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编辑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公办高校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DUT),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对学校进行共建,大连市人民政府、盘锦市人民政府参与共建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于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成为“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大连凌水、开发区、盘锦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6.61万平方米;有37个学院学部,开设82个本科专业;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4500余人,学生49500余人。创办时间1949年4月15日主管部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知名校友丁德文、王复明、崔波、李华军、董强、王东雷等学校官网https://www.dlut.edu.cn图集

目录1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更名发展2办学条件▪院系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建设▪合作交流3学术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学术资4校园文化▪学校标志▪精神文化▪社团文化5校区情况▪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6行政管理▪现任领导▪历任领导7校园环境▪主楼▪牛角山▪涌泉湖▪凌水湖8校友情况9所获荣誉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编辑

学校前身

大连工学院校门大连工学院校门

1948年秋,为适应全国解放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着手筹建了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连大学工学院,即为大连理工大学前身。1949年4月,大连大学工学院创建。次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学校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51年,大连工学院在大连市郊区重新勘选校址,决定将新校舍建立在大连市西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凌水屯。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6月成为教育部最早确定设立少数民族班、实行定向定点招生的重点院校之一。

1980年,学校创办中国第一个中外合办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随后,在国内率先开展MBA教育,成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培训的先驱。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4月,学校设立研究生院。

更名发展

1988年3月,学校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国家“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1年,启动实施国家“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12月,学校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04年,学校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

2006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7年3月,学校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 9月,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同年,成为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十所高校之一。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学校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 4月,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在大连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2017年1月,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同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5月25日,学校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 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位列其中。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学校先后发起成立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 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 11月,大连理工大学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9月,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10月,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肿瘤医学研究院、心脑血管医学研究院等机构同步成立。

人文学院揭牌成立人文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1月12日,学校发起成立卓越大学智库联盟。 3月,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7月21日,举行大工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2024年1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设有26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及医学部、2个研究院,开发区校区设有2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共有82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

校区

学院(部)

专业

大连凌水主校区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精细化工、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创新班

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

能源与动力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

-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设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含土木工程国际班)、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专业、智能建造专业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船舶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

医学部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和医工交叉研究院

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含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智能车辆工程、生物工程、精细化工)、人工智能创新班(含人工智能)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企业管理、投资学、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环境管理、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雕塑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翻译、俄语

物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华罗庚班)

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化学学院

应用化学

人文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哲学

公共管理学院

-

高等教育研究院

-

体育与健康学院

运动康复、运动训练

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公室、港澳台学生事务办公室)

-

创新创业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

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

城市学院

-

开发区校区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

集成电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盘锦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

-

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

设置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海洋技术、环境生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信息学、药学

商学院

电子商务、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基础学院

商务英语、运动康复

截至2024年5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具有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专业学位类别,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运载、建设工程、信息科学,以及管理、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1”学科集群。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有13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

学科建设

学位类别

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博士点

控制科学与工程、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数学、土木工程、物理学、水利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化学、哲学、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建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土木工程、教育学、水利工程、体育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交通运输工程、外国语言文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新闻传播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城乡规划学、生物学、软件工程、力学、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药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公共管理、电气工程、美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设计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建筑、城乡规划、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翻译、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金融、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教育、体育、设计

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化学、工程

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环境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动力机械及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辽宁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等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

截至2024年5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有教职工4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100余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023人,副高级职称132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9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83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6人。

师资力量

职级职称

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邱大洪、郭旭、程耿东、王立鼎、林皋、彭孝军、贾振元、申长雨、孙立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众托、郭东明、蹇锡高、孔宪京、项昌乐、欧进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程春田、董闯、董国海、郭东明、贺高红、胡平、胡祥培、贾振元、刘黎明、吕小兵、欧进萍、全燮、邱介山、唐春安、张洪武、张强、张守海、赵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唐春安、董闯、欧进萍、王永学、王伟李宏男、滕斌、沈永明、胡平、徐永平、申长雨、张洪武、郭东明、全燮、张淑芬、吕小兵、胡祥培、彭孝军、雷明凯、尹宝才、郭旭、刘黎明、段春迎、程春田、贺高红、陆安慧、孙希明、陈景文、亢战、杨青、王同敏、孙玉文、伊廷华、卢湖川、张强、王博、苑世剑、王正汹、张弛、柳振鑫、樊江莉、宋长春、刘涛、刘巍、许福友、赵珺、李钢、雷娜、张桂勇、贾明、董志刚

”973”首席科学家

申长雨、贾振元、张洪潮、雷凯明、李刚、唐春安、滕斌、张洪武

“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

王博、伊廷华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陈景文、樊江莉、郭旭、黄明亮、亢战、梁长海、李钢、卢湖川、吕小兵、孙希明、孙玉文、王同敏、伊廷华、赵纪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蔡喜运、常钧、常玉春、陈飙松、陈国清、陈健云、陈茂笃、陈艳莹、褚金奎

国家教学名师

孟长功、梁延德、李志义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宁德志、伊廷华、王正汹、刘涛、马玉祥、李钢、张振宇、樊江莉、于畅、王治宇、邹丽、赵珺、柳振鑫、刘巍、张腾飞、任伟民、刘永新、赵云鹏、江贺、赵旭东、卢一平、杜健军、杨明军、高伟、卢鹏、刘日升、刘猛、孙玉涛、张维声、马克、彭海军、王栋、孙文、李锐郭恩宇、曲春绪、刘海星、安永辉、夏卫国、桑超峰、裴华富、胡方圆、刘艳明、李洋辉、周思、孟银杉、彭冲、叶磊、杨东辉、隋天举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卢玉峰、王德真、郭旭、雷明凯、邹积岩、李宏男、董国海、彭孝军、林焰、全燮、胡祥培

资料来源: 截至2024年5月,注:名单不完整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7个,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有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53门。

    质量工程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截至2021年末,大连理工大学共有学生社团163家,其中主校区112家,开发区24家,盘锦校区27家。学生社团共分为创新创业类、思想政治类、体育健身类、文化艺术类、学术科技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七大类。学校组织开展了定向越野大赛、飞盘大赛、冬季长跑比赛、天文之夜、魔术之夜、魔方摆字、汉服鉴赏、七域嘉年华、动物保护等特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大连理工大学部分学生社团

    名称

    创办时间

    简介

    自强社

    2003年

    自强社以“演绎自强,彰显自信,追求自立,践行自助”为社团宗旨,以励志成才计划为主体,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工作,激发学生自立自强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阳光心理健康协会

    2008年

    社团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协会,2007年度被评为“大连市明星社团”,200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校园百强社团” 等,协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总会下设13个学部(院)分会,下设办公室、外联部、组织部等6个职能部门以及海豚团体辅导队、心理剧团等10个心理社团,意在普及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艺术团

    1988年

    该社团是学校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校园文化氛围而建立的官方艺术团体,下设乐团、舞蹈团、合唱团、话剧团等部门,有1000多名团员。校艺术团连续开展“艺彩•中国梦”缤纷文化演出季活动,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文艺展演及比赛,屡创佳绩,多次登中央电视台的舞台,艺术团共获得国家级奖项79项,省级奖项78项

    学生会

    -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会是学校学生群众性组织,接受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的领导,接受大连理工大学团委的指导,依靠学部学院和全校广大同学开展工作。服务同学,团结各学部学院同学,发挥其桥梁纽带的作用,其下属办公室、外联部等11个部门,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促进同学全面素质的提高

    Green Park 环保协会

    2020年

    该社团是以“书写大工智慧,将专业所学,用于解决环境问题”为宗旨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其以环境学院为主体,运用跨学科思维统筹组建寒暑假环境类实践活动,自2020年成立以来,组建大小社会实践团队18支,内容涉及乡村水质、气候变化、社群调研等多方面,事迹曾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实践团队曾获全国“挑战杯”三等奖、全国“三下乡”重点团队等国家级荣誉

    校区情况

    编辑
    大连理工大学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6.61万平方米。

    大连凌水主校区

    大连凌水主校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主校区设有化工学院、环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等26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及医学部、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等2个研究院。 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 。

    <p>大连理工大学校门

    大连理工大学校门

    主楼及雕塑

    图书馆

    图书馆

    开发区校区

    开发区校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图强路321号,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大黑山南麓,校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设有2个独立建制的学院,设有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校区内有教职工230余人,本、硕、博在籍学生5000余人。

    <p>开发区校区俯视图

    开发区校区俯视图

    开发区校区建筑

    开发区校区

    开发区校区

    盘锦校区

    盘锦校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2013年9月正式启用。 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校园占地面积5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有各类编制教职工325人,在校学生5769人。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alt="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a18972bd40735fae6cd48df080918b30f2442a7a207?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行政管理

    编辑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项昌乐

    校长、党委副书记

    贾振元

    党委常务副书记

    宋丹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松全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张言军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李成恩、姚山、罗钟铉、朱方伟、张弛、王博

    党委常委

    韩轶、王志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时期

    姓名

    任职

    任期

    大连大学时期

    李一氓

    大连大学第一任校长

    -

    段玉明

    原大连大学党委书记

    1948.10—1949.11

    吕振羽

    大连大学第二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1949.11—1950.07

    大连工学院时期

    屈伯川

    大连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

    钱令希

    大连工学院第二任校长

    -

    吴健

    大连工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

    1951.05—1952.10

    白长和

    大连工学院第二任党委书记

    1952.10—1957.12

    崔健

    大连工学院第三任党委书记

    1957.12—1965.08

    周明

    大连工学院第五任党委书记

    1978.09—1983.03

    雷天岳

    大连工学院第六任党委书记

    1984.02—1985.09

    钱冬生

    大连工学院第七任党委书记

    1985.09—1988.01

    大连理工大学时期

    钱冬生

    大连理工大学第七任党委书记

    1988.01—1990.08

    金同稷

    大连理工大学第三任校长,第八任党委书记

    1990.11—1995.11

    林安西

    大连理工大学第四任校长,第九任党委书记

    1995.11—2007.08

    程耿东

    大连理工大学第五任校长

    1999.11-2006.04

    欧进萍

    大连理工大学第六任校长

    2006.05-2012.08

    张德祥

    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任党委书记

    2007.09-2014.05

    申长雨

    大连理工大学第七任校长

    2012.08-2014.02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第八任校长

    2014.02-2023.02

    魏小鹏

    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一任党委书记

    2014.05-2016.03

    王寒松

    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二任党委书记

    2016.05-2021.10

    资料来源:

    校园环境

    编辑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内建筑群楼错落,林木茂盛、绿荫葱茏。曾获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主楼

    大连理工大学主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建成于1964年,总建筑面积23598平方米,总投资220万元,该楼为学生主建,学生参与涉及木工、泥瓦工、水暖、电工等多工种。主楼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是学校的象征。2008年暑期,主楼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大修改造。

    大连理工大学主楼大连理工大学主楼

    牛角山

    牛角山

    牛角山坐落于大连理工大学北侧北山宿舍区,高约200米,山顶修有一座八角亭,因“牛角挂书”的典故取名为挂书亭,在牛角山顶可俯瞰校园全景,是学校师生及周边居民爬山锻炼的去处。

    涌泉湖

    涌泉湖涌泉湖

    涌泉湖位于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背靠大黑山,湖水静谧,见证了学校软件学院从初生到茁壮的发展过程。湖水四周种有绿植,与书韵广场、学苑桥、锦屏山等校园景观相映衬。

    凌水湖

    大连理工大学校内凌水湖始建于2023年7月19日,2024年4月15日正式落成,湖边湖名石依屈伯川院长笔迹结字形成“凌水湖”。凌水湖总水体面积15003平方米,其中湖体9701平方米,荷花池836平方米,莲花池133平方米,湖水与周边环境融合成为校园“绿肺”。湖边还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景观节点,如便于亲近湖水的亲水平台;总长度497.5米的环湖步道;延伸至湖面的湖心岛与湖心亭以及荷花池、莲花池、玉兰大道。湖水中养殖有数只赤麻鸭,凌水湖风景怡人,成为学校师生喜爱的休闲运动及健康场所。

    凌水湖凌水湖凌水湖凌水湖中鸭子

    凌水湖" alt="凌水湖凌水湖凌水湖凌水湖中鸭子

    凌水湖"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cf1b9d16fdfaaf51f3de55dc1a0c83eef01f3a29cc0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凌水湖凌水湖凌水湖凌水湖中鸭子

    凌水湖

    校友情况

    编辑

    校友情况

    姓名

    备注

    丁德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复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华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杨志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范本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

    崔波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董强

    曾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万立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王冬雷

    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雷焕丽

    科思创集团高级副总裁,科思创中国区总裁

    尚进

    曾任小米集团副总裁

    宗乐新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副总裁级),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世楞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傅育宁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尉健行

    曾任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高德占

    曾任吉林省省长,林业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陆浩

    曾任甘肃省省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所获荣誉

    编辑

    所获荣誉

    日期

    荣誉名称

    2006年10月

    辽宁省创业工作示范校

    2007年1月

    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2007年10月

    辽宁省国家重点学科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5月

    辽宁省“平安示范校园”

    2009年11月

    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010年6月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11月

    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3月

    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先进集体

    2014年3月

    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16年11月

    2012—2016善行100突出贡献奖

    2017年6月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2018年7月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9年4月

    全国高校后勤事业发展先进单位

    2019年6月

    大连市“十佳绿色学校”

    2019年9月

    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1月

    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

    2021年12月

    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10月

    全国大中专学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2023年9月

    2023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下一篇 吉林大学

    上一篇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