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齐特别行政区 编辑

印尼最西部行政区

亚齐特别行政区亚齐特别行政区

亚齐特别行政区(Nanggroe Aceh Darussalam)位于印尼最西端。北临孟加拉湾,西临印度洋,东临马六甲海峡,南边和东南边紧邻北苏门答腊省。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38万(2018年),98%以上的民众信奉伊斯兰教,是印尼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班达亚齐(Bandar Aceh)是特区首府。

亚齐历史上曾长期存在分离主义运动 ,2001年,印度尼西亚给予亚齐特别自治权,允许其伊斯兰教法自治;2005年印度尼西亚政府与“自由亚齐运动”独立组织签署和平协议;2006年印尼国会通过《亚齐自治法》赋予亚齐更大自治权。

亚齐特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铝土、煤炭等资。经济作物以棕榈、可可、橡胶为主,工业以皮革、食品及金属加工为主,经济基础薄弱。

位于首府班达亚齐的Sultan Iskandar Muda机场有十家航空公司,全区有十余座港口,Uleelheue和Lhokseumawe是其主要港口。 主要旅游景点包括Raya Baiturrahman教堂、亚齐博物馆、海啸纪念碑等。

亚齐与中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中就已有相关记载。到了宋、元时期,亚齐已成为中国商船通往阿拉伯国家的必经之地。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均经过亚齐。

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亚齐成为重灾区,二十多万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亚齐特别行政区

外文名:Nanggroe Aceh Darussalam

别名:亚齐特区

行政区类别:特别行政区

所属地区:印度尼西亚

地理位置:苏门达腊岛

面积:约 57000 km²

政府驻地:班达亚齐

人口数量:约 538 万

著名景点:Raya Baiturrahman教堂、亚齐博物馆、海啸纪念碑

机场:Sultan Iskandar Muda机场

历史沿革

编辑

亚齐苏丹国旗帜亚齐苏丹国旗帜

亚齐被称为东南亚的“麦加走廊”,是东南亚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地区,该地区的伊斯兰教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之前。1292年,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从中国归国途中,在苏门答腊发现了一个穆斯林城市八儿剌(peilak),这是东南亚伊斯兰政权最早可查的文字记述,也是关于亚齐最早的历史记录。

16世纪,苏丹阿里·莫哈耶·沙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亚齐政权——亚齐苏丹国。

1511 年,葡萄牙人侵占马六甲,原来聚居在马六甲的大部分贸易者被迫移居亚齐,海上贸易航线也相应地改为从亚齐沿苏门答腊西岸经巽他海峡进入印尼群岛。亚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1521 年 ,亚齐摆脱比提尔王国的统治后 ,发动一连串“圣战”,以图赶走葡萄牙殖民者,控制胡椒产地。1547年亚齐对葡萄牙人发动强大进攻,几乎攻陷马六甲。亚齐同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一直持续到 1575 年 。1564年亚齐进攻柔佛王国,掳走苏丹,摧毁柔佛城。

1568年,亚齐人攻打马六甲,但马六甲总督在柔佛苏丹支持下打退进攻(马六甲围城战)。

1569年,亚齐人计划突袭马六甲,但号称多达200艘的船队围攻一艘卡拉克帆船不下,令他们意识到实力尚不足,放弃此打算(亚齐海战)。

伊斯坎达尔·幕达 (1607~1636在位)在位时,亚齐的势力达到高峰。亚齐王国疆域西达英德拉甫拉(今米南加保地区),东至西亚克。还征服了彭亨、吉打和霹雳,取得马来半岛的胡椒和锡产地。1613年和1615年,伊斯坎达尔·慕达两次进犯巴都沙哇尔。1629年 ,他进攻马六甲,但为葡萄牙、柔佛和北大年的联合舰队所败。

亚齐老照片亚齐老照片

1641年~1699年,亚齐先后由几位女苏丹统治,内战频繁,中央政权严重削弱。1641年,荷兰占领马六甲,亚齐失去对港口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60年代以后,米南加保逐步挣脱亚齐的羁绊,马来半岛诸国由于得到荷兰的支持也摆脱亚齐的控制,至1775年,亚齐苏丹国的版图缩小到苏门答腊北端。18世纪后,政权进一步分崩离析,封建贵族割据一方。1873年3月荷兰派远征军入侵亚齐 。次年1月占领亚齐首都和王宫 ,苏丹马赫穆德·夏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亚齐人民在新苏丹和伊斯兰教首领杜固·乌玛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抗荷斗争,长达30年之久。1913年亚齐沦为荷兰殖民地。

印尼争取独立时,亚齐人支持印尼独立人士逐走荷兰殖民势力,其所希望的交换条件是未来独立的印尼必须建立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其中亚齐享有完全自治并且可以在其境内施行伊斯兰法律。可是在苏加诺的主导之下,独立后的印尼成为一个中央统一制的世俗国家,并将亚齐于1950年划归到北苏门答腊省当中。

对于地位丧失之不满,使亚齐人民转而支持当时印尼境内穆斯林要求成立「印尼伊斯兰国」(Negara Islam Indonesia)的反政府运动,并于1953年9月,在全亚齐伊斯兰学者联盟和数万名追随的支持下,亚齐宗教领袖达乌德‧贝鲁正式宣布加入「印尼伊斯兰国」,并组织武装部队攻击印尼政府在当地的机构。

政府军马上进入镇压,支持者便逃往山区与军队进行长期的游击战。双方在经过多次谈判之后于1957年达成协议,印尼政府在1959年给予了亚齐「特别区」的地位,使亚齐可以在宗教、习惯法和教育方面完全自主。不过双方仍有间断性的战火,一直到1962年达乌德‧贝鲁投降之后才结束了双方间的冲突。

地理位置

编辑

亚齐特别行政区亚齐特别行政区

亚齐特别行政区位于印尼最西部,苏门答腊岛最北端,包括西部印度洋上的锡默卢岛,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西为印度洋,东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北为安达曼群岛,南与北苏门答腊省接壤。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近538万(2018年),共有13个民族,98%以上的民众信奉伊斯兰教,是印尼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

亚奇人主要居住在沿海平原地区,淡洋马来人(tamiang malay,字面意思,黑脸马来人)生活在东部沿海。加约人

2005年8月16日,在国际社会的从旁协助下,印尼政府与“自由亚齐运动”终于达成和平协议。根据协议,“自由亚齐运动”放弃亚齐独立的政治要求,并放下武器,转型成为现代政治组织。而印尼政府也承诺对“自由亚齐运动”的成员特赦,以及不在亚齐驻扎非亚齐裔军人,允许亚齐在经济政治等领域高度自治。2005年12月20日,“自由亚齐运动”向印尼政府上缴最后一批武器,从而彻底完成缴械行动。9天之后,印尼政府也根据和平协议从亚齐省撤出最后一批部队。

2006年7月11日,印度尼西亚国会11日通过了《亚齐自治法》,赋予亚齐省地方政府更大的自治权,为该省举行地方选举铺平了道路。根据《亚齐自治法》,亚齐开发石油和天然气收入的70%将由本省支配。该法还规定曾经从事分离主义活动的人可以组建政党,并参加各级政府竞选。2006年12月,“自由亚齐运动”成员伊尔万迪·优素福在亚齐特区首次地方直接选举中以38.2%的得票率当选为特区省长。次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在雅加达总统府接见伊尔万迪·优素福,对他的当选表示支持,并表示赞同他拟定的亚齐发展计划。

伊斯兰教法

亚齐鞭刑

亚齐获得特别自治权以后,便开始逐步实行伊斯兰教法。2002年伊斯兰法及2003年城市法相关条文规定,女性不允许穿着紧身裤,同时,男女皆不能在户外穿着短裤行动。2005年6月24日,亚齐首次依据伊斯兰教法公开执行鞭刑,受刑者是26个犯有赌博罪行的穆斯林。当地政府规定以鞭刑惩罚饮酒、赌博和犯下性侵害罪的人。 8月22日,亚齐首次对违反伊斯兰教法的女性施加公开鞭刑,受刑者是4名犯有赌博罪行的穆斯林女性。

2014年,亚齐通过新的伊斯兰刑法法典,取代了原来的一系列伊斯兰地方律法。法典在进行了一年的公共宣传活动后,自2015年10月10日正式生效。在该法典下,婚外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都将受到100鞭的鞭刑,或100个月的监禁。消费或出售酒类最高可以惩以40鞭,赌博20鞭,未婚时与异性过于亲密12鞭。2016年4月12日,亚齐首次对违反伊斯兰教法的非穆斯林执行鞭刑,受刑者是一名出售酒类的基督徒妇女。 2016年10月17日,亚齐特区6对情侣因太过亲密的行为被处以鞭刑,他们的罪行为未婚者之间互相触摸、拥抱及亲吻。另有一名男性的罪过比较轻微,据传他与一名异性密会,而这被认为有可能演变成通奸罪,因此也被处以鞭刑。

自然灾害

编辑

2004年12月26日清晨,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9.1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殃及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造成20多万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其中,印尼亚齐特区灾情最为严重,近13万人遇难、9万人失踪、超过50万人流离失所。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向印尼人民伸出援手,派出救援和医疗队赴亚齐灾区,提供大批紧急援助资金和救灾物资,并参与灾区重建,耗资1.1亿元人民币修建了606套住宅和配套设施的“中国-印尼友谊村”。这一项目也被公认为亚齐灾后重建的“样板工程”。

新华社雅加达9月24日电,印度尼西亚西部亚齐特区附近海域24日凌晨发生6.4级地震。

印尼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

新华社快讯:据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网站消息,该国亚齐省锡纳邦县西北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8日18时52分发生6.2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