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农业大学 编辑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华中农大(HZAU)”,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总占地面积482.51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有学院(部)17个,本科专业6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2982人,其中本科生19022人,硕士生10566人,博士生3394人,留学生456人;有教职工2952人,其中教师1698人,教授568人,博士后29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学校有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创办时间1898年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知名校友陈耀邦、徐本禹、邓子新、陈文新学校官网http://www.hzau.edu.cn图集目录1历史沿革▪前身溯源▪合并组建2办学条件▪院系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建设▪合作交流3学术研究▪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成果▪学术资源4校园文化▪学校标志▪精神文化▪社团文化5行政管理▪现任领导▪历任领导6校园环境▪狮山广场▪南湖▪樱花大道7校友情况8所获荣誉9学校事件10校园设施▪宿舍条件▪校园环境基本信息
前身溯源
湖北农务学堂
1897年,康奈尔大学农学院1888届毕业生布里尔接受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包含往返差旅费、住宿以及3年年薪3000美元的合同,前往大清帝国湖北省担任农业教习。1898年,经光绪皇帝批准,张之洞在美国教习布里尔的协助下,于武昌城内四川会馆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所农业学校——湖北农务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也揭开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历史序幕。1904年,学校迁至武昌城北宝积庵,定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先后延聘十余位日本教习,开始高等阶段办学。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学堂房屋被焚,仪器设备尽付一炬,高等农业学堂从此结束。
湖北甲种农业学校
1912年,学校以湖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之名重建,后经过湖北省立第一高级农业学校、湖北省立第二高级农业学校的演变,至1928年停办。1930年,湖北省筹设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并于1931年在宝积庵原址正式成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33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农学院筹备处,并于1935年秋在徐家棚棉场举办一期“农业简易班”。1936年,国立武汉大学正式成立农学院,当年夏,湖北省政府停办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嗣后,于1937年在原址举办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1938年,日军进犯武汉,国立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其农学院奉教育部令并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则奉湖北省政府令西迁恩施,并入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五峰农专分校。1940年11月,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湖北省立农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湖北省立农学院于当年12月由恩施迁回武昌宝积庵原址。1946年5月,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亦奉教育部令准予恢复。
华中农学院
1949年,武汉解放。1950年,两校各自去掉校名中的“国立”与“省立”。从1952年起,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湖北省农学院与武汉大学农学院整体合并,同时将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并入,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校址设在湖北省农学院原址宝积庵。1957年暑假,华中农学院从宝积庵迁至南湖畔,开启了她的狮子山新时代。华中农业大学在初创阶段,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为办学样本,为湖北省乃至全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农业人才。学校以复兴乡村为己任,屡办屡辍,屡辍屡办,几度更名,数次搬迁。抗战西迁路上,师生耕读不辍,住土房,吃杂粮,点油灯,共体时艰,情绪饱满,坚持学习工作,使学校不断得到发展。主要源流之一武汉大学农学院在抗战胜利复建后汇聚了叶雅各、李凤荪、焦启源、胡仲紫等一批名教授,成为全国有名的农学院之一。
合并组建
1985年,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1986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建立湖北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 1996年10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农业大学建立第四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2000年,华中农业大学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2002年7月,获准建设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成为首批获准建设的36个国家基地之一。 2003年,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全国首批试点单位。 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07年,学校首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2009年9月,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合并组建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 2010年,华中农业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同年,研究生院成立。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10月,华中农业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6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中心成立。 2017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9月,华中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1月,华中农业大学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8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5月,华中农业大学与襄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5月,担任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长单位; 12月3日,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成立。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10月,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相关建设进入冲刺阶段,2023年春季首批师生入驻。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学院(部)17个,开设本科专业64个。
学院(部)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会计学 经济学 工商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统计学 财务管理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四年 |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法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广告学 | |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商务英语 | |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化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 |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 生物信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 |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机器人工程 | |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生态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生态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营养与健康 |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农学 植物保护 植物科学与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应用生物科学 智慧农业 | |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 风景园林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茶学 园艺 林学 园林 | |
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 | 应用化学 | |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 动物科学 | |
动物医学 | 五年 | |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 水产养殖学 水族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行政管理 工程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 |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 | ||
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 | ||
参考资料: 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5个学科再次滚动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数据显示,学校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社会科学等6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作物学、植物保护、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工程、林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生态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 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免疫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与工程、农业信息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物技术、药用植物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信息学、生物质能、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设施园艺学、观赏园艺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农业环境工程、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植物检疫与生物入侵、应用真菌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水产养殖、捕捞学、渔业资源、水产动物医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土地经济管理、农业贸易与金融、农村中小企业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
二级学科硕士点专业 | 金融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产业经济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数量经济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民商法学、食品生物技术、经济法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际法学、作物遗传育种、社会学、作物生物技术、人口学、药用植物学、人类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民俗学、作物信息学、社会工作/生物质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果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蔬菜学、思想政治教育、茶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设施园艺学、英语语言文学、观赏园艺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土壤学、新闻学、植物营养学、传播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基础数学、农业环境工程、计算数学、植物病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应用数学、农药学、无机化学、植物检疫与生物入侵、分析化学、应用真菌学、有机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物理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植物学、草业科学、动物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生理学、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水生生物学、基础兽医学、微生物学、预防兽医学、神经生物学、临床兽医学、遗传学、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发育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细胞生物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森林经理学、生物信息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基因组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免疫生物学、园林植物学、肿瘤生物学、水产养殖、化学生物学、捕捞学、化学生态学、渔业资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产动物医学、机械电子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及原理、企业管理、车辆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经济及管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商务英语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农业水土工程、土地经济管理、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贸易与金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村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农业装备工程、中小企业管理、生物信息技术与工程、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工程、行政管理、环境科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环境工程、教育经济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社会保障、食品科学、土地资源管理 |
级别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作物学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作物遗传育种 | ||
- | 果树学 | |
微生物学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水产养殖 |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
农业经济管理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蔬菜学 | |
农业部重点学科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湖北省重点学科 | 生物学 | 植物学 |
动物学 | ||
生理学 | ||
水生生物学 | ||
微生物学 | ||
神经生物学 | ||
遗传学 | ||
发育生物学 | ||
细胞生物学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生物物理学 | ||
生态学 | ||
园艺学 | 果树学 | |
蔬菜学 | ||
茶学 | ||
农业资源利用 | 土壤学 | |
植物营养学 | ||
植物保护 | 植物病理学 |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农药学 | ||
兽医学 | 基础兽医学 | |
预防兽医学 | ||
临床兽医学 | ||
水产 | 水产养殖 | |
捕捞学 | ||
渔业资源 |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 |
林业经济管理 | ||
- | 食品科学 |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
土地资源管理 |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
学科评估
学科 | 等级 |
---|---|
生物学 | A |
生态学 | C+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C |
农业工程 | B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风景园林学 | B+ |
作物学 | A- |
园艺学 | A+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B+ |
植物保护 | B+ |
畜牧学 | A+ |
兽医学 | A+ |
林学 | C- |
水产 | B+ |
工商管理 | C |
农林经济管理 | A- |
公共管理 | B+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2952人,其中教师1698人,教授568人,博士后29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
职级职称 | 名单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启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傅廷栋、陈焕春、金梅林、张献龙、邓秀新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张启发、邓秀新、熊立仲、黄巧云、李召虎、赵书红、郭文武、姜道宏、肖少波、谭文峰、吴昌银、严建兵、史志华、罗杰、张永安、曹胜波、徐强、晏向华、周红波、李新云、彭贵青、郭亮、蔡鹏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严建兵、徐强、晏向华、李一博、罗智、赵凌、蔡鹏、谢卡斌、彭贵青、殷平、谢甲涛、袁猛、康春颖、申邦、王茂军、李林、谢为博、熊栋梁、叶静、柴利军、王湘如、肖英杰、曹菲菲、万虎、杨宁、赵伦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郑用琏、张献龙、曹凑贵、黄巧云 |
省级教学名师 | 董元彦、赵斌、张献龙、钟涨宝、陈长水、柳俊、孙明、刘汉兰、王卫民、姚家玲、李大鹏、廖庆喜、李斌、陈雯莉、罗小锋 |
领军人才 | 姓名 |
---|---|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郭文武、刘继红、何正国、肖少波、姜道宏、徐强、邢永忠、朱龙付、严建兵、吴昌银、罗杰、赵书红、彭贵青、程运江、谭文峰、熊立仲、陈玲玲 |
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 张献龙 |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 张俊飚 |
教学名师 | 曹凑贵 |
参考资料: |
严建兵 | 蔡鹏 | 彭贵青 |
欧阳亦聃 | 李谷成 | 殷平 |
李一博 | 狄金华 | -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8门。 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1个。
类型 | 名称 |
---|---|
国家特色专业 | 农学、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 |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 |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 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动物科学、农学(拔尖创新型)、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植物保护(复合应用型) |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
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 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动物科学、园林、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风景园林、市场营销 |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风景园林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 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生育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园艺、植物保护、环境工程、动物医学、生物信息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 |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张之洞”实验班、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协同创新中心 | 省部共建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生猪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优秀教学团队 | 动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农业经济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食品营养类课程教学团队、“普通昆虫学”教学团队、市场营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注:部分展示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
国家精品课程 | 植物育种学 | 分子生物学 |
植物检疫学 | 生物信息学 | |
作物栽培学 | 植物学 | |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 土壤学 | |
园林植物育种学 | 管理信息系统 | |
设施园艺学 | 农产品营销学 | |
园林树木学 | 土地利用规划 | |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 |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 |
饲料学 | 农业经济学 | |
兽医病理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兽医微生物学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
兽医外科学 | 农村社会学 | |
兽医内科学 | 食品营养学 | |
家畜育种学 | 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 | |
内陆大水域鱼类增殖与养殖学 | 微积分 |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兽医内科学 |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
兽医外科学 | 园艺植物栽培学 | |
动物繁殖学 | 普通昆虫学 | |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 作物栽培学 | |
家畜育种学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
土地管理学 | 生态学 | |
农产品营销学 | 植物生理学 | |
农业经济学 | 作物育种学 | |
有机化学 | 地质与地貌学 | |
分子生物学 | 土壤学 | |
基因操作原理 | 农村社会学 | |
细胞工程学 | 园林植物育种学 | |
生物信息学 | 花卉学 | |
微生物学 | 设施园艺学 | |
食品化学与分析 | 园林树木学 | |
动物生理学 | - | |
参考资料: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5项。
年度 | 成果名称 | 获奖情况 |
---|---|---|
1989 | 建设遗传育种专业,培养合格人才 | 国家级特等奖 |
1993 | 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国家级二等奖 |
1993 | 坚持面向主战场,为农村培养人才 | |
1997 | 农科有机化学微型实验的研究与应用 | |
1997 |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探索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途径 | |
2001 |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
2001 | 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整体组装的研究与实践 | |
2001 |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
2001 | 农林院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与改革 | |
2005 | 农林类本科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材建设(教材) | |
2005 |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 |
2005 | 农林科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
2005 | 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一等奖 |
2009 | 基于B-Learning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9 | 动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
2009 | 理农结合 科教融合 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 | |
2009 | 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
2009 | 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 国家级一等奖 |
2014 | 用现代生物科技提升传统农学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
2014 | 农科专业“三田三早”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18 |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三创” 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
2018 | 学研产协同创新,提升农科学生实践能力 | |
2022 | 农科研究生“四融合”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
2022 | “四循环”一体培养兼具“两家”素养的牧医领军人才 | |
2022 | 卓越文化引领水稻生物学一流博士生培养 | |
2022 | 新型农林人才“三融合”耕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
2022 | 科教融合、产教融通培养新时代卓越农牧人才 | |
2022 | 新时代卓越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
参考资料: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可以追溯到1960年。2003年,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来华留学生以学历生为主,其中博士生约占70%,硕士生约占30%。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1月,华中农业大学与各个地区的多个国家也有众多交换学习项目,具体如下:
项目名称 | 学校 |
---|---|
海外学习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东亚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加拿大Mitacs本科生实习项目 |
合作办学 | 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 |
国内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华中农业大学也与国内各个高校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具体如下:
时间 | 活动 |
---|---|
2020年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领导一行来校交流 |
广东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吴亚玲一行来校交流 |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来校学术交流 | |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白江源一行来校交流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闫祖书一行来校交流 | |
2021年 | 浪潮集团副总裁庞松涛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交流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院长程萍一行来校交流 | |
北大图书馆馆长来校座谈交流 | |
湖北农垦集团总经理陈华志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交流 | |
汉口银行行长白俊伟一行来校交流 | |
2022年 | 华中农业大学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开展合作交流 |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一行来校交流 | |
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一行来校交流 | |
2023年 | 光明日报湖北站站长王建宏来校交流 |
华中农业大学举办临床兽医学学科交流与发展论坛 | |
东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唐逸一行来校交流 | |
河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永涛一行来校交流 | |
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光辉一行来校交流 | |
2024年 |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单正丰一行来校交流 |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旭煦一行来校交流 | |
杨少波率队赴塔里木大学交流 | |
肇庆学院副院长胡文涛一行来校交流 | |
学校和华为联合举办Wi-Fi7新技术体验交流活动 | |
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副总经理尹冰琳一行来校交流 |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31个,部省级研发中心4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7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
类别 | 名称 |
---|---|
全国重点实验室 |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
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生猪)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 |
专业实验室 | 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国家兽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国家动物结核病专业实验室(武汉)、水生动物疫病专业实验室 |
省实验室 | 湖北洪山实验室 |
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 |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土壤健康诊断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兽用诊断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果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等重大生猪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预防兽医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池塘健康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优势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生猪精准饲养与饲料安全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
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湖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农分中心、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作物遗传改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生物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动物疾病防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动物育种与疾病防治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兽医流行病学国际联合研究与培训中心、湖北省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北省传统发酵食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可持续稻作产业科技创新院、“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养殖与疫病防控专业科技创新院、“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院、“科创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巴基斯坦棉花产业科技创新院、“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水稻产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基因组育种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国家级、部省市级研发中心 | 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前沿科学中心、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药用植物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蛋品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油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物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国家柑橘育种中心、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国家柑橘保鲜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数字种植业(果园)创新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华中柑橘综合科研试验基地、华中动物生物制品区域共性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国家数字畜牧业(生猪)创新分中心、湖北省水稻研究中心、湖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林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名优鱼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猪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地方猪品种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家畜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省油菜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省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省肉制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湖北农药制剂研究中心、蛋品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药用植物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再生稻生产与产业化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健康食品精准制造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动植物表型与智慧育种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地、重要作物病虫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基地、武汉市动物性食品残留检测技术研发中心、武汉市蜂产品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武昌鱼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鳜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野外观测站 | 湖北咸宁长江中游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农业科学咸宁观测实验站 |
部省级检验检测机构 | 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农业农村部微生物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湖北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
科研团队
团队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 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 | 张启发 |
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改良 | 邓秀新 | |
动物重要病原分子生物学与致病机理 | 陈焕春 | |
参考资料: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承担单位 | 批准时间 |
---|---|---|---|
油菜的遗传改良 | 周永明、傅廷栋 | 植科 | 2005 |
柑橘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改良 | 邓秀新 | 园林 | 2006 |
动物传染病基础与防治技术研究 | 陈焕春 | 动科动医 | 2007 |
猪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 赵书红 | 2009 | |
作物——环境互作机理及其调控 | 彭少兵 | 植科 | 2012 |
园艺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 | 郭文武 | 园林 | 2013 |
参考资料: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承担单位 | 批准时间 |
---|---|---|---|
水稻产量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 邢永忠 | 生科 | 2015 |
猪基因组与育种创新团队 | 赵书红 | 动科动医 | 2016 |
参考资料: |
团队名称 | 主持人 | 所在学院 | 批准时间 |
---|---|---|---|
作物产量遗传创新团队 | 邢永忠 | 生科 | 2011 |
柑橘抗逆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团队 | 刘继红 | 园林 | |
微生物农药资源开发和新产品创制创新团队 | 孙明 | 生科 | |
作物抗逆生物学创新团队 | 熊立仲 | 2012 | |
作物高产高效创新团队 | 彭少兵 | 植科 | |
结核杆菌基因调控网络与药物靶标研究创新团队 | 何正国 | 生科 | |
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 | 杨光圣 | 植科 | |
猪基因组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 赵书红 | 动科动医 | 2015 |
动物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研究及新型疫苗创制创新团队 | 肖少波 | ||
牛病防治基础与技术创新团队 | 郭爱珍 | ||
蔬菜变异器官形成的遗传和分子机理研究创新团队 | 匡汉晖 | 园林 | |
柑橘细胞工程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 郭文武 | ||
激素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研究创新团队 | 王学路 | 生科 | |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 严建兵 | ||
水稻发育生物学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 吴昌银 | ||
油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 | 廖庆喜 | 工学 | |
油菜病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 | 姜道宏 | 植科 | |
油菜杂种优势与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 马朝芝 | ||
参考资料: |
团队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承担单位 | 批准时间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 农业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微生物学研究 | 陈焕春 | 动科动医 | 2003 |
柑橘等果树生物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的研究 | 邓秀新 | 园林 | 2005 | |
猪基因组研究与遗传改良 | 赵书红 熊远著 | 动科动医 | 2006 | |
马铃薯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与遗传改良 | 谢从华 | 园林 | 2007 | |
棉花纤维品质遗传改良 | 张献龙 | 植科 | 2008 |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与生物修复 | 黄巧云 | 资环 | 2009 | |
悬铃木无球果育种及重要草花新品种培育 | 包满珠 | 园林 | 2010 | |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提高水稻光合效率的机理研究 | 黄见良 | 植科 | ||
动物重大疫病纳米分子成像诊断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 韩鹤友 | 理学 | 2011 | |
基于基因网络的抗结核新药靶标研究 | 何正国 | 生科 | ||
抗虫水稻培育 | 林拥军 | 2012 | ||
作物真菌病害及其安全控制研究 | 姜道宏 | 植科 | ||
作物微量元素营养机理与微肥施用 | 徐芳森 | 资环 | ||
园艺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 | 郭文武 | 园林 | 2013 | |
猪的营养调控与饲料安全 | 彭健 | 动科动医 | ||
基于组学的新药发现技术 | 张红雨 | 信息 | ||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种质资源创制 | 涂金星 | 植科 | 2014 | |
动物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及新型疫苗创制 | 肖少波 | 动科动医 | ||
番茄基因组研究与遗传改良 | 叶志彪 | 园林 | ||
水土保持与环境生态 | 蔡崇法 | 资环 | ||
水稻产量遗传改良 | 邢永忠 | 生科 | 2015 | |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 | 严建兵 | |||
猪细菌病的病原生物学与致病机理研究创新群体 | 周锐 | 动科动医 | 2016 | |
稻田可持续高产高效的土壤碳氮耦合机理研究 | 曹凑贵 | 植科 | ||
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 农产品流通体系及问题研究 | 李崇光 | 经管 | 2008 |
土地转化管理问题研究 | 张安录 | 公管 | 2010 | |
转型期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 钟涨宝 | 文法 | 2011 | |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 | 张俊飚 | 经管 | 2012 | |
油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 | 廖庆喜 | 工学 | 2013 | |
蛋品科学与工程 | 马美湖 | 食科 | 2014 | |
湖北名优鱼分子育种 | 梁旭方 | 水产 | ||
食物经济与食品安全管理 | 青平 | 经管 | 2015 | |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 李长健 | 文法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 吴春梅 | 马院 | ||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团队 | 抗病抗应激种猪选育技术创新及其示范 | 张淑君 | 动科动医 | 2013 |
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产业化 | 廖庆喜 | 工学 | 2014 |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2011-2016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47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83项;获得科技经费40.3亿元;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多,成果特色明显。发表SCI收录论文5520篇,EI收录论文1943篇。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一批有关水稻、玉米、柑橘、番茄种质研究的高水平论文。 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02项(含参与),其中国家级15项;获授权专利1270项;76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6件,获批新兽药证书11个。
截至2024年6月,近5年,学校获批科研项目7570项,经费53.3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超级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和棉花、玉米、淡水鱼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项目名称 | 备注 | 获奖类别 |
---|---|---|
水稻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的基因基础与调控机理 | 主持完成 |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棉花种质创新及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 | 参与完成 |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水稻抗旱基因资源挖掘和节水抗旱稻创制 | 参与 |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 | 主持完成 |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柑橘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 ||
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 | 参与 | |
注:名单不全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电子资源
截至2023年底,数据库数量221个,电子图书83.74万册,电子期刊172.3万余册,各阅览室及公共区域均设有无线网络。大厅设有自助借书机、自助还书机、电子公告屏、报纸阅读器、多媒体查询机等设施。开设了图书馆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方便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图书馆的动态,快捷地获取图书馆资源。2019年获批成立华中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1年成功入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学术期刊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华中农业大学期刊社承担《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养殖与饲料》等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nimal Diseases (《动物疾病》)
Crop and Environment(《作物与环境》)
《养殖与饲料》
《湖北风景园林》
Molecular Breeding(《分子育种》)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采用圆形造型,主体部分以楚国“编钟”和传统农具“耒耜”为基础,在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纹样造型和篆刻技法,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体现了华农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图案由大写字母HAU变形组合而成,下方为建校年份“1898”,外环为学校中英文校名。 徽章为题有学校横式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用徽章底色为深红色,字体为白色;本科生用徽章底色为白色,字体为大红色;研究生用徽章底色为橘红色、字体为白色。
校徽
校旗
学校校旗为学校标准色彩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横式中英文校名。
校旗绿色旗
校旗红色旗
精神文化
校训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语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原创者是湖北省立农学院国文教授朱再庵。
“勤读”即勤奋学习钻研,“力耕”即努力开拓实践。“勤读力耕”是对学风的倡导,对学问的指引,也是对“知”与“行”辩证关系和成长成才规律的揭示。该校一贯倡导学风建设,勉励学生勤奋刻苦,用心于学,掌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知识本领。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改造世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就人才培养规律而言,“勤读”是“知”,是条件,也是过程;“力耕”是“行”,是途经,也是目的。只有勤奋学习钻研、努力开拓实践,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立己达人”语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是指加强自我修养,自强自立,使自己品德高尚、事业有成;“达人”是指要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使大家共同发展和进步。“立己达人”符合中国知识分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是崇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庄严的社会责任。只有做到“立己达人”,才能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立己达人”是对人格的期望,对责任的要求,也是对自我与他人、个人成才与回报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阐述。
校庆日
校庆日暨校友日为:10月2日。
校歌
《华中农业大学校歌》 挹江流浩浩荡荡, 挟沃野郁郁苍苍。 萃俊秀于三楚, 聚硕彦于一堂。 勤读力耕肩重任, 立己达人图自强。 雍雍穆穆, 跻跻跄跄。 宏农学, 扬国光, 日新永无疆。 |
|
社团文化
社团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高翅 |
校长 | 李召虎 |
副校长 | 姚江林、王建鸿、郭刚奇、青平、杨少波、严建兵 |
党委副书记 | 李召虎、姚江林、王从严、廖济忠 |
纪委书记 | 廖济忠 |
党委常委 | 高翅、李召虎、姚江林、王从严、廖济忠、王建鸿、郭刚奇、青平、杨少波、李向东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 |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
华中农业大学1985 | 邓秀新 | 校长 | 2007-2018 |
张端品 | 1995-2007 | ||
孙济中 | 1985-1995 | ||
华中农学院1952-1985 | 院长 | 1984-1985 | |
陈华癸 | 1978-1984 | ||
许子威 | 1956 | ||
湖北省农学院1950-1952 | 童世光 | 1950-1952 | |
湖北省立农学院1940-1949 | 徐觉非 | 1949-1950 | |
管泽良 | 1941-1949 | ||
张伯谨 | 1940-1941 | ||
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湖北省立联校五峰山分校)1937-1940 | 程鸿书 | 校长 | 1939-1940 |
刘发煊 | 主任、校长 | 1938-1939 | |
周天放 | 校长(兼) | 1937-1938 | |
冯紫岗 | 校长 | 1937 | |
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31-1936 | 姜琦 | 院长 | 1934-1936 |
罗廷光 | 1933-1934 | ||
罗濬 | 1932-1933 | ||
黄建中 | 院长(兼) | 1930-1932 | |
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1930 | - | ||
湖北省第一、第二高级农业学校1923-1928 | 李继赝 | 校长 | 1923-1928 |
屈德泽 | 1923-1928 | ||
湖北甲种农业学校1912-1923 | 田古泉 | 1912-1916 | |
尹 | 1912 | ||
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1904-1911 | 喜源 | 监督 | 1909前后 |
1907前后 | |||
樊祖徽 | 1905前后 | ||
刘道仁 | 1904前后 | ||
湖北农务学堂1898-1903 | 黄祖徽 | 1902-1903 | |
桑宝 | 总办 | 1902-1903 | |
张鸿顺 | 1898 | ||
张之洞 | 创办人 | 1897 | |
参考资料: |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
李忠云 | 党委书记 | 2002.3-2017.11 |
孙朝恺 | 1992.6-2002.3 | |
韩德乾 | 1984.2-1992.6 | |
赵抱一 | 1972.8-1984.2 | |
许子威 | 1963.4-1966.5 | |
宋彦人 | 1957.10-1963.2 | |
许子威 | 党委第一书记 | 1957.6-1957.10 |
童世光 | 党委书记 | 1956.4-1957.6 |
童世光 | 党总支书记 | 1952.8-1956.4 |
参考资料: |
狮山广场
数万平方米的狮子山广场,草木楼宇相互映衬。
狮子山广场" alt="
狮子山广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1a20cf431adcbef7609f8ca0bf739dda3cc7dd931f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狮子山广场
南湖
校园山水静谧祥和,南湖之滨碧波荡漾。
南湖" alt="
南湖"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62a6059252dd42a2834a666a4634cb5c9ea14ce12ff?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南湖
樱花大道
团团樱色春意闹,千簇万簇压枝头,粉白如雪,灿若云霞。
樱花大道" alt="
樱花大道"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7094b36acaf2edda3cccb272a4816e93901203f35fe?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樱花大道
姓名 | 备注 |
---|---|
徐本禹 | 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
鲍隆清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
陈文新 | 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
陈耀邦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家农业部部长 |
陈华癸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邓子新 | 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邓道坤 | 原湖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 |
范照兵 | 现任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兼) |
甘霖 | 湖南省原副省长,致公党中央常委,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
韩德乾 | 原科技部副部长 |
黄远志 | 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 |
易春雨 | 纯英达业集团董事长 |
单杨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注:仅列举部分且排名不分先后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3年 | 入选2023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在全球学术机构TOP500排名第286位 |
2021年 | 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
2020年 | 全国文明校园 |
2019年 | 华中农业大学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7年 | 学校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
2005年 | 学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
2024年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11名硕博研究生联合实名举报导师黄某若,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份125页的文档,列举黄某若学术造假、打压学生、克扣劳务费等不端行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