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人 编辑
土耳其人,土耳其的主体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使用土耳其语(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奥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奥斯曼帝国。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至16世纪和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统治区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瓦解,遂遭欧洲列强殖民侵略。1919年,在凯末尔领导下开展民族解放武装斗争,推翻封建王朝,击退外国侵略,于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中文名:土耳其人
外文名:Turkish people
语种:土耳其语
主要分布:土耳其、德国、法国
文字:拉丁字母
人种: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高加索类型
土耳其货币
土耳其人口8468万(2021年12月),土耳其族占80%以上,库尔德族约占15%。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5%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阿拉维派);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
土耳其人最早是与拜占廷希腊人混血。1071年之后,开始在安纳托利亚建国,后蒙古伊儿汗国时代大量乌古斯人进入,是真正奠定时代。
土耳其人
身着传统服装的土耳其女子
在十四世纪的初期,来自安那托利亚(今天土耳其在小亚细亚的地方)的穆斯林民众在苏丹奥斯曼一世的统治下团结起来,以荣誉之名自称为“土耳其人”或“奥斯曼人”。土耳其人发动圣战以粉碎拜占庭帝国,并在环绕着君士坦丁堡的巴尔干半岛与希腊等地兴起战事。1389年,他们打败塞尔维亚人。1396年,来自匈牙利的“十字军”也被打败。虽然奥斯曼的大业一度为帖木儿所带领的突厥人拦阻,但是随着蒙古大军的撒离,土耳其人又重新夺回优势。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终于在1453年5月29日攻占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在七十门大炮连续轰击八个礼拜下崩倒,一万五千名土耳其火枪兵随即攻入城门成功地占领该地。
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和属地,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
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它将游牧部落的传统、波斯的艺术修养、拜占庭的政治文明和阿拉伯的科学文化融于一身,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海雷丁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
奥斯曼帝国是15世纪至19世纪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奥斯曼帝国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国家的冲击,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列强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夺取君士坦丁堡并打退十字军后,将该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继续进军欧洲,但在1456年于贝尔格勒遭匈牙利军队阻挡,1529年和1683年两次对维也纳的进攻也被击退。十六世纪是奥斯曼帝国的巅峰时期,其版图进入到欧洲的布达佩斯和敖德萨,占有整个希腊和巴尔干半岛、环绕黑海的土地、小亚细亚、地中海东部的沿岸地区、阿拉伯、埃及、和大部份的北非地区。在二十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奥斯曼帝国一直是重要的世界强权。
节日
法定节假日
日期 | 中文名 | 土耳其语 | 备注 |
---|---|---|---|
元月一日 | 元旦 | Yıl başı | - |
四月二十三日 | 国家主权和儿童节 | Ulusal Egemenlik ve Çocuk Bayramı | - |
五月十九日 | 国父纪念日,青年和运动节 | Atatürk'ü Anma Gençlik ve Spor Bayramı | - |
八月三十日 | 战胜纪念日 | Zafer Bayramı | - |
十月二十九日 | 共和国纪念日 | Cumhuriyet Bayramı | - |
伊斯兰历十月一日 | 开斋节 | Ramazan Bayramı | 宗教节日 3天 |
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 | 古尔邦节(宰牲节) | Kurban Bayramı | 宗教节日 4天 |
舞蹈
土耳其民族舞蹈
土耳其民间舞蹈
音乐
土耳其古典音乐
土耳其古典音乐
共和时期成立的总统交响乐团(1924年)和伊斯坦布尔室内管弦乐团为土耳其引进和推广交响乐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土耳其民间歌曲和土耳其古典音乐吸取灵感是土耳其作曲家灵感的源泉。现指挥家希尔梅特·希姆谢克和居莱尔·阿伊卡尔、钢琴家伊迪尔·比莱特和居海尔、苏海尔·佩京纳尔姐妹以及小提琴家苏纳·坎都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蕾拉·根切尔是La Scala Opera的首席女高音歌唱家之一,每次回到老家伊斯坦布尔演出都备受欢迎。
戏剧电影
普遍认为,土耳其戏剧发轫于卡拉戈兹皮影戏,这是一种风格介于英国传统滑稽木偶剧番趣和朱迪以及美国打闹喜剧名星劳雷尔和哈迪之间的传统表演艺术。此后,土耳其戏剧一直沿着以说功见长的传统发展,演出一般选择咖啡馆、公园等公共场合,演员一律为男性。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对艺术非常重视,大力提倡发展戏剧、音乐和芭蕾艺术,指示组建了多个国家演出团体。土耳其今天的艺术舞台非常活跃,既有专业水准极高的戏剧、歌剧和芭蕾团体,也有非常繁荣的电影制作业,每年举办多个艺术节,其中最有名的是伊斯坦布尔国际艺术节。
造型艺术
土耳其人爱看斗骆驼
文学
作为千百年来曾经影响过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传说、神话以及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一种载体,文学一直是土耳其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伊斯兰前期文学遗产是发现于蒙古中部的奥尔浑铭文,这段公元735年镌刻在两块巨大石碑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位突厥国王兄弟的事迹。奥斯曼时期,诗歌是主要的文学体裁,主要采用安纳托利亚方言或奥斯曼语,主要题材是美丽和浪漫。奥斯曼宫廷文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文学语言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土耳其语的混合。与繁琐的宫廷文学不同,土耳其的行吟诗人创作的民间文学曾以简明的土耳其语来赞美自然、爱情和真主。进入二十世纪,土耳其文学语言趋于简化,题材则更多偏重政治和社会民生。政治上颇有争议的伟大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在俄罗斯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下在三十年代进行了自由诗的创作。今天,亚沙尔·凯末尔以其对土耳其生活逼真、生动的描述成为公认的土耳其流行小说大家。土耳其青年作家们往往超越普通的社会问题,试图对女权、东西对立等问题加以探讨,这种探讨一直深受土耳其知识分子的欢迎。当代土耳其文学界的新星还有奥尔汗·帕穆克、奈迪姆·居尔塞尔、艾哈麦德·阿尔坦和皮纳尔·库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