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麻土族花儿会 编辑
丹麻土族花儿会亦称“丹麻戏会”、“丹麻场花儿会”。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集会,因起源和活动地点在该县丹麻镇而得名。丹麻土族花儿会集戏曲表演、花儿演唱、商品贸易为一体,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举行,会期为五天,一年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丹麻土族花儿会
别名:丹麻戏会
图2 丹麻土族花儿会
与其他地方一样,男女对唱的花儿,主要是讲感情上的事,“她唱一句少年,我答一句回话”。这里的花儿主要也是以爱情主题为多。如:
你俩人打了一对雨伞,好像撑开了一对牡丹。
清水淌了一河滩,丹麻的会场上我们俩好。
又有如“找个朋友去过个生活”等词句,表达的均是“感情上的事”。
也有用花儿来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的:
她的雨伞打起来花得很,唱一句少年我们都喜欢。
此外,自然也有反映其他事情的,像:“老天爷晴了云彩多,为啥不降个雨来”,唱的是天气。
图3 丹麻土族花儿会唱花儿的土族青年
有时候,当一位演唱者唱完后,旁边的听众中,有人发出“哦呼”的一长声欢呼。原来,这是对歌手表示赞扬,夸他(她)唱得好。
互助是土族自治县,但也有不少汉族人。而且,一般人都同时能说汉语和土语,花儿也能同时用这两种语言演唱,并且据说以汉语演唱的花儿为数更多。以土语唱的花儿,由于是方言,又加上了许多衬词,因此有时甚至连当地人也听不太明白,需要唱者加以解释。有时候,谁想到了什么好歌词,自己又不想唱,还可以与同伴商量,让同伴唱,或是一人主唱,另一人随后跟上。
参加花儿会的对象,能否一起唱花儿主要是以有无亲戚关系为界的。一般,丈夫与妻子甚至子女等全家在一起也并不罕见,只是他们之间不互相唱花儿。或是丈夫唱,妻子在旁边听;或是反之。而双方如果没有亲戚关系,即使互相认识(比如来自同一个村庄),他们之间也可以对唱花儿。在他们看来,他们唱花儿主要还是为了一种娱乐,“唱一句少年,我们大小都喜欢”,“花儿唱上了,歌儿唱得过我,我喜欢”。当然,由于花儿的特定的一种无法避免的“情感”成份,亲戚之间还是不会去跨越这道或许永远不能跨过的界线。
图4 丹麻土族花儿会上的土族女青年
据专家认定,丹麻花儿会起初是当地土族群众为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而举办的朝山、庙会性质的传统集会。经过历史的演变,它已成为展示土族民俗风情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
丹麻花儿会起源于16-17世纪(明代后期),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认为是低俗野曲会而遭到禁止,一度中断,1978年以后逐步恢复。逐步辐射和带动了东沟、东山、松多、五十等周边土族聚居乡镇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还吸引了民和、大通等兄弟县以及甘肃、宁夏等地区的花儿歌手前来观摩、演唱和交流。
图5 丹麻土族花儿会会场
图6 丹麻土族花儿会上的游戏活动
丹麻戏会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丹麻土族花儿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51
遗产编号:Ⅱ—20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项目名称: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
申报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