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耳 编辑
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是能量和做功的国际单位。1焦耳能量相等于1牛顿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距离所做的功。符号J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而命名。1焦=1牛·米,也等于1瓦的功率在1秒内所做的功,1焦=1瓦·秒。
中文名:焦耳
外文名:Joule
相关人物: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单位:J
学科:物理学
简称:焦
1837年,焦耳制成了用电池驱动的电磁机,但由于支持电磁机工作的电流来自锌电池,而锌的价格昂贵,用电磁机反而比用蒸汽机成本高。焦耳虽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但他从实验中发现了电流可以做功的现象 。
焦耳定律实验
在完成电流热效应的研究之后,焦耳又进行了功与热量的转化实验。焦耳认为,自然界的能量是不能消灭的,消耗了机械能,总能得到相应的热能。因此,做功和传递热量之间一定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即热功当量 。
1843年,焦耳又设计了一个新实验想找到这一关系。他将一个小线圈绕在铁芯上,用电流计测量感生电流,把线圈放在装水的容器中,测量水温以计算热量。这样在没有外界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水温的升高只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热的结果 。
这个实验使焦耳想到了机械功与热的联系,经过反复的实验、测量,焦耳测出了热功当量,即1千卡的热量相当于460千克/米的功。然而,此结果并不精确,焦耳又进行了更精确的实验 。
焦耳热功当量实验用具
实验用具
焦耳定律的数学公式是Q=I2Rt,其中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耳;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电流热效应的计算 。
焦耳在用电阻丝给水加热的时候发现,设置不同的参数,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就不一样,水的温度也就不同。他决定对其展开定量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焦耳最终发现了焦耳定律。焦耳定律为电路照明设计、电热设备设计和计算电力设备的发热提供了依据 。
在纯电阻电路中,以焦耳定律的公式为依据,还能推导出其他的计算电路热量的公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焦耳定律的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而推导出来的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
国际单位制用焦(J)表示功或能的单位。1焦耳等于在1牛力作用下,在该力的方向上运动1米所做的功;在电学中等于1W・s,即1A的电流流过1Ω的电阻在1秒内释放的能量 。
在传统电泳中,为了避免对流,采用各种难流动或不流动物质作为电泳支持介质,如纤维素和凝胶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堵”的方法 。
与此相反,在毛细管电泳中则采用消除“源”的策略,即通过缩小毛细管内径来加快散热的速度,以达到克服焦耳热效应的目的。可以预见,不同毛细管的散热能力肯定各有差异,其分离效果也必然会各有差异,所以如果能够预先推出关于毛细管在电泳过程中的散热性能或温度分布,将会十分有用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