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鞍山市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编辑
马鞍山市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简称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或采石矶景区 ,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总面积3.92平方千米。
采石矶古称牛渚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因集“雄、奇、秀、险”于一身,被誉为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以唐代诗人李白诗意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的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滨江湿地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采石矶观光区、长江湿地旅游区、望夫山文化旅游区、采石古镇休闲体验区等四大功能区。景区内有“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国保单位“太白楼”、状元福地“三元洞”和林散之“江上草堂”等特色景点。
2020年12月29日,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成为马鞍山市第1家,安徽省第1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马鞍山市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地理位置: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8:30-17:30(春夏季);8:30-17:00(秋冬季)
景点级别:AAAAA级
门票价格:68元/人
占地面积:3.92 km²
著名景点:采石矶观光区、望夫山文化旅游区、采石古镇休闲体验区、长江湿地旅游区
东吴赤乌二年(239年),采石广济寺内的赤乌井掘成。这是采石风景区现存最早的文物古迹。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太平知州张瓌在翠螺山南建造蛾眉亭。
明正统五年(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命广济寺僧修惠在采石翠螺山上建清风亭,并在亭前建谪仙楼(后易名太白楼),肖太白像于其上。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春,因游人不慎,落下火种,将谪仙楼焚毁。
清康熙二年(1662年),太平知府胡季瀛、当涂县令葛元福等重建谪仙楼,易名为太白楼。并将原在采石镇之李白祠移至楼后重建,画家萧云从在太白楼内作峨眉烟云、华岳苍松、匡庐瀑布、泰岱旭日壁画四幅。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太平知府张丕昌、当涂县令吴存楷重修太白楼。
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太白楼与画俱毁于兵火。
清光绪三年(1877年)四月,由兵部右侍郎彭玉麟、直隶总督李鸿章、安徽巡抚裕禄捐资,长江水师副将陶立忠督工的太白楼重修工程竣工。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在翠螺山东南重建然犀亭。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采石镇绅鲁式金等人以采石庙会田产及柴洲麦地为基金,以神霄宫及太白殿基址创建采石小学堂。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安徽省建设厅批准当涂县政府将翠螺山一带建设成采石公园,向游客开放。
1959年10月8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决定以采石翠螺山的自然山水和遗存的文化古迹重建采石公园。
1961年,采石公园和李白纪念馆对游人开放。
2024年7月13日,采石矶景区临时闭园。
2024年7月15日,采石矶景区恢复开放。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全景图
位置境域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地处长江南岸,总面积3.92平方千米。
采石矶风景区
地形地貌
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气候特征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所在的雨山区,区境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温和湿润,梅雨集中。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080毫米,无霜期234天,日照时数2109.9小时。
采石矶观光区
太白楼
太白楼
林散之艺术馆
林散之艺术馆
三元洞
三元洞,又称三官洞、三观殿。“三官”传说为道教供奉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以三官配三元,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三元、三官为一义,是道教所奉祀的神灵。
三台阁
滨江文化园
翠螺湾
望夫山
望夫山
采石古镇
采石古镇位于长江江畔,占地面积6.9万平米,右邻唐贤街,左接滨江湿地公园,南与采石矶隔河相望,北通望夫山。依据地形和区位,布局各种功能和业态,分为酒店区、商业区、文化产业区、美食餐饮区、休闲体验区。内有和合古戏台、夜泊广场、儿童职业体验馆、太白研学基地等场馆。采石古镇依托深厚的李白文化底蕴,将世界级李白文化融入旅游,缔造享誉世界的千年诗仙圣地。
诗词文集
采石矶是唐代诗人李白终老之地。诗仙李白一生曾多次登临吟诵,留下“醉酒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许多文人名士在采石矶游览题诗。陈从周曾评价说:“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园者,独采石矶矣。”
朝代 | 作者 | 诗词 |
---|---|---|
唐 | 李白 | 《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姑孰十咏·牛渚矶》 |
宋 | 贺铸 | 《历阳十咏之七采石矶》 |
宋 | 董天吉 | 《采石矶》 |
宋 | 文天祥 | 《采石》 |
明 | 《采石矶新秋月色》 | |
明 | 《采石矶》 | |
清 | 吴伟业 | 《采石矶》 |
清 | 张之洞 | 《登采石矶》 |
特色产品
采石矶茶干
采石矶茶干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为清廷贡品之一。产品曾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获省、部优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及92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优质保健品三项银奖,并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
采石矶酒
元、明、清,采石矶酒一直为太平府进贡皇上的贡品。郭沫若游采石矶,登太白楼,品饮采石矶酒后,留下“赠君三百斗,成诗三万首”的诗篇。
文化活动
2020年11月7日至11月15日,马鞍山“文旅钜惠嘉年华”活动在采石古镇横江街拉开帷幕。
2023年5月1日,“非遗进景区,畅游采石矶”活动在采石矶景区李白纪念馆前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5日,“2023马鞍山·采石矶半程马拉松”激情开跑。
2024年5月25日至26日,“2024采石矶长江音乐节”在马鞍山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芳草地)火热开唱。
2017年7月6日,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管委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三定”方案,马鞍山市采石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科、规划建设管理科、综合执法大队和监察室,下设采石矶景区管理处,管辖李白纪念馆和林散之艺术馆2个副科级单位以及延园、圆梦园、三元洞、三台阁、赤乌井、蛾眉亭和李白衣冠冢7处文博文保单位。
1987年,采石风景名胜区获批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2年5月,采石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包括采石矶景区、濮塘景区、青山景区和横山景区四大片区。
2003年2月,采石风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审查,取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20年12月29日,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门票
成人票:68元/人
优惠票:34元/人
免票政策: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须监护人携带);马鞍山市民(含常住人口)、安徽省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含65周岁)、安徽省外70周岁以上老年人(含70周岁)、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含学员)、残疾人持有效证件按相关规定实行免票。
交通
飞机
马鞍山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车行宁马高速公路50分钟即到,可到达国内国际各大主要城市。禄口国际机场与马鞍山有来往班车。
公交车
马鞍山市内交通相当方便,多辆普通公交车和夜班车通往市内各地,4路公交旅游专线可直达马鞍山东站与采石矶风景区,由火车站乘游1路也可到达采石矶景区,26路公交车往返旅游汽车站与采石矶景区。
自驾游
南京方向,从马鞍山北下高速,用时25分钟,车程19.4千米,途经宁芜高速、采石河路,可到达采石矶景区。
芜湖方向,从马鞍山南下高速,用时18分钟,车程11.3千米,途经采石河路、天门大道南段,可到达采石矶景区。
路线
乘坐观光车路线
线路一:北大门上车、翠螺湾、东大门、太白楼、李白纪念馆下车,步行至蛾眉亭、三元洞、三台阁、蜗牛尾、北大门。
线路二:北大门上车、翠螺湾、东大门、太白楼、李白纪念馆下车,步行至蛾眉亭、三元洞、三台阁、太白楼、李白纪念馆上车、东大门、北大门下车。
线路三:北大门上车、蜗牛尾、三台阁、三元洞、蛾眉亭、太白楼、李白纪念馆上车,步行至东大门、翠螺湾、北大门下车。
步行观光路线
线路一:北大门、翠螺湾、东大门、太白楼、李白纪念馆、蛾眉亭、三元洞、三台阁、太白楼、李白纪念馆、东大门、北大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