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站 编辑
南通站(Nanto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兴大道,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是宁启铁路的中间站。
南通站于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3年办理货运,2004年7月1日开办客运。2007年4月18日,南通站经扩建后投入使用。2016年5月15日,南通站正式开行动车组列车。2020年7月1日,南通站开通经由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至上海的城际列车。
截至2016年5月,南通站站房总建筑面积11740.6平方米,站台规模为3台7线。
中文名:南通站
外文名:Nantong Railway Station
车站代码:19124
投用日期:2003年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南通市
主要线路:宁启铁路
区域管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11740.6平方米(2016年5月)
站台规模:3台7线(2016年5月)
年客运量:134万人次(2016年5月-2017年5月)
车站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兴大道
2002年10月,南通站开工建设。
首列和谐号动车组驶入南通火车站(2015年12月27日)
2004年7月1日,南通站开办客运。
2005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复,南通站推倒重建。
2007年4月18日,南通站经改扩建后重新启用。
2015年12月27日,由南京站始发的D55703次动车停靠在南通站,成为在南通站停靠的首列动车组列车。
2016年5月15日,南通站正式开通运营动车组列车。
2019年11月26日,南通站启用电子客票。
2020年6月20日起,南通站全面实施电子客票; 7月1日,南通站开通经由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至上海的城际动车组列车。
2020年,开通“铁路e卡通”。
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南通站设计图
●设计参数
截至2016年5月,南通站站房总建筑面积11740.6平方米,其中,候车面积3696.6平方米,综合厅1289平方米,售票厅369平方米。站前高架桥长312.76米。站台设500米长无站台柱雨棚,无站台柱雨棚钢结构覆盖面积34737平方米,进站天桥和出站地道1处。
南通站站房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大面积玻璃幕墙结构和大跨度弧线形钢桁架结构。照明采用智能时控;中央空调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制冷采用球形喷口和旋流风口送风,制热采用地板辐射采暖。
整体布局
南通站内景
南通站设普通、母婴、软席、贵宾4个候车室,广厅、母婴、残疾人、软席候车室及基本站台候车室布置在一个大空间中。广厅内设自动扶梯2部、楼梯2部与二层候车室相通,母婴候车室及软席候车室亦各设1部楼梯、1部垂直电梯与二层候车室相连,贵宾候车室设1部垂直电梯与二层连接。候车室两侧布置了室内庭院,庭院顶部设采光天窗,同时候车空间两侧均为玻璃幕墙,并引入室内绿化。
南通站一层候车厅与基本站台相连,二层候车室通过进站天桥与二、三站台联系。基本站台通过楼梯下至出站连廊,二、三站台通过出站地道与地下出站厅联系。出站厅设在地下一层,通过连廊与出站地道连接。
截至2016年5月,南通站站台规模为3台7线,其中正线1条,到发线6条,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2座。主要途经线路为宁启铁路。
自助购票
截至2016年12月,南通站售票大厅共有8台自动售取票机,已开通现金、银行卡、支付宝扫码支付购票功能。
便民服务
●公安制证
南通站提供办理临时身份证,需在公安制证窗口办理。
客运流量
2016年5月-2017年5月,南通站累计发送旅客273万人次,其中,动车发送旅客134万人。
截至2017年3月,南通站公交站台位于站台广场的西侧,途经南通站的市内公交线路共有8条。
线路名称 | 线路起点 | 线路终点 | 首末班车 |
---|---|---|---|
南通公交14路 | 火车站 | 唐闸公园南门 | 06:45-18:30 |
南通公交25路 | 火车站 | 卫生高职学院 | 07:45-19:30 |
南通公交32路 | 火车站 | 长途车站 | 06:10-21:00 |
南通公交41路 | 火车站 | 市图书馆 | 06:10-21:00 |
南通公交42路 | 火车站 | 南通西站 | 火车站 6:00—19:30 南通西站6:45—20:30 |
南通公交44路 | 火车站 | 东站公交回车场 | 06:10-21:00 |
南通公交45路 | 火车站 | 园博园回车场 | 06:10-23:10 |
南通公交55路 | 陈桥派出所 | 京扬广场 | 06:00-20:00 |
南通公交108路 | 火车站 | 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 | 07:00-18:00 |
南通公交126路 | 火车站 | 胜利桥公交车回车场 | 06:30-21:00 |
南通公交655路 | 火车站 | 机场 | 定点发车,每日3班 |
南通站效果图
南通站的正式开通,对改善苏中、苏北地区对外交通条件,加速江苏腹地经济发展,完善华东铁路网建设,方便苏中、苏北群众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龚雯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