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 编辑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即第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令人遗憾的是本届奥运会重复了上届奥运会的所有错误,比赛时间从1904年7月1日持续至11月23日,耗时5个半月,是奥运史上又一次旷日持久的运动会。在开、闭幕式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因故未参加,二者同时缺席也是奥运会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这对奥运会的气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参赛国家仅有12个,是迄今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少的一届。,本届奥运会的奖牌仍延用上届的设计。最终,美国以70枚金牌、75枚银牌、65枚铜牌问鼎本届奥运会,古巴第二,德国第三。
中文名:1904年圣路易斯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外文名:The 1904 St. Louis Olympic Games
举办时间:1904年7月1日 至 1904年11月23日
举办地点: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赛事类型:综合类
奥运之最:参赛国家地区最少
上一届:1900年巴黎奥运会
下一届:1908年伦敦奥运会
特殊意义:首次由美洲国家举办
主会场: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运动场
参赛项目:17个大项
第三届奥运会于1904年7月1日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赛期延续了四个多月,是奥运史上又一次“马拉松奥运会”,也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美国。本届奥运会仅有12个国家参赛。由于远渡重洋,旅费昂贵,许多国家都未出席,欧洲仅有英国、德国等7个国家参赛,另5个队是东道主美国、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首次参加的南非。参赛运动员共689人,其中女子8人,全由美国派出。全部参赛运动员中,美国占了533人。位居第二的加拿大队仅41人。由于外国选手总共还不到100人,以致某些项目的比赛,如拳击、自由式摔跤、射箭、网球、水球等,参赛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美国人,无怪乎人们把这届奥运会称之为美国运动会。
圣路易斯奥运会同1900年巴黎奥运会的很多相似之处,比赛场地、运动设施等都是非常简陋和难以令人满意的;圣路易斯市民的兴趣也主要在世界博览会上,奥运会比赛的观众很少,即使是最精彩的比赛,场内观众也从未超过两千人。奥运会再次受到博览会的冲击,变成了它的陪衬,变成了它推销商品的宣传工具。不过,圣路易斯在这方面的失败,还只是巴黎奥运会的重复,还能得到人们的谅解。它最大的失败是组织委员会搞的一个“人类学日”——让运动员扮演非洲矮人、菲律宾莫洛人、美国印第安人,进行爬杆、打泥巴仗等类比赛。这种种族歧视的活动,引起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的强烈不满, 它不仅是圣路易斯留在奥运会史上难以洗去的污点,而且更严重的是,它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打击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顾拜旦得知这一讯息后,愤怒地斥责说:搞所谓“人类学日”,是我们大家的耻辱。在今后的奥运会中绝不允许有类似情况发生。
鉴于美国运动员在雅典和巴黎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并根据奥林匹克运动必须国际化的目标,国际奥委会于1901年5月21日在第4次全会上,将第三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授予美国的芝加哥。从法国巴黎传来的喜讯,令芝加哥市民欣喜若狂,首次募捐就获得12万美元赞助。但没等他们为此热烈庆祝一番,情况又有了变化:美国的另一城市圣路易斯想举办第3届奥运会。两市为取得第三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相持不下的情况下,最后只好求助于美国总统、美国奥委会名誉主席西奥多·罗斯福裁决。罗斯福在了解情况、征询有关人士意见后,倾向于由圣路易斯承办。
圣路易斯是美国第八大城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右岸,交通方便,工业发达。18世纪时,该市尚属法国管辖,曾是皮毛交易市场。1803年归还美国。它在人口、经济实力上都远逊于芝加哥。它之所以能从芝加哥手中夺取胜利,主要是原定于1903年举办的庆祝该市开市100周年纪念的世界博览会改在1904年。主办者想使博览会、运动会同时举行,互增光彩。 为此,他们通过罗斯福总统致电国际奥委会,要求将第3届奥运会的举办权改授圣路易斯,并保证吸取巴黎奥运会的教训,办一届令人满意的奥运会。此前,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访美时拜会过罗斯福,对这位总统非常崇敬。因此,当1902年国际奥委会讨论这一议题时,顾拜旦力主尊重罗斯福的意见。国际奥委会经过反复讨论之后,于1902年的巴黎年会中,同意了这个要求。
20世纪初欧美两大洲之间的交通工具只有轮船,且不说船价昂贵,单是耗时10天左右的旅程就足以令欧洲各国选手望而却步。结果,虽然圣路易斯兴高采烈地将第3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争到手,但参赛的国家和选手人数之少,却是其始料不及的。
1904年7月1日在美国圣路易斯市举行开幕式。
宣布开幕者:大卫·弗兰西斯,路易斯安娜展览会主席
顾拜旦对圣路易斯奥运会并不感兴趣,何况又是和世界博览会的商展混在一起。他曾在回忆录中写到:“圣路易斯奥运会没有什么吸引力,我没有兴趣去那里观看比赛。”因此,他虽身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但并未赴美与会,国际奥委会仅派了匈牙利及德国籍的两位委员代表前往。美国总统罗斯福虽然赞同运动会在圣路易斯举行,但未出席开幕式。按惯例,一国首脑和国际奥委会主席都应参加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二者同时缺席也是奥运会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无疑,这对奥运会的气氛会产生一定影响。
本届比赛项目略有变化。上届举行的马术、帆船、自行车、射击等比赛。这次未列入,新增加了拳击,曲棍球,恢复了第一届列入了的摔跤、举重项目。女子仅有一项射箭,篮球作为表演项目第一次进入奥运会。
奖牌
第3届圣路易斯奥运会奖牌背面
第三届夏季奥运会的奖牌正面为一名运动员站在台阶上,右手拿着一簇月桂花冠,背景图案为浅浮雕,展示古代体育竞赛,浮雕后面是一座希腊神庙。奖牌背面的运动员图像上面印有“奥林匹亚”字样,右下角注有年份“1904”。
奥运门票
第3届圣路易斯奥运会
华盛顿大学的田径场
为了避免重蹈巴黎世界博览会将奥运会变成国际锦标赛的覆辙,圣路易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把所有在圣路易斯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体育比赛和表演,都称作“奥林匹克”,甚至连密苏里州各级学校的校内比赛、基督教青年会的锦标赛、博览会的示范和表演赛,都纳入奥运会的范畴。因此大大小小统计出来390个“奥林匹克冠军”(一说400个),虽然大家都知道了“奥林匹克”一词,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却又显得泛滥。后来国际奥委会只承认其中89个项目,其余的均视为奥运会以外的表演赛。
弗拉纳根
哑铃冠军温特
由于外国选手总共还不到100人,以致某些项目的比赛,如拳击、自由式摔跤、射箭、网球、水球等,参赛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美国人。美国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大显身手:白人运动员哈恩夺得60米、100米、200米3项第一,成为著名的短跑明星;在上届奥运会荣获“橡皮人”称号的雷·尤里,这次又蝉联了立定三跳冠军,其中立定跳远的成绩比上届提高了26厘米;詹姆斯·莱特博迪在800米、1500米、2500米障碍赛中夺得冠军;哈里·希尔曼获得200米栏、400米、400米栏3枚金牌;其他如跨栏、中长跑、投掷、跳远等,也几乎是美国选手的天下。在总共25个项目中,美国选手得了其中的23项冠军。
巴黎奥运会跳远比赛中因日程安排问题只得亚军,而向冠军克伦茨莱因挥以老拳的美国选手迈尔·普林斯顿这次如愿以偿,获得了跳远金牌,并蝉联三级跳远冠军。
美国黑人大学生乔治·波格在200米、400米两项跨栏赛中各获1枚铜牌,这是黑人田径运动员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奖。
游泳比赛在博览会旁边的一个人工水池中进行,虽较首届的冰凉海水和第二届的湍急河流远为理想,但也不是一切都完美无缺。美国查尔斯·丹尼尔斯成绩最佳,共获得3枚金牌。匈牙利的佐尔坦·冯哈尔迈和德国的埃米尔·劳施也各获取了两枚金牌。
运动会于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举行,延续了5个多月,是奥运会史上又一次旷日持久的运动会。参赛国家仅12个,是迄今奥运会参赛单位最少的一次。东道主曾提出派船接送欧洲选手,但最后只是空头支票。由于远隔重洋,旅费昂贵,加之忧心远东日俄海战事态发展,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均未出席,仅有英国1人,德国17人、希腊14人、挪威2人、奥地利2人、匈牙利4人、瑞士1人7个国家,派出了总共只有41人的欧洲队伍参加,而其中有些国家的选手还是客居美国的侨民或留学生。除欧洲外,另5个队是东道主、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首次参加的南非。
国家或地区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计 |
美国 | 70 | 75 | 64 | 209 |
古巴 | 5 | 2 | 3 | 10 |
德国 | 4 | 4 | 5 | 13 |
加拿大 | 4 | 1 | 0 | 5 |
匈牙利 | 2 | 1 | 1 | 4 |
奥地利 | 1 | 1 | 1 | 3 |
英国 | 1 | 1 | 0 | 2 |
希腊 | 1 | 0 | 1 | 2 |
瑞士 | 1 | 0 | 1 | 2 |
总计 | 89 | 85 | 76 | 250 |
跳高冠军琼斯
美国丢掉的第二枚金牌是十项全能赛。这个项目是本届首次列入,当时比赛日程只有一天,这与今天的项目有较大的区别。同掷壶铃一样,参赛的6名选手中有5名是美国人。最后,英国的爱尔兰人托马斯·凯利从东道主手中夺去了金牌。
大项 | 小项 | 金牌获得者 | 银牌获得者 | 铜牌获得者 |
---|---|---|---|---|
美式门球 | 男子 | 杰克伯斯(美国) | 斯垂特(美国) | 查尔斯·布朗 |
赛艇 | 男子四人无舵手 | 戴尔特兹/埃特/纳斯/斯格特豪弗(美国) | 阿曼/白格莱/弗罗纳克/苏埃里格(美国) | 杜里莫斯/弗莱里特格/海姆/沃埃格(美国) |
男子双人双桨 | 马尔卡里/华莱(美国) | 赫本/马克伯莱林(美国) | 拉瓦纳克/韦尔斯(美国) | |
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 | 美国队 | 加拿大队 | / | |
男子单人双桨 | 格里尔(美国) | 乔芬纳(美国) | 泰特斯(美国) | |
射箭 | 男子美国式双轮 | 布莱恩特(美国) | 威廉姆斯(美国) | 威廉·汤普森(美国) |
女子美国式双轮 | 豪厄尔(美国) | 爱玛·库克(美国) | 杰西·波洛克(美国) | |
男子双轮团体(3人) | 美国队一队 | 美国二队 | 美国三队 | |
女子双轮团体(2人) | 美国一队 美国二队 | 美国三队 | / | |
男子约克式双轮 | 布莱恩特(美国) | 亨利·理查森(美国) | 威廉·汤普森(美国) | |
女子哥伦比亚式双轮 | 豪厄尔(美国) | 爱玛·库克(美国) | 杰西·波洛克(美国) | |
拳击 | 男子71.67公斤以上级 | 塞廖尔·伯杰(美国) | 查尔斯·迈耶(美国) | / |
男子47.63公斤以下级 | 乔治·芬尼根(美国) | 迈克斯·伯克(美国) | / | |
男子47.63-52.16公斤级 | 奥利弗·柯克(美国) | 乔治·芬尼根(美国) | / | |
男子52.16-56.7公斤级 | 奥利弗·柯克(美国) | 弗兰克·豪尔(美国) | 吉摩尔(美国) | |
男子56.7-61.24公斤级 | 哈里·斯潘格(美国) | 詹姆士·伊根(美国) | 范霍恩(美国) | |
男子61.24-65.77公斤级 | 艾伯特·杨(美国) | 哈里·斯潘格(美国) | 詹姆士·伊根(美国) 约瑟夫·林顿(美国) | |
男子65.77-71.67公斤级 | 查尔斯·迈耶(美国) | 斯普拉利德(美国) | / | |
田径 | 男子100米跑 | 阿奇·哈恩(美国) | 卡特梅尔(美国) | 威廉·霍根森(美国) |
男子110米跨栏 | 弗雷德里克(美国) | 萨迪厄斯(美国) | 阿什伯纳(美国) | |
男子1500米跑 | 莱特博迪(美国) | 威廉·弗纳(美国) | 雷斯·赫恩(美国) | |
男子200米跑 | 阿奇·哈恩(美国) | 卡特梅尔(美国) | 威廉·霍根森(美国) | |
男子200米跨栏 | 哈里·希尔曼(美国) | 卡斯尔曼(美国) | 乔治·伯格(美国) | |
男子3000米障碍 | 莱特博迪(美国) | 约翰·戴利(英国) | 亚瑟·牛顿(美国) | |
男子400米跑 | 哈里·希尔曼(美国) | 弗兰克·沃勒(美国) | 格罗曼(美国) | |
男子400米跨栏 | 哈里·希尔曼(美国) | 弗兰克·沃勒(美国) | 乔治·伯格(美国) | |
男子4英里团体 | 美国队 | 多国联合(5人) | / | |
男子60米跑 | 阿奇·哈恩(美国) | 威廉·霍根森(美国) | 费·莫尔顿(美国) | |
男子800米跑 | 莱特博迪(美国) | 瓦伦迪纳(美国) | 布莱特克洛伊(美国) | |
男子马拉松 | 希克斯(美国) | 艾伯特·克雷(美国) | 亚瑟·牛顿(美国) | |
男子立定三级跳远 | 雷·尤里(美国) | 查尔斯·金(美国) | 斯塔德勒(美国) | |
男子立定跳远 | 雷·尤里(美国) | 查尔斯·金(美国) | 约翰·比勒(美国) | |
男子立定跳高 | 雷·尤里(美国) | 斯塔德勒(美国) | 劳森·罗伯逊(美国) | |
男子链球 | 弗拉纳根(美国) | 约翰·德威特(美国) | 拉尔夫·罗斯(美国) | |
男子铅球 | 拉尔夫·罗斯(美国) | 威廉·科(美国) | 福伊尔巴赫(美国) | |
男子三项全能 | 埃里奇(美国) | 约翰·格里博(美国) | 威廉·梅尔茨(美国) | |
男子三级跳远 | 普林斯坦(美国) | 恩格尔哈特(美国) | 斯坦格兰德(美国) | |
男子十项全能 | 托马斯·凯利(英国) | 亚当·冈恩(美国) | 托马斯·黑尔(美国) | |
男子铁饼 | 马丁·谢里登(美国) | 拉尔夫·罗斯(美国) | 盖奥尔干塔斯(希腊) | |
男子跳远 | 普林斯坦(美国) | 弗兰克(美国) | 斯坦格兰德(美国) | |
男子跳高 | 塞廖尔·琼斯(美国) | 塞维斯(美国) | 魏因施泰因(德国) | |
男子掷铃壶 | 德斯马托(加拿大) | 弗拉纳根(美国) | 米切尔(美国) | |
男子撑杆跳高 | 德沃拉克(美国) | 莱雷·萨姆斯(美国) | 威尔金斯(美国) | |
体操 | 男子三项全能 | 阿道夫(瑞士) | 伦哈特(美国) | 威廉·维布尔(德国) |
男子四项全能 | 海达·安东(美国) | 乔治·艾塞尔(美国) | 威廉·梅尔茨(美国) | |
男子双杠 | 乔治·艾塞尔(美国) | 海达·安东(美国) | 杜哈·约翰(美国) | |
男子团体 | 美国一队 | 美国二队 | 美国三队 | |
男子跳马 | 乔治·艾塞尔(美国) | 海达·安东(美国) | 威廉·梅尔茨(美国) | |
男子爬绳 | 海达·安东(美国) | 乔治·艾塞尔(美国) | 威廉·梅尔茨(美国) | |
男子吊环 | 赫尔曼(美国) | 威廉·梅尔茨(美国) | 沃伊特(美国) | |
男子单杠 | 海达·安东(美国) 爱德华·亨宁(美国) | / | 乔治·艾塞尔(美国) | |
男子六项全能 | 伦哈特(美国) | 威廉·维布尔(美国) | 施平琴(瑞士) | |
男子火棒绳 | 爱德华·亨宁(美国) | 沃伊特(美国) | 威尔逊(美国) | |
网球 | 男子双打 | 伦纳德/莱特(美国) | 贝尔/雷罗伊(美国) | 格博/A.威尔(美国) J.威尔/韦斯特(美国) |
男子单打 | 科尔曼·莱特(美国) | 雷罗伊(美国) | 爱德华·贝尔(美国) 伦纳德(美国) | |
跳水 | 男子十米跳台 | 乔治·谢尔登(美国) | 乔治·霍夫曼(美国) | 布劳恩斯维格(德国) 弗兰克·凯欧(美国) |
跳水跳远 | 威廉·迪基(美国) | 亚当斯(美国) | 古德温(美国) | |
游泳 | 男子100米仰泳 | 布拉克(德国) | 乔治·霍夫曼(德国) | 扎哈里亚斯(德国) |
男子100米自由泳 | 哈尔迈(匈牙利) | 丹尼尔斯(美国) | 斯科特·利里(美国) | |
男子1500米自由泳 | 埃米尔·劳施(德国) | 格扎·基什(匈牙利) | 盖利(美国) | |
男子200米自由泳 | 丹尼尔斯(美国) | 盖利(美国) | 埃米尔·劳施(德国) | |
男子400米蛙泳 | 扎哈里亚斯(德国) | 布拉克(德国) | 杰米森·汉迪(美国) | |
男子400米自由泳 | 丹尼尔斯(美国) | 盖利(美国) | 奥托·瓦勒(奥地利) | |
男子4 | 美国一队 | 美国二队 | 美国三队 | |
男子50码自由泳 | 哈尔迈(匈牙利) | 斯科特·利里(美国) | 丹尼尔斯(美国) | |
男子880码自由泳 | 埃米尔·劳施(德国) | 盖利(美国) | 格扎·基什(美国) | |
拔河 | 男子 | 美国一队 | 美国二队 | 美国三队 |
自行车 | 男子场地自行车1英里赛 | 马库斯·赫斯(美国) | 伯顿·道林(美国) | 比尔林格顿(美国) |
男子场地自行车25英里赛 | 伯顿·道林(美国) | 安德鲁斯(美国) | 乔治·威利(美国) | |
男子场地自行车5英里赛 | 斯科里(美国) | 乔治·威利(美国) | 安德鲁斯(美国) | |
男子场地自行车2英里赛 | 伯顿·道林(美国) | 奥斯卡·格科(美国) | 马库斯·赫利(美国) | |
男子场地自行车三分之一英里赛 | 马库斯·赫利(美国) | 伯顿·道林(美国) | 比尔林格顿(美国) | |
男子场地自行车四分之一英里赛 | 马库斯·赫利(美国) | 伯顿·道林(美国) | 比尔林格顿(美国) | |
男子场地自行车半英里赛 | 马库斯·赫利(美国) | 比尔林格顿(美国) | 伯顿·道林(美国) | |
兜网球 | 男子 | 加拿大队 | 美国队 | / |
高尔夫球 | 男子团体 | 美国一队 | 美国二队 | / |
男子个人 | 乔治·利昂(加拿大) | 亨利·阿甘(美国) | 牛顿(美国) | |
击剑 | 男子佩剑个人 | 迪亚兹(古巴) | 威廉·格里布(美国) | 范索波斯特(古巴) |
男子重剑个人 | 罗曼·丰斯特(古巴) | 塔塔姆(古巴) | 范索波斯特(古巴) | |
男子棍剑个人 | 范索波斯特(古巴) | 威廉·奥康纳(美国) | 威廉·格里布(美国) | |
男子花剑团体 | 古巴队 | 美国队 |
| |
男子花剑个人 | 罗曼·丰斯特(古巴) | 范索波斯特(古巴) | 塔塔姆(古巴) | |
举重 | 男子双手举 | 卡库尤西斯(希腊) | 奥斯托弗(美国) | 库格勒(美国) |
男子哑铃全能 | 奥斯托弗(美国) | 维恩斯特(美国) | 库格勒(美国) | |
足球 | 男子 | 加拿大队 | 美国队 | / |
自由式摔跤 | 男子71.67公斤以上级 | 伯哈夫·汉森(美国) | 库格勒(美国) | 瓦梅博尔德(美国) |
男子47.6公斤以下级 | 罗伯特·库里(美国) | 约翰·海因(美国) | 瑟芬萨勒(美国) | |
男子47.6-52.16公斤级 | 乔治·梅内特(美国) | 鲍尔(美国) | 威廉·纳尔逊(美国) | |
男子52.16-56.7公斤级 | 尼夫洛特(美国) | 韦斯特(美国) | 斯特雷布勒(美国) | |
男子56.7-61.23公斤级 | 布雷德肖(美国) | 迈克利尔(美国) | 克拉珀(美国) | |
男子61.23-65.77公斤级 | 奥托·罗姆(美国) | 特辛(美国) | 泽克尔(美国) | |
男子65.77-71.67公斤级 | 埃里克森(美国) | 威廉·贝克曼(美国) | 温霍尔茨(美国) | |
参考资料 | %20 |
奥运纪录
田径共破16项奥运会记录,其中两项超过世界最高成绩。有密尔沃基流星之称的美短跑手阿尔齐·哈恩在200米跑中创下了21秒6的奥运会纪录,该纪录整整保持了28年,直到1932年才被突破。%20
“人类学日”
奥运会期间,世界博览会主管民族事务负责人别出心裁地想出新花招:在奥运会期间,搞一个“人类学日”,让一些被白人称为“落后民族”或“原始民族”的“野蛮”人,如美国印第安人、非洲矮人、日本埃诺斯人、菲律宾莫洛人等和奥运选手进行打斗、爬竿及射箭等比赛,据说是为了显示人类不同种族的优劣和运动能力的差别。结果可想而知,选手们大获全胜,“野蛮”人惨遭失败。这种有意羞辱落后民族的做法,引起了许多正义人士的严正抗议,因为它是严重违反《奥林匹克宪章》的种族歧视事件!顾拜旦得知此事后,愤怒地斥责说:搞所谓“人类学日”,是我们大家的耻辱,类似情况在今后的奥运会中绝不允许再发生。
搭车闹剧
搭车闹剧
兴奋剂事件
圣路易斯奥运会马拉松冠军最后为希克斯获得。但是这位选手也不是“清白人”,事后也被揭露在那次比赛中弄虚作假,而披露实事真相的正是他的教练。这位教练说:“离终点还有7英里时,希克斯已经精疲力尽跑不动了,很想退出比赛,我劝住了他,给他注射了两针,喝了杯法国白兰地,药力和酒精使他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他跑到了终点”。时过境迁,虚假成绩已无法更改,希克斯以“五十步笑百步”捡了一个便宜。
本次马拉松比赛中,美国选手洛茨(Fred Lorz)的搭车闹剧和希克斯(Thomas Hicks)靠服用兴奋剂获得金牌,被希腊人认为是对本民族视为永恒骄傲的马拉松的一种羞辱。
阿尔齐·哈恩
哈恩撞线一刻
费利克斯·卡哈尔
菲利克斯 卡哈尔
1.本次奥运会只有12个国家参赛,是迄今奥运会参赛单位最少的一次。
2.本届奥运会持续了5个多月,可谓旷日持久。
3.本届奥运会被称为美国奥运会,欧洲共派出了41人参加本次大会。
4.美国黑人大学生乔治·波格在男子200米、400米两项跨栏赛中各获1枚铜牌,这是黑人田径运动员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奖。
5.田径赛共25个项目,美国夺得了其中23项冠军。
6.游泳比赛在博览会旁边的一个人工水池中进行,出发台为放在水中的一块浮排,因承受不了6-8人压力,运动员站在上面时,池水盖过了膝面。首次列入的跳水项目,除跳台跳水外,还有一项奇特的跳远赛,运动员跳入水中,不准做任何动作,看谁跳的距离最远。美国威廉·迪基最后取胜。游泳比赛全部用码或英里为距离单位,因为是以码或英里计算成绩,不同于其他各届以米为距离单位,所以本届游泳成绩无奥运会纪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1908年伦敦奥运会
上一篇 加藤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