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水内画 编辑
衡水内画,河北省衡水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衡水内画把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衡水内画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深为世人所重。 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诗情画意,肖像着色清淡,层次分明,富有质感。
2006年5月20日,衡水内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5。
中文名:衡水内画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河北省衡水市
遗产编号:Ⅶ-15
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与鼻烟、鼻烟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鼻烟是将烟草精工泡制并混入香草、香料花露研制成赫黄色粉末 有"消寒辟疫"之功效,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以贡品传入中国。到清代,这种宫廷用品已传入民间,出现"人人相见递烟壶"的习俗,人们嗜好鼻烟,并且"争羡收藏器皿",这种习俗促使鼻烟壶的制作越来越精良。
鼻烟壶
乾隆末年,内画鼻烟壶诞生。内画使鼻烟壶工艺达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使鼻烟壶工艺达到精美绝伦的水平,被世界称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1968年,各国收藏家成立了"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专家们将中国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派。
一丁内书作品选集
京派最早起源于乾隆年间,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内画大师,如:晚清和民国初年擅长人 物的马少宣、孙星五、叶仲三父子,擅画山水花鸟的周乐元、丁二仲、自怡子等不下十几位。京派现代的代表人物是刘守本。京派保持了"叶派"的传统技法和画风,用竹、柳钩笔作画,画风古朴、笔法刚劲清雅绚丽,着色饱满圆润。
光绪年间,山东老艺人毕容九将内画艺术带回博山,经过近百年发展,形成了"鲁派"。该派不但改进了内画染料,而且改革了内画工具,以竹、柳毛笔做画,形成了画面丰满,线条纤细、飘逸流畅的鲁派特色。
"粤派"内画又称"桃江内画",文革后期由吴松龄老艺人创建。粤派烟壶轻盈秀逸,壶身饰以描金图案,金碧辉煌,风格独特。
"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 ,是京派老艺人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奉祺的第一位外姓弟子。五十年代末,王习三熟练掌握了"叶派"内画技法后,将猫引入鼻烟壶,他采用工笔"撕毛法"画出了水灵灵的猫眼儿和猫毛茸茸的质感,解决了国画写意技法画猫,形象呆板,缺乏真实感的难题。且自创了衡水内画的特殊工具金属杆勾毛笔,即"习三弯勾笔",笔杆直弯,可随意改变方向。
外国专家鲍伯·史帝文斯说"他画的猫神态那样活泼似乎马上要从壶里跳出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横扫 四旧"运动中,王习三被遣回原籍河北省阜城县"接受改造",他身处逆境,几度沉浮,却以顽强的毅力不懈追求艺术进步,在阜城县杨庄村以副业形式重操钩笔搞起内画,为创建"冀派"内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四批收徒,倾囊相授,培育了几十位内画新秀,使衡水内画发展成"现代最据实力"的画派。
1968年,各国收藏家成立了"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专家们将中国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派。其中"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由于衡水内画艺术独树一帜,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内画鼻烟壶
作品
衡水内画在继承叶派厚朴古雅又揉进了鲁派细腻流畅的传统画法基础上,把国画的皱、擦、染、点、勾、丝等技法引入内画,画衣纹用“皴”法,过度色用“擦”法,衣服本色用“染”法,画猫毛用“撕”法,运笔中快、慢、轻、重、提、按、转折、畅涩、方圆等技法灵活运用,相辅相成,将国画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80年代以前,中国内画鼻烟壶始终是国画统一天下。其追求“意境美”,讲究“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以形写神”的风格与西方油画截然不同,尤其在绘制肖像方面。如何使鼻烟壶的内画更富有表现力,成为“冀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新课题。1981年,“冀派”试用油彩做肖像内画,以期达到油画给人的庄重深厚、形象逼真的效果。由于壶壁不吸油,一洇一片原有的内画笔也不适用油彩的皴染。经反复实验,设法用上固定剂,终于摸索并掌握了油彩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单一水彩作画的局限,使内画的图、形、神达到炉火纯青地步,被称为“中西合壁”的创举。
衡水内画
作品
衡水内画在继承叶派厚朴古雅又揉进了鲁派细腻流畅的传统画法基础上,把国画的皱、擦、染、点、勾、丝等技法引入内画,画衣纹用"皴"法,过度色用"擦"法,衣服本色用"染"法,画猫毛用"撕"法,运笔中快、慢、轻、重、提、按、转折、畅涩、方圆等技法灵活运用,相辅相成,将国画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80年代以前,中国内画鼻烟壶始终是国画统一天下。其追求"意境美",讲究"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以形写神"的风格与西方油画截然不同,尤其在绘制肖像方面。如何使鼻烟壶的内画更富有表现力,成为"冀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新课题。1981年,"冀派"试用油彩做肖像内画,以期达到油画给人的庄重深厚、形象逼真的效果。由于壶壁不吸油,一洇一片原有的内画笔也不适用油彩的皴染。经反复实验,设法用上固定剂,终于摸索并掌握了油彩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单一水彩作画的局限,使内画的图、形、神达到炉火纯地步,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创举。
鼻烟壶内画艺术为中国独有,是集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袖珍艺术品,它因在水晶或磨砂呈乳白色鼻烟壶内壁上绘画而得名。掌心般大小的烟壶,只有笔杆一样粗细的壶口,艺术家们凭着精湛的书绘艺术和敏锐的艺术感觉,以细小的特制勾笔伸入壶内,反向绘画和写字,人们从外观赏,深感精妙绝伦,不知方寸之内何以致此,疑是鬼斧神工。
作品
王习三先后画过三套历史题材系列烟壶,这种带有历史缩影性质的大型系列烟壶,是中国内画史上的又一创举。“一个兵马俑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如此而已;一系列的兵马俑就给人一种浩荡的、扣人心弦的气势”。(王习三语)这三套壶是:一、“清代帝后像”,二、“美国历届总统像”,三、“中国十二朝代名君国宝图”。
“冀派”内画人才济济,其中风格各异、各有专长的一流画师有十人。如王冠宇,作品豪爽奔放、气势磅礴,且富有诗情画意,代表作《三犬图——期望》、《百骏图》、《哨鹿图》。董雪,内画功底扎实,肖像着色清淡,层次分明、富有质感。代表作《邓小平肖像》、《四大名旦肖像》。张汝财,擅长人物风俗画。仕女图线条秀丽流畅,仪态委婉娴雅,细腻传神,“意完神足”。代表作《听琴》。
传承价值
内画欣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师从北京老艺人叶晓峰、叶祺的王习三回到故乡衡水阜城,开始培养弟子,发展衡水内画。内画之乡艺术新秀辈出,新一代内画大师张汝财,书画兼优的付国顺、王春光,精绘肖像的贾建明、王宏民、李秀春,古朴典雅、标新立异的山水人物候英姿、高振勇等中青年艺师,将衡水内画这一民间艺术推向了世界舞台,获得了"华夏绝艺"、"国之瑰宝"的美誉。
衡水内画是现代中国内画的代表,行业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的一流画师就有十余人,其作品豪爽奔放,笔墨精妙、富有诗情画意。
传承现状
衡水内画只有王习三的师徒传承谱系,此外并无系统的文字记录或著述,如果不制订出具体保护措施加强管理,这一特色技艺将难以为继。
传承人物
王习三,男,汉族,1938年生,河北阜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内画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保护措施
传承人物合影
1993年12月,在中国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活动中,衡水市被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2003年2月,由王习三大师创办的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投入使用,为当时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展示内画艺术的博物馆。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获得“衡水内画”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衡水内画项目保护单位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评估合格。
荣誉表彰
2006年12月22日,“习三牌”内画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社会活动
2019年2月,衡水春节文化活动开幕,对衡水内画、桃城法帖拓印、侯店毛笔制作、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武强年画、戳脚、剪纸等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演展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剪纸(丰宁满族剪纸)
上一篇 噶玛嘎孜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