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寺 编辑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境内寺庙

惠山寺惠山寺

惠山寺,又称“慧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初为“历山草堂”,始建于南北朝;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被改建为佛教场所;于唐大中至咸通年间(847—874年)改称“惠山寺”;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5年)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毁,后由李鸿章在原址上建为祠堂建筑;2002年7月进行修复;2004年4月24日修复完成,恢复宗教活动 。

惠山寺呈东西走向布局,共分为中路、北路两路建筑。其中路主要包括天王殿、金莲桥、御碑亭、大同门、大雄宝殿等建筑;北路主要包括罗汉堂、大悲阁、藏经楼、地藏殿、五观堂、惠山寺图书馆等建筑 。

2019年,惠山寺所在的惠山古镇景区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惠山寺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惠山寺经幢(2013年获评)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惠山寺庙园林(2002年获评) ;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听松石床(1983年获评)、惠山古泉群(2016年获评)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惠山寺

外文名:Huishan Temple

地理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

开放时间:08:00—16:30(16:00停止入园)

景点级别:AAAAA级

门票价格:70元

著名景点:惠山寺经幢、听松石床、御碑亭、惠山寺金莲桥

历史沿革

编辑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在惠山(时称“历山”)隐居,建有“历山草堂”。湛挺死后,南齐诗人江淹特来此堂,凭吊湛挺,写了诗章,后人将湛挺、刘烁、江淹的诗章列于壁间,使这里成为文人聚集的名胜之地。

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佛教僧人将历山草堂改建为佛教场所,改名“华山精舍”。

梁大同三年(537年),“华山精舍”新建“大同殿”,改号“法云禅院”。

惠山寺

唐会昌年间(841—846年),唐武宗诏毁浮屠,法云禅院被毁,

唐大中至咸通年间(847—874年),寺庙重建,改称“惠山寺”。

唐乾符三年(876年),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赐额惠山寺“普利院”。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立“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 。

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年),普利院赐丞相李纲为“功德院”。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功德院赐信安郡王孟忠厚,祀孟太后,改额“旌忠荐福禅院”,赐铜印一颗,上镌“旌忠荐福功德禅院之印”。

元代末年(1360—1368年),旌忠荐福禅院被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僧人普真重建寺院。

明永乐五年(1407年),僧人怀祖再次修建惠山寺 。

明正统十年(1445年),惠山寺被火烧毁,时任江南巡抚周忱、无锡知县项伾重建寺庙。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惠山寺部分僧舍被秦金改建为别墅,后称寄畅园 。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至惠山寺,在漪澜堂品泉。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无锡人周宏词修治惠山寺,并题额“圣敬式临”。

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乾隆皇帝六次来到惠山,并为“惠山寺”题额。

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5年),惠山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毁。后由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在惠山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昭忠寺,使惠山大殿成为清代的祠堂建筑。

御碑亭老照片御碑亭老照片

1954年,惠山寺古华山门门头建成,原埋于地下的唐、宋石经幢被挖出并修复完成,重新竖立在惠山寺山门两侧。

1979年,惠山寺金莲桥、乾隆御碑修复。

2002年7月,惠山寺开始大规模修复。包括翻建金刚殿,在原址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对金莲桥进行封闭保护;在大同殿门南侧新建钟亭,新铸6吨惠山寺铜钟;在原惠山寺不二法门及桃园内新建罗汉堂、地藏殿、斋房、大悲阁、藏经楼、僧舍及辅助用房;疏浚光绪年间的碧螺泉,辟西竺留痕广场等。

2004年4月24日,惠山寺修复完成,恢复宗教活动 。

2008年1月6日,惠山寺举行重建落成暨全堂佛像开光庆典 。

建筑格局

编辑

惠山寺背靠惠山,呈东西走向布局,共分为中路、北路两路建筑。其中,中路由东向西依次为惠山寺经幢、山门、金刚殿、金莲桥、御碑亭、大同门、大雄宝殿;御碑亭西有小广场,广场南北两侧分别设置钟楼、听松亭,听松亭内有听松石床;大同门东有洪武古银杏;大雄宝殿与大同门间有一小广场,广场内设香炉,广场北侧为不二法门 。

惠山寺大雄宝殿北侧不二法门通向惠山寺北路建筑群。北路建筑由东向西依次为罗汉堂、大悲阁、藏经楼;罗汉堂西侧为桃园,桃园北侧为地藏殿、五观堂,南侧为惠山寺图书馆 。

惠山寺航拍惠山寺航拍

文物遗存

编辑

惠山寺经幢

惠山寺经幢共有两尊,并列竖立于惠山寺山门前。其中,南侧的为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高6.26米,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幢身为八棱形石柱,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北侧的经幢高6.22米,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称为“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注:北宋时惠山寺名普利禅院),由无锡县万寿乡静安里刘元规等筹建,上刻《大白伞盖神咒》,并附有后记。该经幢刻咒而不刻经,这是宋代以后的流行做法。两幢相距10米,都系青石质、叠压结构,均为19层,唐、宋并立,幢身高大、形体华丽、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是无锡地区保存完好且年代较为久远的佛教石刻艺术遗珍,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和无锡地方历史的实物资料 。

惠山寺经幢惠山寺经幢

惠山寺金莲桥

金莲桥位于惠山寺内,建于北宋末年(1100—1127年),有800多年历史,全长10.7米,宽3.4米,桥身东西向架于池上,是无锡地区最为古老的三孔石梁桥,明天顺四年(1460年)大修 ,后历经修缮。因池内种满金莲花而得名。桥南北两侧栏板雕刻压地隐起“缠枝牡丹间化生”图案。桥身南侧中孔华版石的边沿正中,镌有“懋德堂李府”五字 。

金莲桥金莲桥

洪武古银杏

洪武古银杏位于惠山寺听松亭南侧,保护编号为“无锡古树名木002”,为雄性银杏树,相传为惠山寺住持性海植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是无锡市区树龄最长的树之一。树高21米,树干直径近2米,腰围需4人合抱。树上寄生一植物“薜荔”也逾200龄。清朝诗人秦琳曾写下:“大同殿下绿苔滋,银杏浓阴覆石墀。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枝。”描写古银杏。1980年,在树之南昭忠祠月台东壁,镶王能父为古银杏题写的刻石“相传明洪武初年惠山寺僧普真字性海所植”。树之北侧台壁镶有石刻“俯察仰观”,系道光年间邵涵初篆题,取《兰亭序》意,昭示树之古老雄伟 。

洪武古银杏洪武古银杏

听松石床

听松石床位于惠山寺听松亭内,又名听松石、偃人石。石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天然平坦,呈褐色,有光泽。北端起翘若枕,可供人偃卧。石上有“听松”等三段题刻 。唐代书法家李阳冰为此石用篆体写了“听松”两字,“听松石床”便由此得名。

听松石床听松石床

御碑亭

御碑亭位于惠山寺内,金莲桥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途经无锡,每次都写下游历惠山景物诗章,御碑东西南北分别刻有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游惠山寺时御书诗篇 。

御碑亭与金莲桥御碑亭与金莲桥

历史文化

编辑

艺文

《留惠山寺》

明•徐有贞

灵泉从地出,胜境自天开。寺也能重建,僧应是再来。

风前松可听,雨后竹须栽。一啜知茶味,还胜酒百杯 。

《游惠山寺记》

唐•陆羽

《古寺朝香》《古寺朝香》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地记》云:“华山在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名僧传》云:“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住京师弥陀寺。后入吴,憩华山精舍。华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华,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记》所谓吴西神山是也。

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鈆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珍,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东为无锡县,属吴郡,故东山谓之锡山。此则锡山之岑嵚也。

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权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以拟帝舜所耕者。其山有九陇。俗谓之九陇山,或云九龙山,或云斗龙山。九龙者,言山陇之形,若苍虬缥螭之合沓然。斗龙者,相传云,隋大业末,山上有龙斗六十日,因而名之。凡联峰沓嶂之中,有柯山、华陂、古洞阳观、秦始皇坞。柯山者,吴子仲雍五世孙柯相所治也。华陂者,齐孝子华宝所筑也。古洞阳观,下有洞穴,潜通包山,其观以梁天监年置,隋大业年废。秦始皇坞,坞者,村墅之异名,昔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间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于此山,因以古华山精舍,为慧山寺,寺在无锡县西七里。宋司徒右长史湛荿之家此山下,故南平王铄,有赠答之诗。江淹、刘孝标、周文信并游焉。寺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一名歇马亭,以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石罛甓,渊沦潺湲,濯漱移日。寺中有方池,一名千叶莲华池,一名纑塘,一名浣沼,岁集山姬野妇,缥纱涤缕,其渺皓之色,彼耶溪镜湖不类也。池上有大同殿,以梁大同年置,因名之。从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回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烈王之时,封春申君王歇于吴之故墟,即此也。其祠宇享以醪酒,乐以鼓舞,禅流道伴,不胜滓噪,迁于山东南林墅之中。夫江南山浅土薄,不有流水,而此山泉,滂注崖谷,下溉田十余顷。此山又当太湖之西北隅,萦耸四十余里。唯中峰有丛篁灌木,余尽古石嵌崒而已。凡烟岚所集,发于萝薜,今石山横亘,浓翠可掬。昔周柱史伯阳谓之神山,岂虚言哉!

惠山寺航拍惠山寺航拍

伤其至灵,无当世之名;惜其至异,为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以其栋宇不完也;为讹俗所弃,必其闻见不远也。且如吴西之虎丘,丹徒之鹤林,钱塘之天竺,以其台殿楼榭,崇崇业业,车舆荐至,是有嘉名。不然,何以与此山为俦列耶?若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丘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廓,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负淳德,无冠裳钟鼎,昌昌晔晔,为迩俗不有宜矣。夫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者,流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之洪注云。

其他艺文

与惠山寺相关的艺文还有如下:

朝游惠山寺,闲饮惠山泉。——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大同殿下绿苔滋,银杏浓阴覆石墀。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枝。——清朝诗人秦琳描写洪武古银杏 。

乾隆《惠山寺》手稿乾隆《惠山寺》手稿

相关人物

李绅

唐朝宰相李绅,15岁从无锡梅里迁至惠山寺读书。由于家境贫寒,他在寺中找来经书,以纸背作文稿,受到个别僧人的欺侮,却也得到鉴元等僧人的同情和支持,结下较为深厚的友谊。唐元和六年(811年),李绅中了进士,成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李绅在惠山寺读书时,深知农民疾苦,写下诗歌《悯农》:“谁知盘向餐,粒粒皆辛苦。”千古名句,代代传诵,教人以珍惜粮食为根本 。

活动建设

惠山寺有举行竹炉文化活动的传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惠山寺住持性海与潘克诚一起,请湖州竹工编制了一个煮茶的竹炉,外面编竹,里面填土,内胆为铜栅,高33厘米,上圆下方,结构精巧。无锡画家王绂画有《竹炉煮茶图》并题诗学士王达则为竹炉记序作诗,汇编成了《竹炉画卷》。后逐渐形成惠山寺竹炉文化 。

2018年春节期间,惠山寺举行撞钟祈福活动 。

科研成果

编辑

惠山寺经幢

惠山寺经幢共有两尊,分别建于唐、宋时期。明、清的《无锡县志》上均有记载惠山寺石经幢。根据拓片,可发现唐代的石经幢上记录的一个历史故事。在唐代(618年—907年),罽宾(今阿富汗)僧人佛陀波利从天竺(印度)取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到中国,经皇帝批准后翻译流布。在信息较为闭塞的唐代,无锡能建此石经幢,证明了当时无锡佛教流行并兴旺,社会较开放,文化也较发达 。

惠山寺金莲桥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勘察惠山寺金莲桥时发现,桥南立面左侧的浮雕图案与中间的“缠枝牡丹间化生”纹样风格迥异,经过数月考证后认为这是曾流行于汉唐时期的一种纹饰,由波斯传入中国。因此,金莲桥的建成年份较为可能要早于宋代。此外,科研人员新发现了一篇有关惠山寺的文献。文中记载,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宋高宗因惠山寺高僧众多,渡化百姓并祈国祚昌盛,特赐汝窑器186件供禅寺享用,以示皇恩。汝窑是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当时能一次赐予186件,可见惠山寺地位之高,寺内有一座与之地位相匹配的豪华桥梁较为有可能 。

文物保护

编辑

保护级别

1956年,惠山寺石经幢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

1982年,惠山寺金莲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

1983年,听松石床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

2002年,惠山寺庙园林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惠山寺金莲桥并入此项目 。

2013年5月25日,惠山寺经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6年,惠山古泉群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

此外,惠山寺金莲桥曾在2000年、2019年先后申报第五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落选,主要由于缺少文字资料佐证建设年代 。

惠山寺航拍惠山寺航拍

保护措施

惠山寺经幢

20世纪80年代末,重21吨的惠山寺经幢曾出现轻微倾斜,使得经幢下陷了3层。1989年、1990年,无锡市请来南京博物院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修复。其间,在石经幢的底座和每一层的中间发现嵌有唐代不同年号的铜钱。技术人员也指出石经幢腐蚀朽坏及风化严重。那次修复,对石经幢进行了加固、补缺粘接、扶正、表面封护等处理。

2018年,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对惠山寺石经幢进行考察修复,发现石经幢上字迹风化较1990年更为严重。其中,唐代石经幢的八个面中,有四个面已没有字了。宋代石经幢八个面中,有三个面上的字也已看不清了。这主要是酸雨所造成的。在此次修复过程中,技术人员对幢身做了3D扫描和各部位采样,对于风化严重的地方,连接缝处生出的苔藓也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看哪种成分会对石构建产生危害。技术人员还给幢身绑上了传感器进行超声波分析,探测内部有无损坏和裂缝 。

参观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东距无锡市中心2.5千米。惠山寺东临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北接寄畅园,南为天下第二泉、愚公谷遗址、锡惠公园,西依惠山,入口位于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惠山直街与惠山横街(绣嶂街)交接处,出口临锡惠公园 。

无锡锡惠公园-惠山寺

门票信息

惠山寺及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门票70元,学生、老年人等凭证可有半价(35元)优惠。

开放时间

每年3月1日—10月31日的开放时间为08:00—16:30(最晚入园16:00);每年11月1日—次年2月28日的开放时间为08:30—16:00(最晚入园15:30) 。

交通信息

地铁

游客前往惠山古镇景区可乘坐无锡地铁4号线,在惠山古镇站下,5号口出 。

公交

游客前往惠山古镇景区可乘无锡公交611路、15路、75路、81路龙光路(古华山路)站或吟苑公园站下 。

下一篇 酒星

上一篇 沉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