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泡 编辑
哺乳动物的卵巢中,卵母细胞发生与发育的基本功能单位为卵泡,呈圆形泡状,位于卵巢皮质。与雄性动物睾丸终生含有生殖干细胞不同,雌性哺乳动物的卵泡储备是有限并在成年期不可更新的。
目录
(一)原始卵泡:
体积小,数量多,位于皮质浅层,其卵母细胞由一层扁平的颗粒细胞(源自胚胎期卵巢生殖索的细胞)包围,通常5~6个原始卵泡成簇集聚,位于卵巢皮质和髓质交界处,血管丰富。
(二)生长卵泡:
位于皮质深层,卵母细胞周围有透明带和放射冠包绕,并逐渐出现卵泡腔、卵丘和卵泡膜。初级卵泡,其卵母细胞由一层立方状的颗粒细胞包围;二级卵泡,其颗粒细胞在此期间快速分裂,形成多层颗粒细胞层,在卵泡增大的同时,卵母细胞直径可增大四倍,生发泡(核)也增大,并进入转录十分活跃的网状期,卵外周出现透明带;三级卵泡,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卵泡液,并积累形成卵泡腔。
(三)成熟卵泡:
四级卵泡体积最大,贴近卵巢表面,其卵泡腔进一步扩大,卵泡腔大、壁薄,卵丘形成,卵泡向卵巢表面迁移,突出于表面,亦称格拉夫氏卵泡。
性成熟之前垂体还未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卵巢中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数量较多,所处发育阶段比较一致。以雌激素刺激卵泡中颗粒细胞增殖,同时以促性腺激素诱导卵泡成熟,有可能获得大量发育相对一致的成熟卵泡。然后从卵泡中回收尚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在体外经添加营养因子,促进和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二)卵泡培养法:
直接自卵巢取出卵泡,体外培养促进成熟,使大量卵泡回避闭锁。又卵泡在体外培养,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仍保持它们的原有关系,加入一定量的激素和因子可以使卵泡同步发育成熟。
(三)半卵泡培养法:
半卵泡指的是带部分鞘膜细胞和完整卵丘细胞的卵泡。利用这种半卵泡可以研究和掌握更完整的卵泡中各类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其发育和成熟。
(四)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获取成熟卵:
首先将鞘膜细胞贴壁在中空纤维上培养,然后将裸卵或卵丘细胞复合物置入,模仿卵泡液环境培养,使卵母细胞成熟。
(五)ES细胞定向培养发育成卵:
ES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体外转染适当的基因后,培养液中加入适当的诱导分化因子,可使ES细胞定向分化为卵母细胞。现如今用于体外成熟方面的卵母细胞来自三类卵泡:微小的相对休止的原始卵泡;中等大小的生长中卵泡;大的趋向成熟排卵的卵泡。针对这三类卵泡,体外成熟培养条件虽不一样,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均为核与胞质的成熟,以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或进一步发育的成功率。因此,宜在已有基础上改进体外成熟培养系统,以能在体外实现完整的卵发生过程、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进一步正常发育;鉴定出为完成着床前发育所必需的母系因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