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 编辑

广东省辖地级市

潮州市潮州市

潮州市,简称“潮”,广东省辖地级市,汕潮揭都市圈城市 ,潮州是潮汕四市之一 ,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广东省东部门户城市 。地处广东省东部,位于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漳州市交界,西、南、北分别和粤东的揭阳市、汕头市、梅州市接壤 。辖区总面积3613.9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5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6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潮州市下辖2个区、1个县 。2023年末,潮州市常住人口257.62万人,户籍总人口273.67万人 。

潮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美食之都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的“世界工夫茶文化之乡” ,是隋代经略台湾的始发地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有潮州八景和潮州新八景等景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全国重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中国食品名城 、国家园林城市,潮州菜之乡、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革命老区苏区 、潮人祖地 、海滨邹鲁 、潮州文化发祥地 、华侨之乡、港澳台同胞祖籍地之一 。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 。2024年被评为四线城市。

潮州有2000多年的建制史 ,粤东沿海的揭阳、潮州、汕头三市这片地域,近现代名称潮汕,潮汕三市历史上长期同属一个地级政区 ,自秦汉隶属古揭阳县辖地,自隋代隶属潮州府辖地,1991年汕头市域分设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 。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

2023年,潮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356.59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潮州市

外文名:Chaozhou City

别名:凤城、义安郡、潮阳郡

行政区划代码:4451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

地理位置:粤东,韩江三角洲东部

面积:3146 km²

下辖地区:湘桥区、潮安区、饶平县

政府驻地:潮州市湘桥区春路1号

电话区号:0768

邮政编码:521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73.67 万(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牌坊街、广济桥、开元寺

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火车站:潮汕站、饶平站、潮州站、潮安站、饶平南站

车牌代码:粤U

地区生产总值:1356.59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广济门城楼广济门城楼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岭南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3郡,潮地属南海郡。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建南越国,潮地归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年),南越国亡,潮地仍属南海郡。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潮地属东官郡。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郡立义安郡,这是潮地郡一级建制之始。隋开皇十一年,在原义安郡境立潮州。这是潮州得名之始。这时潮州领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一说当时的海阳县境称义安县)等6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潮州改称潮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潮州。以后一直称潮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州为路,称潮州路。潮州路辖海阳、揭阳、潮阳3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称潮州府。潮州府辖海阳、揭阳、潮阳、程乡4县。

清承明制,仍称潮州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嘉应州。潮州府辖海阳、揭阳、潮阳、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宁8县。乾隆三年(1738年)置丰顺县后,潮州府辖9个县。

民国初,废潮州府,改置潮州安抚使,驻汕头;后改潮梅镇守使、潮循道、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等,曾一度改驻潮州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设为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为第六区。1949年4月,析为第七(和第八)区,专署均驻潮州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潮汕临时专署、粤东办事处、粤东行政公署,均驻潮州城。

1955年9月,行署治所才迁往汕头。

1956年,设汕头地区专员公署。

1953年1月,以潮安县城关镇设为潮安市;6月,经政务院批准改称为潮州市,为省辖市。

1958年11月撤销潮州市建制,其地域并入潮安县。

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以潮州镇以及下津、卧石、社光、黄金塘、六亩等5个村地域,恢复潮州市建制。

198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潮安县,其行政区域并入潮州市,潮州市为省辖县级市,委托汕头市代管。

1988年12月,省政府批准潮州市归省直接领导,享受市(地)一级管理权限。

1989年12月,省委决定潮州市为副地级市(即县级市)。

1991年12月,国务院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新设立的湘桥区(县级)、新恢复的潮安县和原汕头市管辖的饶平县。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2年,置广东省粤东行政区,治驻潮安县,辖21县,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惠州、河7市。

1953年1月,拆潮安县属和城属的城关镇,设潮安市,当年改名潮州市,县市平行并立,同属粤东行署领导。

1956年,置汕头地区专员公署,署治驻汕头市,汕头专区管辖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普宁、澄海、南澳、大埔、丰顺、海丰、陆丰、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镇平18县和汕头市,汕头专区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5市。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州市。

1968年,成立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治驻汕头市,汕头地区辖潮安、潮阳、揭阳、揭西、澄海、普宁、饶平、惠来、南澳、陆丰、海丰11县和汕头市,汕头地区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

1979年8月1日,潮安县恢复潮州市建制,隶属汕头地区管辖。

1980年1月,以潮州镇和下津、六亩、卧石、黄金塘、社光5个大队的地域重建潮州市,县、市再次分开建制,隶属汕头地区管辖。

1983年7月,潮安县并入潮州市,隶属汕头市管辖。1983年9月汕头市拆出汕尾市域。1983年7月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直辖市,辖揭阳、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西、海丰、陆丰、县级潮州市等10县1市及安平等5区。汕头市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1983年9月海陆丰改属惠阳地区(1988年海陆丰设今汕尾市)后,汕头市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3市。

1991年4月,汕头经济特区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千米。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饶平县归潮州市管,揭西县、普宁县、惠来县归揭阳市管,南澳县、澄海县、潮阳县、经济特区等归汕头市管。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原潮州市的区划为新设置的湘桥区和新恢复的潮安县。

2013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潮安县(2013年7月改为潮安区)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三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辖。

2023年10月31日,广东潮州市潮安区枫溪镇挂牌仪式举行,标志着潮州市撤销枫溪区恢复枫溪镇回归潮安区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潮州市辖湘桥区、潮安区、饶平县,另设枫溪功能区。湘桥区辖5个街道和4个镇,共52个社区和120个行政村;潮安区辖15个镇,共392个行政村和27个社区;饶平县辖21个镇,共395个村(居)委会;枫溪功能区行使县级区职权,辖长德、路东和路西3个办事处,共4个居委会和26个村委会。市政府驻潮州市湘桥区枫春路1号

潮州市区划

行政区划

面积

(km²)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下辖地区

湘桥区

152.50

凤新街道

521000

太平街道、西新街道、桥东街道、城西街道、凤新街道、铁铺镇、磷溪镇、官塘镇、意溪镇

潮安区

1261.34

庵埠镇

515600

庵埠镇、文祠镇、凤塘镇、江东镇、东凤镇、龙湖镇、彩塘镇、金石镇、浮洋镇、沙溪镇、凤凰镇、古巷镇、登塘镇、赤凤镇、归湖镇、万峰林场、枫溪镇

饶平县

1732.07

黄冈镇

515700

黄冈镇、大埕镇、所城镇、柘林镇、海山镇、汫洲镇、钱东镇、樟溪镇、浮山镇、汤溪镇、三饶镇、联饶镇、新圩镇、新丰镇、饶洋镇、上饶镇、建饶镇、高堂镇、浮滨镇、新塘镇、东山镇

注:潮安区数字包含枫溪区所辖枫溪镇,面积24.47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位于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漳州市交界,西、南、北分别和粤东的揭阳市、汕头市、梅州市接壤。 辖区总面积3613.9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5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6千米)。

潮州市

地形地貌

潮州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凤凰山脉。凤凰山脉主峰凤凰大髻,海拔1497.8米,是潮州市的最高山峰

气候

潮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常绿,四季宜耕。年平均气温22.6℃。

水文

潮州市位于韩江中下游,韩江自西北向东南斜贯潮州城区和潮安区,黄冈河自北向南贯穿饶平县境。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潮州市水资源充沛,可供开发的水能达14.48万千瓦。

海洋资源

潮州市海岸线长136千米,海域广,有岛屿(礁)25个,较大的海湾有柘林湾、高沙湾和大埕湾。柘林湾水域面积68平方千米,东西北三面环水,因风平、浪静、水深、淤积少而形成一个天然良港。潮州港处于柘林湾中,距高雄186里,距香港192里,距厦门98里,有三条出海航道,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和对台直航。

海洋鱼类繁多,已查到的有470多种。海洋主要水产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蛎、海马、泥蚶、紫菜等。浅海滩涂面积达79.9万亩,可利用的有63.9万亩,极具开发前景。潮州境内海洋水产资源主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蜊、海马、泥蚶、紫菜等。淡水水产资源主要有鲩、鲢、鳙、鲤、鲫鱼等。

动物资源

潮州市已经发现了中华穿山甲的新鲜洞穴,并拍摄到了中华穿山甲活动影像。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银、钨、铍、黄铁矿、铁、磷矿、水晶、钾长石和高岭土、花岗岩等。矿藏种类近20种,主要有锡、银、钨、铍、黄铁矿、铁、磷矿、水晶、钾长石和高岭土、花岗岩等。仅初步探明的高岭土(瓷土)储量就有1亿多吨。

人口

编辑

截至2021年末,潮州市常住人口257.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增长3.1‰;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6.8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8%,比上年末提高0.61个百分点。全市户籍总人口275.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万人,出生率9.8‰;死亡人口1.82万人,死亡率6.6‰;自然增长人口0.88万人,自然增长率3.2‰ 。

截至2022年末,潮州市常住人口25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6.9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81%。全市户籍总人口274.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55万人,出生率9.28‰;死亡人数1.97万人,死亡率7.2‰。

2023年末,潮州市常住人口257.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7.7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10%。全市户籍总人口273.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35万人,出生率8.60‰;死亡人数2.24万人,死亡率8.18‰。

2023年末全市人口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人口数(万人)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

257.62

100

其中:城镇

167.71

65.10

乡村

89.91

34.90

年末户籍人口

273.67

100

其中:男性

139.25

50.88

女性

134.43

49.12

参考资料

潮州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潮州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畲族是潮州市世居的唯一的少数民族,潮州市是全国70多万畲族同胞公认的始祖开基地和民族发源地 。主要分布在境内的3个县(区)9个村,即潮安区文祠镇的李工坑村,归湖镇的山犁村、碗窑村、溪美村,凤凰镇的石古坪村;饶平县饶洋镇的蓝屋村;湘桥区意溪镇的古庵村(雷厝山)、桂坑村和荆山村 。

政治

编辑
潮州市主要领导(截至2024年)

职务

姓名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书记

何晓军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刘胜

副市长

周岳林、朱丹、宋铁、周茹茵、邱焕华

市政协主席

王文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佘楚雄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潮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356.59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72亿元,增长4.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6.8%;第二产业增加值633.99亿元,增长2.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0.0%;第三产业增加值590.88亿元,增长3.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3.2%。三次产业结构为9.7:46.7:4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2665元,比上年增长2.9%。

2023年,潮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1%。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三涨五降”。其中,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涨幅居前,上涨2.6%,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交通通信类价格降幅最大,下降2.2%,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下降0.9%、0.6%、0.4%和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9.1%。

2019-2023年潮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2019-2023年潮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潮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65亿元,增长21.2%;其中,税收收入31.60亿元,同比增长10.4%;非税收入28.05亿元,增长36.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9亿元,下降6.1%;民生类支出158.65亿元,下降7.3%,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6%。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3.4%、17.7%和13.0%。

2023年,潮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下降12.7%。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4.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4%。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年度计划的93.7%。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7%。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9.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0.12亿元,比上年下降43.5%。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36.37亿元,下降43.1%;办公楼投资1.64亿元,下降43.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64亿元,下降28.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36.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7%;商品房竣工面积166.19万平方米,增长77.8%;商品房销售面积116.74万平方米,下降6.8%。

第一产业

2023年,潮州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2.3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34.41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2.21亿元,增长9.4%;牧业产值23.58亿元,增长4.5%;渔业产值48.95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3.18亿元,增长10.4%。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38万亩,比上年增长0.1%。粮食播种面积64.18万亩,增长0.4%。全年粮食总产量27.66万吨,比上年下降0.7%;水果总产量28.91万吨,下降1.1%;茶叶总产量3.26万吨,增长8.5%;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57.67万吨,增长1.2%。全年肉类总产量6.69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猪肉产量3.52万吨,增长3.6%;禽肉产量3.05万吨,增长1.0%。年末生猪存栏23.54万头,比上年末下降7.1%,生猪出栏43.52万头,增长5.3%。全年水产品产量21.62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海水产品16.44万吨,增长4.3%;淡水产品5.18万吨,增长1.0%。

第二产业

2023年,潮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5%,股份制企业下降3.6%,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7.5%。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下降7.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0.1%,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4.8:55.2。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1.4%,中型企业增长1.0%,小微型企业下降12.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下降9.4%;其中,内销产值下降10.0%;出口交货值下降5.5%。工业产品销售率94.9%。

2023年,潮州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4%。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18.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7%,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58.7%。

2023年,潮州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3%。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7.4%,先进装备制造业下降14.9%,石油化工产业下降33.3%,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3.8%,新材料制造业下降2.1%,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下降58.8%。

2023年,潮州市规模以上八大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2%;其中,纺织服装制造业下降10.8%,食品饮料业增长0.7%,家具制造业下降6.5%,建筑材料下降7.2%,金属制品业下降6.3%,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0.2%。

2023年,潮州市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2%,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6.6%。

2023年,潮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2.83亿元,比上年下降2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4%;股份制企业47.75亿元,下降15.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2亿元,下降79.8%。分行业看,采矿业利润0.05亿元,下降61.5%;制造业42.24亿元,下降3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54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60元,比上年减少0.2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2023年,潮州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9.52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全市资质以上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1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3.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2.07亿元,增长16.2%;利税总额2.41亿元,增长1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6.42万平方米,增长2.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1.62万平方米,增长21.9%。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潮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1.65亿元,比上年增长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37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99亿元,增长11.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67.54亿元,增长3.2%。金融业增加值66.53亿元,增长6.4%;房地产业增加值78.24亿元,增长0.2%。

2023年,潮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利润总额4.13亿元,增长10.0%。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3.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4%,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44.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5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8%。

国内贸易

2023年,潮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9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7.18亿元,增长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78亿元,增长7.0%。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468.86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40.11亿元,增长7.9%。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6.5%,饮料类下降1.9%,烟酒类下降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8.9%,化妆品类下降7.7%,金银珠宝类下降11.7%,日用品类下降0.8%,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4.3%,书报杂志类增长1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8.3%,中西药品类增长9.0%,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6.1%,家具类下降24.0%,通讯器材类增长1.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2%,汽车类下降11.4%。

对外经济

2023年,潮州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53.31亿元,比上年下降3.0%。其中,进口总额52.20亿元,下降3.9%;出口总额201.11亿元,下降2.8%。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48.91亿元,比上年缩小3.75亿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97.53亿元,比上年下降2.7%;加工贸易出口2.80亿元,下降26.0%。一般贸易进口45.22亿元,下降1.4%;加工贸易进口0.89亿元,下降33.6%。各类主要出口商品中,陶瓷产品出口93.13亿元,比上年增长0.8%;农产品出口40.00亿元,下降5.2%;机电产品出口19.82亿元,下降9.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2.24亿元,下降6.4%;鞋靴出口10.79亿元,下降4.1%。

金融

2023年末,潮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59.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73.32亿元,增长12.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44.63亿元,增长14.4%;其中,中长期贷款597.36亿元,增长15.5%。存贷比为4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23年,潮州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7.0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1.59亿元,增长5.7%;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04亿元,增长10.8%;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8.24亿元,增长9.7%;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17亿元,增长1.5%。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8.83亿元,增长27.0%。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5.09亿元,增长60.2%;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9.21亿元,增长15.2%;健康险赔付支出4.28亿元,增长23.4%;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0.25亿元,增长10.5%。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国道:324国道,539国道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汕汾高速公路、潮惠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潮汕环线高速公路 、潮州东联络线

铁路

铁道线路:广梅汕铁路、厦深铁路、梅汕铁路、漳汕高速铁路

主要车站:潮汕站、潮州站、饶平站、潮安站、饶平南站

潮汕站潮汕站

水运

潮州港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高雄市186海里,是广东省距台湾省最近的地区,港口至汕头36海里、至厦门98海里、至香港192海里、至广州308海里,至新加坡、曼谷等东南亚国家港口都在1700海里之内。

市内交通

公交

湘桥区九条公交线路票价2元,自动投币不设找赎,部分公交已开通刷韩江通的功能,方便市民出行。(早班车时间为6:40分,末班车为18:30)

出租车

潮州共有津汽、鸿伟、合众三家出租车公司,根据车辆的不同档次来定价,一类出租车(排气量1.6升以上)二千米起点价5.00元,每超半千米运价1.10元;二类出租车(排气量1.3升以上)二千米起点价4.00元,每超半千米运价1.00元;三类出租车(排气量1.3升以下,含面的)二千米起点价3.00元,每超半千米运价0.90元。按每千米起步价从3至5元进行打表计费,同时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人力三轮车

潮州市内有持牌人力三轮车1700多辆,租一辆人力三轮车开始环城游,这是潮州古城游的精髓之一。而且不少三轮车从业人员有进行旅游知识培训过,他们会设计一些旅游路线。价格可以还价。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末,潮州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2.40万人,专任教师1385人;普通高中33所,在校学生数5.42万人,专任教师数4266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7%;普通初中110所,在校学生数9.63万人,专任教师数7442人;小学495所,在校学生数21.23万人,专任教师数1.16万人;幼儿园698所,在园幼儿数9.10万人,专任教师7156人。全年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不含技工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9.2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数0.6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数1.91万人,普通初中招生数3.07万人,小学招生数3.60万人。

科学技术

2023年,潮州市专利授权量8850件,下降10.7%。其中,发明219件,增长36.0%。全年立项科技项目共78项,其中省级9项,市级69项。全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5家。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潮州市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11个,体育场馆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全市已建成46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和101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3.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9%。

体育事业

2023年,潮州市已建成4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778名,平均每万人配置约30名。

医疗卫生

2023年末,潮州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05个(含村卫生站),其中,医院34个,门诊部54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村卫生站1541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2310人,比上年增长6.7%;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926人,注册护士4606人;拥有医疗床位7986张,其中,医院床位5906张。

人民生活

2023年,潮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79元,比上年增长5.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77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1元,增长7.1%。

2023年,潮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28元,比上年增长5.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77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75元,增长7.3%。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97%,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43.7%,农村为44.6%。

社会保障

2023年末,潮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5.09万人,比上年增长1.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4.32万人,增长0.06%。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23万人,增长2.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7.78万人,下降3.0%。参加工伤保险28.36万人,增长1.8%。参加失业保险24.07万人,增长1.5%。参加生育保险23.37万人,下降1.6%。2023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3所,社会福利院床位数260个,镇办敬老院14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数917个。全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95亿元,增长18.0%。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潮州”其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改称潮州,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期历代行政区名称潮州,因此以潮州代指潮汕,今中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仍称潮汕为潮州。“潮州”也是当代潮州市名。

地域文化

潮州自古以来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历朝贤臣名将的足迹。如唐代的韩愈、杨嗣复、常衮、李德裕、李宗闵,宋代的赵鼎陈尧佐潜、陆秀夫、文天祥、张士杰等。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潮州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为推动潮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东晋建制以来的1600多年,为历代郡、州、路、府的治所,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闽、赣、粤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据考证,广东省潮州市早在距今1万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学——畲歌仔。潮州的先民属闽族和闽越族。

“居山为畲,临水为疍。”这是专家学者对潮州原住民的描述 。饶宗颐《潮州志·民族志》载:“潮属土著实为蛮獠,大别之曰俚、曰畲、曰蜑。”这些土著一部分在开漳圣王陈元光平定泉州、潮州之后,臣服为齐民并逐渐汉化,另一部分则西迁成为现今西南少数民族的先祖。

自秦汉以后,大量中原人南下,其中一部分到了粤东,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军事力量和政治制度,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著逐渐融合,形成福佬、客家族群;在迁入潮地的漫长历程中,福佬和客家融合了大多数畲族土著,成为本地区人口的主要构成。

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州划给南越,北宋地理全书《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之人等”。隋唐以后,随着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名贤辈出,潮郡被誉为“海滨邹鲁”、 “岭海名邦”、“潮人祖地”、潮州文化发祥地、畲族祖地、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木雕城和“中原文化橱窗”、“中国文化冰箱”。

潮州文化

潮州文化是一种民系文化,为海内外全体潮州人所共有。潮州人是疍家、畲族、俚族、汉族等融合的后裔,其中中原南迁的汉族是主干 。潮州历史悠久,与台湾、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是著名侨乡,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潮州位列其中。

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闽越族聚居,从已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化石等,可以窥见其远古文明的光辉。唐太宗开科取士,潮州已有进士出现。韩愈贬潮,重置乡校,延师兴学,使潮州的文风蔚然兴起。宋代的潮州更是文风鼎盛,“一州两书院,他郡所无”。南宋前期时潮州主户客户人口14余万人,而端平以后参加科举的居然“终场至万以上人”,终宋一代潮州中进士者多达172人,其中建炎二年(1128年)一科连捷9人,一时为之轰动。明代的进士为160人,传出了同榜八俊、兄弟连科等佳话和一门三进士的荣耀。明代乡试中举竟多达1088人。在历代的殿试中潮州还涌现出状元林大钦(明嘉靖1532年高中)、榜眼王大宝、探花姚宏中这样的英才。

潮州潮州

潮州古城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刻,依江筑建的州城略带狭长,北高南低,东西略为倾斜。城北是衙署区,城南为居住区,城东为商业区,城西为手工业和平民区,整个布局以《易》为本,突出体现“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特点。贯穿于南北的通衢大道太平路,鳞次栉比屹立着40多座形式各异的石牌坊。这些建于明、清两代的牌坊,宛如潮州一部文明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独特的人文景观。白墙黛瓦,嵌瓷木雕的潮州民居建筑也颇具特色,不管是“四马拖车”、“四点金”这样的深院大宅,还是“抛狮”、“竹竿厝”的平民居第,无不显示出深刻的潮州民俗意蕴,体现了精美典雅的文化内涵。潮州还有自己的方言、戏剧、音乐、工艺美术以及饮誉中外的潮州菜和名扬天下的潮州工夫茶,这些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对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都有着同根同源的深远影响和联系。

侨乡文化

潮州潮州

潮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据统计,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人口约230万人,除港澳台同胞外,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其中旅居泰国侨胞近50万人。2005年7月,原泰王国总理他信·钦那瓦及其率领的泰国访华团,泰王国曼谷市市长阿披叻及其率领的曼谷市政府代表团莅潮访问。全世界现有各类潮团组织173个。

在潮籍侨胞中,有被誉为世界华人首富的知名实业家李嘉诚、受聘为50多所大学教授的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国侨领陈伟南、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等诸多杰出人士。潮汕除旅居国内各地的潮汕人及其后裔,旅居海外的潮人包括潮籍华侨华裔和香港台湾澳门同胞估计占50%。潮汕已形成国内和海外两个潮人社会。

畲族文化

畲族是潮州市世居的唯一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内的3个县(区)9个村,即潮安区文祠镇的李工坑村,归湖镇的山犁村、碗窑村、溪美村,凤凰镇的石古坪村;饶平县饶洋镇的蓝屋村;湘桥区意溪镇的古庵村(雷厝山)、桂坑村和荆山村。 潮州市有畲族户籍人口2920人,主要分布在3个县(区)的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潮州市潮安区北部的凤凰山是中国70多万畲族同胞公认的畲族发源地。 潮州是畲族文化发源地,畲族文化是潮州文化的一部分。 2019年,潮州市举办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首届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交流会。

2021年3月18日,《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获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5月1日起正式施行。

疍家文化

潮汕疍家属于百越的一支,可以追溯的记录至少可以到晋朝,《广东通志》说晋朝时,广东疍人多达5万余户,惠州、潮州一带“尤多” 。潮汕疍民渔歌与潮汕畲歌对潮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部分疍家人已被汉化,但这一脉仍可以视为潮汕人海洋文化的渊源了,而说到食材上,各种渔获食材与海捕活动,自然也和疍家密不可分,在潮菜中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典潮州菜鱼饭就是源自疍家人。

对台历史

《资治通鉴·隋纪五》《陈稜传》和《东夷传·流求国》明确记载了陈稜、张镇周率领万余隋军从义安郡扬帆出发经略流求,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成功拓展海洋生存空间,挺进第一岛链的出发地,义安郡在诸地方志中是最耀眼的亮点。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海运和贸易的发达。

明朝以来,潮州府南澳岛成为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全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对与台湾合作发展意义深远。明万历年年间南澳成为郑成功东征驱逐荷夷、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重要基地,是他一生光辉的发祥地。

信仰

三山国王是在今日粤东客家人、福老人、畲族人民的共同信仰。如潮安碗窑、山犁、李公坑、饶平石鼓坪畲民都崇奉三山国王神,每年正月都要举行迎送三山国王神的仪式,其中潮安碗窑、山犁畲民还把三山国王神置于必须迎送的诸神之首。从时代特点来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粤东土著民族的信仰。而当时粤东的土著民族,应是后来畲族与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因此,三山国王信仰也是由畲族传给客家的 。三山国王信仰以潮州府的祭祀最为普遍。在潮汕乡村,三山国王一般被当作社神,基本上是一社一庙和一村一庙。

潮汕地区众多的妈祖宫庙,与历史上福建移民入潮有直接关系,也是潮汕沿海民俗信仰的集中体现,妈祖庙遍布潮汕的每一个角落 。据学者研究,历史上维持潮州地区妈祖信仰的现实纽带应是流经潮州的两条江(一江发源于广东紫金县,另一江发源于福建长汀县)汇合而成的韩江。韩江流量大,上游高山峻岭,江面狭窄,虽至潮州城外变得宽阔,却又横亘着湘子桥。此桥中段为浮桥,不能通航。东西两段桥面偏低,桥孔较小,水流湍急,过桥如过关。从上游而下的船只常在此翻船,往往造成船毁货沉人亡。千百年来,航行于这条江上的潮州人,形成了很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妈祖崇拜。

潮州还有十月十五拜五谷主和建五通神庙的风俗,由于这两个神灵是潮州和畲族所特有而其他汉族地区没有的,所以应该是继承畲族的崇拜,他们不是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菩萨。祭拜的时候,要摆五杯茶、五杯酒、五碗饭,一盘有五个柑,还要用米粉做五个头上有五角星的人形粿。陈元光治漳之前,云霄县已有“五通庙”来看,五通神应该是畲族及其亲近的少数民族崇拜的神灵。

风俗

“营老爷”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民俗祭祀文化活动。潮汕人称神仙为“老爷”、守护神,各乡村都有自己的神。潮汕地区都有“营老爷”的风俗,正月达到最高潮。把“老爷”从庙里请出来,在自己的村里游行,设祭坛或在祠堂前举行祭祀,活动结束后送回神庙安放。潮汕人称整个活动为“营老爷”。潮州正月“营老爷”各村各乡都有各自的民俗活动方式,有迎老爷、营老爷、走老爷、抛老爷、抢老爷、磨老爷等等。目的是答谢神恩一年来的庇佑,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保佑安康、升官发财、人丁兴旺,让人人过上美好生活。

潮州人自古就有吃槟榔的习俗,后来用橄榄取代 。在广东潮汕地区,橄榄被认为是吉祥文化的象征,常作为婚嫁喜事、春节拜年礼物之一。每逢佳节,家家户户必备橄榄待客,不过这时候的橄榄常会以另一个名字登场:“请食槟榔。”潮汕人自古便爱嚼槟榔,客人来了更以槟榔为礼,否则会被嫌怠慢失礼。

畲族有“招兵节”,凤凰石古坪的招兵节每两年举行一次,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以前择吉日举行。畲族招兵节对潮剧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潮剧武戏中的“招马”程式应该也是一种畲俗,而师公在招兵节演唱的“假声”发音,也是潮剧“双拗”、“帮声”和“痰火声”等表演和唱法的来源。

方言

潮州话

潮州方言,又名潮语-潮汕话,俗称“福佬话”,是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市的所属各区县。

潮州方言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隋唐以后至宋代,潮州地区开始较大规模的封建开化,使当地方言受到中原汉语的影响,朝着汉化的方向演化。宋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入潮和潮州地区经济的开发,文化不断发展,以潮州为中心的粤东地区加快了潮州方言从闽方言中分化出来的步伐。明代以后,潮语完全从闽语分化,成为一支独立的次方言。

客家话

潮州市境内的饶平县地处客家方言和闽方言交界地带,全县除中部、南部等地说闽方言系统的饶平潮汕话外;北部靠近大埔县(纯客家话地区)平和县(闽方言.客家方言兼有地区)的上善、上饶、饶洋、九村、建饶等以及新丰镇的大部分乡村、韩江林场的食饭溪村,渔村等地均说客家方言系统的饶平客家话,使用人口17万多,约占全县人口的19%。

此外,有少数地区以说潮汕话为主而兼说客家话,如新丰镇的谍东、常西、葵坑、杨坑等村落;少数地区以说客家话为主而兼说潮汕话,如东山镇的双罗、水美、红峰、东明等村落。这类“双方言”地区的人口,大约只占全县人口的1%左右。

饶平县境内有少量畲族同胞,人数不到300人,居住在北部属客家话区的饶洋镇蓝屋村,他们都与当地汉人一样说饶平客家话。

曲艺

潮州市潮剧团演出潮州市潮剧团演出

潮剧即潮州戏,历史悠久,风采独具。

1976年在潮州西沙溪工程中出土的明宣德七年(1432年)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潮剧演出本。数百年来,潮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精华,使其音乐,唱腔,表演形式日趋丰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成为全国十大剧种之一。1957年、1959年潮剧团二次晋京献演,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先后观看了演出并接见演员合影留念。潮剧不但活跃于潮汕和闽南地带,在东南亚诸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音乐

潮州音乐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门类有:以二弦为领奏乐器,伴以弹拨、弦索乐器的弦乐;以琵琶、三弦、筝组奏的细乐;以佛场主要法器,伴以唢呐、横笛领奏的庙堂音乐;以笙、箫、管、笛为主要乐器的笛套音乐;以潮州大锣鼓伴以唢呐领奏的潮州锣鼓乐等。1957年潮州音乐团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并荣获金质奖章。据传1960年代初,周总理访问瑞典时,瑞典国王馈赠的礼物中,便有两张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乐唱片。由此可见,潮州音乐已被视为稀世奇珍。

潮语歌曲:随着1980年代的时候流行歌曲的兴起,潮州人开始用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来创作潮语歌曲,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流派,冠名为潮语歌曲。

畲族山歌是潮州市凤凰山畲族特有的娱乐方式之一,日夜劳作间隙,山民放下锄头随口就能唱出心中的歌,畲家少男少女谈情说爱,更是大赛歌技的好机会。

饶平客家山歌传唱于饶平客家人居住地区,是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产,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劳动时唱劳动歌、宣传政策时唱时政歌,还有情歌、历史传说歌、劝世歌、儿歌等。

工艺

潮州工艺是潮州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工艺品有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绣、潮州抽纱、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银饰、潮州嵌瓷等。潮州是“中国瓷都”,是中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潮州和陶瓷结缘已有四千多年的时间。是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陶瓷产区。潮州此前已获中国瓷都称号,是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已形成国内外最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的陶瓷产区,产品远销海内外。

潮州畲族善种染料用的作物,称为蓝靛(青靛),蓝靛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潮州民间染布的主要原料。蓝靛共有三种:蓼蓝染绿,大蓝染碧(浅蓝),槐蓝染青。其作物称为菁(俗称大青)。由于这种染料不易脱色,为潮州人民衣着所需。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九十五》中还记录了染料的制作方法:每年霜防后刈菁,“浸巨桶中,再越宿乃出其枝梗,纳灰疾搅之,泡涌微白,久而渐青。泡尽靛花与灰俱降,乃澄(清)蓄之,而泻出其水,则靛可滤而染(布、衣)”。

民居

潮州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州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窑民屋的粗犷,瑶寨吊脚楼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苏州园林的自然一样,潮州民居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州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州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潮州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快的南风。

注:民间有时也称“潮汕民居”,但学术上统称为“潮州民居”,这也是正规的叫法。

饮食

潮州菜潮州菜

潮州饮食文化别具一格,潮州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在中古以前潮州府因地处蛮荒而不发达。自宋代以来,随着城市手工业的逐步繁荣和城镇人口的增多,加之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等因素,潮州府逐渐开始发展,并且具有特殊的地方特点。到了近代,由于潮属地区人口剧增,商品交换意识增强,逐渐有潮人外出谋生而居于诸如广州、香港、上海等都市,更有不少潮人移居东南亚等各国。并开始有了潮式饮食的店铺开张经营。在这个时期,潮菜悄然地走出粤东。在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差不多都有潮菜的菜馆酒家出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是潮菜第一个飞跃发展时期。

2014年8月,潮州成功入选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主办的“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成为"最中国美食城市"之一。

潮州菜

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

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潮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美食之都 ,是由潮州原来独有的菜式与按潮州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现今,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中国名菜之一。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焗、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味特色。

潮州生腌海鲜素来被美食圈人士冠以“潮州毒药”之称,擅长烹饪海鲜可以说是潮州菜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而生腌海鲜,是其中一种原始而地道的做法,也是潮州人追求“鲜”的突出表现 。清乾隆《潮州府志》说潮州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故蚝生、鱼生、虾生之类,辄为至味。”以前还有一种渔民在船里腌制的咸虾,是将虾埋在海盐堆里过几天才挖出来的,咸得只能用来下稀饭。如果用来下酒,则要蘸花生油而不能蘸辣椒醋,以便让油膜将味蕾盖住才不觉得太咸。

此外还有“做粿”,潮州年糕的制作是先捣米为粉,再冲水混合,揉成粿皮,接着用各种香料饭或豆沙为馅,做成粿桃。由于这种独有的年糕制作方式有别于中原地区和福建莆田,所以也应该是畲族所发明的,现在凤凰山的畲族还做这样的粿 ,这些粿的诞生,与畲族的祭祀文化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

潮州工夫茶

潮州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的“世界工夫茶文化之乡”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在粤东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潮州20道名小食

炒粿条、溪口卤鹅、牛杂粿条、鸭母捻、潮州墨斗丸、潮州手捶牛肉丸、糍壳、潮州春饼、蚝烙(酥)、高堂菜脯、姑苏香腐、五香油橄榄、梅花饺、上汤牛肉、金都牌咸菜皇、莲香猪仔巢、糯米饭桃、咸水粿、锦绣雀巢、萝卜酥、开元善素、香酥沙律卷、香酥鸡翅

潮州23道名菜

红烧大排翅、水晶龙虾、明炉烧为、韩江花似锦、白灼大海螺、蝴蝶拼盘、满园鲍菊、什锦冬瓜盅、鲤鱼跃龙门、红焖海参、金龟孵卵、芙蓉官燕、乌鸡炖鱼翅、满园秋菊、金笋雪蛤羹、白果局鞭花、橙汁鳗鱼、玉盏蟹黄燕、千禧麒麟鱼、竹林藏奇珍、潮州烤鳗、潮州溪口卤鹅肉、茶香鸡。

潮商

潮州商人曾是中国古代三大商帮之一,即以海阳(今潮安)、饶平、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丰顺等县的商人为主。这八个县,就是传统的潮州八邑。潮汕地区虽因地形阻隔而开发较晚,但自唐、宋水陆交通陆续开通后,潮汕地区的工商经济发展迅速。明代的潮汕已然成为粤东、闽西南、赣南三地物资集散与进出口的据点,更是海上贸易活跃的区域。

人们历来把红头船当作清代潮州地区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大多数潮籍华侨就是乘坐红头船到海外谋生,寻求发展。红头船曾经是中国同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各地华侨同祖国联系的纽带。清朝雍正时代,南方海盗横行,广东潮州、惠州尤为严重。当时的政府没有足够的水师对付海盗,只好通过对民船编甲互保的控制,切断民船渔船与海盗的联系,以达到防范海盗的目的。按规定,广东的船的船头油以红色,桅杆亦油红一半,面写黑大字。故此称为"红头船"。

文物

截至2021年,潮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共22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共45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省级以上38项、国家级15项 。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宋代、中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全长2.6千米的古城墙,有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齐名的明代建筑广济城楼等。此外还有现今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贵历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景观:潮州市现有文物点700多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海蚀、古建筑、古祠、古寺、古井、古桥、古塔、古牌坊、摩崖石刻、碑碣等 。

非遗

2023年,潮州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7人;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2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

风景名胜

编辑

潮州潮州

潮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古城墙、古寺庙、古府第、古民居、古牌坊等文物遗存,古迹众多,现有文物景点728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 。

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现今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即“鳄渡秋风”、“西湖渔筏”(原西湖与韩江相通)、“金山古松”(曾名“马丘松翠”)、“北阁佛灯”、“韩祠橡木”、“湘桥春涨”、“凤凰时雨”、“龙湫宝塔”(原位于北阁对面江心,现仍存遗址)。

潮州新八景:潮州评选“新八景”旨在“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展现历史名城风采”。“新八景”为: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新八景”特色鲜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兼顾,山、海资源皆备,既有历史遗存,又有现代建筑,涵盖潮州各区县,“老八景”亦布列其间。

地方特产

编辑

简介

图片

茶叶

潮州茶的种植和制作历史长、品种多。潮州茶的品种,主要有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福建水仙、乌龙、石古乌龙、梅占、名花、奇兰、黄旦、铁观音、本山、大红、黄金香、肉桂等10多个。其中凤凰水仙最多,为潮州的当家茶。据林业部门统计,潮州市现有茶园85000多亩,拥有中小型初、精制茶叶加工厂120家。

茶叶茶叶

陶瓷

潮州是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已形成国内外最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的陶瓷产区,产品远销海内外,潮州陶瓷制品远销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瓷塑通花和瓷花,是最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1978年10月,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朝鲜时,便以枫溪产的1.2米高的层镂空“友谊”通花瓶作为珍贵礼品送给金日成主席。建于枫溪镇的“南国瓷乡陈列馆”,陈列的产品集中了大部分枫溪陶瓷的精品,是枫溪陶瓷传统艺术的缩影。

陶瓷陶瓷

抽纱

潮州抽纱是传统的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百年的历史,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名花”。潮州抽纱的主要品种有手巾、台布、绣衣、床罩、被枕套、靠垫、餐套等。

抽纱抽纱

金漆木雕

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金漆木雕金漆木雕

玉雕

潮州玉雕以南方碧玉为主要原料,兼用辽宁岫玉、河南独玉和加拿大碧玉。

玉雕玉雕

金银首饰

潮州金银首饰工艺始于晚清,品种繁多,有手镯、手链、戒指、胸花、项链、耳环、头结、发夹、钗牌、坠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

金银首饰金银首饰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香包香包

麦杆画

潮州麦杆画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乡士气息的民间艺术,麦杆画利用麦杆的反光作用,产生特殊的艺术意境。

麦杆画麦杆画

竹制品

潮州生产的竹制品除桌、椅、几、谷答、畚箕、竹篓、扁担、箩、筐等家具和家具外,还有窗帘、门帘、灯罩、扇子、吊篮、花篮、凉席等日用品和工艺品。

竹制品竹制品

水果凉果

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化皮橄和糖金桔等获部优产品奖。潮州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橄榄、青李、加应子、话梅、五香梅、糖杨桃、话芒果、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九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水果凉果水果凉果

潮州水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潮州柑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萝、芒果、沙梨;秋有龙眼、杨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榄、柑、桔、香蕉等。潮州市常栽果树有22科128个品种,其中名优稀果有鹳巢柑、孚中选蕉柑、钱东新坡蜜柑、古楼山乌叶荔枝、溪口香蕉、草埔种龙眼、风来朵龙眼、大红柿、红种甜杨桃、青皮香橄榄、独核黄皮、渔村杨梅、白饭桃、红肉枇杷、红毛梨、菠萝等。

潮州水果潮州水果

潮州菜

潮州菜始于汉唐,鼎盛于明清,贯穿着潮州两千多年的建制史,潮州菜以烹饪海鲜、佐料讲究、食不厌精、清淡素雅见长,美食品种繁多,拥有500多道菜肴、300多种小吃。

潮州菜潮州菜

著名人物

编辑

时期

人物

古代

林大钦、黄仁勇、刘允、王大宝

近现代

李嘉诚、饶宗颐、陈伟南、孙大文、刘昆

荣誉称号

编辑

荣誉称号

日期

中国食品名城

2018年12月27日

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

2020年11月28日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22年2月

世界工夫茶文化之乡

2023年5月

美食之都

2023年10月

下一篇 潮阳区

上一篇 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