圆形纵联分段并列式结构,由8道纵联石和9段拱碹石构成,碹脸外边有拱眉石,拱眉凸出于碹脸,拱眉与侧墙平。碹脸上方两边的侧墙上各有一个勾头石,桥孔两边的侧墙上各有一根桥联柱,上顶有勾头石。桥额镌“重建枫桥”,桥南石柱上刻有“仁济堂安仁局董事经办”,“同治六年丁卯八月建”。桥身主体保存较完好,但桥面上有一些裂纹,不影响使用。桥边石碑无裂缝,字迹较为清晰 。

设计参数

枫桥长39.6米,宽5.27米,净宽4.20米,跨度10米,前墙长5.30米 。

枫桥

文化特色

编辑

桥名由来

古名封桥。这里为古代水陆交通要道,官方设卡护粮。每当漕粮北运经此,就封锁河道,禁止其他船只通行,遂名封桥 。后讹为“枫桥”。《郡志》卷十七:“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一说原名枫桥,一度讹称封桥,宋王珪亲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一字遂正视听。

桥联

北面镌桥联云:“凶人语恶作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

文物保护

1982年3月25日,枫桥作为寒山寺的组成部分,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23年11月2日,枫桥入选由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

相关诗词

由于地处运河至苏州城水路要冲,古往今来经过枫桥的文人雅士颇多,留下了很多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佳作名篇,南宋范成大《吴郡志》云:“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旁。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 。”

诗词名

朝代·作者

诗词

枫桥

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宿枫桥

宋·陆游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

枫桥

宋·范成大

朱门白碧枕湾流,桃李无言满屋头;

墙上浮屠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 。

归吴至枫桥

明·高启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夕阳寺掩啼乌在,秋水桥空乳鸭飞。

寄语里阎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

泊枫桥

明·高启

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

枫桥歌送吴秀才之金陵

明·谢晋

君不见,枫桥水,奔流直下太湖来。

环绕阖闾城西地,其间风土何佳哉。

层楼叠榭侵云起,望处人家半临水。

水边歌舞不胜春,桥下帆樯停似蚁。

复有大道接金陵,送客每来桥上行。

山寺钟鸣知夜半,渔村月落见灯明。

今朝却饯吴公子,解我金貂酤绿醑。

挂帆长洲苑外烟,衣沾虎阜山头雨。

暮烟秋雨益凄其,别绪离情无限期。

昔时应是今时景,今人还颂昔人诗。

见说长干花似绮,君归更莫思乡里 。

夜泊枫桥

清·陈杰

系缆枫江畔,苍茫月上馀。

微霜多树白,残夜水村虚。

御冷围炉火,安眠枕箧书。

寒山钟乍动,风景忆当初 。

价值意义

编辑

枫桥东堍与铁铃关相连,成为苏州城西的重要水陆军事要塞 。(江苏国际在线 评)

下一篇 潜书

上一篇 嘉定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