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 编辑

甘肃省辖地级市

武威市武威市

武威市,简称“武”或“”,古称凉州、姑臧、雍州,故有“六朝古都、西北首府”之称 ;曾经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夏(神宗)的都城 ,故有“北有姑臧,南有建康”之称; 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 截至2023年6月,全市辖1个区、2个县和1个自治县。 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142.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78万人。

武威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东接兰州市、南靠西宁市、北临银川市和内蒙古、西接金昌市和张掖市,地势西高东低,局部地形复杂,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总面积32351.69平方千米。是国务院命名的对外开放城市,甘肃省确定的区域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的交通隘口城市。

武威市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月氏、乌孙北方民族聚族而居。自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武威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葡萄酒城。因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枢纽,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融汇传播之地,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历代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08.08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35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27.91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347.82亿元、增长7.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武威市

外文名:Wuwei

别名:凉州、雍州、姑臧

行政区划代码:6206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甘肃省

地理位置: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

面积:32351.69 km²

下辖地区:1个区、2个县、1个自治县

政府驻地: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118号

电话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142.7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白塔寺、天梯山石窟、雷台汉墓、武威文庙、天堂寺

机场:航校军用机场、武威天马机场(在建)、民勤通用机场(在建)

火车站:武威站、武威南站、武威东站(在建)等

车牌代码:甘H

地区生产总值:708.08 亿元(2023年)

城市赞誉: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历史沿革

编辑

历史综述

凉州七里十万家凉州七里十万家

武威境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羌族、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此后,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郡置县,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大周武则天时期,凉州位列洛阳、扬州、凉州三甲城市第三位。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

以后历为郡、州、府治。它还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中心城市,并一度成为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曲)、凉州乐、凉州伎、凉州令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武威素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六朝古都,西北首府”、“雍凉之都、梦幻凉州”的美称,故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建制沿革

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羌族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占领河西。

凉州历代地图册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击败匈奴。此后,西汉政府逐步在河西设郡置县。《汉书·武帝纪》称武威郡与酒泉郡皆为元狩二年(前121年)置, 《汉书·地理志》则称其为太初四年(前101年)所“开” ,两说彼此矛盾;此外,《史记》《汉书》中还有多处与以上记载相抵触的史料。当代学术界亦无定论,有昭宣时代设立、元鼎初年(前116—前115年)设立等不同说法。 武威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扑擐、媪围、苍松、宣威共10县,以姑臧(今凉州区)为治所。

新朝居摄元年(05年),窦融在西汉强弩将军王俊麾下任司马。时值王莽代汉之际,形势扰攘,人心浮动,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声讨王莽,“移檄郡国”,“众十余万”,后窦融割据河右。

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6月,重置雍州,武威郡为雍州州治,领14县,为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扑擐、媪围、宣威、仓松、鹯阴、祖厉、显美、左骑千人官。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十月,重置凉州,辖武威等7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领姑臧、宣威、武威、揟次、仓松、显美、骊靬、祖厉、休屠、鸾鸟、扑擐、张掖、鹯阴、媪围共14县。

武威市城标马踏飞燕武威市城标马踏飞燕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凉州为西晋十二州之一,凉州辖姑臧、宣威、揟次、昌松、显美、骊靬、番和、鹯阴、媪围9县,属凉州刺史管辖。

前凉永宁元年

2022年,武威市地区生产总值663.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27.0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4:18.3:49.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932元、增长6.5%。

2022年,武威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610项,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7.72%,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205项,完成投资增长36.4%。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中:第一产业项目73项,完成投资下降26.65%;第二产业项目130项,完成投资增长205.41%;第三产业项目407项,完成投资下降7.98%。

2022年,武威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亿元,同口径增长5.06%,其中税收收入11.2亿元、同口径增长3.76%,非税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6.4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7.12亿元、同比增长16.26%。

武威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武威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

第一产业

武威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武威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

2023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9.3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八大优势主导产业产值309.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77.4%。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11.4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0.5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0.38万亩,饲草播种面积30.52万亩。粮食作物中,夏粮70.33万亩、秋粮170.1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6.34万亩、增长11.5%,油料14.83万亩、增长1.5%,中药材14.40万亩、增长32.4%,瓜果24.21万亩、增长31.0%。全年粮食产量118.93万吨、比上年下降4.1%。其中,夏粮产量28.64万吨、增长4.6%,秋粮产量90.29万吨、下降6.5%。全年蔬菜产量313.87万吨、比上年增长9.8%;瓜果产量96.29万吨、增长33.9%,其中西瓜产量31.64万吨、增长69.5%;草莓产量527.85吨、增长6.0%。年末牛存栏79.85万头、比上年增长4.6%,出栏32.66万头、比上年增长5.5%;羊存栏666.55万只、增长7.7%,出栏543.36万只、增长12.5%;生猪存栏89.19万头、下降2.2%,出栏193.61万头、增长7.3%;家禽存栏859.47万只、增长9.4%,出栏573.74万只、增长4.3%。

第二产业

工业

武威市工业

2023年,武威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6.71亿元、比上年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1.8%;集体企业增长1.8%,股份制企业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5%;其他企业增长5.4%。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下降3.1%,地方企业下降4.2%,其他企业增长2.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1%,重工业增长0.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9.0%,制造业增长1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2%。

2023年,武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2.57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3.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56元,产品销售率90.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71.1%。

能源

2023年,武威市规模以上工业消费能源177.4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22吨标准煤、增长2.5%。全社会用电量81.20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工业用电量47.87亿千瓦时、增长4.8%。

建筑业

2023年,武威市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在库建筑业企业242户,比上年末增加20户。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第三产业

中欧班列“天马号”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天马号”常态化开行

2023年,武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9.25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67亿元、增长11.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65.20亿元、增长9.2%,餐饮收入19.71亿元、增长25.2%。

2023年,武威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67.28亿元、增长13.9%。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75.50亿元、增长12.4%,零售业销售额91.79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3.80亿元、增长29.0%。其中,住宿业营业额3.43亿元、增长47.0%,餐饮业营业额20.37亿元、增长26.4%。

2023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2.1%,饮料类增长29.9%,烟酒类增长74.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4%,化妆品类增长12.9%,金银珠宝类增长1.7%,日用品类下降3.5%,五金电料类增长24.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7.7%,书报杂志类下降2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5%,中西药品类增长6.7%,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4.7%,通讯器材类增长23.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7%,汽车类增长7.5%,其他未列明商品类增长32.9%。

2023年末,武威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4.4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住户存款1102.90亿元、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1040.55亿元、增长7.6%。

2023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14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3亿元、增长167.4%。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3年,武威市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84项,其中省级86项。登记各类科技成果131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累计达到94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47家,累计达到98家,入库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254家。选派科技特派员658名。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6.86亿元、比上年增长74.8%。全年获得授权专利874件,其中发明专利57件、实用新型专利727件、外观设计专利90件。有效发明专利365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3件。

部分在武科研机构

农业科学类

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大学)

环境科学类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高原科学类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武威现代农业实验站

工学类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武威分部

中科武威新能源研究所

医学类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医学科学研究院)

社会科学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凉州文化研究基地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武威分院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教育事业

2023年,武威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863所,在校(园)学生(幼儿)265184人。其中,高职院校2所,在校学生22187人、减少1770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15227人、减少551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20所,在校学生29404人、减少905人;初级中学109所,在校学生50420人、增加2032人;小学384所(教学点177个,完小207所)、减少60所,在校学生103358人、增加577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63人;幼儿园332所、减少25所,在园幼儿44425人、减少58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96.7%(其中升入普通高中比率61.2%,升入中职学校比率35.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5%。

在武高等院校与部分中学

高等院校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和武威市政府联合成立)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部分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三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四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十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十三中学

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武威市有艺术表演机构2个,文物保护机构19个,图书馆5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1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10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99.0%。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

医疗卫生

2023年末,武威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77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个,综合医院6个,中藏医院5个,专科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2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个,卫生院96个,村卫生室12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20个。

2023年末,武威市卫生技术人员1493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63人,注册护士691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882张,其中医院10735张,卫生院2509张。全年总诊疗人次958.14万人次,出院人数40.4万人。

体育事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5928个,体育场地面积360.3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6平方米。全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荣获奖牌69枚,其中金牌22枚、银牌13枚、铜牌34枚。

社会保障

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

2023年末,武威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93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6.1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4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2.3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11万人,其中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27.88万人。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99万人,领取失业金人数1297人。年末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18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1787人。

2023年,武威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48万人、比上年增加0.37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7.70万人、比上年减少3.85万人。

2023年,武威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1.27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5.75万人,农村特困供养0.58万人。年末福利院2所,在院人数310人;公办养护福利中心3所,在院人数372人;民办养老机构15所,在院人数1341人;农村敬老院7个,在院人数1100人。年末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7252张,在院人数3123人。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武威市天马湖畔武威市天马湖畔

武威市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兰张高铁、连霍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金武高速公路、北仙高速公路等贯穿全境。

公路

2023年末,武威市公路总里程13263.6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018.46公里(含高速公路633.78公里)。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302.4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客运量1380万人、增长31.2%,客运周转量7.97亿人公里、增长30.3%;货运量7621万吨、增长10.0%,货运周转量301.59亿吨公里、增长20.4%。

主要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金武高速公路、北仙高速公路、S316线、红沙岗一级公路。

铁路

武威站

武威市有武威站、武威南站、武威东站等火车站。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兰张高速铁路途径武威 。

主要车站:武威站(兰新铁路客运站) 、武威南站(兰新铁路国际列车编组站和干武铁路终点站)、武威东站(兰张高速铁路客运站)

主要铁路: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兰张高速铁路 。

航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距武威230千米,金昌金川机场距武威60千米,武威市城郊有军用机场。

2017年3月,武威民用机场场址获批,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2020年8月,民勤通用机场开工建设,民勤通用机场位于武威市民勤县城东南方向,距县中心直线距离23千米,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38.44亩,按A1类通用机场标准建设,拟建跑道1条,长度1900m,飞行区等级为3B,年起降架次预计约25000次。

公共交通

2019年,武威市拥有一级客运站2个、二级客运站3个、乡镇类汽车站114个,开通各类客运班线及旅游专线371条,更新、投入纯电动公交车216辆、出租车200辆,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范围达到80.3%,500米覆盖范围达到100%,公交线网密度达到2.65千米/平方千米,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了30.82%。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凉州方言是西北方言的一种,属兰银官话河西片。

与中古音系、北京话音系有对应关系。

有27个声母,29个韵母,3个调类。声母方面,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分为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和边音;韵母方面,分为单元音、复元音和鼻韵尾韵母;声调方面,单字调有3个,双字调有7种基本变调形式。

非遗

截至2022年,武威市有凉州贤孝、河西宝卷·武威卷、凉州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天祝土族格萨尔、民勤曲子戏、天祝唐卡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武威重刻剪纸、西夏泥活字印刷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简介

河西宝卷·武威

河西宝卷·武威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文娱活动。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武威宝卷则是在继承的同时更加民族化、地方化、民间化了,成了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武威宝卷主要在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流传。武威宝卷的韵文采用了各种曲调,亦加进了部分凉州民歌调,如“哭五更”、“莲花落”、“十劝人”等。

凉州攻鼓子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于凉州区四坝镇杨家寨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攻鼓子的产生和发展与西凉乐舞的历史同步,又是一种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表演者手到、眼到、神到的击鼓技巧加上鼓点强弱的不断变化,常使人联想起古代战争的场面。一旦舞动忽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施走太极,忽而形成方阵,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神秘莫测,粗犷豪放的美感。

凉州贤孝

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是根植于凉州本土的一种古老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尽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演唱中间,艺人们边与听众交流,边有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

华锐藏族民歌

华锐藏族民歌,中国藏族民歌种类之一,是流传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锐藏族居民中的一种民歌形式。以唱词洗练,富有文学性,旋律优美动听而著称,是华锐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华,具有了可诵、可唱亦可伴舞的特点。但用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的仍为少数,大多仍然用口头传唱。代表作品有:《创世纪》、《珠东论战》、《格萨尔大王歌》等。

天祝土族格萨尔

天祝土族《格萨尔》是以诗歌和散文、吟唱和道白相结合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神话、谚语、格言等融为一体进行传唱,用藏语演唱,土语道白或解释(有时也用汉语解释)。演唱前后均要煨桑点灯,祷告神佛。演唱者与听众要穿戴整齐,演唱的场合要打扫干净。演唱时,一般是一位艺人,有时也有两三位艺人同场演唱,有合唱、对唱及问答,堪称口头表达艺术生动鲜活的样本。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凉州贤孝

武威宝卷

凉州攻鼓子

华锐藏族民歌

天祝土族《格萨尔》

凉州半台戏

凉州水陆画

凉州皮影戏

凉州黄河灯会

天祝土族安召

华锐藏医藏药

天祝土族婚俗

华锐藏族服饰

民勤唢呐艺术

民勤小曲戏

甘冬儿和杨达尔

古浪童谣

苏武传说

金瓜与银豆

民勤民歌

华锐则柔

古浪老调

唐卡绘画

民勤毛毡制作技艺

王氏镰刀制作技艺

华锐藏族婚俗

民勤骆驼客

文物

截至2023年6月,武威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馆藏文物5万多件套,现存汉明长城629千米。

部分代表性文物

名称

简介

图片

铜奔马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1969年10月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以超凡的铸造技艺著称于世,早在汉代,凉州先民就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定格了天马凌空、腾越飞鸟的神骏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面貌。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优秀代表,“铜奔马”自出土以来,曾多次出国展出,引起世人极大兴趣,一度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1983年10月,被原国家旅游局选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被武威市选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96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铜奔马铜奔马

西夏碑

西夏碑,即《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立于西夏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为重修寺内感通塔而立。1804年被清代金石学者张澍在武威大云寺一碑亭内偶然发现。西夏碑的发现使人们看到了西夏文字的形状,对确认、辨识和重新认识西夏文字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揭开了西夏学研究的序幕,也使世人知道西夏国创有自己的文字。西夏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惟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碑刻,在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都是非常丰富而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1961年,西夏碑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夏碑西夏碑

诗词

武威市凉州词陈列馆武威市凉州词陈列馆

《凉州词》是千年历史陶冶下的不朽遗存,是汉风唐韵洗礼过的文字精粹,是武威悠久灿烂的文化见证。

据统计,全唐诗中以《凉州词》为题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有100多首。唐代以后,仍有不少冠以《凉州词》的边塞诗。

品读《凉州词》让人体会到了蕴含在武威的文化精华,领略了浑厚灿烂、开放包容、气象恢宏、创新发展的凉州文化魅力和“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

节会

凉州文化论坛

武威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尤其五凉文化以其“兼收并蓄,融合创新”的鲜明特征和“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的重要地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将与武威市深入广泛合作,深入挖掘研究凉州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促进凉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资源挖掘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让凉州文化研究工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2017年9月16日,第一届凉州文化论坛在武威市举行,余秋雨、葛剑雄、史金波、陈星灿等10余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云集武威,以凉州文化为核心主题展开学术探讨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分享凉州文化研究成果,展示凉州独特的文化韵味,共同探究凉州文化,论道如何打造凉州文化品牌、提升凉州文化价值。

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

武威市城徽武威市城徽

甘肃省副省长李荣灿强调,要全力支持武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武威发展葡萄酒产业,就是把武威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葡萄酒城,也就是支持甘肃葡萄酒产业发展。省政府将从种植、加工、销售到品牌的培育和种苗的研发、人才的培养等全方位的给予武威全力支持。要充分认识举办葡萄酒节的重大意义,使葡萄酒节永久落户武威。

截至2020年7月,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已连续举办九届,成为具有地域特点的行业品牌节会,先后获得为“中国十佳节庆活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佳品牌节会”等荣誉,在促进葡萄酒企业产销对接、河西走廊产区品牌宣传推介和葡萄酒产业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的重要作用。

“2020中国会展业创新与发展大会·高峰论坛”暨中国会展品牌盛典在上海隆重开幕,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荣膺“中国品牌展览会金奖”。

著名人物

编辑

祁发宝,男,汉族,1979年3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哈溪镇河沿村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卫国戍边英雄团长”。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23年6月,武威市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处、AAA级10处、AA级2处,富集了除海洋以外所有的地貌景观。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雷台汉墓、举世无双的西夏碑、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凉州会盟纪念馆、“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佛学大师鸠摩罗什“舌舍利”塔和西北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民勤瑞安堡等名胜古迹。

武威市部分旅游景点

景点名称

简介

相关图片

凉州白塔寺

白塔寺,又名百塔寺,因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在白塔寺进行“凉州会谈”,并颁发《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主要景点有塔林、白塔寺遗址、萨班灵骨塔、凉州会谈纪念馆等。

武威白塔寺武威白塔寺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被称为“石窟鼻祖”。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18个洞窟,主体大佛窟开凿于盛唐时期,高达28米,是全身贴金铂的一尊大佛。主要景点有天梯大佛、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陈列馆、天梯湖、围堰坝等。

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

雷台汉墓

武威雷台,因雷台汉墓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闻名,198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汉式大门、音乐喷泉、汉代风格大型浮雕、四神图腾柱、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阵列、汉墓、雷台观、汉文化展览馆等。

雷台公园雷台公园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文昌宫、山门、崇圣祠、大成殿、戟门、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尊经阁、儒学院等。

武威文庙武威文庙

瑞安堡

瑞安堡,修建于1938年,建筑类型属于近现代代表性建筑,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堡寨式民居,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文化大院。1987年主体建筑维修。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安堡瑞安堡

鸠摩罗什寺

罗什寺,最早建于后凉(386—400),塔及寺院在唐代时大力扩展,明、清皆有修葺。是为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而建造的,是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主要景点有鸠摩罗什舌舍利塔、大雄宝殿、图书馆等。

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寺

红崖山水库

红崖山水库,设计库容1.27亿立方米,水库面积30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被誉为“瀚海明珠”,是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游览胜地。主要景点有库区水面、黑山头、聚龙厅、泄水闸、蒙古包等。

红崖山水库红崖山水库

武威南城门

南城门又名昭武门,始建于隋朝,明代重修,原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据说,每当天气晴朗无风的时候,夜晚登上城楼,可以清晰地听到如细雨在瓦上淋漓的声音,故有“夜雨打瓦”之称,是凉州八景之一。

武威南城门武威南城门

陆家大院

陆家大院是北方传统的民居建筑,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临街大门巍然挺拔,雕有松鹤的山墙柱浑厚稳健,斗拱梁架、撑木、挑头等做工考究。门楼起脊如行云流水,兽头脊顶翘首远眺,高门楼,高台阶,高门槛步步登高,20多米的通道,宛如如意手柄。青石砌墙,空镂图案揭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二进门门楼建造精致,菊花木雕门档,门额携刻“派衍金谿”。雨廊天井八根支柱环抱,肃穆而散发浓郁书香。三进门门额望子成龙。四合院内部“井”和“中”的格局,敦实厚重,淡雅质朴。

陆家大院陆家大院

摘星小镇

摘星小镇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实地考察论证后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支持,整体设计以“银河”为中心轴线,连接贯穿整个摘星小镇并区隔各个功能布局,是一个以全新理念打造的寓教于乐、温馨浪漫的度假旅游景区。

摘星小镇摘星小镇

天祝三峡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3870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8%,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属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境内雪山冰川、森林草原等自然风光和藏传佛教名寺天堂寺、引大入秦水利工程等佛教文化及人文景观独具特色。主要景点有石门沟景区、金沙峡景区、朱岔峡景区、先明峡景区、本康丹霞地貌景区、马牙雪山天池景区和天堂寺藏传佛教文化景区。

金色马牙金色马牙

天堂寺

天堂寺,为天祝十四寺院之首,其前身为唐宪宗(806--822)年间所建藏族苯教寺院,鼎盛时僧侣达千余人,俗有“天堂八百僧”之称,以戒律严明、高僧辈出、规模宏大闻名于藏区。主要建筑有:佛祖释迦牟尼殿、时轮学院、空行宫、文殊殿、大经堂、小布达拉宫、土祗殿、龙王殿、多识活佛囊欠、赛义活佛囊欠等。千佛殿中有世界之最的宗喀巴大师木雕坐像。寺院四周群峰环抱,林木葱郁,大通河从寺前蜿蜒流过,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极具瑞祥。

天堂寺天堂寺

武威莲花山

武威莲花山,是河西走廊独有的修建在高近2000米处的古迹。自秦汉起,两千多年来,游客游迹不绝、游兴不衰。尤其是农历五月十三日的传统莲花山庙会,盛况空前。萨迦白衣菩萨索巴让姆灵骨塔耸立峰颠,自接引寺徒步登山,天然莲花状山峰的各个侧面展现于游人的视野。莲花山下,是誉为“东汉地下博物馆”的旱滩坡汉墓群。是1949年以来我国文献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之一,为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武威莲花山武威莲花山

名优特产

编辑
凉州美食

特产名称

介绍

相关图片

凉州三套车

凉州三套车,是指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为大众化的美食,被称为凉州快餐。

凉州三套车凉州三套车

凉州凉面

凉州凉面的制作用精粉兑蓬灰(一种绿色食用碱),掺入少量的清油,反复揉揣,揉好后要“饧”三四个小时,然后根据需要拉成各种形状,或细、或粗、或宽等。煮好,放进凉水激两遍,然后用清油“拌”两遍。

凉州凉面凉州凉面

凉州大月饼

凉州大月饼,除拥有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的特点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蒸制这种月饼最短需要一个半小时,多则需要近三个小时。这种纯粹手工制作的月饼看起来夸张,吃起来喷香。一个月饼,就足以让一家人吃上一个中秋节。同时,凉州大月饼也是武威人在节日期间馈赠亲友的家常礼品。

凉州千层大月饼凉州千层大月饼

米汤油馓子

米汤油馓子是凉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汤用凉州特产黄米和少许扁豆调入砂锅用旺火熬成,再将少许面粉或玉米淀粉打成糊状兑入。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食品。

米汤油馓子米汤油馓子

武威面皮子

武威面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

武威面皮子武威面皮子

凉州特产

名称

简介

天梯山人参果

天梯山人参果生长在海拔2200米、气候寒凉,土壤、空气无污染的特殊地理环境中,无核,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涩。武威张义镇、黄羊川镇和十八里堡乡均产。

凉州熏醋

凉州熏醋是武威及西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桌上调味品。凉州熏醋采用多种上乘原料、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精酿而成。

天祝白牦牛

天祝白牦牛生长在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多米的严寒地区,是中国稀贵地方类群。

武威酿酒葡萄

武威酿酒葡萄,为国家农业部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果实饱满,果穗中小,果穗呈圆锥形,具有副穗,松紧适度,穗柄长。果粒中等大,近圆形,紫黑色或黄褐色,果皮中厚,肉软多汁。

荣誉称号

编辑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部分城市荣誉

时间

荣誉

2018年5月

“全国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金峰奖

2019年1月

最美中国·优质旅游目的地城市、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

2019年2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9月

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

2019年11月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第49位

2019年11月

2019全域旅游发展优秀城市

2020年10月

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020年12月

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2年4月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友好城市

编辑

缔结城市

缔结日期

日本鹿角市

2000年11月6日

上海市静安区

2004年5月

天津市南开区

2005年4月16日

内蒙古阿拉善盟

2008年6月20日

新疆石河子市

2008年11月28日

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斯卢茨克区

2018年9月8日

下一篇 宣威市

上一篇 姑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