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 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代管县级市

靖西市靖西市

靖西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县级市,由百色市代管,位于广西西南部边境,百色市南部,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152.5千米,介于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之间;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以溶蚀高原地貌为主。总面积3322平方千米, 2021年末,常住人口48.93万, 截至2022年10月,靖西辖11个镇、8个乡。 市政府驻新靖镇。

靖西市是广西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广西百色乃至全国对接越南、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曾被评为中国绣球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西避暑旅游城市、广西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境内景点众多,主要有通灵大峡谷、古龙山等。

靖西地域,民国二年(1913年),置靖西县,因县在广西之西,取“西部安宁”之义而得名,2015年,靖西县撤县设县级市。 2020年5月9日,靖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靖西市是壮族聚集地,壮族占总人口99.4%,被誉为“壮乡中的壮乡”。 有绣球、壮锦、末伦、山歌、药市等文化遗产。旧州镇是“绣球之乡”“壮歌之乡”,也是明代抗倭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龙邦十二道门是清代中法战争的重要军事堡垒;安德镇是壮族历史上的农智高南天国的建都之地,也是刘永福“黑旗军”发地;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早年在靖西活动过。

2023年,靖西市地区生产总值185.11亿元。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125元,增长0.9%。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靖西市

行政区划代码:4510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

面积:3322 km²

下辖地区:11个镇、8个乡

政府驻地:新靖镇新华街339号

电话区号:0776

邮政编码:5338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8.93万 人(2021年)

著名景点:壮族博物馆、通灵大峡谷、旧州、古龙山

火车站:靖西站

车牌代码:桂L

地区生产总值:185.11 亿元(2021年)

方言:壮语

历史沿革

编辑

靖西市新貌

靖西市历史悠久,据解放后在市区主山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以及禄峒乡大金村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锛、石斧、石铲等物推断,远在原始社会,靖西就有人类居住。地处归属和政区设置,最早见于《唐书》,建制已有1200多年历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在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县境属象郡,郡治临尘在今崇左县境。秦末代理南海尉赵佗兼并三郡,建立南越国,县地属南越国。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将岭南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县境属益州刺史部南部牂柯郡句町县地,牂柯郡治故且兰,句町县治在今云南省广南县境,古为句町国,汉武帝时灭,置句町县。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以建宁、牂柯郡为兴古郡,今县境属蜀汉益州南部兴古郡句町县地,郡治宛温在今云南省砚山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国末帝孙皓投降,统一南方,桂西部分属宁州,今县境西晋时属宁州兴古郡句町县地,郡治律高在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晋时废句町县,郡治宛暖在今云南省砚山县境。

南朝(420年至589年)宋,今县境属宁州兴古郡,郡治漏卧在今云南省罗平县;南朝齐复置句町县,今县境属兴古郡句町县地,郡治西中在今云南省文山州;南朝梁大宝后废句町县,今县境属兴古郡,郡治西中;南朝陈时今县地属北朝后周南宁州,州治味县在今云南省曲靖县。

隋大定元年(581年),今县境属南宁州总管府地郡级政区,治所昧县在今云南省曲靖县。

唐开元二年(714年),后今县东境始置归淳州,隶邕州都督府,府治宣化在今广西南宁市。贞元十二年(796年),西境始设安德州,隶安南都护府,府治宋平在今越南河内。元和初(806年)后,归淳州更名归顺州。

五代十国(907年至960年),广西地区先是北部属楚国,南部属南汉。后来南汉并吞了北部,于是全属南汉,今县境属南汉兴王府,治所番禺在今广州市,县东部置温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隶邕州建武节度使。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进兵广州,消灭南汉,统一岭南,在羁縻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至道三年(997年),置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县境属西路邕州,州治宣化在今南宁市,县境东部置温弄州一说温州、温闷峒、温润峒;中部置顺安州;西南部置归化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隶邕州。景炎二年(1277年),江西广信府广丰县人张天宗起兵抗元失败,率众南来顺安州贡峒,更名顺安峒。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进兵广西,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灭亡。今县境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从湖广南部地区分置广西行中书省。今县中部置归顺州,东境置温州一说河润州;隶镇安路,路治感驮岩在今那坡县境;西境置安德州,隶来安路,路治奉议州在今田阳县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广西行中书省改为广西布政使司洪武九年改承宣布政司,镇安路改为镇安府,府治从感驮岩移至冻州在今德保县境。明初废归顺州、安德州入顺安峒。弘治九年(1496年)10月,岑氏土官率兵有功,升顺安峒为归顺土州,仍隶镇安府。嘉靖四年(1525年),直隶广西布政司属思恩府府治在今武鸣县。四十年(1561年),温州降为寨,更名湖润,改属南宁府。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明朝灭亡,统一全国,今县境置归顺土州,初隶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因去思恩遥隔,复隶镇安府。雍正十年(1732年),湖润寨又隶镇安府。乾隆十一年(1746年),湖润寨土巡检故绝,改土归流属归顺州。光绪十二年(1886年),归顺州升为归顺直隶州,属太平思顺道,道治今龙州县,小镇安厅改为镇边县,与下雷土州原属镇安府,均属归顺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6月,废归顺州,置归顺府。镇边县改隶省,湖润巡检裁销改为团,下雷土州改设弹压,均属归顺府。民国二年(1913年)6月,废归顺府置靖西县,以旧城名靖城与位广西西部而名,初隶镇南道道治今龙州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废道为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下雷土州归并雷平县今属大新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广西划为十二个区民团指挥部,靖西为第十区,区治靖西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又将十二个民团区并为民团六个区,靖西隶龙州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7月,增设天保民团区,靖西改隶天保区,区治天保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天保区民团指挥部移驻靖西县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民团指挥部改为广西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又改为广西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辖靖西、天保、向都、镇结、龙茗、镇边、敬德等7县。

1949年12月13日,靖西县和平解放。1950年1月18日,靖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广西省龙州专区,专署设在龙州县,后迁崇左县,1952年8月改隶百色专区。1952年,壮族聚居的广西中部和西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区治南宁市,辖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靖西隶百色专区。1955年10月县人民政府改为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桂西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专区改为地区,靖西隶百色地区。1958年1月地区改为专区。同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靖西隶百色专区,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靖西县隶百色地区,2002年6月属百色市至今不变。

2015年8月1日,撤销靖西县,设立县级靖西市,以原靖西县的行政区域为靖西市的行政区域,靖西市人民政府驻新靖镇新华街339号。靖西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百色市代管。 2015年12月12日,靖西市正式挂牌。

2021年6月29日,靖西市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12月21日,靖西市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行政区划

编辑

靖西市行政区划图靖西市行政区划图

1996年,靖西辖8个镇、16个乡: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岳圩镇、龙临镇、渠洋镇、安德镇、龙邦镇、壬庄乡、同德乡、安宁乡、地州乡、禄峒乡、荣劳乡、南坡乡、吞盘乡、三合乡、果乐乡、新圩乡、大甲乡、武平乡、大道乡、岜蒙乡、魁圩乡。县政府驻新靖镇。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176号)同意调整靖西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荣劳乡,整建制并入禄峒乡,禄峒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合乡,整建制并入安德镇,安德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新圩乡、大甲乡,设立新甲乡,原新圩乡、大甲乡的辖区为新甲乡的行政区域,新甲乡政府驻原大甲乡大甲街;撤销岜蒙乡,整建制并入渠洋镇,渠洋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大道乡,整建制并入武平乡管辖。

2014年7月24日,武平乡撤乡设镇。7月31日,禄峒乡撤乡设镇。

2016年5月19日,地州乡撤乡设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靖西市辖11个镇、8个乡;分别为: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安德镇、龙临镇、渠洋镇、岳圩镇、龙邦镇、武平镇、禄峒镇、地州镇等11个镇,同德乡、壬庄乡、安宁乡、南坡乡、吞盘乡、果乐乡、新甲乡、魁圩乡等8个乡;11个社区、254个村。 市政府驻新靖镇新华街339。

地理环境

编辑

靖西市位于中国南疆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边境,百色市南部,地处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之间。北回归线横穿西北隅,境内大部在北回归线以南。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高平省重庆、茶岭、河广三县交界,西与那坡县毗邻,北与百色市和云南省富宁县相连,东与天等县、大新县接壤,东北紧靠德保县。东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275千米;北距百色市公路里程129千米;东南距崇左市江州区152千米。总面积3322平方千米。 靖西市境内地域西宽东狭,东西最大横距9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5千米,面积3322平方千米,折合499.65万亩,占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1.41%。

靖西县

地貌

靖西市属岩溶山原地貌,分为中山、低山、高丘、平地、水域5类。海拔在800-1400米之间的中山面积67.97万亩,占总面积12.8%;海拔在500-800米之间的低山面积291.75万亩,占总面积58.39%;海拔在250-500米之间或的高丘面积9.9万亩,占总面积1.98%;平地面积为129.08万亩,占总面积25.8%;水域为4.95万亩,占总面积0.99%。全市以低山为主,斜坡面积较大,阳坡面积较多,石灰岩峰林峰丛广布,由于各地溶蚀作用不同,形成四种地貌类型:即孤峰平地、峰林谷地、峰丛洼地、全非岩溶地。

地形

靖西市化峒镇爱布瀑布与河流风光

靖西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略呈阶梯形态,西北部海拔706米~1040米,中部700米~850米,东南部中部250米~650米。整个地势为一石灰岩高原,境内除东部古龙出露一片花岗岩及南部有零星辉绿岩和少部分地区散布有些页岩、砂岩外,大部分都是由石灰岩组成的峰林、峰丛山地,石山与石山之间有许多较平坦广阔的溶蚀盆地和槽形谷地。西部为低中山峰丛凹地,其中有小片的溶蚀坡立谷,东南部为低山峰屏坡立谷及峰丛槽谷。

靖西市境内不形成山脉,大部分是岩溶峰丛,孤峰和体积不大的非岩溶土山。峰林、峰丛发育优美,孤峰挺拔林立,奇峰异洞广布,峰丛相联如屏,多呈块状或条带状山体。境内有高山5座,西部有牛松坡、吓孟山,北部有平桥山,东部有古龙山,南部有排发山,中部有五岭。

气候条件

靖西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9年和2010年,靖西市平均气温分别为20.5℃和20.2℃,比历年平均值(19.3℃)分别为偏高1.2℃和0.9℃;年最高气温分别为34.1℃和35.4℃,比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6.6℃)分别为偏低2.5℃和1.2℃,年最低气温分别为4.4℃和0.4℃,比历年极端最低温度(-1.9℃)分别为偏高6.3℃和2.3℃。年总降水量分别为1000.1毫米和1541.1毫米,比历年平均值(1636.3毫米)分别为偏少636.2毫米和95.2毫米,2009年内降水高峰月出现在7月,该月雨量为306.2毫米,2010年降雨量高峰月出现在6月份,该月雨量为337.2毫米,2009年日最大降水量93.6毫米,2010年日最大降水量117.6毫米;无霜期分别为348天和350天,比历年平均值(336天)分别为偏长12天和14天;年日照总时数分别为1458.4小时和1390.8小时,比历年平均分别偏少42.9小时和110.5小时;两年内平均风速1.1米/秒,2009年,以SSE(东南偏南)风为主;2010年,以SSE(东南偏南)风为主。

水系

靖西市山水

靖西市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左江和右江的部分支流。境内主要河流有23条,北部魁圩那多河、渠洋芭蒙河,西部安德兰康河、照阳河和东北部武平立录河流入云南省和德保县为右江河系,境内流域面积1003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0.1%。其余难滩河、庞凌河、龙潭河、鹅泉河、逻水河、坡豆河、多吉河等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黑水河汇入左江为左江河系,流域面积2328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69.9%。

自然资源

编辑

靖西市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靖西市探明有铝土、锰、硫铁等18个矿种。铝土、锰、硫为靖西县主要矿种。铝土矿储量最多,分布在新圩、龙临、禄峒、南坡、安德等乡镇,据地质资料和成矿分析,已探明储量有4.06亿吨,远景储量达6亿吨;3家企业落户靖西对铝土矿进行开发利用。锰矿分布于湖润、岳圩、壬庄、龙邦、安宁等乡(镇),已探明氧化锰矿石储藏量622万吨,保有氧化锰矿石储藏量429.8万吨,探明并保有碳酸锰矿石储藏量2040.6万吨;2003年创建成锰工业基地,落户基地企业有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形成7家电解金属锰加工企业。硫铁矿主要分布于禄峒弄华、武平雷隆等地,保有资源储量451.7万吨,且伴生褐铁矿,保有资源储量38万吨,共生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227.6万吨;铜锡矿主要分布于同德、湖润两乡(镇),铜矿品位0.091~0.731%,储量(333)1257.35吨,锡矿品位0.182~0.528%,储量(333)1210.08吨;铁矿、红锑矿、汞矿、铅矿、钾矿未开采

土地资源

靖西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结构复杂。2022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332613.48公顷。土地利用分类有,耕地分别为68351.35 公顷;园地3518.53公顷;林地分别为160474.69公顷;牧草地14359.14公顷;工矿用地分别为 7366.05公顷;交通用地分别为 3288.55公顷;水利设施用地4237.67公顷;其他土地71017.50公顷。

水资源

根据历年的资料统计,靖西市水资源总量为37.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25.4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7.36亿立方米,外县流入水量4.55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

靖西水域

靖西市地处亚热带,近海洋,距北部湾约200千米,全年多吹东南风,水能理论蕴蓄量为244414千瓦,可开发量为65400千瓦,年发电量2.67亿千瓦时,至1990年已开发利用197处,容量16077千瓦,其中因电网的发展而弃置的电站126处,容量1467千瓦,仅存大小电站71处,容量14610千瓦,其中100千瓦以上电站12处,装机28台,容量13960千瓦。1990年发电量4593.74千瓦时,人均发电量83.1千瓦时。

森林资源

靖西市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树种繁多。百余年来由于历代的乱采滥伐和山林火灾,原始森林遭受严重破坏。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靖西林地面积约计56578亩。1963年靖西森林覆盖率只有5.13%。据1974年对林业自然资源调查,县境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较高,中部、北部森林覆盖率低,质量差,生态系统脆弱,原始森林小片零星分布。

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据调查,靖西平均每年消耗量8.82万立方米,而最高年生产量只有3.28万立方米,年木材消耗量大于生产量5.54万立方米,由于砍多于长,毁多于造,森林不断演变成荒山草坡。

植物资源

靖西市属南亚热带,气候温,雨量充沛,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靖西植物有256科、1408属、4503种,其中乔木树种1907种。其中,常见天然阔叶树乔木主要树种有杉木、松树、桉树、任豆树、苦栋、香椿、桦木等53种;灌木树种有杨梅、盐肤木、羊蹄甲等22种;草本植物有望江南、金银花、天冬、桫椤等23种;竹类有吊丝竹、金竹、大头竹、黄竹、甜竹等9种;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黄豆等;经济作物有烤烟、甘蔗、桑树、八角、油茶、油桐、玉桂、大果山楂、茶叶等22种。

动物资源

靖西市境内动物资源丰富,共有43科105种。国家保护的珍贵兽类有19种,蜂猴、金丝猴、黑叶猴、黑猴、毛冠鹿等属世界珍稀动物。白斑鼯鼠和巨松鼠至今广西只有发现于本县南坡的底定。历史上还有人熊(棕熊)、马熊、猪熊、狗熊、长臂猿、老虎、金丝猴、玉面猴等。人熊已绝迹。

人口

编辑

2021年,靖西市户籍人口66.2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9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3.07%,比上年末提高2.3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49万人,出生率为7.4‰;死亡人口0.58万人,死亡率为8.8‰;自然增长率-1.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靖西市常住人口为489163人。

民族构成

靖西市以壮族为主,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是中国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级行政区。此外还有少量汉族、苗族、回族、瑶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毛南族、土家族等11个民族。

靖西市全貌靖西市全貌

政治

编辑
靖西市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

郝玉松

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永雄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飞

市政协主席

陆海

经济

编辑

2023年靖西市生产总值(GDP)185.11亿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36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92.46亿元,同比下降3.3%;第三产业增加值65.30亿元,同比增长3.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4.8%、49.9%和3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5.1%、-746.8%和50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8125元,比2023年增长0.9%。

第一产业

靖西市田园山水

2021年,靖西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4.1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8.1%。从四大行业看,农业和牧业产值分别增长3.5%、22.9%;林业和渔业产值分别下降35.0%、0.4%。

2021年,靖西市粮食种植面积73.29万亩,比上年增加6263亩;其中春收种植面积2.71万亩,比上年增加933.6亩;夏收种植面积32万亩,比上年增加4046亩;秋收种植面积38.57万亩,比上年增加1283.7亩。

2021年,靖西市粮食总产量20.90万吨,比上年增加0.3万吨,增长1.5%。其中,春收粮食产量0.27万吨,比上年增长7.2%;夏收粮食产量8.87万吨,比上年增长2.2%;秋收粮食产量11.76万吨,比上年增长0.8%。

2021年,靖西市谷物产量18.97万吨,比上年增长1.3%;小麦产量540.74吨,比上年增长10.7%;玉米产量11.99万吨,比上年增长1.3%;豆类产量0.99万吨,比上年增长0.3%;薯类(折粮)产量0.93万吨,比上年增长6.2%;园林水果产量5.51万吨,比上年增长23.2%。

2021年,靖西市造林面积3063公顷;四旁(零星)植树80万株;森林抚育面积2666.7公顷;当年苗木产量230万株;全社会木材采伐运输2.8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6.9%。

2021年,靖西市肉类总产量28214吨,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猪肉产量18565吨,比上年增长43.7%;牛肉产量2378吨,比上年增长3.0%;羊肉产量594吨,比上年下降0.1%;禽肉产量6450吨,比上年下降20.7%。禽蛋产量191吨,比上年下降16.5%。全年生猪出栏23.87万头,比上年增长37.4%。年末生猪存栏13.56万头,比上年增长3.9%。全年蚕茧产量1.03万吨,比上年增长29.6%。

2021年,靖西市水产养殖面积1600公顷,比上年增加2公顷。水产品产量6850吨,比上年减少150吨;其中淡水捕捞鱼类941吨,比上年增加3吨。

第二产业

2021年,靖西市全部工业增加值7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库44家,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5.3%。

2021年,靖西市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1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上年下降26.6%,非公有工业企业比上年增长17.3%。

2021年,靖西市从重点行业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7.4%,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0.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5.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

2021年,靖西市从产品产量上看,主要工业产品氧化铝比上年增长7.6%、铝材增长6.6%、二氧化锰增长11.7%、锰矿石原矿下降15.9%、电解锰下降7.6%、建筑用天然石料下降12.8%、石灰石增长38.8%、商品混凝土增长15.1%。

2021年,靖西市从企业效益看,全市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8.7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实现利润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82.8%;亏损企业9家,比上年减少2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15亿元,比上年下降17.1%;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0.1天,比上年增加2.2天。

2021年,靖西市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2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

第三产业

靖西城区

2021年,靖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1.5%。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增长12.2%,其中,城区增长27.5%;乡村增长9.4%。从消费形态看,餐饮增长21.1%;商品零售增长10.4%。从行业类型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52.5%;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9.7%;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8.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9.8%。

2021年,靖西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6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出口总额完成227.13亿元,增长32.1%;进口总额完成33.42亿元,增长33.7%;边小、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16.73亿元,增长44 .0%;互市进出口总额43.39亿元,下降4.0%。

2021年,靖西市区外项目实际到位资金50.45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48亿元任务的105.0%,新签约项目12个,合同金额91.70亿元。

2021年,靖西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投资15.94亿元,增长10.9%;办公楼投资16.0万元,下降98.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41亿元,下降16.2%。商品房销售面积60.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其中住宅44.12万平方米,下降15.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1.8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5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43万平方米,增加1.24万平方米。

2021年,靖西市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4.82亿元,比年初增加15.52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7.15亿元,比年初增加13.40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9.17亿元,比年初增加39.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9.86亿元,比年初增加11.50亿元。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总计34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2021年,靖西市接待游客总人数870.29万人次,旅游人数比上年增长23.7%,全年实现旅游总消费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靖西市全景图2022靖西市全景图2022

社会事业

编辑

明永乐十年(1412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岑氏土司统治300余年间,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始设书院,本邑方有贡生、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曾慕宋、曾彦先后到日本留学,1931年废科举,提倡科学文化,学习西方,先后又有邓鸿绍等9人考选到日本留学,黄显玑等4人入广东优级师范。还有考入龙州师范8人,龙州政法学堂8人,龙州测绘学堂2人,龙州讲武堂数十人。

靖西市教育

2021年,靖西市共有学校268所,其中,高中阶段学校4所,在校生10589人,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8461人,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12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1%。义务教育学校107所,在校学生69232人,义务教育巩固率98.9%,残疾儿童入学率99.8%,三残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5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6所,民办幼儿园130所;在园(班)幼儿25893人,其中在读公办园14127人,民办园11766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6.0%。全市现有教职工8610人,其中高中阶段教职工1174人,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4848人,幼儿园教职工2588人(在职在编325人)。

科学技术

2021年,靖西市完成申报广西科技计划项目2项,10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自治区研发补助专项资金30万元。组织实施自治区级项目1项,总投资1000万元,当年完成投资400万元;组织实施百色市级项目1项,专项资金10万元。组织企业实施完成9项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全市新增1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级星创天地1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0家。

文化事业

2021年,靖西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9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2座。

体育事业

明朝时岑氏土司世代相传岑家武术,教练士兵。清代时城乡各地舞龙、舞狮等流传至今。原为靖西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投绣球活动,至今演变为群众喜爱的一种体育项目,盛行于城乡各地,靖西因此被誉为绣球之乡。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现代体育项目,民国15年至20年(1926年至1931年)先后从南宁等地传入靖西,县人李质在上海读大学时。曾获大学生运动会网球冠军。球类活动绝大多数先在学校开展活动,然后通过学校传到城乡民间。

解放前,无体育机构,日常体育工作由县政府教育科兼管,遇召开运动会则组织临时领导机构办理。解放后1952年至1958年,体育工作由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管理。1959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由县人委领导兼体委主任,配专职干部1人,体委会与文教局合处办公,单独预算经费。

1966年至1972年,因“文化大革命”动乱,各项体育活动均处于低落状态。1980年以后,县体委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工作,投绣球、舞龙、舞狮、抢花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得到进一步发展,活跃于城乡各地。学校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

2021年,靖西市向百色市以上各级运动队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23人。我市运动员在全国蹼泳锦标赛上获得金牌2枚、银牌3枚,在全区游泳锦标赛中获金牌2枚、铜牌1枚,在全区青少年摔跤锦标赛上获得金牌2枚、铜牌1枚,在全区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上获得金牌1枚。

医疗卫生

2021年,靖西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4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25个,诊所

靖西市距首府南宁市275千米,距百色市右江区129千米,距崇左市江州区152千米,有两条国道、两条省道二级公路在境内交汇。百色至靖西、靖西至那坡、靖西至崇左高速公路,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岳圩口岸联线高速公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达1700个,截至2021年,靖西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项(壮族织锦技艺、末伦),自治区级保护名录26项,市(县)级保护名录70项。

靖西市各级非遗名录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申报时间

批次

级别

靖西壮族织锦技艺

2006年

第一批

国家级

末伦

2021年

第五批

国家级

靖西壮族端午药市

2007年

第一批

自治区级

壮族提线木偶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区级

南路壮剧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区级

壮族末伦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山歌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舞蹈马绿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舞蹈弄腊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舞蹈田间矮人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舞蹈春牛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夹砂陶制作技艺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医驳骨疗法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壮族抛绣球习俗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扮台阁

2014年

第四批

自治区级

靖西民间小调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八音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区级

东球供纸制作技艺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区级

靖西抢花炮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航诞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区级

靖西剪纸技艺

2016年

第六批

自治区级

靖西堆绣技艺

2016年

第六批

自治区级

靖西土陶烧制技艺

2018年

第七批

自治区级

靖西花灯习俗

2018年

第七批

自治区级

靖西壮族棋类活动

2018年

第七批

自治区级

靖西田螺笛制作技艺

2020年

第八批

自治区级

以上参考

方言

靖西市境内主要交际用语是土话(俗称仰话),属广西南部壮语方言。全市19个乡(镇),除政府公务对话、学校教学用汉语普通话和桂柳话外,大多以市区“仰”话为交流语言,约占总人口80%,与德保、那坡、大新、天等各邻县和越南边界的语均可相通,惟音腔有些差异,但不妨碍会话。此外在龙临镇、果乐乡、南坡乡、新甲乡、武平镇、安德镇、渠洋镇、魁圩乡还有少数讲“宗”、“隆安”、“锐”、“宋”、“左州”“府(德保)”、“农”等七种主要方言话,约占全市人口20%。

地方饮食

编辑

靖西市特色传统小吃具有代表性的有卷筒粉、米饺、糍粑、酸嘢、秘寿、饼哆、脆条、凉粽、番叽嘟、大粽子、血肠、米花等等。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靖西市集自然生态游、边境跨国游、边关风情游、田园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军事遗迹游、名胜古迹游于一体,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素有“山水小桂林”之美誉。主要有通灵大峡谷、旧州古镇、古龙山峡谷、古龙山峡谷暗河漂流、鹅泉、渠洋湖、三叠岭瀑布、爱布瀑布、二郎自然风景区、龙邦口岸、十二道门、壮族博物馆等名胜。 2021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9家,其中,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3家。

主要景点

主要景点

名称

简介

图片

通灵大峡谷

通灵大峡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越边境,是一个长方形全封闭式的峡谷,长约1000米、宽200多米。峡谷中有一个高100米、宽60米的宽敞的溶洞,洞壁及洞顶布满各种造型奇异的钟乳石。整个大峡谷由念八峡、通灵峡、古劳峡、新灵峡、新桥峡共五个峡谷组成。

通灵峡谷

古龙山大峡谷

古龙山大峡谷位于广西靖西市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古劳峡、新灵峡、新桥峡三个峡谷组成的。峡与峡之间的河流及三个地下暗河溶洞相通。形成三峡三洞连通的大峡谷群。整个峡谷长6.8千米。由峡谷、瀑布、暗河、溶洞、原始植被、峰丛绝壁、溪流奇石构成,有“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之美誉。

古龙山大峡谷

旧州古镇

旧州古名那签、顺安峒、归顺土州,位于靖西市城南9千米旧州。主要景点有绣球街、文昌阁、张天宗墓、紫壁樵歌、土司墓群等。 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旧州古镇

鹅泉景区

鹅泉,与云南大理蝴蝶泉、广西桂平西山乳泉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的源头,位于广西靖西市区南约5千米的小鹅山麓。因鹅山像一只鹅躺在泉水之上,故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桥,建于清朝年间,桥长约60米,宽1.5米,全为石灰料石组成,是由15个涵洞的石拱桥组成,鹅泉古桥为靖西市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古桥。

鹅泉古桥

锦绣古镇景区

锦绣古镇,位于靖西市龙潭新区,倚靠靖西山水资源,近邻生态湿地公园,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壮文化为核心,古建筑为载体,是集文化体验、养生休闲、自然观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锦绣古镇

靖西小城故事景区

靖西小城故事,是中国西南边陲中越边境线上一个别具风情的文旅小城,占地面积113.7亩,以院落客栈街区、水岸酒吧街区、越南情景特色街区、边关文创街区为主要特色业态,是一个集非遗体验、民宿旅居、文创演艺、休闲消费、博物馆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靖西小城故事景区

渠洋湖

渠洋湖,是一个大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库。库区总容量9228平方米,水质优良,有大小岛屿十多个,沿岸有海拔一千多米的岜行山,以及掩映在绿树翠竹当中的几百个壮族干栏式村寨。

渠洋湖

三叠岭瀑布

三叠岭瀑布,位于靖西市湖润镇新灵村,西北距市区30千米,因地处三叠岭而得名。瀑布落差100米,宽30多米。

三叠岭瀑布三叠岭瀑布

以上参考

著名人物

编辑
著名人物一览

历史名人

侬智高

,曾植铨

曾植铭

刘永福

张丙朝

张天宗

卓锦湖

李绍杰

曾文经

瓦氏夫人

凌发彬

曾汝璟

革命烈士

黄小林

许胜南

岑日新

张海洲

吕剑

唐浚

庞汉祯

陈宝仓

谭统南

民间艺人

罗作霖

翟元臣

赵开瑞

孙某

朱祖线

宋玉善

陶德罄

王廷才

韦璠

以上内容参考

荣誉称号

编辑

2011年2月,靖西市获“百色市2010年秋冬农业产业开发先进县(区)”称号。

2012年,靖西市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2016年,靖西市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16年12月,靖西市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9年3月,靖西市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靖西市荣获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称号。

2021年1月19日,靖西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12月4日,靖西市入选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公示名单。

产业品牌

编辑

靖西市加大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农产品品牌。全市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分别为“靖西大香糯”、“靖西大麻鸭”和“靖西大果山楂”,获得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有4个,分别为“靖西乐村茶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靖西野生大果山楂有机产品认证”、“鑫西商贸有限公司桑芽茶绿色食品认证”、“鑫西商贸有限公司桑叶茶绿色食品认证”形成以“靖西绣球”“靖西壮锦”靖西大果山楂、“靖西大香糯”“靖西大麻鸭”“道百岁山楂酒”“南坡脐橙”

下一篇 精矿

上一篇 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