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要素 编辑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人工环境要素包括:综合生产力、技术进步、人工产品和能量、政治体制、社会行为、宗教信仰等。
中文名:环境要素
外文名:Environmental elements
属性:地球科学
分类: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是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有的学者认为不包括阳光,因此环境要素并不等于自然环境因素。
人工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
人们一般把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通常指的环境要素是自然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岩石、生物、阳光和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的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如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大气组成大气层,全部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由土壤构成农田、草地和土地等.由岩石构成岩体、全部岩石和土壤构成的固体壳层称为岩石圈;由生物体组成生物群落,全部生物群落集称为生物圈。阳光提供辐射能为其他要素所吸收。
各个环境要素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并因此而发生演变,其动力主要是依靠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所产生的内生能。以及以太阳辐射能为主的外来能。
最小限制律
整个环境的质量受到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制约,即环境诸要素中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控制环境质量的高低,而不是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也不能采用处于优良状态的环境要素去代替和弥补。所以,人们在改善整个环境质量时,首先应改造最劣的要素。
等值性
等值性说明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作用。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存在什么差异,只要它们是处于最劣状态,那么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具有等值性。等值性与最小限制律有着密切联系,前者主要对各个要素的作用进行比较,而后者强调制约环境质量的主导要素。
环境整体性
环境诸要素之间产生的整体环境效应不是组成该环境各个要素性质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个体效应基础上有着质的变化。也就是说,环境整体性质能够体现环境诸要素的某些特征,但未必反映出各要素的全部特点,而是各要素综合作用后更为复杂的性质。
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环境某些要素孕育着其它要素,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随地球环境的发展依次形成。每一新要素的产生,都会给环境整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这些环境诸要素相互关系的特点是通过能量在各个要素之间的传递,形态转换,以及物质在各个要素之间的流通实现的。 环境诸要素间的联系和依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首先从演化意义上看,某些要素孕育着其他要素。在地球发展史上,岩石圈的形成为大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存在,为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上述三者的存在,又为生物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每一个新要素的产生,都能给环境整体带来巨大的影响。其次,环境诸要素的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互相制约,是通过能量流在各个要素之间的传递,或通过能量形式在各个要素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例如,地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它可以转换成增加气温的显热。这种能量形式转换影响到整个环境要素间的相互的制约关系。第三,通过物质流在各个环境要素间的流通,即通过各个要素对于物质的贮存、释放、运转等环节的调控,使全部环境要素联系在一起。表示生物界取食关系的食物链就是明显的例子。从食物链可以清楚地看到环境诸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关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