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县 编辑
温县,隶属于河南省焦作市,介于东经112°51′39″—113°13′20″、北纬34°52′—35°2′48″之间,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依太行。截至2020年,全县总面积481.3平方千米,辖7个乡镇、4个街道,262个行政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温县常住人口为393838人,县政府驻温泉街道。古时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在夏时被称温国,明清隶属怀庆府辖。温县诞生了思想家卜商、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北宋画家郭熙等历史名人,是太极拳发源地,温、苏等姓氏起源地。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怀药之乡”和优质小麦种子基地,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县。2020年,温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近9000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是2015年的1.5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中文名:温县
外文名:Wen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4108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省焦作市
地理位置: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
面积:481.3 km²
下辖地区:7个乡镇4个街道
政府驻地:温泉镇黄河路55号
电话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85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陈家沟、慈胜寺、司马懿故里
车牌代码:豫H
地区生产总值:216.8 亿元(2020年)
人口:39383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人均GDP:约 9000 美元(2020年)
地名由来
中华文化丹田 河洛汇流处
汉置温县,“温”源于西周初期苏忿生的封国名。一说因境内温泉得名,周为温邑。
历史沿革
太极拳十三式群雕
汉初置县,名温县。
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废温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温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温县为李城县。武德八年(625年),废李城县,恢复温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建立温陟县;5月,建立温孟县。8月,废温陟、温孟两县,建立温县人民政府。
1960年10月,废温县并入沁阳。1961年8月,复置温县。
区划沿革
2015年,温县辖7个镇、3个乡:温泉镇、赵堡镇、祥云镇、黄庄镇、武德镇、番田镇、南张羌镇;岳村乡、招贤乡、北冷乡。
2016年3月16日,温县调整行政区划,具体为:将祥云镇所辖平王、盐东、北冶、麻峪、下石井等5个行政村划入城区;撤销温泉镇、岳村乡、南张羌镇乡镇建制;设立温泉、岳村、张羌、黄河4个街道。
温泉街道:辖原温泉镇南大街、育才街、北新街、马道街、东关街、怀源、崇仁、尚武、青峰等9个社区和原温泉镇柴门庄、郑门庄、刘门庄、南张、觉世头、西南王、东梁所、西梁所、前东南王、后东南王等10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原温泉镇人民政府。
岳村街道:辖原温泉镇工茂街、福利街、建设街、新建街、永兴街、弘达等6个社区和原岳村乡三家庄、前秦岭岗、后秦岭岗、牛洼、西郭作、赵郭作、裴昌庙、吕村、韩郭作、贺村、岳村、边沟、杨庄、东坡、五里远、方头、西坡、西关白庄等18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原岳村乡人民政府。
张羌街道:辖原温泉镇前上作、后上作、张圪垱和原南张羌镇北张羌、常店、北渠河、南渠河、段沟、南张羌、徐沟、杨沟、卫沟、陆庄、马庄、冉沟、大渠河、朱沟等1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原南张羌镇人民政府。
黄河街道:辖原岳村乡东关白庄,原温泉镇张王庄西村、张王庄中村、张王庄东村、张庄、滩王庄、滩陆庄,原祥云镇平王、盐东、北冶、麻峪、下石井,原南张羌镇朱家庄等共计13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张王庄东村,与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实现行政区划与产业聚集区套合。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温县下辖4个街道、7个乡镇、1个国营温县农场:温泉街道、岳村街道、张羌街道、黄河街道、祥云镇、番田镇、黄庄镇、武德镇、赵堡镇、招贤乡、北冷乡、国营温县农场,26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温泉街道。
温县
位置境域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依太行山。介于东经112°51′39″—113°13′20″、北纬34°52′—35°2′48″之间,处于郑州、焦作、洛阳三市“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心,南与陇海铁路、北与焦枝铁路毗邻,境内有黄河公路大桥和焦温高速公路,与连霍、焦晋、焦郑等高速路相通,距新郑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全县总面积481.3平方千米。
温县
地形地貌
温县境内地势平坦,属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县境内由东而西略有升高,自然坡降约1/2000,海拔102.3~116.1米,由于黄、沁河历史上多次泛滥、滚动改道,形成了南滩北洼中间岗的地貌特征。
气候
黄河湿地
水系
晨雾中的新蟒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温县常住人口为393838人。
综述
温县产业集聚区
2017年,温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3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亿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76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58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完成7.43亿元,增长11%,税比66%。2020年,温县人均生产总值接近9000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是2015年的1.5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2021年,温县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6%,税收增长20.5%,税比达到80.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2项位居全市第一、3项位居六县(市)第一。
2021年,温县全县生产总值增速逐年提升,总量达到1193.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由2016年的6.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3亿元,年均增长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9242元增长到2021年的28347元;城镇化率达到55.3%,比2016年提高8.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7年,温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8.5亿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58元,增长9%。全县小麦平均亩产580.2公斤,较2016增产5.2公斤,高产攻关田亩产812.4公斤,增产72公斤。平安种业“京品50”通过国家审定。“毛白杨种质资源收集与良种选育”获得省林业厅科学进步成果一等奖。
2021年,温县小麦亩产598.4公斤,培育小麦品种7个,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年外销小麦种子1.5亿公斤,年产值6亿元。
第二产业
2017年,温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4亿元,增长9.5%;50家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亿元,增长21%。
温县产业集聚区
2021年,温县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5.7%、141.8%。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4个,总投资96.9亿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均达100%。铝基板年产能达到5000万张,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7.1%,居全国第一位。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6个,完成投资13.04亿元,5家企业争取省级资金865万元,项目数量和奖励资金均居全市第一位。4家企业荣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新增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家。
第三产业
2017年,温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7亿元,增长10.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
太极拳文化中心项目
2017年,温县共有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社、电商个体723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2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2.3亿元。该县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融集资金12.2亿元。全县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7.2%。物流业税收达到6500余万元。
2020年,温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7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6.7亿元。
2021年,温县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0.92亿元,同比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117.23亿元,同比增长14.48%。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58亿元,同比增长11.71%。金融机构累计使用“金融支持温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贷款”4.32亿元,支持农户、小微企业270户,使用额度位居全市第1位。
2021年,温县电子商务公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入驻企业10家,孵化个人店铺106个,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50个,开展电商普及培训16期,累计培训957人。升级改造县级快递物流仓储中心2个,规划设计县乡固定配送路线4条,乡村固定配送路线30条,实现县乡村24小时内配送到位。
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截至2017年,温县营运车辆达到5400辆,货运公司68家,客运企业5家,货运信息部75家,机动车维修企业69家,驾校7家,相关经营业户150余家,从业人员20000余人。建成乡镇客运站11个,招呼站160个,公交客车通车总里程946公里,开通城乡客运班线16条,营运客车81辆。
教育事业
新建的温县一中.
截至2017年,温县有在编教职工3398人,其中高中(含职教)478人,初中1145人,小学1628人,其它147人(含教师进修校34人、教研室47人、幼儿园66人);另有特岗教师182人(其中初中88人、小学94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温县城区有县级医疗机构4家,床位1061张。
文化事业
飒爽英姿太极扇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温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亿元,其中专项财政资金1916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8个,实现2752人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7220人、再就业2035人、困难人员就业59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00人。社会福利中心建成投用。完成第四实验中小学、6个幼儿园续建及25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开工建设第五实验小学。
截至2017年,温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19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2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00人。
特色文化
太极拳博物馆前练拳
文物古迹
慈胜寺山门
梁所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温泉镇西梁所村西北岗地上,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1994年,发掘出各个时期的房基、窖穴、灰坑、水井等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工具。其文化发展序列为早期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期;中期属河南龙山文化时期;晚期属二里头文化时期。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王薛民居(清):位于杨垒镇王薛村内王陶金家。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为清代朝义大夫家宅。原建筑为并排四座院落,后大部被毁,仅此一处较为完整。民居坐北朝南,东西宽10.9米、南北长48.36米,总面积约527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进院落,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北平皋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赵堡镇北平皋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等历史时期。遗址分四部分,分别是村西仰韶文化遗址、村北龙山文化遗址、村东二里头文化遗址和村东北古邢邱城遗址。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州城遗址(春秋):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处的武德镇西张计村。北依沁河,州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1400米,大部分城墙今已无存,仅东城墙还有部分残垣,高约10米。1980~1982年,河南文物研究所发掘出土春秋盟书圭片万余片,墨书盟誓系用毛笔书写,被考古界称为“温县盟书”。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遇仙观
康定国公墓(元):位于县城西岳村乡五里远村北纸厂院内。墓冢原高7米,面积278平方米,现已削平。墓前立有元代梁国公墓碑一通,巨碑尚存,俗称关关碑。关关(1312~1365年),元朝蒙古人,镇压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因功而由百户侯约封万户侯。碑首正中刻“荣禄大夫河南省平章摅忠协宣力功臣康定公碑”3行21字篆书,元末丞相脱脱所书。
司马故里旧址
北平皋原氏祠堂(清):位于赵堡镇北平皋村西部。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全部混砖墙壁。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正殿、上房、后院、两侧有耳房,后院两侧有厢房各三间,布局严谨。
温城遗址(夏至三国):位于县城西16公里处的招贤乡上苑村北地,故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宽近400米,城内高处周边地表2米,南城墙和北城墙依稀可见,夯层6~7厘米。据《括地志》卷二载:“温故城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即是此地。2000年,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焦作市文物队派专业人员到底调查考证,确定该遗址为温故城。
徐堡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县城北10公里的武德镇徐堡村东,为新石器龙山文化时期至战国晚期。2006年7月,在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徐堡段的文物勘探中,偶然发现的。经发掘和全面勘探,在遗址内发现一座城址,使用时代为龙山文化、西周、春秋、战国。文化层堆积厚约4米,依次为现代耕土层、近现代红沙层、明清文化层、宋代文化层、汉代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西周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
石奋墓(汉):位于岳村乡杨庄北地,是汉代石奋及其四个儿子的墓群。石奋及其四个儿子在汉代前期均曾任二千石官,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石奋(公元前220~124年),温县人,《史记》有传。
“闹汤”驴肉:古怀庆府传统名吃,明清时期就已出名,至清末达到鼎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其制作考究、工艺独特、口感醇厚、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成为家喻户晓的地域品牌,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口碑。
神农蛋:以本地盛产的无公害、无污染的鲜蛋作原料,配以四大怀药及多种名贵中草药,采用祖传配方特制而成,具有蛋壳完整无损、蛋黄醇香、回味久远等特点。
司马懿,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后追为宣帝。
司马师,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后追为景帝。
司马昭,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自称晋公,后为晋王。死后数月,其子炎代魏称帝,追昭为文帝。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
郭熙,北宋著名画家,其作品《早春图》《幽谷图》《窠石平远图》《溪山秋霁图》《关山春雪图》《古木遥山图》等。
陈王廷(1600-1680),太极拳创始人,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
陈发科(1887-1957) ,著名太极拳大师。1928年在北京立擂17天未逢敌手,名震京都人颂“太极一人”。他被国外武术界人士尊称为“拳圣”。
李棠阶,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次年任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
王光远,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梦恕,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申亮亮,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士,生前系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工兵分队战士。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亮亮“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2020年1月22日,温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6月,温县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日,温县入选河南省第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单位。
2020年7月4日,温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7月29日,温县被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1年11月,温县拟入选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
2021年12月22日,温县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8月15日,入选河南省首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市、县(市、区)名单。
2023年2月,入选全国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