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依族查白歌节 编辑
布依族查白歌节,流传于贵州省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聚居区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该节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人们吃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和冤枉坨,并在查白树下悼念查郎、白妹,到查白井取水净心,到查白庙敬香,这一天查姓村民要请摩公端公主持祭祀活动,中老年人在查白树下用布依古歌唱查白,祭查白,以此传承查白故事。布依青年男女则穿着节日盛装到查白桥、查白河、松林坡、查白洞、查白井等风物景点去吹木叶、打花包、浪哨交友。夜晚各农户家坐满亲友,通宵喝酒、唱歌。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申报的布依族查白歌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21。
中文名:布依族查白歌节
节日时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贵州省
节日起源:纪念
节日活动:吹木叶、打花包、浪哨交友
节日饮食: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和冤枉坨
节日意义:布依青年谈情说爱和求婚择偶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Ⅹ-21
遗产类别:民俗
源于查郎与白妹的传说。虎场坝有一位见义勇为的青年叫查郎,从小与邻居家的白妹青梅竹马,十分要好。长大后,他们互赠信物,私订了终身。这时,有个山寨的财主看上了白妹,却遭到白妹的拒绝。财主不死心,便心生毒计,害死查郎。白妹得知查郎的噩耗,痛不欲生。夜里,她点燃了财主家的柴火垛,燃起熊熊大火。财主派家丁捉拿白妹,白妹纵身跳人火中,为查郎殉了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为爱情献身、为民除害、不畏强暴的布依夫妇他们生活过的虎场坝改名“查白场”,并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一这天定为“查白歌节”。
活动内容
布依族查白歌节
浪哨交友
表演乐器
“木叶”演奏
2、箫筒:“八音坐唱”乐器中的一种,属吹管乐器。音色甜美,穿透力强,极富山乡风味。
3、月琴:“八音坐唱”乐器中的一种,属弹拨乐器,有圆形、月牙形两种形状,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是演奏中的伴奏。
4、勒尤:勒尤是布依族的民间双簧竖欢乐器。“八音坐唱”乐器中的一种,形似唢呐,无碗,上置虫哨吹奏,可以独奏或为歌唱伴奏。
5、牛角胡:“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拉弦乐器。音色明亮,在演奏中起主奏作用。
布依族查白歌节
7、葫芦胡:属拉弦乐器。
8、包包锣:“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打击乐器。音色浑厚、响亮,在演奏中起稳定节奏的作用。
9、小马锣(或丁丁锣):“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打击乐器。音色清脆,在演奏中起稳定节奏的作用,增添演出特色。
10、钗:“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打击乐器。在演奏中配合其他乐器起增加色彩、协调音色、稳定节奏的作用。
11、马骨胡: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音色清脆明亮、悦耳动听,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伴奏。
歌曲分类
布依族查白歌节
2、情歌。情歌歌调主要为山歌调、妹调歌、浪哨调、四季调。布依族情歌是布依族民歌的精华部分。情歌对唱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情歌既表达了男女双方的择偶标准,也塑造了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
传承价值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特色的展现空间,对于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
传承状况
布依族查白歌节已逐渐演变为多民族参加的布依族传统节日,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影响也在日益扩大。
保护措施
2012年8月7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座谈会暨“布依族查白歌节”论坛在兴义举行。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兴义市文化馆获得“布依族查白歌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兴义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2018年8月2日,查白村水中舞台举行了2018查白歌节布依山歌大赛,来自省内外的25支布依山歌队参加了比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