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正 编辑

汉语词语

贞正贞正

贞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 zhēn zhènɡ,意思是指坚贞端方。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贞正

拼音:zhēn zhènɡ

释义:坚贞端方

出处:《易·随》

释义

编辑

坚贞端方。

例句

编辑

1、坚贞端方。

《易·随》:“《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孔颖达 疏:“所执官守正,能随时渝变以见贞正,则往随从。”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

《战国策·齐策四》:“ 斶 ( 颜斶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晋书·隐逸传·范粲》:“ 粲 高亮贞正,有 丹 风。”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敦风俗,义本君亲,然后申于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自谓门生,遂成胶固。”

《元典章·礼部六·释道》:“若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至五十以后,晚节不易,贞正著明者,听各处邻佑社长明具实迹,重甘保结。”

2、亦指坚贞端方的人。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绿翘》:“反以沉猜,厚诬贞正。”

下一篇 主卦

上一篇 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