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 编辑

湖北省黄冈市代管县级市

武穴市武穴市

武穴市,湖北省辖县级市,由黄冈市代管,位于北纬29°50'~30°13’,东经115°22’~115°49'之间,全市面积1246平方千米。武穴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022年末,武穴市常住人口65.92万人。 截至2022年10月,武穴市辖4个街道、8个镇。 市人民政府驻武穴街道。

夏商周时代,属荆州管辖。1987年10月23日,撤销广济县,设立武穴市。 武穴西到重庆,东至上海,南离深圳、香港,北达北京、天津,都在1000千米以内。武穴市拥有中国园林绿化模范县市、中国油菜之乡、湖北省工业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中国武术之乡、中国科技先进市、“中华诗词之乡”等荣誉称号。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3年,武穴市生产总值(GDP)401.05亿元,同比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3.5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31.2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6.26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比为18.4:32.7:48.9。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武穴市

外文名:Wuxue City

别名:广济

行政区划代码:42118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省黄冈市

地理位置:湖北省东南,长江中下游平原

面积:1246 km²

下辖地区:4街道、8镇

政府驻地:武穴市城东新区

电话区号:0713

邮政编码:435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65.92 万(2022年末)

著名景点:横岗山、希尔寨、仙姑山、武山湖等

火车站:武穴站、武穴北站

车牌代码:鄂J

地区生产总值:401.05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武穴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在境内大金镇尺山遗址发现,远在新石器时代3000—5000年以前,武穴就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时代,属荆州管辖。春秋战国,属楚国。

秦朝,属九江郡。

汉代,属江夏郡《湖北通志》载:“广济为汉蕲春、寻阳(今黄梅县)二县地;

三国时,属,隶属蕲春郡。

1987年武穴撤县建市1987年武穴撤县建市

西晋时期,广济境地仍分属蕲春、寻阳二县。东晋太元三年(378年)改蕲春县名为蕲阳。义熙八年(412年),寻阳县治(今黄梅县蔡山镇一带)迁至江南柴桑(今九江市柴桑区一带),原江北境地划入蕲阳。至此,改蕲阳县名为齐昌。陈太建五年(573年),齐昌地属陈。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隶属蕲州齐昌郡。

隋初,永宁县属蕲州总管府(后改称蕲州、蕲春郡)。隋末,废永宁县制,并入蕲春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又分蕲春,复置永宁县,属淮南道蕲州。天宝元年因与河南永宁县和江南东道永宁县同名,乃取佛教语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名广济县,属蕲州郡;乾元元年(758年),改蕲州郡为州,广济仍隶属。

五代十国,属淮南道蕲州。

宋代,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西路蕲州。高宗南渡后,绍兴五年(1135年),废县为镇,不久恢复县置。

元代,广济属河南江北行省蕲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蕲州路为府,广济属该府。洪武九年降蕲州府为州,广济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蕲州,不久改属河南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四年还属湖广。

清代,初属蕲州,康熙三年(1664年)属黄州府。清末废府立道,广济属湖北省江汉道。

民国初,广济仍属江汉道。民国十四年(1926年),废道,广济直属湖北省。民国二十年(1932年)10月,实行省、专、县三级制,广济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属鄂东行署。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11月,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武穴市行政区划图武穴市行政区划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隶属湖北省黄冈地区。

1987年10月23日,撤销广济县,设立武穴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建市之初,武穴市行政区划为4乡、8镇、4街道办事处(包含1个农场)。至2000年的十余年期间,该行政区划基本维持稳定不变,主要改变是:199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路乡改设两路镇,镇政府驻地由雀儿山迁至登高山;1998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田家镇街道办事处驻地迁至盘塘。至2000年11月,全市行政区划为3乡、9镇、4街道办事处(包含一个农场)。

2000年,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合理布局,适度规模,优势互补,整体合并”要求,改革乡村管理体制,进行撤乡并镇。同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全市乡镇撤并5个,变更1个,分别是撤销横岗乡、南泉乡、太平乡、两路镇、郑公塔镇,将龙坪街道办事处变更设置为龙坪镇。全市行政区划调整为3街道办事处、8镇(包含1个农场)。分别是武穴街道办事处、刊江街道办事处、田家镇街道办事处、梅川镇、余川镇、花桥镇、大金镇、四望镇、石佛寺镇、大法寺镇、龙坪镇(包含国营万丈湖农场区域)。

200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万丈湖街道办事处,其行政区域为原国营万丈湖农场辖区,驻地新港,同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黄湖村、太泊村、万丈湖村和新港社区居委会。

2005年,全市行政区划为4街道办事处、8镇。

2020年,武穴街道办事处、刊江街道办事处、田镇街道办事处、万丈湖街道办事处成立。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武穴市辖4个街道、8个镇。 市人民政府驻武穴街道。

序号

乡镇名称

面积

序号

乡镇名称

面积

01

武穴街道

43平方千米

02

刊江街道

45平方千米

03

田家镇街道

45平方千米

04

万丈湖街道

13平方千米

05

梅川镇

268平方千米

06

余川镇

190平方千米

07

花桥镇

138平方千米

08

石佛寺镇

104平方千米

09

大金镇

76平方千米

10

四望镇

103平方千米

11

大法寺镇

117平方千米

12

龙坪镇

69平方千米

资料来于官网

地理位置

编辑

位置境域

武穴市位于北纬29°50'~30°13’,东经115°22’~115°49'之间,大别山余脉南麓,长江中游下段北岸,湖北省东部边缘。东与黄梅县毗邻,西北与蕲春县接壤,西南与阳新县隔江相望,南与江西省瑞昌市、九江县以长江为界。 全市面积1246平方千米。

武穴市

地形地貌

武穴一级道路G220国道

武穴市地域形成经历了多期地壳演变,境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质构造地处扬子淮地台和大别山台隆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构成了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貌结构。北部——隅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中、西部是丘陵,南部和东南部是平原。地势北部高而东南部低,自北向东南倾斜。在低山、丘陵中分布着盆地和谷地。平原中分布一些洼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市境北部边缘地带,由大别山二支脉太平山、横岗山组成,面积84.5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4%。位于东北部的太平山,北面属蕲春,东面属黄梅,南面属武穴,北南走向。其山高起冲云霄,故名东冲山。清咸丰年间,周围农民上山躲避战乱,故改今名太平山。主峰名一尖,海拔1063.4米,是全市最高点,东面有一山峰白砂裸露,刮大风时白砂随风飘扬,似雪片纷飞,旧县志载称为广济十景之一的“东冲积雪”。位于北部的横岗山,因横亘于蕲春、武穴之间故名。东南至西北走向,北面属蕲春,南面属武穴,主峰名天柱峰。北面悬崖陡峭,南面较平缓。古时杂灌葱茏,旧县志载称为广济十景之一的“横岗耸翠”。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以及西北部和西南部一角,面积约397.9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3.15%。按形态分为高丘和低丘,山顶高度40—500米。高丘分布在中部偏北,紧临低山地带,丘高而密,坡度一般小于20度,沟谷比较开阔,水田比重大,土层深厚,宜于发展农、林、牧业。低丘主要分布在中部,岗坡和缓,岗垄相间,发展粮、棉、油、苎麻和柑桔的条件优越,因而成为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油菜之乡和长江中下游优质水果基地,是湖北省的粮棉油综合高产示范市和“吨粮田”、“双百棉”同时达标的县市。平原分布在仓头埠——大金铺——花桥——郑公塔以南至长江沿岸,面积约717.8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59.81%。按成因分为长江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长江冲积平原包括沿江田家镇、武穴、龙坪一带,面积约150.91平方千米,东西长,南北窄,地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是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湖积平原分布在南部和东部滨湖地区,面积约566.95平方千米。湖泊密布,残山孤丘夹杂其间,土质肥力较高,灌溉便利,发展粮油生产和水产养殖条件优越。

气候

武穴美景欣赏

武穴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的主要特点,一年内日均温等于或大于10摄氏度,植物生产期长,雨量较多。春季开始期在3月中旬,夏季开始在5月下旬,秋季开始期在10月上旬,冬季开始期在11月下旬。夏季炎热,梅雨明显,秋高气爽,冬季较暖,气候温和湿润,是适宜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多宜地区。境内日照年辐射的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06.799千卡/平方厘米,市年平均125.4天晴日,年均日照时数为1913.5小时,全市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最高年为17.6摄氏度(1961年),最低年为16.2摄氏度(1969年),以7月气温最高(平均29.1摄氏度),1月气温最低(平均4.1摄氏度),年相差25摄氏度;全年多东风和东南风,但随季节有所转换。一般年份,1—8月东风最多,9月份,西北风和西风渐盛,10~11月以西北风和西风为主,12月西北风和西风减少,东风和东南风增多。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278.7~1442.6毫米;降雪一般初日出现在12月,少数年出现在11月,1968年出现在11月10日;终日一般在3月,年平均降雪7.3天。初霜日期多出现在11月下旬,终霜日期多出现在3月上旬,无霜期年平均262.3天,最长是1980至1981年为302天,最短是1962年至1963年为215天。

水文

荆竹水库荆竹水库

武穴市境内地表水文网密布。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市境西南部和南部边缘。全市流域面积主属长江下游干流区华阳河系,源出北部低山和中部丘陵的梅川水库、荆竹水库、大金水库、戴文义、铁石等河注入武山湖、太白湖汇集东流入华阳河。流域面积共计953.2平方千米。其次属长江中游干流区蕲水河系,源出西北丘陵的松阳、栗木、百园等山河,向西注入蕲春赤东湖,流域面积126.7平方千米。

武穴市现有总水面145.6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2.14%。境内地表水文网密布其中湖泊面积37.26平方千米,河港面积9.2平方千米,水库塘堰面积58.9平方千米,长江水面40.31平方千米。现有太白(与黄梅共有)、武山、马口3个湖。境内干流长20千米以上的季节河有4条,即梅川河、荆竹河、大金河、戴文义河,20千米以下的小河7条,此外有丰收、西港、百米、新港等4条大港。

自然资源

编辑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横岗山横岗山

武穴市林木类共有林木树种64种,其中用材林48种,经济林16种。药材类境内出产的中草药品种有132科、500余种,估算总蕴藏量约为630万公斤。蕴藏量较大的有薄荷药25万公斤以上;木防已、石蒜、马鞭草、虎杖、小青草等均在10万公斤以上;益香草、香附子、茵陈、干姜、陈皮、夏枯草、野菊花等均在5万公斤以上;苦参、乌药、贯众、车前草、丹参、苍耳子、阴行草、箕盘子、亥白、女贞子、水菖蒲等均在2.5万公斤以上。

动物资源

武穴境内野生动物共有水生、兽禽、昆虫等几大类。

水生类境内有水生类动物90余种。其中名贵鱼种有团头鲂、鳜鱼、长吻鳊、鲥鱼(长江武穴段出产)、银鱼(太白湖出产)、鳗鲡(俗称白鳝)等;其它水生类动物有乌龟、鳖(俗称团鱼);中华绒螯蟹、褶纹冠蚌、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湖螺、、方形环螺、乌苏里圆田螺、中华大蟾蜍(俗名癞蛤蟆)、虎纹蛙、金钱蛙、青蛙、蝾螈。

余川镇林业站余川镇林业站

兽类有金钱豹、小灵猫(俗称香狸)、鬣羚、穿山甲(俗名鲮鲤)、小麂、狗獾(俗名芝麻獾)、猪獾(俗名沙獾)、黄鼬(俗名黄鼠狼)、山獾(俗名白猸)、青鼬、豹猫(俗名狸猫)、野猪、水獭、果于狸(俗名花面狸)、刺猬(俗名刺猪)、豺(俗名豺狗)、狐(俗名草狐)、狼、貉等。禽类有白冠长尾雉(俗名地鸡)、啄木鸟、猫头鹰、喜鹊、乌鸦、八哥、大杜鹃(布谷)、白鹭(鹭鹚)、环颈雉(野鸡)、白云瓮、云雀(叫天子)、鹌鹑、翠鸟、秧鸡、燕、董鸟、白鹤、鹊鸲,雁、野鸭、鹰、斑鸠、麻雀等。

昆虫类及其它境内主要有蚕、蜜蜂、赤眼蜂、金小蜂、土别虫(注:上述昆虫亦人工喂养)、野蜂、瓢虫、螳螂、蜘蛛、蜻蜓、蝴蝶、蚁等。两栖、爬行类动物主要有蛇(马梢蛇、蝮蛇、泥蛇、赤链蛇、白花蛇、眼镜蛇等)、壁虎、蚯蚓、蜥蜴、蜈蚣等。

矿产资源

武穴矿产资源武穴矿产资源

2005年,武穴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矿种有9类48种(含亚种),占黄冈市已发现矿种总数(71种)的67.61%,已发现矿产地175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2处,其余均为小型矿床和矿点。武穴市现己探明储量的矿产地共25处,上省储量表的矿产7类12种,分别为:煤、矿泉水、磷矿、含钾岩石、铜矿、铅矿、锌矿、银矿、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等;其中矿泉水、铜矿、铅矿、锌矿、银矿、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等矿产在武穴市占有量为黄冈市上表储量的100%;非金属白云岩、石灰岩为武穴市优势矿种。

武穴市境内金属矿产有40多种。金属矿主要有铅、锌、铜、金红石。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以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占优势,其次为磷、钾矿,可燃性矿产有煤矿。

铅锌矿分布于阳城的湖北垸至下伍一带。余川田庆二及荆竹水库大坝等地亦有矿化点、有益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铅和锌的平均品位较高,为中型矿床。

金红石矿分布于南泉、梅川、横岗、太平一带。计有27个矿体。伴生矿物有黄铁矿、磷石灰,地质储量为114.73万吨,二氧化钛的总量4.15万吨。

铁矿磁铁矿矿点在龙神寨和芦河蓝家窑。褐铁矿矿点在阳城的骆驼山和石佛寺的破头山,规模均很小。

铜矿有小型矿床2处

横岗山为大别山南端一峰,位于湖北省位于蕲春、梅川镇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最高峰815米。横岗山寺庙始建于隋初,禅宗上祖道信幼年曾在此出家,卓锡七年。唐宋时佛道合一,山上佛寺道观盛极一时,有“庙宇七座,殿厢塔室七十余间”。1990年新落成之灵隐寺大雄宝殿,又使香火渐盛,现每年来山上进香观光者多达数十万余人。 1988年经省民宗局批准,正式开放佛寺活动。1992年横岗山被中国林业部(现部门改为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横岗山森林公园”。

浴佛井

浴佛井

浴佛井位于武穴市梅川镇今粮管所右侧,又名清净井。人们为纪念道信诞生,把每年三月初三定为庙会日,还把那口井取名叫“浴佛井”。浴佛井内圆外方,井口长0.6米,宽0.53米,一块正六边形的青石井圈覆盖其上,井壁上端由一圈花岗石镶嵌而成。井圈每个角和边都刻有一朵荷花瓣,雕刻精细,形态逼真,宛如12朵盛开的莲花。井口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镌明代万历年间所书“浴佛井”三个大字,苍劲浑厚。人据地而名,地藉人而灵。“浴佛井”的得名,源于中国禅宗四祖道信。

龙湫寺

龙湫寺龙湫寺

龙湫寺,坐落余川镇干仕垸附近,寺祀费季龙君偶像,神座下有暗泉一眼,游人投以铜钱,则叮当作响,串串不绝。寺侧有名为螺丝旋溪涧一曲,干旱不涸,溪水淙淙作响,静中谛听,如雨声淅沥。故名之曰:“龙湫夜雨”。

东冲山

东冲山(今名太平山),主峰名一尖。海拔1063.4米,系县境最高点。其东面一山峰,白沙裸露,状如银屑,山高风急,沙随风飘,蒙盖东冲一尖,皑皑皆白,终年有如积雪不化,入夜翘首仰望,俨如“明月照积雪”,寒光闪烁,冷气逼人。其侧有南朝宋代杰出诗人鲍照读书台遗址。故名之曰:“东冲积雪”。

灵泉洞

灵泉洞灵泉洞

大法寺镇张秀九垸,八角林山山麓有溶洞一处,洞内溶岩自然百态,人物有童叟仕女,动物有走兽飞禽,静物有几案书剑,形象惟妙惟肖,鬼斧神工,诚大自然之杰构,洞深邃莫测,宽处可容百人,窄处亦能陈设四五席。更有支洞若干处,有伛偻可入者,亦有仅能匐匍可进者。洞中泉水,终年外溢。故名之曰“灵泉古洞”。

武山湖

武山湖(图片摘自文粹一叶论坛)武山湖(图片摘自文粹一叶论坛)

武山湖,古名青林湖,以湖畔依青林山而得名。后以湖中耸峙武山,遂改名为“武山湖”。湖阔水深,武山青凸水面,宛若“水晶盘里拥青螺”。且以盛产鱼类,故有“金湖”之称。湖周黄芦白荻丛生,武山林木葱茏,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陆地则牧笛悠扬,水上则渔歌互签。夜间渔火星星。桨声款乃;晴宵皓月悬空,静影沉壁,游踪驻此,其乐何极。故名之曰:“武湖明月”。

龙珠峡漂流

龙珠峡漂流景区位于武穴市梅川镇五里村徐堰塆北部山区层峰山,漂流全长3.5千米,落差120米,全程30多处2米以上的跌水,落差最大的跌水9.8米,为湖北省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道之一。

著名人物

编辑

隋唐:司马道信

宋:余玠、游侣

明:刘天衢、王士谟、舒其志、吴亮嗣、胡士容

清:刘醇骥(清史稿·儒学列传)、张仁熙(清史稿·儒学列传)、毛炳(顺治九年壬辰科进士)、张先基(顺治九年壬辰科进士)、饶轸中(顺治十六年己亥科进士)、宋叡(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吴瑾(康熙九年庚戌科进士)、金德嘉(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进士、会元)、张易源(雍正八年庚戌科目进士)、朱荣经(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张壮国(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方楚正(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徐天球(乾隆十年乙丑科进士)、郭本才(乾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张德源(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刘思舆(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进士)、陶金烇(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进士)、文凤喈(道光九年己丑科进士)、刘映丹(道光十六年丙辰恩科进士)、张殿宾(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进士)、饶丰(道光三十年庚戌科进士)、魏邦达(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刘燡(同治二年癸亥恩科进士、解元)、夏汝镛(光绪十二年丙戌科进士)、刘寅浚(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进士)、杨济泰(名医)、肖光际(民间传说的机智人物)

民国:居正、饶汉祥、郭泰祺、刘文岛、潘宜之、章水泉、周武彝、刘赜、夏一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陈康将军、蓝侨将军、张春森将军、陈金钰将军、杜国平将军、郭锡章将军、孔将军;政治:郭超人、吴定富、干以胜;学术:吴国盛、张钟浚;企业家:武盛林。

荣誉称号

编辑

武穴市是中国武术之乡。

武穴市是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

武穴市是中国科技先进市。

武穴市是湖北省文明城市。

武穴市是中华诗词之乡。

武穴市是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武穴市2019年被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下一篇 团风农村商业银行

上一篇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