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学校先后入选101计划、111计划、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先后成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是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等五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学校分三个校区,五山校区位于天河区石牌高校区;大学城校区位于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广州国际校区位于番禺区创新城。创办时间1918年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官网https://www.scut.edu.cn图集目录1办学历史▪民国时期▪建国时期▪十年文革▪改革开放后▪校徽变迁2办学条件▪院系专业▪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合作交流3学术研究▪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学术资源4文化传统▪学校标识▪精神文化5校区情况▪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广州国际校区6学校领导7校园环境8知名校友▪政界▪商界▪学术界▪文体界9所获荣誉10校园设施▪宿舍条件▪校园环境基本信息
民国时期
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建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50年改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校训石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教学楼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大门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校园俯瞰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校园景色

华南理工大学老校门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风景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风景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西湖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日暮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校园景色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孙中山像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校园岭南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建国时期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筹建华南工学院。
1952年,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正式组建,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后并入武汉大学)、武昌中华大学(现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汇集了当时中南地区所有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学学基础。
邹鲁亲笔题写老校训石
1952、1953年经院系调整,华南工学院的水利学科、专业、师生和设备调入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1953年,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热力发电厂装置专业、电机工程系的发电厂配电网及配电系统专业、水利工程系的中小型水力发电站专业、电机系发电站变电所电机专修科调至武汉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
1953年,华南工学院铁道专业调至长沙组建长沙铁道学院(2000年合并组建中南大学)。
学校沿革
1954年,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至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
1954年,华南工学院水利系(科)调至武汉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1955年,华南工学院测绘专业的师资、设备调往武汉组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1956年,由当时的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在四川成都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1958年,由中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徐秉铮教授及部分师生,恢复建立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同年,华南工学院分割成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
1960年10月,华南工学院被中共中央确定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2年,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十年文革
学校在文革期间教学科研工作受到重大影响,1970年被拆分成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alt="
华南理工大学"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42dd42a2834349b2cf24cbac7ea15ce36d3be1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华南理工大学
1978年2月,学校(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俗称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同年,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
改革开放后
1981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1993年,实施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alt="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d086e061d950a7ba14c0b1504d162d9f3d3c9e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首批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同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首批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5年,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
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7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alt="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d81800a19d8bc3e9eca431b8c8ba61ea9d3452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2010年,教育部、广东省决定继续重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
2011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与兰卡斯特大学合办的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揭牌成立。
2013年4月,华南理工大学和国家汉办、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建立的爱达荷大学孔子学院揭牌成立。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9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的联合推动下,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并获得“2017年度中国最佳医学院综合排行榜”第45名的佳绩。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alt="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922720e0cf3d7cab2ee60a3fc1fbe096a63a9cf?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2017年1月,华南理工大学与天河区合作共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天河医院(天河区第二人民医院)。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为学校第一家直属附属医院。3月,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学校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共建6个学院。5月,华南理工大学和奥迪汽车公司、因戈尔施塔特市政府、因戈尔施塔特工业技术大学合作共建的德国奥迪因戈尔施塔特孔子学院揭牌成立;学校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6月,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广东唯一高校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广东省人民医院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为学校第二家直属附属医院。9月,华南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同年,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位列其中;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alt="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1ec08fa513d2697e38457885bfbb2fb4216d89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10月20日,加入“城乡规划扶贫联盟”。 10月29日,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5月,入选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2022年,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华南理工大学新增了智能车辆工程、智能建造、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本科专业。 7月27日,珀金埃尔默与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共建的转化医学卓越中心正式揭牌。 8月21日,联合发起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
2023年1月12日,共同发起成立的卓越大学智库联盟成立大会召开。 2月9日上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 5月,华南理工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将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珠海妇儿医院”。 8月14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与宿迁市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宿迁市高新区举行 。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11月12日,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 11月14日,华南理工大学对外公布,将于2023年11月17日校庆日起,面向社会开放预约参观。 12月,华南理工大学等牵头的粤港澳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海南海口正式成立。 12月7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方瑞创新药物研究院揭牌成立。 12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等共同发起成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新商科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 12月,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网络生态治理研究中心揭牌。
校徽变迁
第一版校徽于1992年启用,用蓝、白、金三种颜色勾画出英文名称缩写“S、C、U、T”。
第二版校徽于2006年启用,图案为圆形轮廓、蓝白相间,牌坊木棉镶嵌其间。其中,校徽中的“1934”是五山校区启用时间节点。
第三版校徽于2022年启用,2022年11月16日,在庆祝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之际,华南理工大学正式发布第三版校徽。第三版校徽以学校最早办学源头的时间起点为依据,将现有校徽中的“1934”调整为“1918”,保留了寓意该校蓬勃发展的木棉花,以及蕴藏厚重办学历史底蕴的牌坊。
华南理工大学第三版新校徽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华南理工大学有39个学院。
学院(系) | 本科专业(类) |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建筑学(五年制) |
城乡规划(五年制) | |
风景园林(五年制) | |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工程力学创新班 |
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 | |
工科试验班(智慧土木与数字建造)(含智能建造、土木工程、水务工程、工程管理)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交通运输类(含交通工程、交通运输) | |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类创新班 |
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 | |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 |
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化创新班 |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 | |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 信息工程创新班 |
信息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类(强基计划班)(含应用化学) |
化学类(拔尖基地班)(含应用化学) | |
化工与制药类(含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 轻工类(含轻化工程、资源环境科学)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机械类创新班 |
工科试验班(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含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全英班) |
工商管理(高水平运动队)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 |
会计学 | |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日语 | |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运动训练 |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 | 数学类(强基计划班)(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 | 应用物理学严济慈英才班 |
物理学类(含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强基计划班)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基地班) |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卓越班) |
软件工程(3+2中澳班) | |
软件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 环境工程(全英班) |
环境工程(3+2中澳班)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传播学(2+2联合班)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 | |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 |
音乐学 | |
舞蹈学 |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法学(卓越法律班) |
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 | |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经济学创新班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
金融科技 | |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环境设计 | |
产品设计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系 | 电子商务类(含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 |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 | 医学影像学(五年制) |
临床医学(五年制) | |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 | 分子科学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
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 人工智能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类别 | 名称 |
---|---|
附属医院 |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有教职工4503人,其中专任教师24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含双聘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含双聘院士10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 ,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人。研究生导师19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80人)。
院士情况
所在学院 | 中国科学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外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
姓名 | 专业 | 姓名 | 专业 | 姓名 | 专业 |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 | 瞿金平 | 轻工装备与控制 | / | ||
*邱定蕃 | 有色冶金、化工冶金 | |||||
建筑学院 | 吴硕贤 | 建筑技术科学 | 何镜堂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曹镛 | 化学 | 王迎军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
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 | *周克崧 | 冶金 | ||||
*姜中宏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卢秉恒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
唐本忠 | 高分子化学 | *张兴栋 | 生物化工 | |||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陈克复 | 制浆造纸工程 | 刘焕彬 | 制浆造纸工程 | |
电力学院 | / | 李立浧 | 电网工程建设技术 | / | ||
*岑可法 | 工程热物理 | |||||
*李冠兴 |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白以龙 | 力学 | *谢礼立 | 地震工程与城市防灾 | / | |
*伍小平 | 实验力学 | /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高松 | 化学 | *欧阳平凯 | 生物化工 | / | |
*李灿 | 物理化学 | / | ||||
数学学院 | *郭柏灵 | 计算数学 | ||||
物理与光电学院 | *王鼎盛 | 物理学 | ||||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陈翰馥 | 系统科学 | *柴天佑 *孙优贤 | 控制科学与工程 现代控制工程技术 | / | |
微电子学院 | *郑耀宗 | 微电子学 | 傅正义 | / |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 | 杜如虚 | 智能工程 | |||
陈小奇 | 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 |
注:“*”标注为双聘院士
学科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排名前1‰。
工程学 | 材料科学 |
化学 | 农业科学 |
物理学 |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
计算机科学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
临床医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建设项目 | 专业名称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通信与信息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参考资料: |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学科类型 |
---|---|---|---|
1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2 | 0822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3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4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攀峰重点学科 |
5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6 | 0802 | 机械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7 | 0813 | 建筑学 | 攀峰重点学科 |
8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9 | 0814 | 土木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10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11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攀峰重点学科 |
12 | 0301 | 法学 | 优势重点学科 |
13 | 0701 | 数学 | 优势重点学科 |
14 | 0703 | 化学 | 优势重点学科 |
15 | 0710 | 生物学 | 优势重点学科 |
16 | 0801 | 力学 | 优势重点学科 |
17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优势重点学科 |
18 | 0808 | 电气工程 | 优势重点学科 |
19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优势重点学科 |
20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优势重点学科 |
21 | 0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优势重点学科 |
22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优势重点学科 |
23 | 0833 | 城乡规划学 | 优势重点学科 |
24 | 1202 | 工商管理 | 优势重点学科 |
25 | 1204 | 公共管理 | 优势重点学科 |
参考资料: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机械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建筑学 |
土木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气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力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数学 | 化学 |
动力工程及热物理 | 城乡规划学 |
风景园林学 | 软件工程 |
工商管理 | 交通运输工程 |
法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物理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公共管理 | 应用经济学 |
生物学 | --- |
所属门类 |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授权时间 |
---|---|---|---|---|
经济学 | 1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2015年11月 |
法学 | 2 | 0301 | 法学 | 2022年7月 |
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18年3月 | |
文学 | 4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2021年10月 |
5 | 0503 | 新闻传播学 | 2022年7月 | |
理学 | 6 | 0701 | 数学 | 2011年3月 |
7 | 0702 | 物理学 | 2018年3月 | |
8 | 0703 | 化学 | 2011年3月 | |
9 | 0710 | 生物学 | 2011年3月 | |
工学 | 10 | 0801 | 力学 | 2018年3月 |
11 | 0802 | 机械工程 | 2003年9月 | |
12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998年6月 | |
13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18年3月 | |
14 | 0808 | 电气工程 | 2003年9月 | |
15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06年1月 | |
16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003年9月 | |
17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03年9月 | |
18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1年3月 | |
19 | 0813 | 建筑学 | 2003年9月 | |
20 | 0814 | 土木工程 | 2006年1月 | |
21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998年6月 | |
22 | 0822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998年6月 | |
23 | 0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2011年3月 | |
24 | 0824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018年3月 | |
25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6年1月 | |
26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2006年1月 | |
27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03年9月 | |
28 | 0833 | 城乡规划学 | 2011年8月 | |
29 | 0834 | 风景园林学 | 2011年8月 | |
30 | 0835 | 软件工程 | 2011年8月 | |
医学 | 31 | 1001 | 基础医学 | 2022年7月 |
管理学 | 32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998年6月 |
33 | 1202 | 工商管理 | 2011年3月 | |
34 | 1204 | 公共管理 | 2018年3月 | |
交叉学科 | 35 | 1401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2021年10月 |
参考资料: |
所属门类 |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授权时间 |
---|---|---|---|---|
经济学 | 1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2011年3月 |
法学 | 2 | 0301 | 法学 | 2006年1月 |
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06年1月 | |
教育学 | 4 | 0403 | 体育学 | 2011年3月 |
文学 | 5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6年1月 |
6 | 0503 | 新闻传播学 | 2011年3月 | |
理学 | 7 | 0701 | 数学 | 2006年1月 |
8 | 0702 | 物理学 | 2006年1月 | |
9 | 0703 | 化学 | 2006年1月 | |
10 | 0710 | 生物学 | 2006年1月 | |
工学 | 11 | 0801 | 力学 | 2006年1月 |
12 | 0802 | 机械工程 | 2003年9月 | |
13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998年6月 | |
14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06年1月 | |
15 | 0808 | 电气工程 | 2003年9月 | |
16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06年1月 | |
17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003年9月 | |
18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03年9月 | |
19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6年1月 | |
20 | 0813 | 建筑学 | 2003年9月 | |
21 | 0814 | 土木工程 | 2006年1月 | |
22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998年6月 | |
23 | 0822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998年6月 | |
24 | 0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2006年1月 | |
25 | 0824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006年1月 | |
26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6年1月 | |
27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2006年1月 | |
28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03年9月 | |
29 | 0833 | 城乡规划学 | 2011年8月 | |
30 | 0834 | 风景园林学 | 2011年8月 | |
31 | 0835 | 软件工程 | 2011年8月 | |
32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011年8月 | |
医学 | 33 | 1001 | 基础医学 | 2022年7月 |
34 | 1002 | 临床医学 | 2015年11月 | |
管理学 | 35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998年6月 |
36 | 1202 | 工商管理 | 2006年1月 | |
37 | 1204 | 公共管理 | 2006年1月 | |
艺术学 | 38 | 1302 | 音乐与舞蹈学 | 2011年8月 |
39 | 1305 | 设计学 | 2011年8月 | |
交叉学科 | 40 | 1401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2021年10月 |
参考资料: |
序号 | 学位类别码 | 学位类别 | 领域名称 | 授权时间 |
---|---|---|---|---|
1 | 0854 | 电子信息 | - | 2019年5月 |
2 | 0855 | 机械 | - | 2019年5月 |
3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 | 2019年5月 |
4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 | 2019年5月 |
5 | 0859 | 土木水利 | - | 2019年5月 |
参考资料: |
序号 | 学位类别码 | 学位类别 | 领域名称 | 授权时间 |
---|---|---|---|---|
1 | 0251 | 金融 | - | 2010年9月 |
2 | 0254 | 国际商务 | - | 2014年5月 |
3 | 0351 | 法律 | - | 2007年5月 |
4 | 0352 | 社会工作 | - | 2014年5月 |
5 | 0452 | 体育 | - | 2014年5月 |
6 | 0551 | 翻译 | 英语笔译 | 2010年9月 |
日语笔译 | 2010年9月 | |||
7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 | 2014年5月 |
8 | 0851 | 建筑学 | - | 1996年1月 |
9 | 0853 | 城市规划 | - | 2011年10月 |
10 | 0854 | 电子信息 | - | 2019年5月 |
11 | 0855 | 机械 | - | 2019年5月 |
12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 | 2019年5月 |
13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 | 2019年5月 |
14 | 0858 | 能源动力 | - | 2019年5月 |
15 | 0859 | 土木水利 | - | 2019年5月 |
16 | 0860 | 生物与医药 | - | 2019年5月 |
17 | 0861 | 交通运输 | - | 2019年5月 |
18 | 0953 | 风景园林 | - | 2005年6月 |
19 | 1051 | 临床医学 | - | 2021年10月 |
20 | 1055 | 药学 | - | 2015年11月 |
21 | 1251 | 工商管理 | - | 1993年12月 |
22 | 1252 | 公共管理 | - | 2003年9月 |
23 | 1253 | 会计 | - | 2010年9月 |
24 | 1256 | 工程管理 | - | 2010年9月 |
25 | 1351 | 艺术 | - | 2022年7月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有18个国家特色专业,9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1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截至2022年6月,有6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新增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类别 | 名称 |
---|---|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 | 课程建设单位 |
---|---|---|
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 | 何镜堂 | 建筑学院 |
建筑历史 | 吴庆洲 | 建筑学院 |
环境与生态 | 万金泉 | 环境与能源学院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许勇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走进交响音乐的世界 | 何平 | 艺术学院 |
管理的认知与行动 | 陈春花 | 工商管理学院 |
走进歌剧的世界 | 何平 | 艺术学院 |
大学美育 | 苏宏元,孙珉,陈希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动态条件下的企业战略管理 | 蓝海林 | 工商管理学院 |
创新思维与竞争超越 | 祁明 | 经济与贸易学院 |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 | 曹智频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绚丽多彩的图形世界 | 设计学院 | |
建筑美学 | 唐孝祥,陆琦,郑莉 | 建筑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 邱建荣等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 | 课程建设单位 |
---|---|---|
化工原理 | 钟理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刘旺玉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 李汴生 | 轻工与食品学院 |
建筑设计基础 | 何镜堂 | 建筑学院 |
射频电路与天线 | 褚庆昕 | 电子与信息学院 |
酶工程 | 林影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建筑设计 | 孙一民 | 建筑学院 |
企业战略管理 | 蓝海林 | 工商管理学院 |
建筑制图 | 陈锦昌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材料力学(含工程力学) | 曾庆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 胡青春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基础 | 刘小康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数字系统设计 | 徐向民 | 电子与信息学院 |
化工设计 | 陈砺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高分子物理 | 童真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大学英语 | 韩金龙 | 外国语学院 |
食品生物化学 | 宁正祥 | 轻工与食品学院 |
建设项目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生物工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 、知识产权、运动训练、商务英语、传播学、生物技术、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工程、环境设计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建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工商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电站方向)、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
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 | 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轻工与食品实验教学中心、电气信息及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制浆漂白新技术、机械设计、结构力学、化工原理、计算机网络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网络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制药工程、电子商务、车辆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广告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产品设计 |
合作交流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华南理工大学先后与国外200多所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33%毕业生前往海外知名大学深造;有20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每年800+海外学者来到华园进行讲座、授课和科研,每年100+学分课程由国际学者合授。华南理工大学是中欧工程教育联盟(SEEEP)、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ACNET-EngTech)、中英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UCEER)等国际高校联盟成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校区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方式,与牛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不少于20所世界一流高校联合。
学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主要成员。
2019年3月,教育部批准华南理工大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方向)硕士教育项目。
2023年4月,与徐福记共同成立了健康零食联合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首个由校企合作成立的健康零食联合研究中心。
2023年10月,发起成立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
2023年12月,牵头成立全国制冷与空调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科研成果
天河五山校区孙中山先生像
2019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上榜深度学习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机构,排名第7。
奖项 | 项目 | 第一完成人 |
---|---|---|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陈克复 |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吴波 |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复杂表面热功能结构形貌特征设计与可控制造关键技术 | 汤勇 |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 | 曹镛 |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 | 邱学青 |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技术 | 瞿金平 |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高增益玻璃光纤与单频光纤激光器成套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 杨中民 |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磷酸钙类生物活性陶瓷和骨修复体模板法仿生制备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 王迎军 |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赵谋明 |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 | 曹镛 |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中高浓度纸浆清洁漂白技术 | 陈克复 |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盲信号的分离和辨识理论及其应用 | 谢胜利 |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 | 赵谋明 |
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含氮有机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与工程化应用 | 周少奇 |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塑料动态成型加工技术与装备 | 瞿金平 |
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成形系列技术及其应用 | 李元元 |
参考资料: |
科研平台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华南理工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文科国家级平台、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6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2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机构等2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8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广东高校首位。
建设项目 | 实验室名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植入医疗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 |
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
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 |
乐百氏-华工大植物蛋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聚合物成形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金属材料成形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短距离无线探测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广东省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
广东省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
广东省绿色精细化学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
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
广东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
广东省城市空调节能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高分子材料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网络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工业生物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农产品资源绿色加工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新能源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表面功能结构先进制造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半导体照明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现代道路工程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大气污染控制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所 |
c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 |
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 |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 |
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 | |
广东省中小企业研究咨询中心 | |
技术创新评估研究中心 | |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 跨境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
广东省公众健康风险监测与信息传播中心 | |
母婴健康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珠海妇儿医院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到2022年底为止,图书馆馆藏总量约910万册/件,其中,纸质文献约379万册,电子文献约531万册/件。有各式数据库159个。
学术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教育部科技司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7年,原名为《华南工学院学报》。1993年以前以季刊形式出版,1995年起以月刊形式出版。
番禺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教育部主管,由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文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现为双月刊,全年共6期,每逢双月15日出版。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季刊)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主管、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一本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刊物,主要刊载教育理论、教学改革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现代食品科技
《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于1985年创刊。
南方建筑
《南方建筑》杂志1981年创刊;2008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并全新改版,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学校标识
校名
华南理工大学校名
校徽
华南理工大学校徽以华南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牌坊以及广州市市花木棉花为设计主题,整体为圆形轮廓,以蓝色为主基调,蓝白相间,外环上方是中文“华南理工大学”,下方是英文“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英文对照。
华南理工大学校徽
牌坊下面白色横条可看成是牌坊的基石,“以衬托整体给人向上的感觉,表示办学根基厚重”。牌坊上方的“木棉花” 是广州市市花,寓意学校的蓬勃发展,也表明学校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培育英才的重地,预示学校欣欣向荣,人才辈出。
校章
学校校章是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师校章为红底白字,研究生校章为橙底白字,本科生校章为白底红字。
校旗
学校校旗分主旗和副旗,印中英文校名和校徽,主旗为红底黄字黄徽,副旗为白底蓝字蓝徽,旗面长宽比例均为3∶2。
精神文化
校训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1961年校第五次党员大会首提树立“力争上游,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好学深思;民主团结,严肃活泼;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校风。
“文革”至1982年前后,以延安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既定校风。
1987年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应该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学校在1989-1992年规划纲要中,上列校风同时被赋予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
2006年启用的新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即学问、思辨、行动。
华南理工大学校训
精神表述语
“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既总结传承了学校的历史文脉和优良传统,又立足于时代精神和学校实际,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人文特征、时代特色等内容;上合华南理工人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下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从逻辑结构来看,“厚德尚学”是治学为人之根本,“自强不息”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神状态,“务实创新”是思想作风和实践勇气,“追求卓越”是发展动力和目标境界。四者既各自独立成意,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产生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塑造和提升学校形象的强大合力。“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将激励华南理工人以德立人,立德于学,修德积学,潜沉笃行,始终保持自强自立的坚韧品格和不懈拼搏的奋斗精神,一以贯之地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昂扬锐气,以卓越的办学成就和高远的人生理想为目标,阔步向前,奋斗不息。
精神表述语
校歌
云山苍苍,珠水泱泱 华工吾校,伟人遗芳 前贤创业,后人图强 崛起南国,培育栋梁 金银岛畔,湖滨路旁 红楼耸立,碑铭铿锵 木棉花红,百步梯长 同学年少,青春激扬 自强不息,名校风范 追求卓越,学术辉煌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中华振兴,我辈担当,担当,我辈担当 |
|
五山校区
五山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大学城校区
大学城小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广州国际校区
广州国际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东777号。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章熙春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张立群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徐国正 |
党委副书记 | 麦均洪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李正、李卫青、徐向民、晋刚 、吴波 |
副校长 | 许勇 |
党委常委 | 章熙春、张立群、徐国正、麦均洪、邹浩、王均 |
参考资料: |
五山校区
五山校区又称北校区,位于校园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繁花香飘四季,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清新,文化底蕴深厚,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
五山校区环境" alt="
五山校区环境"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41f95cad1c8a786c917738cf251de3d70cf3ac7faa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五山校区环境
广州国际校区
广州国际校区的宿舍楼有宏伟的外观和独特的建筑设计,高耸入云,巍峨挺拔。
广州国际校区校园环境" alt="
广州国际校区校园环境"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10a19d8bc3eb13533fa82383346bfd3fd1f4034eea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广州国际校区校园环境
大学城校区
大学城校区校园环境" alt="
大学城校区校园环境"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934349b033b5bb5c9eabd7da38bc239b6003bf316a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大学城校区校园环境
政界
成思危 | 阮啸仙 | 林树森 | 梁伟发 | 张群山 |
魏钢 | 徐洪亮 | 刘真学 | 何正拔 | 许瑞生 |
陈成 | 李卓彬 | 杨懂 | 蓝佛安 | 陈建辉 |
李兴华 | 郭元强 | 黎庆翔 | 曾颖如 | 刘一民 |
陈建军 | 李贻伟 | 卓志强 | 沈晓钟 | |
牟海松 | 侯奕斌 | 胡哲一 | 温国辉 | - |
商界
姓名 | 备注 |
---|---|
姚振华 | 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 |
李卫忠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
李东生 | 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78级无线电系 |
黄宏生 | 创维数码CEO 78级无线电系 |
陈伟荣 | 康佳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党委书记、总裁 78级无线电系 |
麦伯良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机械系 |
梁昭贤 | 格兰仕集团副董事长、执行总裁 87年毕业于华工 |
黄建平 | 唯美集团董事长 |
张海明 | 美国AEM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余雄武 | 美恩控股集团总裁,中招康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林碳汇控股有限公司和华林绿洲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
张跃军 | 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 |
霍东龄 | 京信通信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
张志东 | 腾讯首席技术官 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 |
莫天全 | 搜房资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机械工程系 |
莫道明 | 广州昊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控学院(现属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梁伟 | 德生电器总裁 78级无线电系 |
朱江洪 | 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 机械系 |
向飞 | 稀货街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
潘泽明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
蔡建中 | 互太纺织有限公司主席 |
伦志炎 | 香港永伦创始人、总裁 茂盛控股主席 |
易贤中 | 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
鲁楚平 | 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方贵权 | 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82级轻化系微生物工程专业 |
李永喜 | 广州金誉集团董事长 电机专业 |
简伟文 |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李清华 | 广东粤景有限公司兼总裁 |
邓北生 | 粤海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968年毕业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
丁安华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副总裁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989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
21CN总裁 | |
张伟雄 | 广州一汽总裁 |
黄家武 | 广州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
程志伟 | 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制浆造纸专业 |
陈东锋 | 宝洁中国前CIO,现万科副总裁 |
美国Cogent Inc(科进公司)总裁、董事会主席 | |
刘志宏 | 美国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ies Inc.(思略科技公司)总裁、CEO |
莫贵良 | 香港钜昌行实业有限公司、加拿大莫氏投资有限公司 |
潘力 | 广东省粤电有限公司、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电力专业 |
何小鹏 | UC浏览器总裁 |
梁捷 | UC浏览器技术总裁 |
有米CEO | |
蒋昀 | 爱回扣网CEO |
黄建平 | 广东唯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锦生 | 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名誉会长 |
李华 | 卓越集团董事局主席 |
沈晖 |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
昌敬 | 石头科技董事长 |
学术界
姓名 | 备注 |
---|---|
何镜堂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61届建筑学专业 |
侯一钊 |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著名应用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曹镛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专家 |
王迎军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材料学院教授,‘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专家 |
姜中宏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特种玻璃和通信光纤材料专家 |
张佑启 |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香港大学副校长、代首席副校长,校长特别顾问 |
苏志武 |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 |
陈年强 | 原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1969年毕业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
张作梅 | 金属材料、机械工程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
容柏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结构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工 |
孙大文 |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农业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的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权威。1982年毕业于华工;、 |
孟执中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卫星专家,195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电讯系 |
董绍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至1987年在华南工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学习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
姜中宏 |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 |
唐本忠 |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工 |
瞿金平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工 |
李元元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校长,1987年毕业于华工 |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香港大学生物学院院长,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983年本科毕业于华工 | |
苏春翌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IEEE FELLOW,1990年博士 硕士毕业于华工 |
李海洲 | 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百度新加坡研究中心总监,IEEE FELLOW,1984年毕业于华工 |
王舟 |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1993年硕士、博士 |
陈春花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
侯清麟 |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
梁英 | 湛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
李琳 | 东莞理工学院校长 |
遍布华园的岭南传统建筑
文体界
姓名 | 备注 |
---|---|
何美钿 | 内地著名演员 有“古装第一花旦”之称 |
刘晓宇 | 职业男篮 效力于广东东莞银行(广东宏远)华南理工大学06级工商管理学院 |
陈江华 | CBA著名球员 |
曹臻 | 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国家队一队队员 |
刘诗雯 | 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国家队主力队员,世界冠军 |
陈定 | 职业竞走运动员,国家队队员,奥运会冠军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04年5月 | 广州市2003年无偿献血先进集体 |
2020年11月 | 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
2020年12月25日 | 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
2022年4月 | 华南理工大学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华南理工大学峻德书院2019级生物医学1班团支部、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9级食品营养与健康团支部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华南理工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学校 |
2022年11月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发光材料与器件、亚热带建筑科学)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2023年 | 入选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 5月华南理工大学智慧赋能绿美乡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入围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 |
2023年11月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图书馆项目入选2022~2023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
2024年1月19日 | 华南理工大学的“两观三性”建筑创新实践与研究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
2024年3月 | 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公示名单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