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公路 编辑
三级公路是中国公路等级中的一种类型,位居二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之间,在实际道路建设中运用广泛,属于最基础重要的公路类型。
中文名:三级公路
外文名:tertiary highway(s)
分类依据:公路等级
设计路宽:12米以下
设计速度:30 至 60 km/h
通行能力:不低于2000辆
用途定位:联络地方县镇
主要特点:不设中央隔离带、限速较低
依山而建的三级公路
技术标准
三级公路
基本特征
1、不设中央隔离带,设单黄色实线为主、虚线为辅,特殊路段可增设简易中央护栏或分道单向行驶;
2、保留大量的平面交叉路口,方便沿线居民近距离交流;
3、允许出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等的混行情况;
4、最低车道数量要求为双向两车道,一般不超过双向四车道;
5、兼顾效率与安全考虑,行车限速为30km/h-60km/h。
功能作用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沙漠公路是高标准的三级公路
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快了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步伐,由众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共同组成的国家高速路网已基本成型,三级公路的功能呈现多元化转型。三级公路以其投资少、占地小、技术低等优点在现代公路网中起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城市里的大小次干道、支路、高架路,高快速路的匝道、引道,通往企业单位、住宅商业、自然风景区的直接道路等都少不了三级公路。在地处山岭荒原、总体人流稀少或整体贫困落后的农村郊区里,三级公路仍然占运输主导地位。我国大多数县道乡道、穿越山区草原或通往偏远城镇的国道省道均以三级公路居多。
建设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行需求增加,只要经济、技术、环境等客观条件允许,更多三级公路会被扩建升级成二级公路甚至一级公路;相应地,更多四级公路亦会改造升级成三级公路。 例如,滇藏新通道里现有的丙察察公路是简易砂土路,国家规划改造为油面三级公路。
缺点局限
人车混行、弯急坡陡、路面较窄、无中央护栏、安全系数低,不适合高速度、高密度、远距离的汽车运输。
收费问题
除跨省、自治区或其它特殊路段外,三级公路一律不收费。
三级公路的整体宽度和笔直度、限速、弯度坡度以及总体通行能力等比四级公路高些,不如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