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 编辑

云南省曲靖市代管县级市

宣威市宣威市

宣威市,云南省辖县级市,由曲靖市代管,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北纬25°53′~26°44′,东经103°35′~104°40′之间,东与贵州省盘州市相邻,南与曲靖市沾益区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省威宁县接壤,总面积6069.88平方千米,市区距曲靖市政府驻地102千米,距省会昆明市240千米。截至2023年6月,宣威市辖9个街道、13个镇、7个乡。截至2023年末,宣威市常住人口达116.96万人。宣威历史悠久,秦以前属古夜郎辖地。西汉置县,唐设麻州,元置沾益州。清雍正五年(1727年),析沾益州设宣威州。民国二年(1913年),裁州设县。1954年6月30日,改名榕峰县。1959年11月30日,恢复宣威县名。1994年2月18日,撤销宣威县,改设宣威市(县级市)。宣威市地处滇东北,位于滇黔省际节点,素有“入滇锁钥”之称,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宣威市是曲靖副中心城市、东部产业转移聚集区、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多年被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2023年,宣威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467496万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宣威市

外文名:Xuanwei City

别名:火腿之乡

行政区划代码:5303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云南省曲靖市

地理位置:云南省东北部

面积:6069.88 km²

下辖地区:9个街道、13个镇、7个乡

政府驻地:宛水街道

电话区号:0874

邮政编码:655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16.96 万(截至2023年末)

著名景点:东山风景名胜区、尼珠河大峡谷、北盘江第一桥、月牙湖湿地、东山镇芙蓉寨

火车站:宣威站

车牌代码:云D

地区生产总值:5467496 万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远古时期

格宜尖石器时期遗址,经省、曲靖市、宣威市三级考古鉴定确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辛勤耕耘。

封建时期

秦以前,本境为部分彝、白族部落的分布区域。秦朝统一后,在开通五尺道的同时,“颇置吏焉”。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设犍为郡。犍为郡领焚道(今四川宜宾)、江阳(今四川泸州)、武阳(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乐山)、资中(今四川资阳)、符(今四川合江)、牛革卑(今四川简阳)、南广(今盐津、威信及四川筠连)、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朱提(今昭通)、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郁郭(今宣威)等12县。《汉书•地理志》郁郭县缺注,地域方位不明确。但《水经•存水》有:“存水出犍为郁郭县”的记载。存水即今宣威北部的可渡河。故郁郭县即在今宣威。

东汉,并郁郭县入汉阳县。

蜀汉时,复置郁郭县,改属建宁郡(郡治味县,今曲靖)。晋沿袭于三国时期的建制。

南北朝时期,郁郭县隶宁州建宁郡。南齐改建宁郡为建平郡,郁郭县依旧。南朝梁以后,宁州大姓爨氏割据,郁鸵县置废不详。

隋朝时期,曾一度设置南宁州总管府(府治味县,今曲靖),对邻近地区进行统治。但受到当地各民族的反抗,随即撤销南宁州总管府,“弃其地”。原郁郭县归属不详。

唐武德元年(618年),开南中,招降各民族,即其部落设置州县,以其首领为刺史、县令,是为羁縻州县,与内地汉族地区的正州、正县有别。《道光云南通志》认定麻州在今宣威。南诏反朝廷,攻陷了唐初设置的所有羁縻州、县,麻州废。按《蛮书》记载和《元史•地理志》的追叙,9世纪中叶,大理国置磨弥殿部(即磨弥部),其地域包括今宣威、沾益、富之境。

元宪宗三年(1253年),元灭大理国,六年于本境置磨弥部万户,以宣慰使安举宗领之、隶磨弥万户府(今曲靖)。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立云南中书行省,建立路、府、州、县。沾益州隶曲靖路,领交水(今沾益)、罗山(今富源)、石梁(今宣威东北部)三县,州治石堡山西(后迁今宣威河东营)。

宣威市地图宣威市地图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曲靖路为曲靖府,沾益州隶曲靖府,沿用彝族安姓土司世袭土知州,州治今宣威河东营,同时废除州领三县。同年,于土府腹地(今宣威城)设乌撒卫后三所,隶贵州都司。洪武十六年,筑后三所土城,增设流官知州,侨居后三所内,开始土、流官合治。同时,设沾益(今宣威城)、倘塘、可渡”站,并交水、罗山、石梁三县及越州归沾益州管辖。后所军屯铺堡地面由乌撒卫管辖,隶四川布政使司,沾益州仍隶云南曲靖府。明天启二年(1622年),乌撒士官安效良攻占沾益城,后一三所守将弃城投交水。翌年,参将尹启易报云南抚按批准暂移州治于交水,沾益之称仍在原城,土知州仍居河东营。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经略洪承畴至滇,定移沾益州治于交水,本境称旧州。直至清雍正四年。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以士官叛服无常为由,参革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将安擒赴省城,请旨定罪。十月派人丈量土司所辖田亩。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取原宣威关之名设宣威州,裁原土司安于蕃所辖各营火地而自高坡顶以上属沾益,以下属宣威。宣威州之名沿至民国元年(1912年)。

近现代

民国二年(1913年)裁州设县,改宣威州为宣威县,隶属云南省第二区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为宣威县,隶曲靖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4年6月3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改宣威县为榕峰县,同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宣威县。

1966年4月,宣威县的白果、选脉、松树3个公社划归贵州省盘县特区。

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威县,改设宣威市(县级市)。

宣威宣威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宣威县老羊场、何鸡田、小弯头、者黑等6个自然村,12平方千米,230户1760人划归平彝县(富源)。

1950年,宣威县菱角塘、块所、那上、棚云等23个自然村划归沾益县,沾益县的青石板划归宣威县。

1953年,宣威县母官屯划归沾益县。

1958年,宣威县大水塘、小河、陆平3个自然村划归东川市者海区。

1964年,宣威的业上依、白龙洞、红洞、绕子坪4个自然村,13平方千米,7个生产队,159户666人,划归富源县。

1966年,宣威东部的松树、迭麦、白果等自然村划归盘县。

1989年4月,宣威自扎槽子的务那戛、河东、河西、小闸塘4个自然村,160户840人,9.33平方千米,划归会泽县。

2001年,龙场、落水、海岱、龙潭、务德、靖外6个乡改为镇。

2002年,东山、热水、宝山3个乡改为镇。同年撤销榕城镇,分别设置宛水、西宁、双龙3个街道,来宾镇左所行政村划归双龙街道,从板桥镇划出虹桥、马房行政村设置虹桥街道。

2006年,撤销靖外镇,并入西宁街道。

2013年,从宛水街道12个社区中划出西河、龙泉、丰华、祯祥、新南、望城、钟山7个社区设置丰华街道;撤销来宾镇,设置凤凰街道、来宾街道。

2017年,杨柳乡撤乡设镇,改称杨柳镇。

2019年9月,从双龙街道划出浦山、左所社区,西宁街道划出复兴社区,与西宁街道老堡、复兴和双龙街道左所3个社区部分区域组成的锦北社区,宣威市易地扶贫搬迁城区安置点的龙泽、锦秀、荣兴3个社区,设置复兴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宣威市辖9个街道、13个镇、7个乡,311个行政村,58个社区。 市政府驻建设街215号。

行政区划

街道/乡镇

面积

办事处驻地/镇政府驻地

宛水街道

51.45平方千米

龙泉

西宁街道

170.25平方千米

锦西

双龙街道

41.12平方千米

双龙

虹桥街道

33.9平方千米

虹桥

来宾街道

233.5平方千米

来宾

格宜镇

253.5平方千米

启文

田坝镇

261.98平方千米

田坝

羊场镇

273平方千米

鸡场

板桥街道

245.1平方千米

板桥

倘塘镇

384.8平方千米

倘塘

落水镇

591平方千米

落水

务德镇

465平方千米

务德

海岱镇

225.4平方千米

羊场

龙场镇

284.2平方千米

龙场

龙潭镇

317.8平方千米

龙潭

热水镇

591平方千米

关营

宝山镇

224.4平方千米

宝山

东山镇

315平方千米

马场

普立乡

170.2平方千米

普立

得禄乡

205平方千米

得禄

西泽乡

300平方千米

西泽

杨柳乡

163.9平方千米

可渡

双河乡

118平方千米

葛菇

乐丰乡

254.17平方千米

店子

文兴乡

135.29平方千米

着期

阿都乡

140.5平方千米

梨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经103°35′30″至104°40′50″、北纬25°53′30″至26°44′50″之间,东接贵州省盘州市,南连富源县、沾益区,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省威宁县、水城县山水相依,总面积6069.88平方千米,市区距曲靖市政府驻地102千米,距省会昆明市240千米。

宣威市

地质地貌

宣威市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东山主峰滑石板,海拔2868米,最低点为清水河与木冬河交汇处的腊龙岔河,海拔920米,相对高差1948米。横亘市境的山脉属乌蒙山系,分两支穿境而过。西部和中北部为乌蒙山的中列山系,呈东北—西南走向。岭脊海拔一般在2300~2400米。除黎山少数地段相对高差较大外,多数地段具有较齐的山峰线和较平缓的山顶面,属地形坡度小(15~25度)、相对高差不大(200~300米)的浅切割山地。这一岭脊构成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地分水岭。

东部为乌蒙山东列山系,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最高峰2868米,岭脊高程变化稍大,相对高差500~700米,多属中切割山地,山体大部分由碳酸盐岩构成,下部陡峭,坡度30~35度。两列山岭之间是一块略向东南倾斜的高原面,其上形成了较多的小盆地,如榕城、板桥、落水、述迤、迤谷、格宜、宝山等坝子。东山以东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受北盘江上游支流的切割,西部高原面被牛栏江及支流分割下切,沿岸多高山峡谷,山体坡度大,而山顶较平缓,分布有一些断陷湖盆和溶蚀湖盆,较大的有关营、窑上、响宗、得德等海子。

气候

宣威市夏秋和冬春分别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团影响,形成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多种气候带并存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年变率大;光照充足,积温偏低,区域差异大。多年平均气温13.4℃,最高年平均温14.6℃,最低年平均温12.7℃,年际相差1.9℃。多年平均日照2018.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日照最多年为2369.1小时,最少1805.1小时,极差564小时;最多月是3月229.9小时,最少月是9月126.2小时。

水文

宣威市境内河流以老官营梁子、分水岭、公鸡山岭脊为界,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主干流有西南的小江属长江水系,北、东北的可渡河及南、东南的革香河属珠江水系。天然河川径流量24亿立方米。

土壤

宣威市共有8个土类、19个亚类、36个土属、75个土种。土壤有效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9.27%;村镇、道路、水域和难利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0.73%。全市红壤面积最多,占土壤有效面积的80.58%,沼泽土类面积最少,占土壤有效面积的0.03%。

宣威市境内海拔高差1948米,土壤类型沿一定海拔高程呈垂直带谱分布。东部处于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接近贵州高原气候型,西部则属云南高原气候。东山西坡海拔2100~2400米间为山地红壤,2400~2600米间为红棕壤,2600米以上为棕壤,此地带干湿季分明。见水海梁子东坡海拔1300~1500米间红壤,1500~2250米间为黄红壤,2250~2450米间为黄棕壤,2450米以上为棕壤,此地带阴湿多雾。

自然灾害

  • 气象灾害

    宣威市气象灾害主要有霜冻、干旱、洪涝、低温、冰雹、风灾、雷电等。其中,霜冻平均2年一遇;洪涝平均1.5年一遇;干旱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尤以冬春连旱和初夏干旱为甚。 2011年,宣威遭受了低温冷冻、雪灾、干旱、风雹等多种自然灾害,其中干旱灾害是195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伏旱,受灾人口达116.8万人,因灾死亡2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61人;农作物受灾总面积213万亩,绝收19.5万亩;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亿元。

  • 地质灾害

    宣威市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2022年,宣威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4个,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有双河乡、阿都乡、杨柳镇、文兴乡、东山镇等乡(镇)。 此外,宣威处在小江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 虽然境内历史地震活动频度低、强度弱,但在1998年12月1日发生MS5.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宣威市龙潭乡打乌村一带,震中烈度Ⅶ度,极震区呈北东向椭圆形展布。地震造成5人重伤、79人轻伤、6996人无家可归。总经济损失达1.099亿元人民币。

  •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根据宣威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宣威市耕地184731.55公顷(277.10万亩)。全市耕地均位于“一年两熟”制区域。园地4110.17公顷(6.16万亩)。林地329140.11公顷(493.71万亩)。草地9325.74公顷(13.99万亩),全市草地只涉及其他草地。湿地510.12公顷(0.77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6820.85公顷(40.2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7217.22公顷(10.8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321.75公顷(7.97万亩)。

    矿产资源

    宣威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种类丰富,资源潜力大。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11种,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种、非金属矿9种。已探明各类矿产地(矿区)75个,按矿床规模分:大型4处、中型11处、小型42处、小矿20处。

    生物资源

    宣威市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18种,其中,一级陆生野生动物4种,二级陆生野生动物14种;分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4种。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宣威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 1189813人。29个乡(镇、街道)中,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有6个,少于5万人的有23个。其中,人口居前3位的合计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重为17.77 %。全市共有家庭户446334户,集体户7875户,家庭户人口为1135264人,集体户人口为5454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4人减少了 0.7人。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21337人,占总人口的52.22 %;女性人口为568476人,占总人口的47.78 %。总人口性别比为109.3,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48下降了 2.18个百分点。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91922人,占总人口的 58.1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97891人,占总人口的41.8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211353人,乡村人口减少324431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21.25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末,宣威市户籍总人口达155.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28万人,乡村人口80.43万人。男性82.55万人,女性73.16万人,性别比为112.83(以女性为100)。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达12.63万人,占总人口的8.11%,其中:彝族8.32万人,壮族0.3万人,苗族0.75万人,回族2.39万人。全市常住人口达116.9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3万人,人口出生率9.60‰;死亡人口1.14万人,死亡率9.68‰;自然增长率为-0.08‰。全年年末常住城镇人口69.13万人,城镇化率59.11%。

    政治

    编辑

    主要领导

    职务

    名单

    市委书记

    解天云

    市委副书记、市长

    许韶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蒋绍华

    市政协主席

    浦丽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数据截至2023年12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宣威市实现市内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亿元、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亿元、同比增长1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同比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亿元,同比增长2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800元、15740元,同比增长8%、9%。

    2022年,宣威市实现市内生产总值507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333亿元,同比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同口径增长5.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900元、17300元,同比增长3%、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2%,粮食产量8.2亿公斤。

    2023年,宣威市地区生产总值

    宣威火腿,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是宣威最富盛名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复制的地理标志产品,2001年被列为第二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宣字牌”宣威火腿入围第二批保护与促进的中华老字号名录(零售、食品类)。

    倘塘黄豆腐是宣威市倘塘镇的传统特色美食,用当地高山黄豆和黄石渣山泉水作原料,用酸浆点制,再以姜黄煮染上色,挂成一串串金黄色的豆腐。经过三煮三挂后,豆腐口感细腻饱满,姜黄染色使豆腐更易保存并具有通经活血的保养作用。其独特的制作技艺是在本地的原料、水质、气候条件和饮食文化下形成的,世代传承,2017年列入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编辑
  • 东山风景名胜区

    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宣威城东5千米的东山山腰,海拔2700多米。风景区主要由玉美人、东山寺、倒洒金钱、赤霞屏、归鹤洞、碟大天、普陀崖、活佛洞、雨珠崖等景点组成,是云南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东山风景名胜区东山风景名胜区

  • 尼珠河大峡谷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在上游叫可渡河,名为可渡,当地也称泥猪河),上至木通河大桥,下至腊龙岔河,是北盘江上的一条支流,是宣威境内最恢弘、最秀美、最神奇的大峡谷。

    尼珠河大峡谷尼珠河大峡谷

  • 北盘江第一桥

    北盘江第一桥地处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腊龙村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乡交界处,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是杭瑞高速公路控制性桥梁工程,坐落于滇东北的崇山峻岭中,大桥全长1341.4米,主跨720米,为世界最大跨径的钢桁架梁斜拉桥。

    北盘江第一桥北盘江第一桥

  • 月牙湖湿地

    月牙湖湿地面积约12平方千米,其中水域生态湿地面积8平方千米,是乌蒙山南端最具代表性的湿地和北盘江上游重要的水源聚集地之一,水体面积3300余亩,环湖路长7000余米。

    月牙湖湿地月牙湖湿地

  • 东山镇芙蓉寨

    东山镇芙蓉寨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民族村,隶属东山镇,距市区34千米。芙蓉寨俗名榭且,彝语为洼地一潭清水的地方。因地处东山之巅,海拔在2300~2800米之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传统“火把节”,芙蓉寨都举行盛大的斗牛、歌舞、篝火晚会以示庆祝,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参加、观赏独具民族特色的活动。

    东山镇芙蓉寨东山镇芙蓉寨

  • 著名人物

    编辑

    徐文礼

    徐文烈

    周建屏

    浦在廷

    浦琼英(卓琳)

    朱勃

    晏廷爱

    孔垂柱

    刘平

    龙江

    黄云波

    张福学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年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云南省教育工作合格市”

    2022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名单

    第五届云南省文明城市候选名单

    下一篇 媪围

    上一篇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