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节市 编辑
毕节市,别称毕城,贵州省辖地级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扼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介于北纬26°21′~27°46′,东经103°36′~106°4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总面积2.69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毕节市常住人口673.18 万人。 截至2023年4月,毕节市辖1个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七星关区碧阳大道518号。
毕节市历史文化悠久。秦时,为蜀郡属地。汉,为益州所辖。晋,属益州、朱提郡。唐代,置牂牁、乌撒部。宋代,置罗氏鬼国辖乌撒部、毗那部。元代、明代,分属水西宣慰司等部,清置大定府(州)。民国时期,为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毕节专员公署,1970年,更名为毕节地区行政公署。2011年,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
毕节市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毕节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储量处在贵州第一;生物资源多样,有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毕节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气候清凉宜人,是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毕节是三省红都,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
2023年,毕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2.02亿元。
中文名:毕节市
外文名:Bijie City
别名:毕城
行政区划代码:5205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贵州省
地理位置:贵州省西北部
面积:26900 km²
下辖地区:1个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七星关区碧阳大道518号
电话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17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73.18 万(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韭菜坪、贵州宣慰府
机场:毕节飞雄机场
火车站:毕节站、织金北站、草海站、大方站、纳雍站、黔西站
车牌代码:贵F
地区生产总值:2302.02 亿元(2023年)
毕节
尧舜时代,为有鼻国(诸侯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称国。这是毕节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命名为鼻(后有人写为鄨、毕、比等)。
夏朝,为梁州南域。
商朝,属荆州西境。
周朝,属卢夷之国。
春秋时期,为牂牁国。
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属地。
秦初,收夜郎地置夜郎、汉阳二县,属巴郡。秦亡县废。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置犍为郡,同时置汉阳、平夷、鄨诸县,东部属犍为郡鄨县、中部属平夷县、西部为汉阳县辖地。元鼎六年(前111年),置牂牁郡,平夷、鄨等县改隶牂牁郡。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分牂牁郡平夷、鄨二县设置平夷郡。东晋元兴三年(404年),改平夷郡、平夷县为平峦郡、平蛮县。
北朝至唐龙朔初(420~661年),无建置,均为卢鹿部领地。
唐龙朔三年(663年),卢鹿部内附,在置郝州、姚州、宝州,均为羁縻小州。
五代十国时期,无更置。
宋庆历元年(1041年),东部复置姚州。宋末,中、西部为绍庆府领羁縻州禄州与乌撒部。
毕节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贵州卫,改顺元路宣抚司为贵州宣抚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乌撒卫指挥使司,隶贵州都指挥使司。洪武十六年(1383年),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毕节卫。崇祯八年(1635年),分水西地为12州。崇祯十年(1637年),罢州,恢复水西宣慰司。
清康熙五年(1666年),置大定(今大方)府、黔西府、平远(今织金)府、威宁府,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改黔西、平远二府为州隶属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大定府为州隶属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年),升大定州为府,领黔西、平远、威宁三州和毕节县、水城厅。
毕节市地图
1949年12月3日,成立毕节专员公署。
1970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
2011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
区划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水城、威宁、赫章9个县。
1954年11月,撤威宁县,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
1955年6月,威宁改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958年2月,改大定县为大方县。
1970年,水城县划归六盘水地区。 毕节地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7个县1个自治县。
2007年,组建原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原地委、行署正县级派出机构,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1994年,毕节县撤县设市(县级)。
2011年12月27日,撤销县级毕节市成立七星关区。
2014年6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更名为百里杜鹃管理区,为市委、市政府正县级派出机构。
2015年,成立金海湖新区,为毕节市委、市政府派出正县级机构,委托管理七星关区梨树镇、岔河镇、小坝镇和大方县双山镇、响水乡、文阁乡、竹园乡。
2021年5月,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黔西市,以原黔西县的行政区域为黔西市的行政区域。
2022年3月,撤销金海湖新区,原委托管理的大方县双山镇、响水乡、文阁乡、竹园乡、归化街道由大方县委托七星关区管理。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4月,毕节市辖1个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辖135个镇、91个乡(72个民族乡、19个非民族乡)、53个街道,计279个乡级行政区划。 市人民政府驻七星关区碧阳大道518号。
区划 | 面积 (平方千米) | 政府驻地 | 下辖乡镇(街道) |
---|---|---|---|
七星关区 | 3747 | 市东街道 | 市西街道、市东街道、三板桥街道、大新桥街道、观音桥街道、洪山街道、麻园街道、碧阳街道、德溪街道、碧海街道、青龙街道、柏杨林街道、甘河街道、鸭池镇、梨树镇、岔河镇、朱昌镇、田坝镇、长春堡镇、撒拉溪镇、杨家湾镇、放珠镇、青场镇、水箐镇、何官屯镇、对坡镇、大银镇、林口镇、生机镇、清水铺镇、亮岩镇、燕子口镇、八寨镇、田坝桥镇、海子街镇、小坝镇、层台镇、小吉场镇、普宜镇、龙场营镇、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野角乡、大河乡、团结彝族苗族乡、阿市苗族彝族乡、大屯彝族乡、田坎彝族乡 |
赫章县 | 3250 | 双河街道 | 双河街道、白果街道、金银山街道、汉阳街道、七家湾街道、妈姑镇、财神镇、六曲河镇、野马川镇、罗州镇、德卓镇、朱明镇、古基镇、哲庄镇、平山镇、水塘堡彝族苗族乡、达依乡、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雉街彝族苗族乡、珠市彝族乡、双坪彝族苗族乡、铁匠苗族乡、辅处彝族苗族乡、可乐彝族苗族乡、河镇彝族苗族乡、安乐溪乡、结构彝族苗族乡、古达苗族彝族乡、威奢乡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 6298 | 海边街道 | 六桥街道、海边街道、陕桥街道、五里岗街道、雄山街道、开华街道、草海镇、幺站镇、金钟镇、炉山镇、龙场镇、黑石头镇、哲觉镇、观风海镇、牛棚镇、迤那镇、中水镇、龙街镇、雪山镇、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东风镇、二塘镇、猴场镇、金斗乡、新发布依族乡、岔河乡、麻乍乡、海拉乡、哈喇河乡、秀水乡、斗古乡、玉龙乡、黑土河乡、石门乡、云贵乡、兔街乡、双龙乡、板底乡、大街乡 |
纳雍县 | 2448 | 雍熙街道 | 雍熙街道、文昌街道、居仁街道、宣慰街道、利园街道、珙桐街道、骔岭镇、阳长镇、维新镇、龙场镇、乐治镇、百兴镇、张家湾镇、勺窝镇、寨乐镇、玉龙坝镇、沙包镇、水东镇、曙光镇、新房彝族苗族乡、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董地苗族彝族乡、化作苗族彝族乡、姑开苗族彝族乡、羊场苗族彝族乡、锅圈岩苗族彝族乡、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猪场苗族彝族乡 |
织金县 | 2868 | 文腾街道 | 双堰街道、文腾街道、金凤街道、八步街道、三甲街道、绮陌街道、惠民街道、桂果镇、牛场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板桥镇、中寨镇、马场镇、白泥镇、少普镇、熊家场镇、黑土镇、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乡、实兴乡、上坪寨乡、纳雍乡 |
黔西市 | 2380.5 | 莲城街道 | 水西街道、莲城街道、文峰街道、杜鹃街道、锦绣街道、金碧镇、雨朵镇、大关镇、谷里镇、素朴镇、中坪镇、重新镇、林泉镇、金兰镇、锦星镇、洪水镇、甘棠镇、钟山镇、协和镇、观音洞镇、五里布依族苗族乡、绿化白族彝族乡、新仁苗族乡、铁石苗族彝族乡、太来彝族苗族乡、永燊彝族苗族乡、中建苗族彝族乡、花溪彝族苗族乡、定新彝族苗族乡、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仁和彝族苗族乡、红林彝族苗族乡 |
金沙县 | 2528 | 鼓场街道 | 西洛街道、岩孔街道、五龙街道、鼓场街道、民兴街道、安底镇、沙土镇、禹谟镇、岚头镇、清池镇、柳塘镇、平坝镇、源村镇、高坪镇、化觉镇、茶园镇、木孔镇、长坝镇、后山镇、石场苗族彝族乡、桂花乡、太平彝族苗族乡、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乡、马路彝族苗族乡 |
大方县 | 3500.11 | 红旗街道 | 红旗街道、顺德街道、慕俄格古城街道、九驿街道、归化街道、鹏程街道、双山镇、猫场镇、马场镇、羊场镇、黄泥塘镇、六龙镇、达溪镇、瓢井镇、长石镇、对江镇、东关乡、竹园彝族苗族乡、响水白族彝族仡佬族乡、文阁乡、绿塘乡、鼎新彝族苗族乡、牛场苗族彝族乡、小屯乡、理化苗族彝族乡、凤山彝族蒙古族乡、安乐彝族仡佬族乡、核桃彝族白族乡、八堡彝族苗族乡、兴隆苗族乡、果瓦乡、大山苗族彝族乡、雨冲乡、黄泥彝族苗族满族乡、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沙厂彝族乡、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百纳彝族乡、三元彝族苗族白族乡、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乡 |
数据截至2023年6月参考资料: |
位置境域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扼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介于北纬26°21′~27°46′,东经103°36′~106°43′之间,东靠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南接贵州省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总面积2.69万平方千米。
毕节市人民政府
地质
毕节市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错发育。岩溶地貌形态多样,在区内分布次序为:东部峰林、谷地、峰丛、缓丘、洼地—中部峰丛、槽谷、丘陵洼地—西部高原、岩溶、缓丘、盆地。境内出露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
地形地貌
毕节市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河流纵横,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平坝、峰丛、槽谷、洼地、岩溶湖等交错其间。境内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的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谷鱼塘河边,海拔457米。西部威宁县和赫章县的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平均海拔在2000~2400米之间,属高原、中山地带,为境内第一级阶梯;赫章县东部、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纳雍县、织金县西部平均海拔在1400~1800米之间,属中山地带,为境内第二级阶梯;金沙县、黔西市、织金县东部平均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属低中山丘陵地带,为境内第三级阶梯。
水文
毕节
毕节市境内河长大于10千米的河流有193条,分别流入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4大水系。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主要干流有偏岩河、野济河、六冲河、三岔河;属赤水河水系的有赤水河;属金沙江水系的有牛栏江、白水河;属珠江流域的有北盘江上游的可渡河。市境内属长江流域的流域面积2.56万平方千米,属珠江流域的流域面积1239平方千米,分别占毕节市总面积的95.39%、4.61%。其中乌江水系流域面积1.78万平方千米,金沙江水系流域面积4901平方千米,赤水河系流域面积2943平方千米,分别占总面积的66.2%、18.3%、10.9%。
气候
毕节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毕节市共有耕地814056.18公顷,其中,水田23619.39公顷,占2.90%;水浇地1317.15公顷,占0.16%;旱地789119.64公顷,占96.94%。林地1390713.93公顷,草地31286.37公顷,湿地913.5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9341.2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7218.3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1167.55公顷。
水资源
毕节市年降水总量277.96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平均降水103万立方米;年径流变化在300~1000毫米之间,河川径流总量多年在130亿立方米左右。水能资源理论储量221.21万千瓦,其中属长江流域的214.67万千瓦,属珠江流域的6.5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1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0.2%。
生物资源
毕节市境内有苔类植物近100种,蕨类植物34科130种,裸子植物9科22种,被子植物155科1809种,粮食作物21种950个品种,其中豆类7种277个品种;油料作物3类64个品种;蔬菜有57类395个品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主产半夏、天麻、茯苓、党参等;有天然草地620万亩,野生牧草45科378种,森林覆盖率44.06%;畜禽种类多,鱼类74种,脊椎动物387种,黑颈鹤、白鹤属国家珍稀保护鸟类。
矿产资源
毕节市境内有煤、铁、铅锌、硫铁矿、黏土、高岭土、铝土、磷、硅石、重晶石、砂岩、石膏、稀土、白云岩、镍、钴土、锰、铜、萤石等40种矿源。其中煤保有资源量325.53亿吨,居贵州全省之首;铁矿保有资源量7.56亿吨,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60.48%;铅矿保有资源量126.98万吨(金属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58.03%,锌矿保有资源量351.09万吨(金属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38.07%;硫铁矿硫铁矿保有资源量2.7亿吨(矿石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26.97%;磷矿保有资源量有17.09亿吨(矿石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34.79%,织金县为省内四大磷基地之一。至2009年已开发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硫、铅锌、磷、锰、铜等40多种。
人口数量
截至2019年末,毕节市户籍人口937.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8.5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6.10%,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2019年末常住人口671.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30%,比上年末提高1.96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毕节市常住人口为6899636人。
截至2022年末,毕节市常住人口681.5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50.23万人,女性人口331.36万人。
毕节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3 年,毕节市常住人口 673.18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41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6.82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2.39 万人。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11.81万户,注册资本 1051.58 亿元。
民族构成
毕节市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威宁1个民族自治县,72个民族乡。有彝族、苗族、白族、回族、布依族、仡佬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45个,少数民族中,彝族、苗族、布依族等都有该民族的语言。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吴胜华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吴东来 |
副市长 | 游劲松 |
市委常委、副市长 | 罗术灿(挂职)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周仕飞 |
市政协主席 | 杨宏远 |
市政协副主席 | 许晓鹏 |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6月 |
综述
2022年,毕节市实现生产总值2206.52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1.35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60.13亿元,下降5.4%;第三产业增加值1095.04亿元,增长1.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6%。
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毕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6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6%。其中,税收收入69.9亿元,同口径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7.9亿元,比上年下降1.1%。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2.6%。
2022年,毕节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55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3245元,比上年增长6.5%。
2023 年,毕节市生产总值 2302.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4.18亿元,增长 3.6%;第二产业增加值580.69 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 1167.16 亿元,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4.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7%。
2023 年全市生产总值
2023 年,毕节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18.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0.3%。从重点领域投资情况看,工业投资增长41.5%,房地产投资下降 7.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7%。
2023 年,毕节市房屋施工面积2821.92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3.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0%;商品房销售额增长 9.0%,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5.8%。
2023 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2023 年,毕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64 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税收收入 79.22 亿元,增长13.3%。
2023 年全市财政收入
2023 年,毕节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8.37 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教育支出 175.3 亿元,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08.19 亿元,增长 13.1%;卫生健康支出114.43亿元,增长 8.8%;农林水支出 95.64 亿元,增长8.0%。
2023 年全市财政支出
2023 年全市财政支出
2023 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88元,比上年增长 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4341 元,比上年增长 8.3%。
2023 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一产业
2022年,毕节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种植业产值654.88亿元,增长4.0%;林业产值34.02亿元,下降2.7%;畜牧业产值192.49亿元,增长5.1%;渔业产值3.23亿元,增长8.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6.64亿元,增长7.1%。
2022年,毕节市粮食播种面积1140.94万亩,比上年增长0.01%;粮食产量251.00万吨,比上年增长2.9%。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386.63万亩,下降1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61.97万吨,下降7.9%。年末果园面积210.23万亩,下降10.6%;全年园林水果产量83.85万吨,下降5.6%。
截至2022年末,毕节市猪存栏317.11万头,比上年下降2.2%;牛存栏107.76万头,增长8.8%;羊存栏71.58万只,下降5.6%;家禽存栏2263.68万羽,增长0.8%。全年猪出栏391.13万头,增长7.5%;牛出栏36.60万头,下降1.6%;羊出栏48.66万只,下降7.3%;家禽出栏3206.77万羽,增长5.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6.50万吨,增长5.0%;禽蛋产量8.35万吨,增长14.1%。
2023 年,毕节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4.4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8%。其中,种植业增长 3.9%,林业增长6.9%,渔业增长6.2%。全年粮食产量 256.8 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全年园林水果产量比上年增长 10.1%,茶叶产量增长12.7%,中草药材产量增长 15.8%,蔬菜产量增长 3.9%,食用菌产量增长2.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比上年增长 2.1%,其中,猪肉产量增长2.3%。禽蛋产量增长 5.0%。年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0.1%。全年生猪出栏增长 1.8%。
2023 年,毕节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第二产业
2022年,毕节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8%,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7%,烟草制品业增长5.8%。从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9%,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8%,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从产品产量看,生产白酒18581.41千升,比上年增长6.2%;服装1506.50万件,增长18.3%;水泥690.27万吨,下降17.5%;钢化玻璃166.82万平方米,下降29.9%;商品混凝土394.55万立方米,下降63.1%。
2022年,毕节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8.94亿元,比上年下降5.8%;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2.17元,上升0.02元;实现利润总额7.27亿元,下降63.0%;营业收入利润率1.14%,下降1.75个百分点;税金总额42.47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6.9%。
2022年,毕节市房屋施工面积2933.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5%。
2023 年,毕节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长 8.9%,私营企业增长15.8%。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 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5%,烟草制品业增长 3.2%,装备制造业增长28.4%,医药制造业增长26.5%。分产品看,原煤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1.4%,发电量增长 14.4%,中药饮片增长 154.3%,电子元件增长34.9%,钢化玻璃增长 28.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1.61亿元,比上年增长 7.3%。全年营业收入利润率为0.27%,比上年下降 1.99 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8.3%,比上年末提高 1.1 个百分点。
2023 年,毕节市发电装机容量1687.15 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83%。其中,火电装机容量 960 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117.1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3 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196.5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355.46 万千瓦,储能装机容量55万千瓦。
2023 年,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37 个,比上年增加29个。其中,特级和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5 个,增加1 个;二级资质企业 124 个,增加 22 个;三级资质企业及其他资质企业108个,增加 6 个。
2023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毕节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5.9亿元,比上年下降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1.9亿元,比上年下降5.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6.6%。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稳定增长,粮油类、肉禽蛋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20.9%、14%;升级类商品需求活跃,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增长98.2%;奢侈品类商品零售需求下降,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下降29.9%;网络销售高速增长,通过公共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78.3%。
2023 年,毕节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8.3%。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烟酒类、新能源汽车、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0%、35.8%和10.2%。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 3.1%。
2023 年,毕节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5%。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 2.1%,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上涨0.6%;衣着下降 3.7%,交通通信下降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 1.2%,居住下降 0.4%;食品烟酒与上年持平。
2023 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房地产业
2022年,毕节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17.79万平方米,下降28.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70.62万平方米,下降27.8%;商品房销售额223.78亿元,下降30.9%,其中住宅销售额192.4亿元,下降29.5%。
对外贸易
2022年,毕节市新增省外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0.44亿元,新引进省外重点产业项目595个。进出口总额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1%。其中,进口总额1.16亿元,增长975.3%;出口总额3.71亿元,下降2.2%。
2023 年,毕节市新增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5.91亿元,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 566 个。全市进出口总额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其中,进口总额 0.2 亿元,下降84.0%;出口总额5.3 亿元,增长 48.3%。
旅游业
2022年,初步测算,毕节市接待境内外游客530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3.7%。实现旅游总收入518.1亿元,下降34.7%。
2023 年,毕节市接待境内外游客8003.5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51.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8002.98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805.82 亿元,增长55.6%。
2019-2023 年全市旅游业
邮政业
2022年,毕节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8.35亿元,比上年增长6.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9.50亿元,增长9.1%。快递业务量2905.14万件,增长24.7%;快递业务收入5.28亿元,增长7.7%。
2023 年,毕节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0.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 11.9 亿元,增长25.3%。快递业务量 4539.74 万件,增长 56.3%;快递业务收入7.11 亿元,增长34.7%。
电信业
2022年,毕节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6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年末全市电话用户674.84万户,增长8.2%。移动互联网用户达603.71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68.81万户。
2023 年,毕节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6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年末全市电话用户 696.8 万户,增长3.3%。移动互联网用户达 625.6 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95.6 万户。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毕节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83.96亿元,同比增长10.73%,其中住户存款1641.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14.11亿元,同比增长11.89%,其中住户贷款1261.8亿元。
2022年,毕节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1.3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63亿元,增长9.9%;人身险保费收入19.74亿元,减少2.4%。赔付支出20.51亿元,增长4.1%。其中,财产险保费支出13.87亿元,增长6.3%;人身险保费支出6.64亿元,减少0.3%。
2023 年,毕节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34.77亿元,比上年增长 15.4%,其中住户存款1859.82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 337.26 亿元、广义政府存款409.45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27.38 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255.17亿元,比上年增长 15.7%,其中住户贷款1502.28 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1752.83 亿元。
2023 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
2023 年,全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4.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72 亿元,增长9.7%;人身险保费收入 20.33 亿元,增长3.2%。赔付支出23.14亿元,增长 1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支出15.21 亿元,增长9.2%;人身险保费支出 7.93 亿元,增长 19.6%。
2023 年全市保险业
综述
毕节市自古以来就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2012年,毕节实现100%乡镇通沥青路,100%建制村通公路;2012年12月31日,随着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建成通车运营,毕节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3年6月16日,毕节飞雄机场正式通航;2015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2017年,实现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2019年,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2019年12月16日,毕节高铁站开通。毕节市形成了通民航、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截至2022年末,毕节市汽车保有量75.06万辆,比上年增长6.2%。个人汽车保有量70.36万辆,增长6.4%。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63.21万辆,增长6.6%。个人载客汽车保有量70.36万辆,增长6.4%,小型个人载客汽车保有量60.70万辆,增长6.6%。
2023 年,毕节市年末汽车保有量132.35 万辆,比上年增长5.2%,个人汽车保有量 127.32 万辆,增长5.2%。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 65.72 万辆,增长 4.0%。小型个人载客汽车保有量63.02万辆,增长 3.8%。
公路
毕节交通图
321国道、326国道、毕威高速公路、毕都高速公路、毕龙高速公路、宜毕高速公路、黔织高速公路、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厦蓉高速公路织金至纳雍段贯通毕节市内外交通网络。
截至2022年末,毕节市公路通车里程34495.20千米。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1086千米,一级公路136.93千米,二级公路1760.94千米,三级公路1057.61千米,四级公路27320.85千米,等外级公路3132.88千米。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行政等级划分,国道1133.12千米,其中国家高速公路508.92千米;省道2350.47千米,其中省级高速公路577.08千米;县道5584.79千米;乡道7967.90千米;村道16372.92千米。公路密度为128.24千米/百平方千米。
2023 年,毕节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6652.63 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 1171.78 公里
韭菜坪景区
韭菜坪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赫章县境内,是两座山峰,分别是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属于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因山腰生长成片野韭菜于山脊侧坡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名。主峰海拔2900.3米,为贵州最高峰,夏季凉爽、冬季积雪。素有“贵州屋脊”之称。景区内气温终年温和,有适合休闲度假的山丘缓坡,也有适合攀岩探险的险峰岩壁,是集休闲旅游和山地旅游为一身的度假景区。
韭菜坪景区
慕俄格古城
慕俄格古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大方县城东北郊,总占地4.5平方千米。区域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及奢香墓保护管理机构奢香博物馆;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慕俄格城堡遗址;《奢香夫人》影视拍摄基地古代彝族九重衙院规模和风格恢复重建的“贵州宣慰府”;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庆云楼、斗姥阁古建筑群;有文物点猪大坡古驿道,三官桥井、杨家关井等古井;有罗氏塘、洗马塘、千年水塘等。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是自然和文化遗产为载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慕俄格古城
九洞天旅游景区
九洞天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纳雍两县交界的六冲河流域,由总溪河碧水长廊景区、梯子岩层峦叠嶂景区、九洞天云洞天开景区组成。总面积145平方千米。景区平均海拔1200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8℃,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景区洞洞相连,组合成了集溶洞、伏流、天窗、天坑、峡谷、天生桥、悬崖、绝壁、峰丛幽谷等为一体的岩溶大观。享有“中国岩溶百科全书”及“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等美誉,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旅游景区”“国际王牌景区”。
九洞天旅游景区
油杉河风景区
油杉河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方县境东北部。景区主要以奇峰、秀水和原生态的森林资源为主,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珍稀野生植物1509种、野生动物102种,森林覆盖率达82%;景区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冬暖夏凉,小气候特征明显,呈现“十里不同天”的山地立体气候特点,是自然观光、生态体验、康体养生、科考探险、避暑休闲等活动的理想地。
油杉河风景区
支嘎阿鲁湖
支嘎阿鲁湖原名水西湖(洪家渡),水面宽阔,水质清澈,自然景观独特,水域面积达80平方千米,涵盖了大方县的东南部及西部、黔西市的西部、织金县的北部和纳雍县东北部,被称为贵州第一湖。2000年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洪家渡电站开工建设后,蓄水形成库容达44.97亿立方米的风景旅游区。
支嘎阿鲁湖
总溪河旅游景区
总溪河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享誉“乌江第一漂”的总溪河,是乌江水系唯一能泛舟漂流的河段。景区集瀑布、秀水、奇山、异石、洞府于一川;集古、秀、奇、险、幽于一河。除峡谷漂流外,景区还是教学实习、科学考察、攀岩探险、溶洞猎奇、度假疗养的场所。
总溪河
冷水河森林公园
冷水河森林公园属中亚热带赏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公园内自然植被代表植物有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仅种子植物就有98科240属41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12种。区内野生动物各类多样,有哺乳动物50种,鸟类1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植1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还分布有红豆杉、银杏、福建柏、桫椤、榉木等树种的古大珍稀树木,因此享有“黔西北绿色宝库”的美誉。冷水河森林公园主要景点44个,其中:1级景点13个、2级景点31个。
冷水河
响水滩
响水滩位于毕节城北部文笔山麓与沙帽山麓交界处,主要景点是被誉称中国城市唯一的天然大瀑布。瀑布由上游沿途10多条清溪汇成后,在流经市郊山麓峡谷地带时,从河床落差处形成倾斜100余米、落差30多米的三叠瀑布群。每逢雨后,汹涌澎湃的河水由50米宽的悬崖上直泻黑龙潭,势如万马奔腾,又如涛涛之水天上来,轰隆隆地发出雷鸣之声,故有“响水轰雷”之称,又因此将河流定名为“倒天河”,形容浩浩之水天上来之意。
毕节响水滩
拱拢坪景区
拱拢坪景区,既是国家森林公园又是AAAA景区,位于七星关区西南的326国道边上,景区森林覆盖率95%以上,林海壮阔,森林类型多样,素有“避暑胜地、森林氧吧”的美誉。景区内岩溶地貌发育较好,被誉为天然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度假和疗养保健的景区。共有景点37个,其中特级景点雷音殿有世界岩溶第一殿之称,一级景点吞天井为贵州第一坑。
拱拢坪景区
毕节特产
毕节市特产众多,有威宁火腿、彝族咂酒、凉糕、威宁荞酥、黔西黄粑、沔鱼河四腮鱼、八堡苗家水花酒、金沙回沙酒、可乐猪、金沙贡茶、大方皱椒、织金头花蓼、织金续断、雄泰大头菜、金沙二皮辣鸡脆哨粉、豆豉粑、新猫场沙锅、纳雍彝家刺梨酒、赫章半夏、金沙糟辣椒、七星关区腌腊肉、大方圆珠半夏、沙土羊肉粉、毕节麻核桃、黔西药用皂角树、金沙温家醋、织金血豆腐、金沙禹谟醋、纳雍大理石、金沙湾子辣椒、大方天麻、威宁党参、赫章核桃、纳雍火把鱼、稻米“五里香”、金沙龙五爷羊肉粉、姑开天然矿泉水、草海细鱼、毕节大曲、大方漆器、织金砂陶制品、毕节豆腐干、纳雍糯谷猪、毕节臭豆腐干、金沙食用菌、毕节酸菜、织金竹荪、百里杜鹃蕨菜、威宁洋芋、双山新区梨子、鸡场豆腐、石姨妈菜叶豆腐乳、双山新区“金索玛”菜籽油、织金石雕、海马宫茶、七星关区白萝卜、大方臭豆腐、七星关区赤水河流域柑桔、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黔西刺梨果汁饮料、毕节大蒜、威宁土鸡蛋、百里杜鹃金丰金银花等。
截至2018年末,毕节市已拥有“织金竹荪”“大方天麻”“威宁洋芋”等10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禹谟醋”“清池绿茶”等7件贵州省名牌产品,“冠香源”“府茗香”“牛百味”等28件贵州省著名商标。
2017年6月,毕节市入选“2017年中国最美丽城市”榜单。
2017年12月24日,毕节市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6月,毕节市入选“2018中国城市品牌地级市百强”榜。
2018年6月,毕节市获得“2018中国最美丽城市”第16名。
2019年7月,毕节市获得“2019中国最美丽城市”第15名。
2019年3月,毕节市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2019年8月28日,毕节市入选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名单。
2019年9月28日,毕节市荣获“中国花海洞天避暑福地”称号。
2019年11月3日,“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毕节市排名第69。
2020年4月,毕节市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
2020年7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命名毕节市为贵州省园林城市。
2020年10月20日,毕节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25日,毕节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月,毕节市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命名名单。
2022年6月,毕节市入选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
2022年,毕节市荣获2022年“全国围棋之乡”称号。
2022年8月,毕节市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2022年11月,毕节市被列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