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苞片 编辑
苞片(bract)是花序内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变态叶状物。广义上,任何和花序有关的叶片均称为苞片。苞片多数聚生在花序外围的称为总苞(involucre),总苞的形状和轮数为种属鉴别的特征之一。着生于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称为小苞片。
中文名:苞片
别名:苞叶
外文名:bract
作用:保护花芽或果实
种类从属:变态叶
生长位置:包被于腋生的花或花序
按形态划分:小苞片、总苞
分布范围:全球各地
定义:外壁或内壁外部的一种叶状小骨片
苞片
苞片又称苞。花下方或花序外围的变态叶。比一般叶小,或变为鳞叶状,与叶颜色相同,有保护花芽作用。在总花梗上着生的苞片称总苞;在每一朵花花梗上的苞片称小苞片。每种植物的苞片各不相同,如马蹄莲的火焰苞,栗子树的果实为坚果,坚果外面的壳斗也都为苞片,小麦穗上有无数个小穗,小穗外面都包有“颖”,颖也是苞片 。
苞片多数聚生在花序外围的称为总苞(involucre),总苞的形状和轮数为种属鉴别的特征之一。着生于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称为小苞片(bractlet)。
苞片
通常着生于大花梗和花序主轴的节(node)上,但花序之内也可能着生其他苞片。它们的主要作用系吸引传粉者(pollinator)和保护(protect)幼花。
苞片
根据苞片的有无及特征,花序分类如下:
无苞片花序(Ebracteate inflorescences):花序内没有苞片者。
苞片花序(Bracteate inflorescences):花序中的苞片通常特化(specialized)、或退化(reduced)成为分裂或分开的(divided or dissected)鳞片(scale)。
叶状花序(Leafy inflorescences):苞片未特化,外型与叶子近似,但尺寸(size)退化(reduce)。常有学者称之为开花性分枝(flowering stem),而不称为花序,但其毕竟不是叶子,而是苞片,所以就技术面而言,还是称为叶状花序较妥。
叶状苞片花序(Leafy-bracted inflorescences):介于苞片花序和叶状花序之间。
如着生于分枝(stem)上的苞片繁多(如菊科植物),合称为总苞(incolucre);如花序内另有一组苞片,则称为总小苞(involucel)。
苞片
三白草科植物鱼腥草的总苞片为四枚白色花瓣状的苞片。
天南星科植物马蹄莲的肉穗花序被形似花冠的总苞片包裹,此苞片称为佛焰苞(spathe)。
红花的苞片
苞片的形状、大小、着生位置和刺的多少,是不同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苞片的形状有卵形、椭圆形、披针形、长披针形等。苞片的姿态分为:闭合与张开两种。苞片着生位置有4种:①花球基、中、顶部均有;②花球基中部有;③仅花球基部有;④花球光滑无总苞苞片。苞片刺的数目划分为:无、少、中、多4种。苞片刺着生位置分为:①仅尖端着生;②尖端和少数顶部着生;③尖端和少数基部着生;④尖端和沿着整个叶缘着生;⑤仅叶缘着生等5类。
红花苞片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红花的苞片着生于果球基部、基中部,姿态为张开,苞片较小,卵圆或椭圆形,成熟叶片叶缘全缘,大多为无刺品种。苞片着生于果球基、中、顶部,姿态为闭合,苞片为披针形或长披针形,成熟叶片叶缘为浅裂、深裂,叶片为披针形,多为有刺品种。
红花苞片和片刺通过长期人为选择和自然变异差异很大。如果种植地区以花用为主,无刺品种就为人们所喜爱而选留下来;种植地区以油用为主,特别是利用机械化作业,多刺对生产就不成其为影响因素。中国红花以花入药或由花提取色素为主,无刺品便于采摘。当然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种植有刺、多刺品种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