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县 编辑
盱眙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滁州市天长市、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淮河流经境内,东、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 2022年末,盱眙县常住人口60.39万人,城镇化率 62.13%。
盱眙县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曾获“中国旅游强县” 等荣誉称号。2016年,盱眙县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盱眙汉代建州,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境内古迹众多,境内出土过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2年,盱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08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15.6:38.7:45.7。
中文名:盱眙县
外文名:Xuyi County
别名:盱台,都梁
行政区划代码:320830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江苏省淮安市
面积:2497.30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盱城街道
电话区号:0517
邮政编码:211700
气候条件: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0.39 万(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明祖陵、八仙台旅游风景区等
车牌代码:苏H
地区生产总值:525.08 亿元(2022年)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泗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新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220—265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区置临淮郡;永宁元年(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盱眙均为属县,且是临淮郡治所。永嘉年间(307—312年),石勒起兵攻晋,盱眙曾为石氏短暂占据,仍属临淮郡。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盱眙从临淮郡分出,以县置郡,属徐州。此时无盱眙县建置,盱眙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为属郡,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兖州,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从广陵移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废南兖州,后复置,州治仍迁至广陵。宋末,盱眙郡增辖信都、睢陵两县。
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五县。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
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区为东魏占领,于县治置盱眙郡,属淮州,郡辖盱眙、阳城、直渎三县”。后入北齐,盱眙郡仍属淮州,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谯州,盱眙郡仍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后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扬州,郡仍辖考城、盱眙、直渎、阳城四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五代时,盱眙入于吴。大和三年(931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盱眙初属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泅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绍兴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金宣宗南渡(1214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末。宝庆三年门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绍定五年 (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眙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属临濠府(今安徽省凤阳县),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属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凤阳府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民国,盱眙开始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次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年(1932年)5月,安徽省分区设首席县长,盱眙属第七区。同年10月,改首席县长区为行政督察区,盱眙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盱眙属之。民国三十年(1941年)初,盱眙改属新设立的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裁撤第九行政督察区,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新四军淮南主力北撤山东,盱眙为游击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复建人民政权,成立泗盱边防办事处,11月又成立盱嘉办事处,盱眙县政府(三个名称,一个机构),先后隶属于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和江淮第一行政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盱眙、嘉山、来安、六合四县合并,成立盱嘉来六县政府。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县政府 (民主政府),仍隶属江淮第一行政区。
新中国建立后,皖南、皖北合并为安徽省,盱眙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2年底江苏省成立,为加强洪泽湖管理,盱眙于1955年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
1966年,改属新设置的六合专区(现南京市六合区)。
1971年六合专区撤销,盱眙又属淮阴地区。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属淮阴市。
2001年三淮一体,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盱眙隶属于淮安市。
2015年5月18日,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调整盱眙县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盱城镇、古桑乡、王店乡,设立盱城街道、太和街道、古桑街道、天泉湖镇。
盱眙县(城区)
截至2018年,盱眙县设有3个街道(盱城街道、太和街道、古桑街道),10个镇(马坝镇、官滩镇、桂五镇、管仲镇、河桥镇、鲍集镇、黄花塘镇、淮河镇、天泉湖镇、穆店镇),1个省属农场(三河农场)。辖村居255个,199个村委会、56居委会。
盱眙县
位置境域
盱眙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县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全县总面积2497.30平方公里 ,介于北纬32°43'~33°13'、东经118°11'~118°54'之间。
地形地貌
盱眙县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低山;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境内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位于仇集镇五座窑旁海拔231米的无名山峰为盱眙境内地貌最高点。
气候特征
盱眙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总量2222.4小时,年总计辐射量每平方厘米480千焦耳,年平均气温14.7℃,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1005.4毫米。盱眙四季分明,季际、年际变异性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早,春、秋两季度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较炎热(最高气温37℃~39℃,持续不超过5天),冬季寒冷早(最低气温-12℃,持续不超过7天)。光温资源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境内气候资源分布略有差异。日照,西北高于东南,年相差100小时~120小时;气温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相差0.4℃;降雨量在水冲港、天泉湖(化农水库)一带最大,并形成闭合雨量圈,地域差异120毫米。
矿产资源
盱眙县境内有凹凸棒粘土、玄武岩、石灰石、矿泉水、石油等多种矿产。截至2015年,该县凹凸棒石黏土已发现的矿床(点)32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5处、矿点20多处;查明优质资源量为9646万吨,预测有用黏土总资源量21.7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3%。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丘陵低山地区,出露面积500平方公里,资源总量177亿吨;按其工业用途,可分别应用于建筑石料、岩棉、水泥、铸石等。石灰岩资源主要分布于官滩镇至古桑乡佛窝一带,面积78平方公里,储量约21.2亿吨,其中用作水泥原料的约1.07亿吨、用作建筑石料的约2680万吨。矿泉水主要分布县城南部和西南部丘陵低山地区,面积1014平方公里。黄花塘镇泥沛和桂五镇“八四”库矿泉水通过部级鉴定,其中泥沛矿泉水埋深为80米~120米、“八四”库矿泉水埋深为54.9米,初步探明的石油储量,占江苏省的三分之一。
动物资源
截至2015年,盱眙县境内主要有狼、獾、狐、兔、黄鼬、草獐以及10目23科51种鸟类等野生动物,洪泽湖和淮河盛产鳊鱼、鲤鱼、鲫鱼、银鱼、黄鳝等各种水生动物,其中鲤科鱼类占60%以上。动物性中药材资源有42个品种。
林木资源
截至2015年,盱眙县存树种计65科23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22种、被子植物60科210种。新发现的树木有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野核桃、羽叶泡花、湖北楂、毛木来、红脉钓樟、中华石楠等。铁山寺森林公园内还发现有栾树、无患子、重阳木、椴树等稀有树种。
民族
盱眙民族以汉族为主,人数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
人口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盱眙县常住人口为607211人,占淮安市的13.33%;常住人口中男性302452人,占49.81%,女性304759人,占50.19%,性别比为99.22(以女性为100);常住人口中0~14岁占18.38%,15~59岁占57.53%,60岁及以上占24.09% 。
2022年末,盱眙县户籍总人口 77.74 万人,常住人口 60.3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7.52 万人,农村人口 22.87 万人,城镇化率 62.13%。全年人口出生率 3.63‰,人口死亡率 10.69‰,人口自然增长率-7.07‰。
盱眙县(城区)
综合
2022年,盱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25.08 亿元,增长 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81.87亿元,增长 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03.14 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40.07 亿元,增长 2.1%。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5.6:38.7:45.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降低 1.4 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上半年增长2.8%,前三季度增长 3.5%。
2022年,盱眙县完成规上固定资产投资 167.34(含房地产)亿元,增长 15.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121.2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44.7 亿元。规上项目投资中,民间投资 135.09 亿元,占项目投资 89.48%。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 97.67%,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 58.69%。
2022年,盱眙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47亿元,下降 0.7%。税收收入 11.84 亿元,下降 28.6%,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 57.8%。主体税种中,增值税 3.67亿元,下降 35.9%;企业所得税 1.57 亿元,下降 15.8%;个人所得税 0.46 亿元,增长 2.1%。
第一产业
2022年,盱眙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71 亿元,增长 6.1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 68.77、1.94、28、35.85、5.15 亿元,增幅分别为 0.72%、1.77%、21.31%、5.75%、17.26%。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85.01 亿元,增长 6.4%。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 46.43、0.45、8.51、26.47、3.14 亿元,增幅分别为 8.1%、-5.7%、-23.69%、16.56%、18.94%。
2022年,盱眙县粮食播种面积 221.51 万亩,其中夏粮 87.71 万亩,秋粮 133.80 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 104.85万吨,其中夏粮 33.22 万吨,秋粮 71.62 万吨。全年粮食亩均产量 473.34 公斤/亩,其中夏粮 378.77 公斤/亩,秋粮 535.33公斤/亩。
2022年,盱眙县生猪存栏 41.9 万头,生猪出栏 56.49 万头,羊存栏 2.96 万只,羊出栏 4.5 万只,家禽存- 4 -栏 502.41 万羽,家禽出栏 2373.31 万羽,全年肉类产量 8.64万吨,禽蛋产量 1.96 万吨。
第二产业
盱眙经济开发区
2022年,盱眙县全部工业增加值 184.39 亿元,增长 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 1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涉及的 128 个行业分类中,工业总产值呈正增长有 84 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 3.37%,利润总额下降 27.22%。
2022年,盱眙县建筑业增加值 18.81 亿元,增长3.8%。全县拥有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 3 个,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 3 个,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 151.45 万平方米,增长83.6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87.88 万平方米,增长 37.4%。
第三产业
2022年,盱眙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25.99 亿元,增长 1.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8.93 亿元,增长 0.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0.75 亿元,下降 0.3%。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 177.69 亿元,增长 9%;限上零售业销售额 149.56 亿元,增长 3.5%;限上住宿业营业额 4.16 亿元,增长 2.5%;限上餐饮业营业额 27.66亿元,增长 2.7%。
2022年,盱眙县进出口总额 2.15 亿美元,增长 3.9%,其中出口总额 2.05 亿美元,增长 8.5%。新批外资项目 11 个,其中 3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 7 个。协议注册外资额 3.49 亿美元。
2022年,盱眙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32.1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0.63 亿元,增长 23.24%;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 18.2 亿元,增长 42.5%;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1.18 亿元,增长 20.03%;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 0.06 亿元,增长 161.3%;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 2.93 亿元,增长 42.56%。
2022年,盱眙县邮政业务收入 1.22 亿元,增长 9.9%。电信业务收入 1.51 亿元,增长 6.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2.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55.53 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22.58万户,增长 17.41%。
2022年,盱眙县商业银行户数 15 户。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532.11 亿元,增长 7.7%,其中住户存款 368.23 亿元,增加 58.97 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84.32 亿元,增长 12.1%,其中短期贷款 163.37 亿元,中长期贷款 399.75亿元。
2022年,盱眙县共有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4 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1 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 家、省级工业旅游区 1 家、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1 家。2022 年接待游客 586.4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55.54 亿元。
盱眙县(城区)
科技事业
2022年,盱眙县专利授权量 909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43 件;有效发明专利量 392 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6.46 件。年末科研机构数 165 家,科研人员数 1440 人。高新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59 家,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7 家,有效期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64 家。
教育事业
2022年,盱眙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5303 人;普通高中 6 所,在校学生 1.7 万人;普通初中23 所,在校学生 2.66 万人;小学 26 所,在校学生 4.54 万人;各类幼儿园65所,在园幼儿1.63万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0196人,专职教师 9005 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 100%。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创省市教育现代化先进校 47 所。
盱眙技师学院
文化事业
2022年,盱眙县的县级公共图书馆 1 个
人物 | 介绍 |
---|---|
陈婴 |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起兵反秦,后与项梁、项羽会合,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怀王并受任上柱国、封五县;西汉时,追随项羽征战的武涉,受项羽指派劝韩信弃汉投楚,虽未果,但深得项羽赞赏;三国时,官至司徒、受封东阳侯的政治家陈矫,佐魏文帝登基,稳定政局;唐朝时,以骁勇而驰名的军事家刘金,破秦彦,败孙儒,屡立战功。 |
朱元璋 | 少年家贫,曾入皇觉寺为僧,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投入郭子兴所部红巾军。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后灭陈友谅、俘张士诚、降方国珍,平定南方,接着派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南京。八月,攻占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并对中央和地方各项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
李桂五 | 组织西高庙农民武装暴动,成立盱眙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中,爱国绅士王养吾,组织千名民练抗击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炮兵英雄王工一,在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 |
级别 | 荣誉 |
国家级 | 中国旅游强县 |
中国优秀旅游名县 | |
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 | |
中国诗词之乡 | |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 |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 |
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 |
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 |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 |
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 |
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 |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 |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 |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 |
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 |
2020年5月29日,盱眙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 |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 |
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 |
2023年8月,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 |
省级 | 省级文明城市 |
省级卫生县城 | |
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 |
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
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 |
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 |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42。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39。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